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莎
(锁阳城遗址文物保护所,甘肃 酒泉 736100)
锁阳城遗址位于瓜州锁阳城镇东南戈壁荒漠中,且处于我国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为古绿洲沙漠化演进的研究提供了范本。同时,该古城遗址作为古丝路连接西域与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能够反映出长距离交通条件下,古人对荒漠戈壁改造和利用的智慧。此外,锁阳城遗址是集古渠系、墓葬群、古垦区等遗迹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透过该遗址出土的文物,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灌溉水利系统、军事防御体系。因此,对锁阳城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锁阳城作为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唐古城之一,其遗迹主要包括古河道、古墓葬、古城址等,是集多种文化为一体的古文化遗存地。锁阳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体系为烽燧信息传递系统、古代军事防御系统、水利灌溉系统。2014年锁阳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锁阳城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其建于汉代,兴于唐代,经多朝代对其修缮、利用,通过多叠加的城墙,不仅可以判断出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而且能够推测出所叠加的城墙含有多朝文化元素。锁阳城又被称为“瓜州城”“晋昌城”,锁阳城之名的由来,与明末清初时期该地盛产名叫“锁阳”的植物有着一定的渊源。
1.2.1 遗存大量的文物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考古勘探中发现,锁阳城遗址区域主要由文化层、早晚期堆积层、夯土层及踩踏层构成。受地表风沙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沙丘高低参差不齐,地层堆积深浅不同,并且在底层堆积中寻找到了黄釉碗底残片、白瓷片、琉璃简瓦、灰陶板瓦及铜钱等文物遗存,且白瓦片底部印有墨书文字,这些文物遗存可以为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及文物考古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锁阳城作为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城邑建筑,将丝绸之路的重要阶段历史、文化展示出来,成为古丝路文化传统、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者,对该古城遗址进行保护和利用,不仅是对瓜州的对外宣传、推介,为瓜州的影响力、知名度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而且可以实现古城文化的传承、创新。
1.2.2 是古丝路连接西域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锁阳城遗址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其四个方位均可以到达其他区域,该遗址在古代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锁阳城内外所修筑的双重城墙,墙体上的马面、瓮城及脚墩等构成的防御系统,由干支渠、拦水坝、毛渠及疏浚工程等形成的灌溉系统,能够对大面积的耕地古垦区进行灌溉,为丝绸之路的运行提供安全、补给保障,并且该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相关遗迹及考古资料等,可以佐证古丝路是东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桥梁。同时,锁阳城南侧大规模的古墓群达2157座,南北宽度、东西长度分别为5千米、6千米,在这里曾经出土了三彩马、镇墓兽、侍女俑及瓷器等多种文物,间接性反映出古代该区域繁盛的商贸活动。
1.2.3 是河西走廊人们利用土地的典范
从考古勘察相关资料中了解到,呈网状密布的古垦区、古渠系主要分布于锁阳城遗址周围,且能够清晰地辨别古代灌溉网络,该渠系总长96千米,干渠、支渠分别长为26.6千米、69.4千米,主要由5条干渠和上百条支渠构成,利用这些渠道将河水引至周边地区,进行土地的灌溉,一方面反映出该区域古渠系保存较完好,可以为农业灌溉提供便利,为古丝路各国贸易、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交流和传播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该地区作为大陆性气候,锁阳城遗址的古垦区、古渠系能够揭示古代时期该区域人们利用土地的这一创举,以点带面建设中心城镇的智慧。
1.2.4 突出的军事防御体系
锁阳城遗址位于酒泉、敦煌之间,是古丝路南通青海、西通北庭和伊吾的重要军事之镇。其军事防御体系主要部分包括城内外、城外两处堡子遗址,其中:内城总面积为28.5万平方米,外形为不规则的四边形,残存的夯土版筑城墙总长为2061米,且四个方位均设有角墩、马面、瓮城;外城总面积为48.1万平方米,残存的城墙总长为3311米,内外城之间修筑了羊马城,外城墙作为第一道防线,起到内城保护的作用,城墙四角的角墩设置烽燧信息传递系统,起到“报警”的作用。同时,城墙下部所设置的拱形门洞,不仅可以减少风沙对角墩的阻力、侵蚀,而且可以为执勤的士兵遮风挡雨。城西北处遗存的小型土堡,边长、高分别为25米、14米,且墙体比较厚实,据专家考证,这种土堡与唐代的弩台功能相似,目的是增强城的防御能力,为城设置一道屏障,在战时便于攻守。此外,城墙外部还设置了24座马面,起到城墙加固的作用,从多角度增强其防御能力,并且南城墙西北处还有一片礌石滩,将礌石作为重要的攻击武器,使城的军事防御能力提高。
为了对河西走廊锁阳城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该地区已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开展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比如目前该地区已建立了由文物部门主导、政府部门参与的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等原则进行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确保该遗址历史文化真实、完整地被保护、延续。
