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及其培育刍议

2022-11-01 05:43尹丁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军人观念

■ 尹丁

为了促进退役军人保障体制的建设,让更多的青年加入参军队伍中,国家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者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机制,优化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并注重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军人工作能力的建设,让退役军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一、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发展概述

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是军人抚恤安置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设计专业的技能、方法和知识,而且还与现阶段的社会化网络相协同。通过进行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开展,退役军人工作负责人旨在促进退役军人的角色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从退役军人的职业生涯入手,构建一系列相应的服务措施,真正提升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这些曾经为祖国贡献青春的军人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让他们真正获得更为优质的生活。

(一)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发展

在1932 年,我党曾通过相应的文件明确提出安置老弱病残的红军战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通过法律体系的建设以及安置原则的构建,构架了保障军人优抚安置的法律基石。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政府机构减少以及市场体系下的军人优抚安置体系建设面临重重的挑战,比如一些退伍军人安置负责人出现挪用安置费用、官僚作风严重等问题,造成退役军人的权益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缺乏相应的优抚安置退役军人配套设置的状况。在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更为重视退役军人的优抚安置工作,并在制度、宣传等方面做了相对完备的准备工作,旨在为顺利推动军队改革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以及制度支持,推动我国军队制度的完善。

(二)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困境

我国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仍处于摸索时期,退役军人社会安置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日常的工作中仍需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如下几点:第一点,缺乏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的理论基础。缺乏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理论基础,容易导致退役军人社会安置社会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加之,我国在优抚安置工作方面处于探索阶段,并为构建立体化的措施,比如在激励制度、人才培养以及专家队伍建设方面,这也是缺乏完善的优抚安置工作理论基础的突出表现之一。第二点,专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退役军人社会安置社会工作者的素质相对较低,部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背景、也并未参与到相应的培训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无证上岗现象。第三点,资源整理力度相对较低。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应的优抚安置策略,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现实市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部分退役军人无法利用相应的政策,获得相应的帮助。

二、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一)价值层面核心能力

1.正确政治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过程中,需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既要肯定军人的价值,又要树立正确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观念,真正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的落实上,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首先,正确认识军人的内涵。军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守护神,他们是国家与社会的有功之臣,曾牺牲个人的青春以及幸福,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其次,认识落实优抚安置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合理优抚安置退役军人,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退役军人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可以真正激发青年参与军队的热情。

2.优势为本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优抚退役军人工作过程中,应真正从退伍军人的角度入手,结合就业市场多元性、求职严峻性的特点,真正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策略,促进退役军人的顺利专业,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便捷。为此,社会工作者需要落实优势为本价值观。在具体的执行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方面,了解退役军人的优势。众所周知,每位军人都有特有的优势,也具有军人的共性优势。对此,笔者主要介绍军人的共性优势。在精神品质方面,大部分军人在经过军队训练后,不仅具有较高的自尊心以及自我价值观,而且具备良好的精神品格,比如精益求精、乐观向上以及正义情怀等等。在适应力方面,大部分退役军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比如较强的同理心、高度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强的执行能力、较高的执行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双面赋能。在双面赋能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让退役军人自我赋能、退役军人相互赋能两个角度入手。在退役军人自我赋能方面,社会工作者引导退役军人反思个人的价值,比如在优秀品格、性格爱好以及优良品质等方面,并推荐与退役军人优势相符的相关工作岗位。在退役军人相互赋能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投建相应的退役军人交流会,让退役军人之间相互交流,通过彼此鼓励的方式,让退役军人认识到个人的优势,并在战友、同辈的交流中,认识个人的优势,并推荐相应的岗位,促进退役军人顺利完成就业。

(二)知识层面的核心能力

1.社会适应理论

理论可以为实践提供思想、行为指导,促进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推动优抚安置退役军人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工作者可以深入了解各种社会适应理论。为此,社会工作者可从如下几个理论入手。一是社会角色理论。在进行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该理论,让退役军人真正意识到个人角色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自我概念和行为的调整,让退役军人进行自我角色的转化。二是认知行为理论。通过将认知行为理论运用在优抚安置退役军人的工作过程中。比如,当退役军人出现不适应岗位的情绪时,社会工作者可通过营造、分析情境的方式,让退役军人认识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军人不当认识的产生,并引导军人更为辩证和理性地看待问题,促进军人正确观念的形成。三是社会再适应理论。在实际的军人再就业过程中,由于军人并未真正适应社会,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就业挫折,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交退缩、职业倦怠等等。为此,社会工作者可以将社会再适应理论融入优抚安置退役军人的工作中,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化解退役军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应对挫折的方法,促进退役军人平稳度过适应期。

