文/代业滨
建构规矩方圆、拓展教育培训、倡导科技兴安、用足经济杠杆、动态精准预控和文化精神铸魂“六型”网格安全管理模式
构建符合企业特色的管理模式,是提升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有力保障。国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立足企业实际,聚焦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以班组和作业区作为网格划分基本单元,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建立统一的安全标准和工作流程,把分散被动的传统管理转变为全矿一盘棋的主动预防管理,优化形成了建构规矩方圆、拓展教育培训、倡导科技兴安、用足经济杠杆、动态精准预控和文化精神铸魂“六型”网格安全管理模式,消除了安全盲区死角,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突出技术管理部室业务保安责任。修订履职量化考评项目,把风险辨识、安全评价、措施编制、日常巡检频次质量等安全管控核心业务作为部室履行业务保安责任的高权重评分指标,严格奖惩兑现,做好对工区班组和外委单位的安全技术服务指导。
二是修订责任体系中责任不明晰、界面不明确内容。梳理修订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377项,抓好关键少数,突出领导“一岗双责”,职工全员负责。责任不明晰的,按照分工实际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范围,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界面不明确的,按照“归口统一、过程分解、标准一致”的原则,动态调整岗位责任清单,明确常规平行作业和协同管理事项牵头单位,确定各实施单位主次责任和工作标准,确保界面清晰。
三是梳理修订配套制度体系。细化考核情形,加大考核力度,形成“目标管理、过程管控、考评促进、持续改进”的制度体系。对“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不严不细、体系建设浮于表面、安全基础管理流于形式等现象,严肃追责问责。
四是规范管理,压实“制度管总”要求。按照“制度化管理、流程化运作、闭环化考核”理念,重新修编134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了处处有标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考核的安全管控体系,以及个人自律、班组自控、区队自主的安全管理新常态。
一是深化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学、练、提、争”活动,努力打造高素质、复合型职工队伍。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工作实际,打破培训“瓶颈”,邀请行业讲师专家入矿授课,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权威性。将职能部室与生产区队班组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安全技能精准培训。
二是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创建安全智慧培训阵地,建成裸眼3D、VR实操、智能理论培训、考核取证和心理咨询五个“培训矩阵”,充分利用VR教学和“心灵驿站”压力疏导手段,在提升职工参培兴趣的同时,释放职工岗位心理压力,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效果,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促进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提升。
三是实施精准和差异化培训。通过“需求导向”调查和效果评估,调研区队培训需求,形成差异化培训计划,树立“四个精准”(精准培训对象、精准培训方式、精准培训内容、精准培训服务)培训模式,形成“专题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教育培训形式,在激发培训效果方面取得突破。
四是常规培训挖潜增效。法律法规、政策条文、规程标准类培训,突出对比解读和情景讲解,帮助参训职工快速掌握重点;事故警示教育,采用模拟复盘、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的组合方式,举一反三形成反事故措施;技能类培训,采取“实物+实操”教学模式,重点讲授作业标准和技巧,帮助参训职工快速积累经验;在班组活动日灵活安排岗位技术比武,对照实物讲评操作,帮助参训职工有效巩固经验。
一是深化院校合作,加强成果孵化。随着智慧矿山建设不断深入,国源公司与多家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关系,以设立工作室、现场联合攻关等方式加强灾害防治、机器人推广应用、智能场景孵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和成果落地,为现场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权威指导。
二是成立智慧联盟,建设智能化人才培养基地。将智慧矿山建设人才整合为智慧联盟,专职协调智慧矿山科技研发和平台项目建设攻关,培养智能装备运维、网络安全开发、数据集成处理等关键领域人才,为智慧矿山建设永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三是调动职工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国源公司定期对职工合理化建议给予适当奖励,重奖降本增效明显的“五小”成果,充分调动职工科技兴安的积极性。
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向提升本安水平要安全。在足额提取安全费用的基础上,优先重大灾害治理、生态环保、一优三减、智慧矿山建设方面的安全投入,积极进行生产全环节流程的本安升级改造;推广应用煤矿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装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信息采集、交互、处理水平;推行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压减生产岗位,减少人员投入,以“少人则安、无人则安”为目标,推进矿井“科技兴安、智慧强安”。
二是强化考核支撑,向目标管理要安全。加强对各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考评力度,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分工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重大问题隐患悬而不决,逾期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坚决问责。用问责传递压力、用压力推动落实,促进公司干部职工时刻扛起安全责任,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成效。
