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中成就旷达的苏轼
——细品《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2022-11-01 04:33马聪慧
今古文创 2022年38期
关键词:定风波旷达首词

◎马聪慧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1)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他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乌台诗案”发生在1079年,当时的苏轼被关进监狱一百多天,经历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面临死亡的威胁。在众人的帮助之下,最终没有把苏轼逼上绝境,在1080年被贬到黄州,担任着团练副使的职位,免于一死。当时的他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这个团练副使名存实亡,没有所谓的“薪资待遇”,更像是一个犯人被囚禁在黄州。初到黄州,苏轼是忐忑的、窘迫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苏轼逐渐在窘迫中寻得了一份宁静,拥有了一份淡然。他开始思考社会、人生与理想的关系,开始从苦难中奋起,他的人生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逐渐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其中一首。

一、小序中见背景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专题的一首,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这首词选择了日常的语言,没有对语言进行刻意修饰,但是却妙笔横生,可从其中见识到苏轼的旷达。这首词更侧重于一系列复杂而深远的情感,如自然风雨中的平静、事业风雨中的平静、痛苦中的开放和自我理解。该词有一段独特的小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觉等。它既交代了写作背景,还帮助读者理解了这首词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独特的感情。

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既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收入,苏轼在《东坡八首》中写道:“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可见苏轼生活清苦,这块地是在徐君猷的帮助下使用的,但因为是官地,被收回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苏轼想自己拥有一块土地,苏轼寻找到黄州一个名叫沙湖的地方,在那里买了几亩田。作者是在去沙湖看田回来的路上突然遇到这场雨,而此时正是农历三月,如果淋一场雨怕是不会舒服的。他将这些事情以词的形式记录下来,用小序来说明写作理由,但这首词仅仅是为了记录这次经历而写吗?小序中写道,突然下雨,大家没有准备雨具,同伴的友人们都感到十分狼狈,只有苏轼从容淡定,两者之间对比鲜明,突出作者泰然自若、超脱从容的态度。途中遇雨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作者从这件小事出发,悟出了一番人生哲理,这是因为苏轼仕途坎坷,由原来的仕途辉煌到“乌台诗案”深陷困境再到被贬黄州作团练副使,这其中的苦楚,只有苏轼自己知道。在经历了这些暴风雨之后,他实现了他思想上的转变,他走遍了荆棘路上的每一寸土地,这些都深深地铭刻在苏轼的灵魂中。因此在政治上,不管他历经任何风雨,他的心胸早已像汪洋大海那样,虽然会有波澜,但是总体是保持稳定的,没有翻云覆雨的情况。同时,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也表现了他不喜不悲、忘却得失的生活哲学和沉稳、坚强、无畏的政治性格。他这不是放弃和自我放逐,而是使用升级的艺术,通过日常的、具体的形象和故事,展现他们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二、正文中见态度

小序之后便是正文。第一句中“莫听”二字,意为“不要听”,是作者的一个态度。不要听“穿林打叶声”,“穿”“打”二字,突出雨势大和突然。此时,苏轼正处在一个不利的环境中,他不听、不管,可见外物不足以让他挂心。 “何妨吟啸且徐行”带有反问语气,在雨天“吟啸”“徐行”又有什么呢?这是对前一句的延伸,也与小序中“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比,“吟啸”“徐行”表示形态悠然,体现作者对急雨不躲避、不惧怕,反而有种享受风雨的感觉,这是苏轼独有的选择。

