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学美
(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 256600)
灯笼是我国年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除去照明的现实功能意义之外,还象征着国泰民安,预示着五谷丰登、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能够渲染吉祥、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因此,春节、元宵节前后民间普遍有扎结花灯的习俗。
滨州手扎灯笼起源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在鲁北地区传承了近600年,是一种以芦苇为材料进行编制,再辅以手绘透明纸进行装饰的传统手工艺。产地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何坊乡张大官村及周围村庄为主,主要流行区域为滨州市惠民、阳信两县,并辐射到东营市的垦利、利津一带,在农耕社会时期曾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西南岸,山东省的北大门,也是黄河三角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和核心区。滨州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中心区,有“九朝齐鲁重镇”“千年文化古城”之称,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形成与传承着兵学文化、孝文化、家风文化等文化品牌,是吕剧、扽腔、渔鼓戏等戏曲的发源地。当地人民民性纯朴,风俗敦厚,勤劳善良,经过民间艺人几百年的探索实践,创造出的极具民间特色、本土情节的惠民泥塑、木版年画、草柳编、胡集灯节书会、民间剪纸、手扎灯笼等非遗项目。
滨州手扎灯笼 (见图1)的制作需要经过破苇篾、泡苇篾、扎灯笼、模具整形、收口、梳腰口6 道主要工序。
图1 滨州手扎灯笼
(1)破苇篾。扎灯笼的材料是当地盛产的芦苇,要挑选外表完整、粗细适当的芦苇,不能有霉点和虫蛀,否则会失去韧性易折断,将芦苇裁成半米左右的小段,剥去苇鞘,露出茎秆,然后将其劈成苇篾,破篾用的是手艺人自制的工具,一块类似陀螺的枣木,在上面刻上几个槽,削出尖来,中间插入芦苇空心部分,芦苇就会自然顺槽分出苇篾。
(2)泡苇篾。将破好的苇篾简单扎制成捆,放在清水里浸泡24 h,待到苇篾泡的柔软时,就可以扎制灯笼了。
(3)扎灯笼。早时手艺人会选择在地窖扎灯笼,因为扎制灯笼的时节都在冬季,地窖温度和湿度都相对较高,既有利于苇篾保持韧性,也有利于手艺人保暖。扎灯笼需要手指灵活,扎制时取12 根苇篾扎制灯笼骨架,中间横着放两根苇篾作为腰线支撑,苇篾交叉叠压编织出灯口,然后再编出菱形花纹样的灯身。
(4)模具整形。灯笼的大致造型出来后,就需要用一只特制的楦子(俗称灯笼模子)来定型,把灯笼压紧压实,统一样式。灯笼模子一般是艺人用枣木自制的,与成品灯笼大小一致,下面有眼,套在一根铁棍上。将灯笼的雏形套在上面,把灯笼口用力压实,让其挺括,把中间的两根苇篾拨到适当位置。
(5)收口。定好型后取下,开始编制灯笼的下口,编灯笼口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也是灯笼扎制中最难的部分。
(6)梳腰口。最后一道工序是给灯笼梳腰口,也就是在灯笼的腰部糊上玻璃纸,在两端收口处糊上彩纸,将其装饰一下。糊制之前,为使其美观,手工艺人会用颜料在玻璃纸上绘制上各类图案,图案内容多为花草、动物等题材。
手扎灯笼作为民间手工艺的一种,手扎灯笼在创造过程中受到了滨州当地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同时在长期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一代代的手工艺人根据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造物经验不断改进制作技艺,使手扎灯笼的功能和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并形成固定的型制、功用,以适应当地人的使用方式和生产生活习俗。
4.1.1 制作材料
中国传统造物所用的自然材料,在不同地区、不同时节具有不同的特性[1]。手扎灯笼所用的材料——芦苇,是鲁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源于该地区平原面积大、湿地多、土壤盐碱成分高其他植物不易成活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在当地的水塘沟渠里生长着大片的芦苇,主要被用来造纸、制苇席、做扫帚、芦笛、芦苇画及各种苇编制品,手扎灯笼便是其中的一种苇编工艺品,因此也被称为“苇编灯笼”。
4.1.2 灯笼器型
手扎灯笼经过民间艺人几百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简洁明快、 稚拙有趣又极具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其基本造型为两头圆口、直颈、灯身近直筒型,成笼状,中国传统的造物理论中,存在着“百姓日用即为道”的理论,手扎灯笼作为民间流传的器物,在造型装饰上简单、朴实、自然,同时又作为特定节庆用品,其自身所蕴含的衍生意义高于实用价值,因此在功能性上此器型主要起到保护笼火的作用。
4.1.3 编制工艺
手扎灯笼所使用的编结工艺是人类古老的手工技艺,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勤劳,中国植物编织有“北柳南竹”的传统,我们从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皿中得知,在6 000年前,山东地区的草柳编技艺就已经存在了,而鲁北地区的草柳编技艺更是被广泛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民日常使用的器皿、农具等;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仅博兴县的草柳编年生产能力就达7 000 多万件,正在向产业集群化的方向发展,草柳编文化已成为鲁北地区的特色文化之一,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灯笼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在我国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过年期间家家户户挂灯笼、贴福字,预示着五谷丰登,有祈福纳祥的吉祥寓意。鲁北地区的手工艺人通常从春节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编好的灯笼由商贩卖到集市上,几百只灯笼被像磨盘一样用麻绳捆扎在一根粗粗的竹竿上,随解随卖。在元宵节当天,很多孩子打起手扎灯笼,有时还会有意无意地烧掉,继续着越烧日子越旺的美好憧憬。因此,手扎灯笼从其制作、销售、使用日期上看,其具有“年文化”的属性,在当地使用和流传较为广泛。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手扎灯笼作为鲁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于2007年被列入滨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扎灯笼在鲁北地区传承了近600年,产地以惠民县何坊乡张大官村为主,何坊乡杨评事村、东小吴村、大商村、牛茁等村每年也都有编制手扎灯笼的传统,因此传承范围较广,现存的大约有4 条传承谱系,除已故传承人之外,目前计入谱系的传承人有40 余人,处于逐年递减状态,且呈现老龄化趋势,老龄化必然带来传统手工艺的“高危化”“脆弱化”,特别是那些知名度不高尚没有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的手工艺,直接将面临失传的危机[2]。除此之外,政府和学校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广和传播作用。