在对锁阳城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为该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并且为了确保遗址保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科学性,多家文化遗产研究单位均根据锁阳城遗址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制定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遗址本体抢险加固方案及遗址监测方案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中也开始应用信息技术。锁阳城遗址遗产安防监测工作中设立了遗产安防监控报警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及监测数据库系统等,并为该遗址的重点保护区域配置了视频监控报警、本体保护及大环境监测等设备,便于实时监测风蚀、气象等因素对遗址的影响。
为了提高锁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管理水平,近年来逐渐建设了遗址综合管理用房、游客接待中心等,在游客接待中心内设置了专门的医务室、休息区及档案室及停车场等,并在遗址参观区域设置了中英文遗址标识、垃圾箱及休息座椅等服务设施。此外,在遗产区、缓冲区之间设立了保护围栏、保护界桩,使遗产管理的范围更加明确,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遗址保护工作。
由于锁阳城遗址长期受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现存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文物保护单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抢救性保护措施,向国家文物局争取文保项目,比如目前该遗址已实施了安全防范工程、防洪抢险加固工程及本体保护工程等。同时,为了避免该遗址内文物安全事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1.1 受风沙的影响
锁阳城遗址处于我国西北干旱环境下,土遗址长期受风沙、集中降雨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墙体易出现开裂、坍塌等问题。其中,风沙对锁阳城遗址产生的危害最大,尤其是该遗址的内城东墙、外城的部分地段受风沙破坏最为明显,由于该遗址内城东侧植被比较稀少,无法形成自然屏障对墙体进行保护,所以东侧墙面多出现风蚀窝、风洞,部分墙体受强风的侵蚀,墙体濒临倒塌,部分墙体已坍塌,并且西北城墙、城内堆积了大量的沙土,不利于考古工作的开展。
3.1.2 受集中降水影响
锁阳城属于西北干旱地区,常见雨水较少,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在集中强降雨的影响下,城墙顶部会快速形成汇水,沿着城墙表面、版筑缝流下,使墙体形成冲沟,这种冲沟在该遗址内城的南北城墙上表现最为明显。
3.1.3 沙生植物对遗址的破坏
锁阳城遗址的墙体两侧生长着骆驼刺、红柳等沙生植物,这类植物在风的作用下,不仅会磨蚀墙体,而且这类植物根系比较发达,在生长过程中会延伸至墙体中破坏墙体的夯层结构,威胁墙体的安全性。
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是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保障和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管理包括正确的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理念、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及科学地对遗址复原等。但实际上还需加大对锁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力度,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保护工作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为:
①目前该遗址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加之经费不足,该遗址宣传的力度、效果受限,并且未根据该遗址文物特点、所处环境等来制定相应的遗址保护、复原方案,导致该遗址受自然因素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②该遗址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所选择的甬路路基处理方法不当,加之所铺设的砖块颜色与该遗址整体景观不协调,使古城遗址失去原有的风貌、韵味。
③锁阳城遗址面积比较大,在对其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容易受人为因素的破坏,比如周围的群众在挖锁阳这种植物的过程中,离墙体距离比较近,使遗址周围景观受到一定的破坏,阻碍了遗址保护工作的实施。
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环境、考古、监测、遗产本体等多个领域,在对锁阳城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应按照先进的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尊重遗产本体、周围环境,分析威胁该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因素,结合法律、技术、财政及行政等手段对该遗址文物进行保护。同时,锁阳城遗址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传承的责任,而且还具有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既有效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又突显出该遗址及其自然环境、历史风貌的完整性、真实性。在开展该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时,要能够平衡文化异常保护传承、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纯追求旅游业来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该遗址过度开发,要在对该遗址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地开发利用,比如采取商业化的模式,利用多种媒体对该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播,对该遗址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主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锁阳城遗址受风蚀、植被及雨蚀等外部自然环境因素破坏的现状,亟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对土遗址进行保护。