其次是“竹杖芒鞋轻胜马”,意思为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在雨天能胜过骑马。在古代,“竹杖芒鞋”是闲人步行所用,马是达官贵人所骑行的。作者选择了“竹杖芒鞋”,它虽然轻便,但是在下雨天会拖泥带水,怎么能跟骑马比呢?这句话体现了两种生活方式:即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和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显然作者选择了前者,体现其“无官一身轻”的态度。苏轼认为,平凡人活得轻松自在,与高官厚禄的人比并不差,这是他在经历这些政治风雨后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是反问语气,是用来加强语气、强调感情的,二字用得干脆、响亮,表现出了苏东坡对所遇风雨的不屑。“谁怕”与前面的“何妨”既表达出特立独行、恬淡超脱的态度,也表现出对风雨挑战的意味。“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的“一蓑”是指作者心里的蓑衣,是虚指,是苏轼抵挡风雨的心理状态,而“烟雨”在这里既指自然风雨,也指人生风雨。这句话大致可以理解为:我平生已经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了,早就习以为常了,眼前的这些风雨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给人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总是能以顺处逆、以理化情,面对风波,他总是以乐观、坚毅、旷达的态度来面对。苏轼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和反应,是因为他已经经历过许多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了,他的经验告诉自己,人生难免会遇风雨,关键是如何应对。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既是对上阕的总结,又是对苏轼历经风雨的真实写照。

词的上阕是对作者在路上遇雨的事件进行描写,下阕描写的是雨后的景物与自己的感受。下阕第一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是冷的意思,而作者这里又说“微冷”,两者感觉有点矛盾,作者为什么用的是“微冷”呢?笔者认为,“料峭”是写作者身体上的感受,而“微冷”是写作者心理上的感受,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这几句话描绘了一个有趣的画面:既写着初春的寒冷,又写着阳光与温暖。大雨之后,雨过天晴,初春的空气还是有着些许冷气。在向前走的山头那,有夕阳的余晖在照耀,诗人在这样的雨后天气中,在有着些许清冷空气的环境中,酒意已消散大半。这是作者特有的人生体验,人生其实就像作者描绘的那样,逆境中仍然有希望,寒冷中仍然带有温暖,在狂风骤雨后,没有气馁,而是拥有了轻松平和的心态。这是苏轼亲历后的真实感受,笔者认为,这也是苏轼在他坎坷的政治道路上获得的内心体验和旷达心境。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是点睛之笔。这个点睛之笔的意思为:回到住处之后,回想刚刚下雨的情景和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的风雨和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想而已。这里的“萧瑟处”“风雨”一语双关,既指路上遇到的自然风雨,也指政治上经历的风雨,“归去”这个词是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而来,但又与陶渊明的不同,陶渊明是辞官归隐,而苏轼这里并没有。这三句看出苏轼的淡然和释怀,“一切皆浮云”的感觉,此时作者认为,只要自己冷静对待这外物一切,那么这万物的变化对自己是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这便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写了三次雨,分别是“穿林打叶雨”“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次雨分别是:自然天气下的雨、自己经历的风雨、对风雨的见解和感受。这首词上下两阕都是从叙事到抒感,作者的感受、胸襟、见解和态度,都与在途中遇雨这件小事紧密联系,他用人生的特定小事来体现人生哲学,用旋律写心,将日常琐碎的小事与蜿蜒的哲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非凡的境界。

三、苦难中见蜕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将人生、社会的风风雨雨都泯灭在漠然之中,似乎任何事情对苏轼来说都能淡然面对,那他一直是如此之旷达吗?好像并不见得。苏轼能够有如此之旷达是因为他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从小苏轼就有很大的政治野心。他希望以范仲淹和欧阳修为榜样,继承并发展他们的事业,能为朝廷和国家有所贡献。因此,他在参加科举考试成为官吏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政治改革的建议。1069年初,正值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变法的一些政策上双方有不同的意见,苏轼认为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中有些政策过于激进,他表示反对并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并未被朝廷采纳,因此他请求外调,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官。当时新政正推行的热火朝天,请求外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当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强起来时,他不会作为一个旁观者,因此他经常以写诗来进行讽喻,变法中的一些人想要借此来陷害苏轼,他们便在苏轼的作品中找寻罪证,诬陷苏轼指责批评皇帝并且心里怀着害人的主意。于是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对苏轼进行抓捕,八月八日把他押到负责纠错官员的御史台,在押解回汴京的路上,苏轼内心痛苦,两次决心自杀,可见并不是一开始就旷达,但好在他两次自杀都没有成功,并没有让苏轼如愿。还有一次是因为牢饭里有鱼,苏轼认为自己将命不久矣,给弟弟写了这首《狱中寄弟子由》,“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因”,这首诗说明了他们有深厚的感情,今生与来世都要做兄弟,同时也体现了他已经对生活不怀有多大希望了。通过这些都可看出苏轼他也害怕,也焦虑,还没有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苏轼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免于一死,最终被贬到黄州做官。

