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婷
2020 年11 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先后6 次提及数字化,涉及服务业、金融、公共文化、政府的数字化建设,并对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蓄能,超10 亿规模的网民亲身经历了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历程。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不断迭代升级,逐渐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致使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 月25 日发布的《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32 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为10.29 亿,占比99.7%,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5 个小时,较2020年12 月提升2.3 个小时。近年来,传统出版业务受到来自互联网信息化的巨大冲击,纸质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逐年下降。互联网时代,电子图书、有声读物等数字出版产品已成为人们首选的阅读形式。手机阅读类App 的市场潜力巨大,数字出版的需求端消费潜力被彻底激发。新的数字出版形态在表达形式和呈现方式上不断更新,促使越来越多受众改变了阅读习惯,促使出版业态实现创新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 年12 月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壮大数字出版产业”。中共中央宣传部2022 年4月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提出“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数字文化产业将继续成为我国重点发展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积极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给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2 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了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目标和方向,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是数字出版机构探索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上下游分工明确,上游生产内容,中游研发数字终端,下游集成数字出版物,利益分配存在隐患。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会对当前个别大型数字媒体提供同质化内容造成影响,可以有效限制对同一题材过度开发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但面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作者和出版社必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对市场的把控,进而导致数字出版稿费标准降低、内容质量下降、产品呈现效果不佳等问题,沿产业链上下游出现的恶性竞争必然会严重影响读者在获取内容和服务时的满意度。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在版权资源储备、IP 开发及运营服务等方面基础较好,但随着数字技术与出版业的深度融合,数字出版内容的丰富、经营业态的拓展、呈现形式的变革、盈利模式的可持续等,都需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此外,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但数字出版产业存在较多问题,如导向管理、内容审核等岗位设置不合理、标准不统一,人员思想政治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对数字出版产品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属性认识不到位,极易产生负面影响。
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改变文化传播方式,叠加了数字技术的出版物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重属性,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根据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到2035 年将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体量如此庞大的文化数据库体系不仅会改变当前社会文化供给和生态,还可能会催生新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全社会版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出版领域防范意识形态风险能力亟待提升,出版业数据安全、专用网络安全等问题将进一步显现,数字安全风险明显加剧。
要想实现数字出版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步扩张和高质量发展,内容生产是重要一环。读者需求是推动出版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更是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落脚点。展望未来,全国数字出版机构全部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将存量版权资源关联数据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资产,实际上就是找到了平台,而且这个平台无需自建,即接即用,彻底打破作者与出版商、作者与读者、出版商与设备商、出版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阻碍。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可最大限度拓宽数字版权分发渠道,实时感知、分析和预测数字版权需求,精准调配供需,进而为数字出版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引导数字出版企业按需生产,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 月23 日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21 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分别为68.5%、50.0%;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分别为5.58 本、3.76 本。相较于城市书房,农家书屋设施简陋,阅读资源匮乏,很难激发农民的阅读热情。积极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现数字出版资源成功接入中华文化数据库,能更快更好地把城市居民享受的数字阅读服务惠及农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到达率、及时性。数字出版将成为加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的重要方式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媒介。
随着国家版权力度和公众版权意识的增强,知识付费在未来将会为数字出版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商机。在推进国家文化数字战略实施过程中,数字出版机构将提供凝聚了5G、AR、VR、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出版产品和服务,数字化阅读消费场景也将为读者带来全新的视、听、触感受,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将成为主流需求。同时,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出版的印数限制,电子图书零库存的特点极大降低了出版成本,这将使得数字出版呈现“内容+”与“科技+”的差异化演进,努力探索实现多元产品形态、多版权输出和多场景展现路径,打造“出版+”的新融合业态,产业供给链、价值链得到重塑,跨界融合、附加值高、功能多样的新业态将持续赋能,促使数字出版产业迭代升级,实现数字出版全产业链跨越式迈进。
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的重要抉择。在此背景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亟需加快转型,根据当前发展阶段、产业环境等作出相应调整和转变,积极应对和把握时代机遇与挑战,塑造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优势,开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数字出版产业政策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宣传部门、新闻出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多部门共同参与。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挥政策在数字出版产业补链强链的推动力,要做好以下三点。一要从宏观上廓清产业发展格局,找准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二要从中观上厘清产业链上下游生产运营、项目管理、利益分配、版权保护等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的着力点。三要从微观上理清大型数字出版机构成功的经营脉络,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政策指引。从主体实践到产业机制再到发展格局,逐层推进产业链补齐、建强、延伸,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人才资源是支撑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构建“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引育生态体系任重道远,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挥人才队伍建设在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推动力,要做好以下三点。一要贯彻落实出版业“十四五”规划中“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任务要求,深入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工程,着力解决数字出版从业人员基础弱的问题。二要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出台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数字出版人才评价和激励计划,优化人才招引环境,譬如,在现有编辑序列中,畅通数字出版人才职称晋升渠道,敢于破格评聘,着力解决数字出版产业育才引智难的问题。三要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从业人员政治能力、岗位素质、数字技术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划拨专用经费,组织选拔一批数字出版顶尖人才脱产学习,助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人才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相协调。
科技创新是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实现质效双优的不竭动力。科技赋能不只体现在版权内容呈现的多样化,阅读的场景也要多元化。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数字出版产业迭代更新中的推动力,要做好以下三点。一要积极探索“数字+”版权资源,促进相关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在内容端打造数字版权共享共管体系,在产品端培育蜂巢型数字出版产业集群,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大数据体系,紧密结合用户偏好、产品销售、行业趋势等,合理设置出版选题,争取用最新数字技术呈现最具中华文化精髓的数字出版精品,为读者提供更真切的文化归属感和科技“沉浸感”。二要积极实施一批数字出版创新项目,培育技术要素市场,扶持创新示范项目,以科技创新带动数字出版产品、业态、场景创新。三要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产品具有的文化安全共性和数字技术安全特性,将国家文化专网的实时感知和分析能力应用于日常监管,同时明确约束数字出版机构合规应用信息,禁止违规收集用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