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里的人生赢家
——探春

2022-11-01 04:22:34刘芳秀
今古文创 2022年39期
关键词:探春大观园贾府

◎刘芳秀

(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在《红楼梦》的着墨中,女性是优于男性的,在众多女性的刻画中,曹雪芹对探春又是有所偏爱的。这一人物在作者笔下描绘得异常出彩,被赋予了女性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探春就是当代自强不息女性的索引,她敢于向恶势力呐喊,敢于向命运搏击,在夹缝中开出了绚烂之花,她就是《红楼梦》中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

一、人生赢家的特点

(一)见之忘俗的容貌

在小说开头第三回,通过林黛玉之眼,看到探春“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可见一个身材秀美、面容俊俏、神采飞扬、气质出众的女子跃然纸上。此时与探春一同出场的还有“观之可亲”的迎春和扮着一样“钗环裙袄”的惜春,要知道黛玉原是一个心性极高,超尘脱俗的女子,能从她的视角感受到探春“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足见探春容貌的确非凡。当然,“忘俗”不仅体现在探春的容貌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她独有的敏学及管事能力上,这将在后文人生赢家成因分析部分展开详述。

(二)夹缝中提升的地位

探春是贾家四小姐之一,因排行第三,又称“三丫头”“三姑娘”,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之女。庶出的子女在封建时代本就低人一等,饱受歧视。按照封建时期的宗法制度,妾生之子应为正室所养,即三姑娘应养在王夫人膝下,但探春上不了台面的生母赵姨娘和生性顽劣的胞弟贾环总是胡搅蛮缠,让王夫人对探春也有了几分生厌。纵使是在嫡庶、男女、尊卑的夹缝之中,探春也凭借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智勇双全,替王夫人讨理、代王熙凤打理大观园等赢得了贾母、王夫人等掌权阶级的认同及贾府上下其他人的尊重,提升了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独立殷实的钱财

首先,第四十回对探春闺房有这样描述:房里放着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以及各种豪气的“大鼎”“大盘”“大佛手”,不难看出探春分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风雅富婆”。其次,一方面探春出嫁是在贾府抄家之前,以当时贾府之气仗必会盛势相待,且探春已被收作南安太妃义女,在探春陪嫁方面必定风光阔绰;另一方面在最初的前八十回叙述中我们知道探春远嫁海外成了王妃,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里,得知探春夫婿乃镇海总制之子,无论其夫婿是谁,夫家家境殷实是笃定无疑的,因此这足以让探春在出嫁之后于金钱方面没有后顾之忧。最后,探春精明能干,管理大观园时兴利除弊,开源节流,每年为贾家收利四百银两。就探春的行事作风而言,她到了夫家也会把这种治家理事的思想一以贯之,因此探春拥有独立殷实的钱财便毋庸置疑。

(四)抽签得贵婿的婚姻

在掷签占花名儿活动中,探春掷得一支杏花,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日边红杏倚云哉”语出唐朝诗人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日边”喻指京城宫禁;“红杏”喻指春风得意的新科及第者;“云”是指皇帝的恩泽、庇佑。“日边红杏倚云栽”就是新科进士依靠朝廷得以平步青云,用在花签中便是指探春凭倚贵人或嫁得好夫婿而扭转人生大局。正如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个王妃不成。”可见探春是嫁了一位助其一臂之力的好夫婿。另从探春久嫁回京时的描述“见探春出跳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鲜明。”也可再次窥测出探春远嫁并非不幸,反而越发风顺如意。

二、人生赢家的成因

(一)身世地位

上文已说到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之女,探春虽然收养在王夫人膝下,但她争强好胜的生母赵姨娘和心术不正的胞弟贾环总爱搬弄是非,让王夫人十分生厌,所以王夫人待探春的态度也清淡冰冷,这让生性敏感的探春在贾府的行为处事更加谨慎细微,不敢差池半分。自卑感越强的人,寻找心理补偿的愿望就越大。这种补偿,就是“移位”,为克服心理自卑感(劣等感),就要去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正是探春出身的卑微导致了她敏感自卑,进而促使她懂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1.自尊自爱

