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亚敏
近期,《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编制完成,并经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印发。《纲要》全面布局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土绿化工作,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
9月9日,记者从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林草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国家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 亿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0 亿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显著发挥,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30年,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明显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状况持续好转。
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全绿委办)司长张炜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面推行林长制,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 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保持“双增长”;完成种草改良6.11 亿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草原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完成防沙治沙3 亿亩,土地沙化程度和风沙危害持续减轻,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项措施
力保绿色发展稳增长
《纲要》提出了多个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应做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合理安排绿化空间。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将规划造林绿化空间明确落实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并上图入库、统一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年度绿化任务,实现落地上图。合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统筹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绿化。
二是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全面加强天然林保护,
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科学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等项目。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绿化。
三是全面加强城乡绿化。推进美丽宜居城乡建设,
持续开展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示范创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不得随意迁移砍伐大树老树。加强绿色通道网络建设,开展水利工程沿线、河渠湖库周边绿化,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创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四是强化草原生态修复。强化草原用途管制,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行草原休养生息。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分类实施退化草原治理。加强草原保护地建设,推进国有草场建设,促进规模化修复治理。
五是推进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加强风沙源区、沙尘路径、沙漠周边等区域沙化土地治理,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依法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快岩溶地区植被恢复与石漠化综合治理。
六是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建立完善的绿化后期养护管护制度。推进天然林和公益林并轨管理。加强天然中幼林抚育,科学开展人工林经营。积极稳妥开展退化次生林修复,推进三北等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大力培育珍贵树种、大径材和优质竹材。
七是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科学开展森林更新,推行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为主的多目标经营模式。加强退化草原修复,持续增加草原碳储量。持续推进全国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推动林草碳汇开发和交易,创新推进林草碳汇参与企业碳中和实践,实施国土绿化碳汇价值市场化补偿。
八是强化支撑能力建设。新建一批乡土树种、灌木树种、珍贵树种采种基地,加强草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和使用率。加大科技创新推广,健全国土绿化标准体系。推进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建设。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体系。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三个坚持
将国土绿化蓝图变为现实
《纲要》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行林长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导考核、完善政策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等保障措施,上下一心、协同推进,努力将国土绿化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
一是坚持以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生态支撑为出发点,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总体要求,进行空间布局。以“三区四带”展开,以山系、水系、通道等为网络,以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治理为重点,因地制宜,加强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进部门绿化、村庄绿化和“四旁”绿化,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分区施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青藏高原区,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治理。在黄河流域,重点增强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能力,推进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在长江流域,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防护林建设和质量提升,促进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在东北地区,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后备资源培育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加快退化草原和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在北方风沙区,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和草原生态修复,推进防沙治沙、绿洲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在南方丘陵山地区,重点加强森林质量提升和血防林建设,加快石漠化治理。在海岸带,重点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修复受损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合理布局生态产业,科学利用林草资源。《纲要》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在大规模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鼓励科学利用适宜土地资源,布局建设油茶等木本粮油、经果林、能源林和国家储备林基地,推进沙产业提质增效,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下经济,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可持续经营和永续发展。积极推动林草碳汇开发和交易,鼓励企业、社会主体等参与林草增汇减排行动,实施国土绿化碳汇价值市场化补偿。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激发国土绿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