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文旅融合新形势 推动博物馆公众服务体系的优化

2022-11-01 06:16马金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旅公共服务受众

马金龙

(东营市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东营 25700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在,旅游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载体的角色,由此在新形势下提出文旅融合的理念,其目的就是可以使得文化与旅游更好地融合,继而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更应该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文旅融合的内涵,继而树立创新意识,切实地实现博物馆公众服务理念以及方法的优化。由此站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去审视博物馆公众服务理念以及方法探究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1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发展形势分析

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在此方面的政策不断增加,由此形成良好的文旅融合政策环境,在这样的政策激励和引导下,很多的博物馆开始进入创新发展的格局。比如部分博物馆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特色打造为目标,积极主动地改变以往被动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改变单一的文物收藏和展示模式,不断地去了解公众文化诉求,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的群体,增强情感体验和知识体验板块,以确保实际的精神诉求可以得到更好的满足。也就是在这样的历程中,传统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格局得以改变。也就是说良好的政策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以更加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文旅融合的必然性,并且投身其中,将关注点放到公共服务理念和方法改革上,将掀起一场公共服务模式变革的运动,这对于众多博物馆而言,就是一场不可多得的机遇。如果能够有效地抓住这样的机遇,正确认识文旅融合与自身服务理念转变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实现博物馆服务体系的重塑,就可以使得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继而使得博物馆公共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博物馆的公共影响力也会不断提升,在这样的交互格局改变中,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当然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博物馆公共服务的优化,的确迎来了新的契机,但是要想真实地实现博物馆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博物馆而言,就是真实的挑战。其一,当前部分博物馆的公众服务意识比较差,作为事业单位,很容易将自己束之高阁,而不是想办法与公众增强联系,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公众服务理念的革新,更不会在公众服务方式优化中进行投入,由此导致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效能难以全面发挥。其二,部分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方式处于单一的状态。也就是说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地转变服务方式,习惯性地依照之前展示或者解说的服务模式来进行,并且实际展示质量和解说质量都处于比较差的状态,这样的服务体验是难以被人们推崇的。其三,在公共服务管理的板块,往往难以以精细化的视角去面对,尤其在文旅融合的环境下,在开展对应公共服务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还是工作规范化,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这些都将使得公共服务管理工作处于粗放化的状态。

很明显,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的公众文化服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是一种必然,是博物馆抓住发展机遇和面对发展挑战的必经环节,由此要正确看待此问题,树立正确的认知,然后切实的融入进去,以确保博物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契机。

2 文旅融合视角下博物馆公众服务体系优化策略

2.1 树立受众为中心的意识,引导服务的个性化发展

文旅融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融合,其使得博物馆面对的对象朝着更加广泛的方向进展,此时更加多的社会公众会融入进去,他们的年龄、职业、思想认知、兴趣爱好、知识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再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整体认知和能力也在变化,也就是说这些受众的差异性明显,并且还有着比较强的动态性特点。面对这样的受众,博物馆如果还是以一刀切的方式去提供服务,势必会进入到比较尴尬的局面,博物馆的社会公众文化服务效能难以全面发挥。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就需要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受众的合理分层,在此基础上确保可以提供更加理想的个性化服务。具体来说,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其一,采取多方面措施,去了解受众,在此基础上对受众进行类别和层次的划分。可以以现场深入访谈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式去进行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使用数据分析软件,继而呈现对应的受众报告,报告中可以很好地反映受众的特点,生成受众的画像模型,这样的模型将为博物馆后续针对性的公众服务内容和方式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依靠第三方专业机构去进行博物馆公众数据分析,无论是问卷方式,还是微信交互方式,或者是网站方式,都可以很好地对于实际受众的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从年龄、学历、职业、参观目的等角度对于受众特点进行分类。比如某图书馆会将教师、学生和文艺工作者作为重要对象,了解到他们对于木石缥缃感兴趣,于是就专门组织开展了对应特色的专题展览活动,邀请区域内的权威人士参与进去,继而使得对应的对象可以更好地进行交互,这样就使得实际公众文化服务格局打开,对应特殊群体与博物馆之间的交互也会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其二,在实现受众分层和分类的过程中,还需要能够依照公众需求,合理实现博物馆活动参与方式和渠道的优化,这样可以使得受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可以获取到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体验需求的满足渠道也比较多。面对这样不断变化的受众,博物馆不能仅仅把自己当作展览的场所,还应该将自己看作为文化场所或者平台,生成丰富的文化活动项目体系,确保可以与公众进行更加多的交互。如某博物馆就高度重视此板块的优化,采取以展览+活动融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对应的艺术讲演活动、素描大赛活动等,让社会公众参与进去,并且将他们的作品放在展览馆进行展示,这样博物馆展览内容更加多样化,受众的文化体验不断提升,自然可以使得实际展览朝着更加有亲和力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博物馆才能够更好地吸引人。

