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供基地保障能力建设研究综述

2022-11-01 08:17王剑伟杨西龙徐振明
物流技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军事基地物流

王剑伟,杨西龙,邓 韧,徐振明,肖 扬

(1.陆军勤务学院 军事物流系,重庆 401311;2.中国人民解放军32526部队,江苏 无锡 214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32527部队,江苏 淮安 223001)

1 研究背景

储供基地是为部队作战、训练提供物资、装备保障的关键环节,也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平战时保障的效率和效果。但相比于地方大型物流枢纽园区发展,目前我军储供基地发展较为落后,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也比较突出,亟需自上而下转变发展观念,改变传统发展思路,借鉴现代物流的发展理念,从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集成性角度来建设储供基地。近年来,国家和军队出台了一系列物流建设相关文件,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后称《意见》)等。同时,在部队调整改革后,储供基地的职责任务发生了变化,部队后勤保障也有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军要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着眼于我军仓库面临的困难,破解储供基地建设的难题,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仓库建设体系,为完成平战时保障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 研究意义

2.1 适应军队改革转型的迫切需要

在此次军队改革中,许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进行了合并撤改和移防换防,并根据《意见》的指导思想,需要重新论证和设计整体后勤资源的配置情况。储供基地作为我军后勤的新型保障力量,对支撑部队平时建设和战时保障具有重要作用,是适应军队改革转型的重要枢纽。储供基地能力建设要通过分析未来全军作战保障需求,从军队全局建设出发,统筹规划保障力量,优化配置保障资源,科学合理制定基地保障方案,满足调整改革后部队的需要。

2.2 打赢现代战争的现实要求

现代战争极大地扩展了军队的作战样式,同时推动着后勤保障模式的变革和转型。当前我军作战装备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后勤保障装备,原有的后勤保障力量已经难以满足作战部队的需要,亟需变革我军现有的后勤保障模式来适应现代战争需求。储供基地作为我军战略/战役后勤保障力量,肩负着后勤变革调整、重塑保障模式、适应战争需要的重要使命,并需要针对未来智能化战争后勤保障特点和要求,探索对我军新型联合作战体系快速赋能的保障形态,为保障打赢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奠定坚实基础。

2.3 建设军事物流体系的重要内容

现代军事物流体系是建设现代后勤的关键所在,是推进军队改革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是部队聚焦未来作战保障需要的现实要求,对破解我军后勤现有的矛盾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储供基地作为我军军事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仓储、运输、配送、组套包装等多种功能,是连接地方与部队、后勤与作战、物资与战斗力的重要桥梁,对推进军事物流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保障能力建设更是评价军事物流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2.4 推动储供基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保障能力建设研究可以厘清储供基地的组织指挥策略与运行机制,分析影响储供基地保障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从系统、宏观的角度构建储供基地保障能力评价体系,创新军事物流和军事仓储理论,完善军事物流理论在仓库能力建设层面的具体研究,促进军事物流学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意义。同时将储供基地的保障能力建设进行量化研究,以模型的形式快速推出特定基地的保障能力,满足现代战争作战的要求,加快推进军事物流学科由理论向具体应用转变,对推动储供基地全面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国内外现状分析

3.1 国内现状分析

2018年,为提升部队整体保障实力、优化全军资源配置、适应军队改革转型、聚焦备战打战,在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下,联勤保障部队和陆军整合仓库资源,相继成立各储供基地。在这之前,虽未正式产生“储供基地”这一名称,但诸多文献已经在聚焦部队后勤体制改革,对军事物流基地和后方仓库的未来发展也有颇多思考,这对储供基地的设立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1)储供基地研究现状。李德,等分析了建设军事基地是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需要、提高投送能力、促进保障力生成的有效途径,并阐述了其建设的可行性和对策措施。李德,等分析了军事物流基地在调整物资储备结构具有提高仓库配套协同、提高后勤保障、提升后勤效益等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秦敬辉,等分析了空军综合保障基地纳入到军事物流体系中的优势、建设需求和对策措施,以及建成骨干节点、枢纽的可能性。陆林,等分析了军事物流基地与国家物流园区的关系,认为两者可以进行布局规划融合、功能建设共享与互补、物流运作联动等。郭立卿,等分析了野营战储物资在平战时逆向流转的过程,对军委后保部、联勤保障部队机关、联勤保障中心、储供基地的职能进行划分,构建了一套有前端、中端和后端的组织架构。崔连华分析了建设军事物流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可以在军地深度融合、体制建设、人才队伍、技术水平上进行变革创新,为储供基地的发展提供了思路。荀烨,等分析了配送保障网络的构成要素,提出了直线网络结构模式、回路网络结构模式、通过中转的CED网络结构模式和多物流枢纽节点的LD-CED网络结构模式等四种模式和相应的规划设计。