5.1.1 政府的推广
滨州市及各县级政府为抢救、挖掘、整理手扎灯笼这一濒临灭绝的民间手工艺,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积极开展手扎灯笼的保护工作,2006年10月组织部分媒体记者、编辑到何坊乡采风,深入宣传、挖掘、探索保护这一民间手工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政府积极组织从事手扎灯笼艺人们成立民间协会,在深入挖掘这一手工艺的同时,注重引导青年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同时,开展相关文化体验、传习活动,如滨州市文化馆在春节期间推出了系列文化活动,将手扎灯笼纳入非遗传习坊的传习项目,开展的制作体验活动,深受市民喜爱。
5.1.2 学校的传播——特色课程进校园
为遵循活态保护的原则,手扎灯笼技艺在不断得到认可和肯定的同时,离开了村子,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
滨州市百川小学自2012年起开发了校本课程《苇编灯笼》,并编写了校本教材,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充分开发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2013年12月,《苇编灯笼》课程获山东省第二届普通中小学优秀课程资源三等奖;2014年11月,在全市课程教学创新成果展上进行展示;2016年百川师生带着苇编灯笼参加开发区元宵节灯展,获得市民一致称赞,时讯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9年4月,在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 工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省级工作坊线下活动现场会上课程负责人司忠珍老师作了苇编灯笼课程实践经验分享和交流。
传统手工艺在农耕社会是民众赖以生存的经济诉求与传统审美理想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传统手工艺所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被破坏,这成为其日渐衰落的主要原因。
5.2.1 手扎灯笼功能性的缺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照明工具和手段丰富多样,人们不再需要用灯笼来照明,灯笼的功能性几乎消失殆尽。同时,近年来人们对年俗文化的逐渐淡化,使得作为年俗文化的实用物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市场上造型新奇的各式材质灯笼的出现,也以其新颖的造型和奇幻的灯光效果,极大地抢占了市场份额,看上去乡土气十足的苇篾手扎灯笼市场受到了巨大冲击,逐渐缩小。
5.2.2 手扎灯笼审美性的缺失
因为市场的缩小,编制手扎灯笼的民间艺人也越来越少,目前,绝大部分艺人年龄在45 岁以上,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创新意识淡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也较弱,导致手扎灯笼仍然延续着几百年前的造型和艺术表现,仅仅在装饰纹样上进行了丰富,创新不足,达不到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及营销模式。所以,手扎灯笼这一技艺日渐衰落,走入了困境。
传统手工艺仅仅依靠保护是不够的,在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商业、市场紧密结合,传统手工艺要想发扬光大势必要走向市场。如果能够为民间艺术培育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民间艺术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仍不失是对民间艺术积极、主动地有效保护,它具体体现在民间艺术生存方式与空间的文化实践活动中,生存的道路也是丰富多样、立体交叉的[3]。因此,手扎灯笼也应该在借鉴其他传统工艺成功创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与市场接轨,寻找适应其生存发展的方式与空间。
用现代设计的方法来改造和提升传统手工艺的物质基因是传统工艺当代价值的重要体现[4]。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在迎合大众文化主流趋势的同时,首先要保持自己独特文化内涵,传统手工艺是社会习俗的物化形式,如果缺失了其核心内涵,就变成了新的造物活动。因此,创新的核心是对其传统技艺和传统造物哲学思想的保护和传承,这是我们在传统技艺的开发中始终不变的“初心”。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要保持手扎灯笼——“材质以芦苇为主,使用编结技艺”这一技艺核心,再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其地域性的特征,配合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时代融合,与其他文化形式融合,拓展新的生活价值,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化转型。
当代设计师除了关注灯笼文化自身,还应多关注其背后的工艺文化[5]。在遵循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的精神阐释、塑造和传播基础上,在保留丰富内涵和韵味的同时,对手扎灯笼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现代化设计,从产品外观设计、功能性提升、衍生品设计等方面入手,融入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使手扎灯笼既具备手作产品的质朴、亲和,保持其精神内涵,又具备工艺品的精巧细致,丰富其装饰性的功能,通过艺术创新体现现代价值。
品牌建设是提升传统手工艺产品价值、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然而,品牌意识淡薄,只注重短期收益是我国传统手工艺开发中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行资源整合,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销售模式,提升产品的定位和品质,价值和服务,让消费者对产品以及产品文化产生美好的印象,所以说,手扎灯笼可以尝试品牌化发展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点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类型如何,它通常都是以鲜活的状态存活于民间社会之中[6]。因此,要坚持活态传承,走访健在的老艺人,进行深入挖掘,整理资料,建立档案,搭建手扎灯笼工艺材料与技术的数据库,形成可视化资料保存并作为共享资源,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资料性溯源服务。
手扎灯笼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虽然发展缓慢,但在政府、传承人和学校的保护和发扬传播下,定会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