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强
(晋中信息学院 山西 晋中 030800)
组建运动队是我国普通高校培养、挖掘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措施。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很多普通高校都组建了运动队,但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作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运动队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作用,作者开展进行以下研究。
当代大型大学生体育赛事趋向于全面化,不但对体育类高校运动队竞技水平提出高要求,而且对普通高校运动队竞技水平也提出高要求。就普通高校而言,当前高水平运动队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旋律是“学习+训练+管理”的融合,管理工作在运动队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具有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都十分重视运动队管理。例如,长久占据我国高校体育竞赛榜靠前位置的清华大学就十分重视运动队管理,自主构建了以“体脑平衡、追求卓越”为理念,倡导“体教结合”的“清华模式”。再如,同样长久占据我国高校体育竞赛榜靠前位置的背景大学也十分重视运动队管理,学校通过学分制、延长学制、视频上课、个性化授课、补课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很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的学训矛盾、赛考矛盾。通过以上高校工作实践可以确定地说,重视运动队管理、解决运动队管理难点应当成为我国普通高校打造高水平运动队的重要工作。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教练员素质与能力低、运动队缺乏一致目标、教练员与运动员人际关系不和谐等。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同时面对各普通高校在大型体育竞赛中的激烈竞争,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普通高校运用什么样的模式来解决当前运动队管理中的难题?这是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者应当共同研究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难题与工作实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本研究能够为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本研究以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难题与工作实践为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作者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中通过关键词“高校运动队管理”、“普通高校运动队”、“大学生运动队管理”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期刊等80多篇;同时查阅了有关体育类、运动训练类、运动队管理类的书籍50多本;还从国家体育总局官网、中国学生体育网了解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真实案例等,随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作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普通高校教练员、运动员)。发放问卷前邀请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效度与信度进行检验,确定问卷效度与信度都满足要求。2021年7-10月,在我省随机选取5所普通高校,共计15名教练员、297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形式。问卷发放312份,有效回收3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0%。
(3)数据分析法。
作者利用相关数据分析工具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到数据背后隐藏的本质,为提出问题解决对策提供数据参考。
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有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之分。宏观管理是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国家体育总局为核心的管理,该层次管理关注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的组织性、结构性,与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实践关联度较低;而微观管理是以普通高校为核心的管理,该层次管理关注普通高校运动队日常管理,主要包括训练比赛管理、学习与生活管理、经费管理等,与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实践关联度高,所以本文以该层次管理为研究视角。
做好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工作,首先要分析影响运动队管理的因素有哪些,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设计教练员问卷,见表1所示。
表1 影响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的因素(教练员问卷/n=15)
根据表1调查结果可知,教练员的素质与能力、运动队目标的一致性、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人际关系、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运动员在运动队中的满意度是影响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的主要因素。15名教练员一致认为“教练员的素质与能力”对普通高校运功队管理有非常大的影响,占总调查人数的100.0%。这是因为,教练员在普通高校运功队管理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同时他们又是运动队训练比赛活动的直接指导者和管理者,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训练比赛管理质量。9名教练员认为“运动队的一致目标”对普通高校运功队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占总调查人数的60.0%。这是因为,运动队的一致目标发挥着塑造运动队凝聚力的作用,若运动队缺乏一致目标,则人心不齐,从而为教练员开展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阻碍。8名教练员认为“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人际关系”对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占总调查人数的53.3%。这是因为,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关系一旦处理不当,势必对运动队管理产生消极影响。8名教练员认为“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对普通高校运功队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占总调查人数的53.3%。这是因为,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虽然能够体现出个人为人处世风格,但在半封闭的运动队活动中,若运动员不愿适当改变个性特征,即运动个性相似度越低,越容易造成团队活动不和谐、不统一。8名教练员认为“运动员在运动队中的满意度”对普通高校运功队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占总调查人数的53.3%。运动员在运动队中的满意度包括运动员对学训安排、营养水平的感受和看法,若运动员对这些活动的满意度低,必然会降低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众多研究者都认为教练员的敬业精神、管理思想与方法、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对运动队训练比赛有重要影响。对此,作者围绕这些因素设计运动员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表5所示。