(2)储供基地能力分析现状。王敏,等以基地保障能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仓储设施、装备设备、仓储物资、人员素质、信息化水平等5个要素,利用系统动力学对保障能力进行模拟仿真。赵德龙,等阐述了装卸力量建设的必要性和需求分析,提出了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装修装备建设、制定保障预案、强化一体训练、增强军地综合使用等建议。时晓文,等分析了我军现有仓库应急储供能力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优化物资储备方式、加强装备建设、提高技术管理、探索应急保障模式等建议。郭凯,等对提升军事物流基地投送能力提出了加强自身运输能力、充分使用地方物流力量、完善基地交通设施布局、加强军交运输法规标准和信息化建设等意见。曹波,等阐述了“配送式运输”是军事物流基地的重要内容,并构建了供应商资质与技术能力评估指标。魏耀聪,等指出了我军现有基地在物流力量建设、社会物流力量统筹、物流装备建设、军事交通网络布局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意见。胡平,等分析了海军军事物流在物流职能、任务环境、效率、效益等四个维度,对海军基地的采购能力、仓储能力、运输能力和配送能力进行了需求分析,对比海军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

(3)储供基地技术装备应用研究现状。吴士泓,等分析了外军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应用,并结合我军军事供应链结构,提出了军用物资供应智能合约的方案,为我军物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段超,等分析了5G在物流应用的优势特点,并将5G与AI、VR区块链、物联网进行融合,提升仓库管理的自动化、可视化、数据化、可控化。连云峰,等分析了我军军事供应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区块链在需求管理、调剂管理、采购管理、分配管理中的应用,并就业务过程、运行机制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杨西龙,等分析了区块链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前景及意义,提出相应的应用构想,并阐述了创新区块链应用模式、制定运用标准规范、夯实基础建设、完善监管机制等配套措施。邢灵冰分析了5G技术在AGV集群调度、AGV协同控制、AGV云化控制、堆垛机C2C控制的应用,对5G建网、终端选型和硬件架构做了一定的分析。张建民,等分析了多种技术在多维协同框架模型下的应用,并将模型分为一般、功能、流动、支撑、设施等五个要素,将协同问题分为标准、技术、信息、指挥、管理、安全六大类,阐述了在此模型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4)模型构建与方法研究现状。陈明,等利用ADC法对WSEIAC模型进行改造,将装卸站台保障效能、人员业务素质保障效能、信息管理系统效能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效能等纳入到军事物流基地物资保障效能模型中并求解。谢文龙,等分析了在不确定战时情景下对军事物流系统性能优化和成本进行随机规划建模,将设施损毁、库容、配送时间约束等纳入到模型中,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荀烨,等将军事效益、经济效益、交通便利性、可持续性、平战兼容性等纳入到中心仓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并下分19个具体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论证。张广楠,等根据战区内后方仓库的空间关系和距离,利用用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将战区内的仓库进行聚类,并以聚类个数作为军事物流基地规划数量的依据。张剑芳,等将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物流作业成本和物流作业时间为要素,对军事物流基地的多任务协同进行模型分析,构建优化目标函数。田尧,等构建了以系统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军事物流基地可靠性选址模型和非可靠性一般选址模型,对比两者在失效情况下物资存储策略、系统各项成本、物资满足水平方面的差异,得出可靠性模型的优势。刘林虎,等设立交通、区位、军事、自然、经济、基础、环境等7个一级指标,下分16个具体的二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筛选军事物流基地候选节点。田尧,等通过分析军事物流基地、部队、运输工具的关系,在运输工具容量限制、基地储备容量限制、配送能力限制等条件下,利用Lingo17软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208次迭代得到模型最优解。