在反抄大观园时,身为“秋爽斋”的主人,探春与丫头们站在一起“秉烛开门而待”,打开自己妆奁箱柜说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这表面是在维护自己丫头的自尊,实则也在维护主人的尊严。王善宝家的以为探春是庶出,不敢怎样,故借搜索赃物的由头拉扯探春衣服,公然挑衅主子威严。探春自爱,必定竭力维护自尊,她掌掴刁奴,以实际行动向这荒唐的行为做了公然的反抗。这一巴掌不仅维护了一个小姐的自尊,还维护了贾府上下众姐妹的尊严,更反抗了恶势力的公然挑衅和威胁,向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发出了有声的呐喊。

2.自立自强

“见之忘俗”不仅是对探春容貌的赞誉,更是对探春敏而好学、善于管事,能挑大梁的高度认可。首先,探春深知自己处境卑微,从小就勤奋好学,善于利用贾府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成长,成了一个“文彩精华”又识得大体的女孩。其次,随着年岁增长,探春并不像迎春、惜春一样只甘于做个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她经常暗中向人学习管家理事之道。在第五十六回中,王熙凤生病需要有人代理大观园,除了李纨、薛宝钗,在贾府三位小姐中为何单要探春协同理事?就是因为探春比其他两位小姐精明能干、行事果断。在代理大观园期间,探春也不负众望,她兴利除宿弊,倡导开源节流,分派管事各司其职,打理事务井井有条,每年还为大观园盈利四百。连王熙凤这样的精干主儿都称赞:“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能在临危受命时施展自己的才能,可见探春本事超群,是个能为贾府担起大任的潜力股。

王熙凤有句憾言:“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又怎样?探春勤奋、上进、踏实、争气,她有敢于向命运搏击的勇气,有越挫越勇的意志,有永不屈服的灵魂,她凭借这股自强不息的冲劲儿就有权主宰自己的命运。

(二)秉性气质

1.放达阔朗

第四十回这样写道:“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室如其人,人如其室。“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如树林”可见探春极爱写字练笔、颇善书法,否则不会笔墨纸砚悉数齐全、种类繁多,大家风范一览无余;三间房屋不曾隔断、“大理石大案”“大鼎”“大盘”“大佛手”等足见她并不像众多闺中女子喜欢温婉精致、脂粉留香的格调,而是更加倾向于放达豪迈、阔朗大气的布局。

2.敦本务实

在第二十七回中探春用几个月存下的十来吊钱托宝玉买的并不是金、玉、铜、磁等没处撂的古董或绸缎衣物,而是“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从探春需求的“玩意儿”来看,她不喜欢花里胡哨的物件,希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东西多多带来,因此贵族小姐中难得一见的务实形象不禁浮现于脑海。探春去赖大家吃酒,发现他家小园子打理得极好,于是虚心请教转而与王熙凤、李纨、宝钗等人商议,将大观园承包出去。她挑选老诚知园圃的老妈妈收拾园子,一来园子有专人修理,二来不辜负作践花木,三来老仆人有了补贴,四来省了花匠等人工费。从探春管理园子一举多得的行事中,可见她是个留心贾府细微变化、有着务实生活经验的聪慧女子。

(三)志向抱负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探春是不安分做富家小姐的,她希望冲破封建礼制的樊笼,像男儿一样打拼事业、有番作为。首先,在第十八回探春作“万象争辉(匾额)”诗时,一句“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便有一股气势压来,“何惭”更能表现出探春能干精明、不肯服输的要强个性,像男儿般的志向抱负也逐渐显露出来。其次,在结诗社时探春自称“蕉下客”,作者在此引用了“蕉鹿梦”的典故,指在功名利禄场上群雄逐鹿的世人就像樵夫一样忙于梦幻之间。探春原本就是逐鹿之人,盼望兼得“鱼和熊掌”,实现名利双收的愿望。总之,无论从探春的吟诗抒怀还是内心夙愿,皆可看出她才清志高,渴望摆脱封建礼教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桎梏,进而实现远大的人生抱负。