2.2 妥善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生活体验感

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人们有更加多的机会去接触艺术,去了解文化,博物馆作为载体需要不断地去靠近人们,这样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艺术文化与生活的桥梁得以构建,自然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熏陶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博物馆在进行服务理念和方法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博物馆需要主动地去引导观众,文物必须活化,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样文化旅游爱好者才能够走进博物馆。博物馆需要看到,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关注审美,思考审美与现代人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积极使用新的技术手段,了解公众可以接受的形式,然后强化宣传投入,确保博物馆的文化可以更好地进入公众的视野,公众可以进入到历史艺术感知的格局中去。如某博物馆积极关注受众感知,开发了基于受众感知的解说系统,创造性地结合受众特点,更好地展示对应的博物馆文化,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很好地发挥其在引导受众中的效能,受众在良好的体验中,也希望可以与博物馆有着更加多的交互。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实现博物馆活化,还可以切实地使用AR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客户端APP等,在此基础上确保受众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博物馆的文化,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载体,然后迅速地进入到对应历史艺术文化感知中去,自然可以进入到更加高质量的公众文化体验格局。其二,依靠博物馆的服务优化,使得公众可以更好地感知生活的美好,继而以更加正能量的视角去审视诸多的问题,以更加正向的态度去解决问题,去化解矛盾,继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此过程中博物馆需要注重综合环境设施的优化,确保其可以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博物馆可以高度关注自身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将产品设计与公众文化感知、生活感知关联起来,使得实际的艺术品可以更好地与生活关联起来,这样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得以构建,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文化宣传中的积极效能。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其就高度重视品牌的打造,除了实现文化创意产品体系的构建之外,还高度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希望依靠这样的方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而苏州城市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借助苏州博物馆更好地呈现出来,使得城市的知名度可以不断提升。

2.3 塑造城市文化景观观念,进行合理的优化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博物馆可以是城市的名片,可以是社区的文化载体,可以成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正确看待自身在此方面的效能,不要总是将自己作为专业研究或者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而应该不断采取措施,将自己与地方历史文化、地方建筑、藏品、人文精神进行关联,继而成为城市文化景观。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可以从区域规划的角度入手,界定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的位置。也就是说,积极主动地去考量地区的长期规划,深度理解博物馆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中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将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作为目标,切实地进行角色的界定,继而确保可以更好在实际博物馆公共服务改革中,正确看待自己的发展方向,对照公共服务改革与实际发展趋势之间的差异,确保在未来的不断改革中,始终与地区的发展保持协同,实现共振机制的构建。其二,博物馆要高度重视文旅融合过程中,文旅品牌的打造。也就是说要树立品牌意识,从品牌发展、品牌运营、品牌管理、品牌优化等角度入手,将博物馆的资源结构进行配置,生成更加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展现出博物馆的趣味性和创新性,这样不同层次的人群才能够进入博物馆,感受文化的魅力,继而使得公众文化旅游市场得到不断拓展,使得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功能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其三,博物馆在实现公众服务发展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要将自己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积极与其他行业或者领域实现连接,确保文化景观的渗透力可以不断提升,这样才能使博物馆公众服务的效能得以发挥。如一些博物馆比较关注城市文化遗产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进行对应展览活动的设定,在此过程中很好地展现出对应传统工艺的魅力,吸引了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受众,继而使得博物馆成为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博物馆可以与学校、社区、养老机构等实现合作,开展不同的博物馆展览体验活动,确保自身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的形象不断被塑造。

2.4 树立资源整合共享意识,提升公共服务的素质

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博物馆要想切实发挥自身公共服务的效能,就需要有合作意识、共赢意识,主动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交互,形成资源共享机制,这样才能够使得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和素质得以提升。具体来说,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博物馆要积极主动地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审核这些企业的资质,开设公开项目,以招投标的方式来进行,确保实际的竞争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对于旅行社,可以积极引导其规划旅游线路,引导游客来博物馆体验,对于酒店可以给予对应博物馆受众提供优惠,实现共赢。通过上述的措施,彼此之间相互协作,城市博物馆的知名度会不断提升,各方资源的配置也会因此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其二,在与其他组织或者企业实现合作的时候,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合作对象管理机制。如果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给受众造成不便,影响博物馆文化品牌塑造的,可以进行问责,并且将其剔除在合作企业名单之外,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合作的企业或者组织能够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做好本职服务工作,使合作双赢的局面能够不断持续下去。

3 结语

综上所述,文旅融合是新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大趋势,要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博物馆也需要正确看待这样的趋势,以理性的视角去审视博物馆公众服务理念和方式的优化,思考当前服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地采取措施,确保实际的公众服务体系得以重塑,使博物馆的发展能够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①孙其媛.关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5):93-95.

②孔欣.多措并举构建特殊群体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提升残疾人群体参观博物馆的体验感与主体地位[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4):113-115.

③蒋丽楠.内蒙古中小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2):139-141.

④黄茹虹.论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以石狮市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1):150-152.

⑤丁熊,纪合鹏.基于STEAM理念的博物馆青少年公共教育服务设计研究[J].设计,2021,34(20):143-145.

⑥王珊.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新实践——以南京城墙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4):145-147.

⑦王蕾.基于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规划思考[J].东南文化,2021(S1):26-31.

⑧李亚利,马梦媛.博物馆公共服务满意度考察与分析——以中国港口博物馆为例[J].中国港口,2021(S1):101-110.

⑨汤燕伟.公共服务条件下博物馆社会责任及实现路径[J].黑河学刊,2021(3):114-116.

⑩谢雨婷.试论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博物馆学研究[J].中国博物馆,2021(2):8-13,125.

⑪谢雨婷.可及性:公众感知视角下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J].东南文化,2021(2):165-171.

⑫葛刚.新时代提升博物馆(档案馆)公共场馆服务水平的新探索——以渡江战役纪念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230-231.

⑬黎巍巍,徐徐.新冠肺炎疫情下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应对启示和思考[J].大众文艺,2020(15):43-44.

⑭梁斌.浅议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策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118-119.

⑮王艺颖.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博物馆教育职能探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4):87-89.

⑯康萍.如何通过展教一体化来提高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3):104-106.

猜你喜欢
文旅公共服务受众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云南出台13条措施支持文旅行业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
冰雪文旅乘风起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