3.2 国外现状分析

曹廷泽分析了美军的横须贺海军基地、关岛基地的优势和战斗支援保障作用,认为需要以先进理念、高度信息化来构建模块化的军事物流基地,并以战略需求和任务需求为牵引,对军事物流基地的进行功能定位。Jim Lee分析了美军各军事基地和人员的经费变化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来查找军事基地开放或关闭之间的关系,进而探析区域经济对美军军事基地的影响,利用基线回归法来查找这些变化和对美军基地保障能力的影响。Scott S.Haraburda以印第安纳州克雷恩陆军弹药活动中心为例,分析了军用物资全程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和变革,并依据美国防部的后勤战略计划,建立国防部自身的供应系统和军事物流基地,同时纳入超过10万家供应商,对海内外的美军实时供应和保障。Nathaniel H.Putnam,等通过对美军在军事行动中对前线物资运输成本变化的分析,利用体积计算方法,构建一个可以比较资源节约的效益指标体系,对军事物流基地进行更高效、更经济的运输决策,来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益。王开勇,等通过对比中美在物资分类、物资储供体制和物资储供布局结构的差异,并依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部队的使命任务,提出了规范物资类别、重组物资保障体制、调整物资储备布局等意见建议。Drew Allan Loney,等分析了军队在河流、河口和沿海的作战情况,通过将任务参数与环境数据和船舶规格相结合的路由算法,可以增强船舶在水环境中的操作能力,并允许有限的信息条件下快速生成水环境模型,利用基础二维流体力学和波浪的自适应水力学和稳态谱波计算引擎,自动计算合适的后勤补给和机动保障平台。张军,等分析了自近代以来美军海外基地的调整和变化,并对“9·11”事件后的美军海外基地调整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美军海外基地的变化会依据美国的战略中心、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实时调整,对全球许多关键地区实施了有力控制和保障。Brandon M McConnell,等通过分析美军在过去高强度作战中具有较强的军事行动不确定性,这对在严峻的环境中提供后勤保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而通过对军事物流网络进行建模,并以美军在伊拉克作战行动的后勤数据做检验,提供了一个可以兼顾作战不确定性和评估风险的后勤保障随机框架。Michal Touš,等通过分析军事基地的燃料、水及其他资源的消耗情况,重新制定了基地资源的利用回收措施,增强基地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并以200人的基地为例,对作业流程和模型进行检验,来验证了新措施可以有效增强基地自身保障能力的效果。Degang Sun,等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的情况,并就各基地的职能任务、保障区域和最近的作战行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我军建设基地提供了一定的背景和参考。Patrick Bury通过文献调查来分析军事后勤与后福特主义的关系,来显示商业物流的演变过程,以及后福特主义对民用物流的影响;再而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对这两国的军事物流进行了案例分析,说明了后福特主义的集中化、核心-外围、外包和网络化组织原则会对军事物流产生深远的影响。Michael J.Strauss分析了海外军事基地对东道国的法律影响,并就驻军产生的一些国际法问题作了剖析,对军事基地的管辖权、行为责任及空间法作了说明,以及在发生冲突时驻军基地和东道国之间的责任划分。

3.3 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尤其是美军十分重视对基地整体建设的研究,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基地的作用、保障能力和维护运行成本,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在各作战和后勤手册中,并在实战和演习中不断得到检验和修正。储供基地是一个较为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目前解决我军战略/战役后勤保障问题的关键。在这之前,国内对军队基地或仓库进行了大量了研究,对储供基地的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但国内的研究大都聚焦单要素的能力建设上,对整体能力的研究及建设关注较少,而研究的内容更多的是从运行机制、保障流程等方面进行阐述,量化的情况较少,特别是较少地将部队的消耗标准、战备标准、储备标准、战备标准纳入到量化的环节,这对储供基地的具体建设缺少具体的参考。分析储供基地的具体能力建设要素,从整体上构造基地的保障能力,提出能力建设的意见建议,都是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内容。

猜你喜欢
军事基地物流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