在黄州的苏轼担任着团练副使的职位,既无权也无钱,他刚到黄州之时,经济有困难,精神上也苦闷,处境相当窘迫。他在《卜算子·黄州定会院居作》这首词中给予了自己的感情,他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现出苏轼孤僻清高、鄙视流俗的心境。他是惊惶不安的,但是,时隔一年,他慢慢从苦闷中走出,他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才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旷达的句子。黄州算是他的人生转折点,他由苏子瞻转变为了苏东坡。黄州之后八年多的时间,太皇太后重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派,苏轼也在其中,他的仕途在此刻是顺利的,并且担任过多种官职,在如此顺利的仕途生活中,苏轼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淡然处之。元祐八年(1093年)八月,太皇太后去世,宋哲宗继位并且重新重用新党,打压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苏轼在59岁、62岁先后被贬到惠州和儋州,这两个地方都较为僻远。回望历史,有多少人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被贬职,最终消沉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而66岁的苏轼能从儋州活着回来,还是因为他对人生的态度是旷达的。为了内心的和平,他不在乎阳光和风雨。他利用人生的冷漠感稀释了悲伤,平衡了自我超越。

或许,作为普通人,也会有“道中遇雨”、苦闷的时候。但是,除了叹息、发牢骚、破口大骂外,总是什么都没有留下。苏轼却将这些留在了他的词中,他将这些遭遇与自己的词融为一体,诗意地表达出来。而现如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苏轼这样。面对平凡而不幸的人生,只有用美的视角看待人生,才能找到诗和哲学,因为诗就浮现在这平凡的人生中。人类在困境中会不断坚持和超越,这是生命和历史的永恒主题。笔者认为,苏轼在这个主题中堪称楷模,它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他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也同样影响了无数人,他为无数后继者提供了别样的生活方式和身处逆境的应对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范式。由于苏轼的个性特点和独特气质,他对生活和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经常以“平常心”来对待人生和政治的所有变化,以淡然宽广的心态来对待各种不幸,因为他不想为此而受苦。苏轼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擅长在不幸的遭遇中寻找可以让自己淡然的东西。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淡然面对,享受人生,他已经很自然地将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融为一体,这一点是笔者极为佩服并且需要向苏轼学习的一点。苏轼他为人坦率、注重正直,乐于革命改革,不畏高官强权,敢于发言,所以他多次被打击,多次被降职,但他的决心坚定不移。这样看来,苏轼是伟大的,也是不幸的,他在不幸中看透了人生的许多问题,因此他能以旷达的态度来直面外境的苦难,不被世间的琐事烦扰和羁绊,对任何事情都淡然面对。苏轼起初也是会被外物之事所困扰,会被政治之事所羁绊,他的经历痛苦又曲折,他的宦途坎坷又颠簸,但是他以率直的性格和对人生的自我适应的态度,将自己从痛苦和挫折中解脱出来。他与他的旷达都是在这苦难中蜕变而来的,于是他活得更为自在、更为洒脱。这便是豪放旷达的苏东坡,这便是他的人生,也是无数后继者学习的典范!

猜你喜欢
定风波旷达首词
定风波·清明回家偶感
定风波·人生岂能任蹉跎
定风波·不绝长啸可凝听
神回复
定风波·雨中银杏叶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宋高宗的眼力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