表2 教练员敬业精神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表3 教练员管理思想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表4 教练员管理方法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表5 教练员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根据表2调查结果可知,所调查的5所普通高校中,有30.0%的运动员对教练员敬业精神的认可度不高。
根据表3调查结果可知,所调查的5所普通高校中,有26.9%的运动员对教练员管理思想的认可度不高。
根据表4调查结果可知,所调查的5所普通高校中,有33.3%的运动员对教练员管理方法的认可度不高。
根据表5调查结果可知,所调查的5所普通高校中,有40.1%的运动员对教练员协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的认可度不高。
对5所高校的教练员、运动员分别进行“教练员目标与运动员目标一致性”调查,调查结果见表6所示。
表6 教练员目标与运动员目标一致性调查(教练员问卷/n=15、运动员问卷/n=297)
根据表6调查结果可知,5所普通高校教练员目标和运动员目标一致性较低,普遍存在一定差异。
对5所普通高校的运动员进行“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人际关系”调查,调查结果见表7所示。
表7 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人际关系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根据表7调查结果可知,5所普通高校中有43.1%的运动员认为自己与教练员的人际关系不好。
对5所普通高校的运动员进行“个性特征相似度”调查,调查结果见表8所示。
表8 运动员个性特征相似度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根据表8调查结果可知,5所普通高校中仅有42.8%的运动员表示运动队内成员个性特征十分相似。
对5所普通高校的运动员进行“在运动队中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见表9、表10所示。
表9 运动员对学训安排的满意度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表10 运动员对营养水平的满意度调查(运动员问卷/n=297)
根据表9调查结果可知,5所普通高校中有25.6%的运动员表示对运动队学训安排的满意度低。
根据表10调查结果可知,5所普通高校中仅有23.5%的运动员表示运动队内营养水平的满意度低。
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普通高校教练员的素质与能力、运动队的一致目标、人际关系、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运动员在运动队中的满意度是影响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的主要因素;
(2)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存在教练员素质与能力较低的问题;
(3)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存在运动队目标一致性较低的问题;
(4)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存在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5)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存在运动员个性特征不相似的问题;
(6)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存在运动员在运动队中的满意度较低的问题。
基于调查结果和研究结论,作者尝试提出以下建议,以供普通高校领导者和教练员参考。
(1)加强普通高校教练员队伍建设,提升教练员的素质与能力。
首先,建议普通高校加大引进力度、调整人才结构,招聘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担任运动队教练员,扩大优秀教练员基数。同时,进一步完善考录方式,提高选人精准度,既要关注人才的能力,又要关注人才的素质,适当增加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分值权重;其次,建议普通高校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考核管理。普通高校应积极贯彻落实《教练员管理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订针对性强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教练员的考核和管理。在工作实践中,要加强对教练员敬业精神、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等考核。考核方式要注重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周期考核相结合。建议校领导建立教练员与教师职称贯通机制;再次,建议普通高校进一步加强现有教练员尤其是年轻教练员的培养力度。要坚持打造“研究+学习+应用”三型结合的教练员团队,鼓励教练员进行再学习。要加强与省队、国家队的交流合作。要鼓励本校教练员“走出去”,通过外出调研、参加校外培训等方式学习高校运动队管理经验与技术;最后,建议普通高校领导层加强和教练员的沟通,了解他们在运动队管理中的困境与难题,及时提供帮助。同时,针对积极开展运动队建设和管理的体育教师、教练员,要给予相应补贴,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促进运动队形成一致目标。
在普通高校运动队中,教练员、运动员往往会因为对训练比赛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导致运动队无法形成一致目标。想要促使运动队形成一致目标,关键是找到一个教练员、运动员都持相同看法与态度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众都高度认可的价值观,将其与高校运动队目标相融合,就会得到“为学校争光”的共同目标,从而将“学校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作为贯穿在整个运动队训练比赛、学习与生活过程中。为此,建议普通高校加强对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唤醒教练员、运动员为学校争光的意识,促进他们形成一致目标。
(3)教练员采取灵活的角色定位和人际关系处理手段。
在普通高校运动队中,教练员首先要在不同环境中灵活调整角色定位。在训练比赛环境中,教练员应当是绝对的“严师”,严格指导运动员训练比赛,发现运动员出错应及时指出,严厉批评。在日常生活中,教练员应当是知心的“朋友”,对运动员的食量变化、精神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表现出高度的关心;同时对运动员提供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与运动员沟通交流时,教练员要坦诚,真正地从运动员的角度分析问题,让运动员真切地感受到关心和帮助。教练员要熟悉每个运动员的性格特点,灵活采取谈话交流、电话交流、微信交流等手段不断拉进与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努力与运动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加强集体训练,促进运动员形成相似的个性特征。
人的个性是在自身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生活实践逐渐形成的。社会化过程对人的个性特征形成起着一定的决定性影响。高校运动队把在同一类运动项目上有良好基础、较高运动水平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半封闭的集体生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运动员的集体活动时间越久,他们越容易形成详细的个性特征。运动员的集体活动包括集体训练比赛、集体学习、集体生活等。作为高校教练员而言,要高度重视运动员在运动队内活动的“集体性”,杜绝运动员个人行动。教练员要尽可能多地为运动员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改变原有的个性,形成相似的个性特征。
(5)注重“体教结合”,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营养水平。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运动队管理中普遍存在学训矛盾问题,具体表现为一部分运动员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对此,建议普通高校应用“体教结合”模式解决运动队中的学训矛盾问题。在工作实践中,高校教练员要坚持体教并重,一方面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运动员的日常学习管理。建议普通高校采取单独编班和单独制订教学计划的方式,既保证运动员顺利进行训练比赛,又保证运动员接受系统的文化课学习。营养水平是普通高校运动员在运动队生活中关注的重点,针对当前一些普通高校运动队营养水平难以达到运动员满意的情况,建议普通高校一方面配齐、配强运动营养师;另一方面增加运动队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