2.职业辅导知识

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对职业辅导知识的学习,比如职业规划理论、就业观念及职业培训。在职业规划理论的学习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将生涯选择配合理论运用在退役军人就业指导中,一方面让退役军人对个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价值观、人格、能力以及需求,另一方面使退役军人认识各种职业类型以及所对应的能力,引导退役军人进行相应的职业选择,真正发挥职业规划理论的作用。在就业观念的学习中,社会工作者为了让退役军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需加强对就业观念相应内容的学习,并通过实践评价的方式,让退役军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更好地心态融入到就业的浪潮中。在职业培训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在了解退役军人兴趣以及优势的基础上,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职业训练,提升退役军人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提前对退役军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促进退役军人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

3.技术层面的核心能力

3.1 压力管理技巧

在运用压力管理技巧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控制技巧、支持技巧回避技巧三个角度入手。在控制技巧上,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让退役军人参与社会化培训,让他们按部就班地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并通过不断强化相应操作方式,提升退役军人的岗位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退役军人参与相应的在教育活动,优化退役军人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真正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在支持技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辅导退役军人,让他们进行多种消除个人消极情绪的方法,比如通过交流倾诉、散步旅游以及运动健身等。在回避技巧的运用上,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转移退役军人注意力的方式,让他们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其他方面,避免退役军人思考相应的事件引起的精神压力。

3.2 职业辅导技巧

在进行职业辅导技巧的运用中,社会工作者可以从职业观念的再社会化、认知的再社会化两个角度入手。在职业观念的再社会化上,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优抚安置的方式渗透正确的再就业价值观,比如效益观念、经济观念、双赢观念以及创新观念。在认知的再社会化上,社会工作者可以让退役军人树立正确的再社会化认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角色转化观念,真正从国家的保卫者转化成经济的建设者,并主动适应角色变化在生活以及生存中的新情况。

三、退役军人安置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培训研究

(一)加强专业建设

国家需要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可以设置相应的社会工作系。在具体的社会工作系设置中,国家和联合学校可以从课程内容、人才目标以及指导思想三个角度入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兼顾基础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两方面的内容。在人才目标上,旨在培养出具备社会工作能力,可以在社会保障部门、公益团体,进行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以及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在指导思想上,注重助人自助、以人为本;在道德准则上注重奉献、守信、爱心、公正;在服务职责上,注重提供社会救助,参与社会管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加强方向建设

在加强方向建设方面,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让相应的职业院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中设置相应优抚安置退役军人方向的专业,比如设置设立军事社会工作、安置社会工作等等,培养出适应退役军人再就业现状的人才。

(三)加强培训建设

在加强培训建设过程中,国家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需要设立“接地性”的培训机制,真正促进培训建设的可持续化。在具体落实上,笔者提供如下建议。建议一,确定培训机构。各地退役军人事部门负责确定培训机构,选择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优、实训条件好的职业院校参与培训机构建设。建议二,在教学管理上,各地退役军人事部门在加强对培训机构监督指导的同时,加强对在校退伍军人的管理。建议三,在责任的划分上,各地退役军人事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财政部门以及人社部门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就业服务、教学管理服务以及经费保障服务。

(四)加强职业考核

在加强职业考核方面,各地退役军人事部门可以从两点入手:第一点,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准入门槛。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招收新录用的社会工作者中,需提升考核标准水平,注重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胜任能力入手,设置相应的考核准则。第二点,引入后备军。各地退役军人事部门可以与高等院校达成合作协议,定期让高等院校向人事部门推送社会专业人才。

(五)规范职业标准

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可以联合社会保障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制定出现相应的职业规范,比如设置《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并制定详细的细则,真正将退役军人的服务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具体的服务标准细则上,从事社会行业服务的主体可以从如下角度入手:角度一,在服务原则方面,可遵循保密性原则、非评判性原则、自决性原则、个别化原则、真诚与接纳原则、平等沟通原则。角度二,服务人员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达到相应的要求,比如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掌握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技术与方法等。角度三,服务对象要求。笔者简要介绍部分服务对象要求,比如短期疗养的优抚对象、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等等。通过设定职业标准,社会服务人员的工作更具有方向性,有利于促进优抚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提升是多个力量相互协调的结果。为此,社会工作者需要真正认识到核心能力的构成以及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个人综合工作能力的提升,比如积极地融入到各种培训过程中,对个人的工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优抚安置退役军人工作的有效进行。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军人观念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维生素的新观念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军人就该这个样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