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仁”是《论语》哲学思想中的一大重要范畴,亦是《论语》核心思想中最高的道德准则。其基本内涵有三。
1.克己复礼
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以上一段话出自《论语·颜渊》,“克己复礼”就出自此。“仁”取决于“为仁由己”的个人内在主体意识;“礼”是一种社会规范,即属于外在客观因素。“克己”则“天下归仁”。
2.孝悌为本
例: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以上这段话出自《论语·学而》,是“孝悌为本”仁学思想的出处。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不复存在。孔子以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强烈呼吁诸侯恢复礼制,推行仁政。在孔子看来,一个遵循孝悌的人,是很难相信他会犯上作乱的。孔子所说的爱,是一种有差等的、推近及远的爱,首先是从“亲亲”(爱亲人)开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孝敬父母要全力以赴且发自肺腑的。
3.仁者爱人
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上面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仁学思想“爱人”的出处。正如上所说,《论语》中的爱,是一种有差等的、推近及远的爱。此处的“仁者爱人”是《论语》中第二层次的“爱”,即“忠恕”思想。忠是高度的道德自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你自身竭力达到的,之后也要尽最大可能去帮扶别人;恕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底线意识。
1.有教无类
例: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提出重要的教育思想即“有教无类”,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人是不分高低贵贱的。”这一思想同时也与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实现教育平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能站在同一起点,完成公平公正的教育。
2.因材施教
例: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中,体现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根据弟子们不同的资质,分别授予不同层次和方面学问的做法,即便是到了现在,在教育上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因材施教”的完整内涵是:根据学生们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将学生们的长处充分挖掘出来,尽量弥补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不足,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启发诱导
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中,孔子提出了“适时启发”的教育思想。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而理解三个类似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教弟子,不是一股脑把知识悉数传授,他会给学生留下很多思考时间,让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4.温故知新
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了“温故知新”的教育思想。朱熹在《四书集注》注解:“温者,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点明了“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时习”在中连接转化二者。孔子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习”能使其融会贯通,学有所用且乐趣无穷。因此,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才可在此基础举一反三。这一思想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5.学思结合
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了其著名的教育思想“学思结合”。他说:“只学习不动脑子去思考,就会什么也学不到,但如果只是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孔子强调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将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论语》中记载了许多他重视学习的言行,如“朝闻道,夕死可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时,他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解决了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论语》大多为孔子所言或与弟子、时人相互问答的话,所以多是运用只言片语表现孔子及其弟子的学习、生活、做人的方法态度和处事风格。书中对中心人物孔子、孔门弟子和其他人的描写都很简练,每章以二三十字居多,长篇也不过百余字。
例: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中,通过三句简短的口头语,孔子对三个弟子的期望与评价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自然也即口语化、传神化。《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文中语言多为当时口语,口头语总是紧密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透过文字可以听到、感触到那时人们的音容笑貌,想见当时的师生对话情景。
例:子曰:“由侮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中,孔子教育子路“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之举,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这句话就像平时说话一样,但读起来朗朗上口。它再现了孔子教育子路的场景,传达了老师对学生既亲切又严肃的教育态度。
由于《论语》是记录孔子和孔子弟子有关言论的纪实性语录体散文,实际上是孔子和弟子之间教学、谈论的片段。因此很多内容都是接近原话,甚至就是将原话记录。
例: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这是写孔子接待一位盲人的现场记录,没有丝毫的加工修饰,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这种口语化语言收到了特有的表达效果。
《论语》语言多为散句,简短而自然,任性但又不随意,看似任意仍有其规律,是自由与规律的统一体。《论语》中,这样的句式有不少,值得一提。
1.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宾语位于动词、助动词或介词(短语)之前的古代汉语特殊语序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或介词为宾语,以及用“之”或“是”复指宾语时,宾语一般都要前置。
例:善人是富。
《论语·尧曰》中这一例句格式为:前置宾语+是+动词。“是”在此句中起复指突出作用,正常语序应该是“富善人”。
例: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中这个例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忧其疾”,翻译是“担忧儿女的疾病”。这是一种固定用法,有时也可以用作“唯……是……”也是一种强调用法。
2.状语后置
古代汉语的状语,一般放在谓语(及其宾语)后面,形成一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这就是状语后置。状语在句子中主要起修饰和限制的作用,一般用来说明其处所、时间、方式等。
例:八佾舞于庭。
《论语·八佾》中这句是表处所的状语后置,“舞于庭”即“于庭舞”。
例: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中这句是表时间的状语后置,“使民以时”即“以时使民”。
例:事之以礼。
《论语·为政》中这句是表方式的状语后置,“事之以礼”即“以礼事之”。
3.定语后置
古代汉语中,如果定语过长,为了保持句子的平整与美观,定语就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形成后置定语,由此造成一种比较常见的倒装现象即定语后置。
例:齐景公有马千匹。
《论语·季氏》中的这句话,是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定语后置情况,即用数词和量词后置修饰中心语 ,“马千匹”即“千匹马”。
4.主谓倒置
主谓倒置一般放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意义。
例: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中“贤哉,回也”即是“回也贤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颜回,才是真正的贤士啊!”这句话中,由名词充当主语,形容词充当谓语,构成了主谓倒装的句式。
例: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论语·子罕》中,“大哉孔子!”这一句式也是由名词充当主语,形容词充当谓语,构成的主谓倒装。
孔子非常重视修辞。修辞手法多样化是《论语》的一大特色,尽管全篇中的语言浅显简练,但修辞手法的运用俯拾皆是。《论语·泰伯》中“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远鄙倍”就是要求语言美,反对粗野的语言。“辞达而已”和“远鄙倍”可以说是孔子语言修辞的两条原则。《论语》文学语言,正是孔子美学思想在语言上的体现,凝练的句子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单纯的语言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1.比喻
比喻即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即所谓“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例: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中的这句话,把“人”比作“朽木”“粪土”,形象鲜明,突出了人物性格。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具体易懂,富含说理色彩,使深奥的理论文字同时具有盎然的诗意。
2.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组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其结构整齐而不呆板,音韵和谐,内容往往富于哲理性。
例: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中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结构整齐,音节和谐。
3.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显著差异和矛盾的双方安排到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手法。它有利于突出矛盾,使读者理解透彻。
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中的这句话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内容对立,形式对称,使“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的表达更加透彻。
4.反复
反复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中的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强调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
5.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在一起,来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中的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递进,读来犹如排江倒海,无可辩驳,气势非常强。
6.回环
回环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中的这句话运用了回环的修辞手法,语言形式上有蝉联往复之美,内容上揭示了“人”与“道”的辩证关系,发人深省。
《论语》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它们不仅增加了《论语》的语言艺术魅力,而且大大影响着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进步。
《论语》在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语言中的思想性、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