一是加强双防体系运行质量,向现场管控要安全。增强各级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推动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点对容易导致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估,形成管控清单成果,指导年度安全生产;开展安全风险专项培训,确保各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掌握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区(队)长、班组长熟知本工作区域或岗位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加强零星工程管理,严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落实关,构建风险超前预控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采煤、掘进、机电等专业安全生产巡查,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释放安全基础管理效能,向管理质量要安全。不断夯实安监部门监察作用,努力培养和提升安监人员发现现场深层次问题的能力;突出专业管理部室的技术指导作用,利用班前会包挂机制,加强与生产区队、班组的技术交流,引导职工抓住重点保生产安全;强化班组长在班组建设的核心作用,着眼于发挥班组长现场管理水平,侧重提升班组长现场管理能力、安全规程执行能力、应急事故处理能力、危害辨识能力;完善班组长日常管理考核机制和优秀班组长评选激励机制,严格把住班组长选聘关口,优化班组长队伍结构。
三是强化现场管控,向过程管理要安全。加强领导带班和外包工程“业主带班”的监督检查,确保带班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强化现场安全生产巡查;加强技术监控管理,严格落实“一工程一措施”制度,严禁无计划施工作业、无措施施工作业;加强零星工程的管控,落实零星工程管控“六个必须”;加强出入井人员管理,严格落 实出入井人员检身制度和清点制度;加强外委单位安全管理。
四是优化职工行为管控机制,向自我保安要安全。创新应用职工智慧帮教模式,利用VR和数字孪生技术开展违章复盘,大幅提升帮教成效,解决了传统帮教模式下重复违章无法彻底根治的管理顽疾。同时,安管人员可依据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管控重点,针对性消除环境缺陷,逐步实现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本质安全,为实现“零严违”“零违章”打下坚实的人防、物防基础。
五是优化五项协调类机制,向基础管理要安全。建立问题隐患专业会商机制,专业管理部室每月集中会商,深入分析原因,精准定位责任链条、制度体系、管理流程和管控要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动态更新完善问题隐患清单和制度措施清单,推动问题整治由逐项向逐类转变;建立整治“五要五落实”机制,即责任单位要清单化落实整治任务、要针对性精细落实整治措施、要具体落实整治责任、要明确落实完成时限、要严格落实挂图作战,确保排查整治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大唐杯”技能竞赛
一是全员确立一个核心安全文化理念。牢固确立“无论安排什么工作都要首先考虑安全”理念,引导职工深刻领会“任何一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得不到及时发现、消除,都可能对自己和其他职工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重视安全就是珍视自己的生命。
二是全员共建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向履职尽责要安全;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及奖惩制度,严管重罚“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工作不严不细等顽疾,向履职考评要安全;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向素质提升要安全;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向质量管控要安全;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向追责问效要安全;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向双防管控要安全;建立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向标准化作业要安全;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档案及管理制度,做到有记录、可追溯。
三是全力打造一支安全监管队伍。党委书记、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环保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副总师是分管工作直接责任人,各部室、外委单位项目部负责人是管辖业务范围安全环保工作第一责任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分工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形成公司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扁平化、联动化的安全环保管理框架。
四是全年确保一笔安全生产投入。为真正将安全投入落到实处、产生实效,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经费预算,并逐月编制安全经费开支计划,严格按照规定范围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组建矿压、水害实验室,强化数据挖掘,提升趋势研判、预测预报和应急预警水平。投用智能辅运、物资配送、井口“四超”检测系统,做好重大风险管控。
五是全员纳入一套安全文化管理。强化责任和制度落实,制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方案,确定“融入管理,建章立制”“学习实践,推进建设”“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务求实效,促进发展”的工作原则。通过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提升了职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履行安全职责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