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司琼静脉注射预处理对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

2022-11-01 03:33杨伟洵罗少波王奇彦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6期
关键词:阿扎药物性预处理

杨伟洵 罗少波 王奇彦

(揭阳市慈云医院,广东 揭阳 522000)

罗库溴铵是临床上常用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作用时间适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年龄段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特别是在需要尽快控制气道预防反流误吸等情况发生的患者中的应用,有明显优势,而且罗库溴铵有特异性拮抗剂,能够快速逆转罗库溴铵的肌肉松弛作用,安全性高[1-2]。然而有研究报道使用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注射痛发生率高达50%~80%,在小儿麻醉中更明显,甚至可高达95%[3-4]。意识清醒患者在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能立刻感到注射部位强烈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麻醉患者意识可逆性消失后,也可以因为注射部位剧烈疼痛而出现肢体收缩,甚至躁动等明显体动反应。研究表明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性方法和非药物性方法,非药物性方法有电针疗法、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安慰疗法等,药物性方法包括在注射罗库溴铵前使用利多卡因、阿片类镇痛药、解热镇痛药进行处理,但效果不一[5]。国内外有文献报道5-HT受体拮抗剂能一定程度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但至今仍少见阿扎司琼静脉注射预处理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本研究拟探讨阿扎司琼静脉注射预处理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揭阳市慈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与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入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9 ~60岁,ASA分级为Ⅰ~II级,身高155 ~175 cm,体重50 ~70 kg。排除标准: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颅脑肿瘤、椎管内肿瘤等;明显呼吸系统病变,如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病等;明显循环系统病变,如严重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明显肝肾病变,如重症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尿毒症等;明显血液系统病变,如凝血功能障碍、淋巴瘤、白血病等;急慢性疼痛病史或近期服用过镇静镇痛药物;长时间吸烟或大量酗酒、药物依赖等;本研究所使用相关药物过敏史者;术前存在精神疾病患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将符合入排标准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出血量、罗库溴铵使用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1)麻醉前准备:两组患者均按择期鼻内镜手术进行麻醉前准备,禁脂肪类固体食物8 h,禁淀粉类固体食物6 h,禁清饮料2 h,术前一天到病房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研究方案及如何配合,取得患者信任,减轻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并输注林格氏液500 mL,常规面罩吸氧,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电图(ECG)、呼吸频率(RR)、心率(HR)。(2)预处理措施: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 mg,C组患者则静脉滴注等剂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在注药后观察30 min,无发生不良反应则行全身麻醉诱导,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则退出本研究。(3)麻醉诱导: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位麻醉医师实施标准化全身麻醉方案。两组患者均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μg/kg、中长链丙泊酚2.5 mg/kg、罗库溴铵1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意识消失、肌肉松弛时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确定气管导管位置合适后行机械通气。术中使用丙泊酚4 ~12 mg/kg/h、瑞芬太尼0.05 ~0.20μg/kg/min进行持续静脉泵注,根据生命体征变化实时调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泵注,术后送麻醉恢复室,达到拔除气管导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待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平稳、神志清楚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由另外一位不知道分组情况的麻醉医师在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时根据患者体动反应情况进行注射痛评估,注射痛评分采用4分法,0分为无肢体抽动,1分为手腕或脚踝单处肢体抽动,2分为手臂、肘部、肩部、大腿、小腿中单处肢体抽动,3分为上述部位大于1处肢体抽动,评分大于1分定义为发生注射痛,分数越高注射痛程度越剧烈;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眩晕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先采取Excel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后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出血量、罗库溴铵使用量为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ASA分级、注射痛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注射痛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注射痛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48 h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罗库溴铵是临床上常用非去极化骨骼肌松弛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适中、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过敏发生率低、有特异性拮抗药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烧伤患者和需要紧急控制气道患者[6]。由于罗库溴铵药理学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全身麻醉手术,在使用罗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过程,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尽快控制呼吸道,还可以采用罗库溴铵特异性拮抗药舒更葡糖钠进行肌松逆转,舒更葡糖钠起效迅速,拮抗作用完全,近年来罗库溴铵在临床上使用率高。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时可引起注射部位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程度剧烈,且容易造成意识消失患者肢体躁动等不良反应,对围术期舒适医疗及安全性带来挑战。罗库溴铵注射痛的产生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明确,可能机制如下:(1)罗库溴铵低pH值(pH=4.0)物理特性;(2)非生理性渗透浓度;(3)静脉注射时血管受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缓激肽等物质[7-8]。影响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因素包括注药速度、注药容量、注药静脉内径大小、患者对疼痛耐受程度等因素。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体重及罗库溴铵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避免药物使用量差异对注射痛评估进行干扰。

预防罗库溴铵注射痛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方法,其中非药物性方法包括心理安慰、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注射部位局部加温等方法,但疗效均一般,临床上更常见是使用药物进行预处理,效果确切[9]。研究报道局麻药利多卡因、解热镇痛药、阿片类药物、止呕药、右美托咪定等药物均有一定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作用,本研究选择5-HT受体拮抗剂预处理,观察其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为避免丙泊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中长链丙泊酚作为麻醉诱导药物,且由同一位麻醉医师使用同一速度进行缓慢注射麻醉诱导药物,尽可能降低混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阿扎司琼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特异性5-HT受体拮抗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预防恶心呕吐作用,但有研究报道阿扎司琼能够阻滞大鼠神经细胞的钠通道,同时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和摄取,起到一定程度镇痛作用。本研究中A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提示使用阿扎司琼预处理能一定程度降低注射痛发生率,两组患者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马庆杰等[10]研究表明使用帕瑞昔布钠预处理能降低全麻患者罗库溴铵注射痛发生率,该研究在麻醉诱导前分别使用帕瑞昔布钠40 mg和20 mg进行预处理,结果发现帕瑞昔布钠40 mg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优于20 mg。毛珊珊等[11]研究表明使用布托啡诺预处理能降低全麻患者罗库溴铵注射痛发生率,该研究中采用布托啡诺10μg/kg、20μg/kg、30μg/kg进行预处理,通过评估注射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综合评估布托啡诺预处理效果,发现布托啡诺20μg/kg预处理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最理想。

样本量较少、阿扎司琼剂量单一、注射痛评价指标单一、均未本研究不足之处,下一步需要增加样本量、增加阿扎司琼剂量分组,进一步证实阿扎司琼预处理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效果,并与其他明确能防治罗库溴铵注射痛药物进行效果比较。

综上所述,阿扎司琼预处理能降低罗库溴铵注射痛发生率,但不增加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阿扎药物性预处理
KR预处理工艺参数对脱硫剂分散行为的影响
预处理对医用外科口罩用熔喷布颗粒过滤性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阿扎胞苷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滥用药,小心惹来药物性鼻炎
服药后皮肤变黄 当心药物性肝损伤
知否?知否?药物性肝损伤应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