需要先对该遗址文物本体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该遗址保存现状,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原则,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遗址监测预警体系,搭建起集风险监测、预报、预警及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对该遗址本体、大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对遗址本体的检测:对该遗址存在病害进行监测,即利用相关的传感器来监测墙体表面的温湿度、风化情况、含水率等指标,为墙体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对风蚀严重的内城东西墙体进行监测,即使用风蚀监测仪对墙体上、中、下位置的风蚀情况进行监测,为墙体加固提供科学数据;还需监测墙体位移、裂缝情况,即监测墙体的稳定性,不仅可以为墙体保护与加固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而且对墙体开裂、倒塌等危害发出预警,便于遗址保护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大环境的监测:目的是了解该遗址所处的环境,及环境因素对遗址保护工作产生的影响,即对地形地貌、气象、风沙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监测,然后依据监测数据制定遗址保护方案。
目前我国对于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在锁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包括建设遗址公园、遗址旅游景区、遗址博物馆等。结合锁阳城遗址的位置、资源特点、现状,可以尝试将其建成遗址公园或遗址旅游景区:前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模拟、标识及复原等方式将原遗址的历史原貌、环境范围等呈现出来,这种遗址公园模式,不仅可以对该遗址进行有效保护,而且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后者是将风景名胜区与遗址保护利用相结合,在对遗址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展示性的开发,使其成为景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锁阳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可以以锁阳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为核心,以塔尔寺为依托,建设集观光、文化创意及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通过遗址公园这一形态,在对锁阳城遗址进行保护的同时,展示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实现当地自然环境的改善。
在开展锁阳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时,当地相关部门还需完善遗址周围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环境,解决当地居民居住问题,并通过产业转型促使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该遗址内历史环境得以修复,达到锁阳城遗址长效保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尝试将遗址保护与当地居民就业相协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锁阳城遗址保护、展示工作中,比如鼓励其参与安防监测、文化宣传、遗址纪念品开发和销售及环境建设等工作,更加深入地理解、认同锁阳城遗址文化,从而自觉地参与遗址保护工作,并且可以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
综上所述,锁阳城遗址历史悠久,能够反映出汉唐时期的文化特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历史考古等价值。由于该遗址相关的考古、保护工作处于初步阶段,加之受风沙、降雨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该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对该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时,应严格遵循遗址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根据该遗址现状、所处位置等,制定适宜的遗址保护与开发方案,并合理划分保护区,为考古工作预留一定的空间。同时,锁阳城遗址的保护,应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有机结合,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遗址保护中,在解决其就业问题的同时,实现该遗址的长效保护与利用。
①刘亚楠,宣建华.东瓯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初探[J].建筑与文化,2021(12):261-263.
②杨一帆,李德润,高晓勇.浅谈城市中的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镇江“铁瓮城”遗址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5):79-81.
③王丰艳.瓜州锁阳古城古遗址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2):146-148.
④陈同滨,王琳峰,刘翔宇,等.高速城镇化进程下的大遗址整体保护规划策略研究——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4):7-13.
⑤谢延明.大遗址保护理念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管理体系研究——以锁阳城遗址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