“老鸹窝里出凤凰”,探春是贾府里除元春之外的另一只“凤凰”。在第七十一回中,南安太妃要见贾府众小姐时,书中这样描述:贾母要凤姐把史、薛、林带来,另只叫探春陪着。史、薛、林皆只是寄居在贾府的姑娘,单挑贾家的探春前来相陪,足见探春与其他姊妹不同,或许她精明能干、办事靠谱,亦或许她比迎春、惜春志向高远、抱负远大。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探春被选做南安太妃的义女,远嫁和亲,最终凤凰高飞。正如第五回她命运册子上的风筝意象、第二十二回“莫向东风怨别离”的风筝灯谜、第七十回探春的凤凰风筝与另一只风筝飘摇飞去,都一再表明探春急于挣脱束缚,力求为己争得一方天地的勃勃雄心。

(四)理事才能

探春的精明能干、能力出众在代理大观园时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探春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亲舅赵国基丧事。她给舅舅赵国基的丧葬费是二十两,李纨道:袭人妈死了赏银四十两,给赵国基也四十两罢。吴新登家的听了答应了事,探春忙阻止并命她翻查旧账,又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不记得,倒来难为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探春行事并不像李纨敷衍了事,逞纵下人,相反她“丁是丁,卯是卯”绝不会因为赵国基是她的亲娘舅而坏了祖宗规矩。纵使赵姨娘为了此事胡搅蛮缠,她也分毫不为所动。她明察秋毫,命人查账,打脸吴新登家的糊弄“新官”;她严守规矩,按例拨银,不惧生母胡搅蛮缠;她处事精明,不敢半点差池以防落人口舌,自此在众人面前很好地树立起了主子威风。

第二要事是整顿经济。一方面她觉得家里小姐们的月钱“重重叠叠”并不妥当,而且贾府买办并不靠谱,“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于是免去小姐置办头油和脂粉的二两银子,这样既对姑娘们损失不大,又在无形中惩治了贾府买办的作祟之心。另一方面,她见赖大家对花园的管理,才知破荷叶子、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后来与王熙凤及其他两位代理管家商量,按照赖大家的管理方法将大观园承包出去,除了花园有人打理、匠人工钱可免去之外,每年还能额外盈利四百。探春的经济整顿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果的,就连有着同样精明能干的管家王熙凤也不曾想到这一点。

(五)教养人品

善待刘姥姥祖孙。刘姥姥是吃不上饭的乡下贫穷老人,相较于大观园里众人对她的讥笑、嘲弄、贬损,探春则是充满了怜爱之心。她把自己书案上供的“佛手”给了刘姥姥外孙板儿,并说:“顽罢,吃不得的。”她能体会贫苦小孩饥肠辘辘,对食物充满渴求的心情;也能体会乡下孩子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心理。她能把“佛手”这样十分尊爱的物品给一个不大懂事的贫苦孩子,足见探春待人之真诚,心地之善良。

赠送邢岫烟玉佩。邢岫烟是邢夫人侄女,因家道贫寒举家投奔姑妈。在第五十七回中,宝钗问邢岫烟裙上的玉佩谁给的,岫烟道:“这是三姐姐给的。”这是探春怕邢岫烟打扮朴素遭人笑话,于是送她一枚玉佩,可做装饰、可撑场面、能在难处救急也未尝不可。探春心思之细腻,懂得体谅他人,说明她内心是温暖的、为人是仁义的。

为林黛玉送终。探春、黛玉两位姑娘在贾府众姐妹中处境是相对卑微的,她们内心深处都是敏感自卑的。在黛玉弥留之际,探春为其擦洗穿衣,陪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也便伤心痛哭……”她懂得黛玉的悲凉处境,送完黛玉最后一程,不仅是她待姐妹深情、交心的体现,更是她对同道之人的怜惜与仁厚。

(六)家族环境

1.男子不成事

纵观整个贾府中的男性:贾赦乐于享受,贪图美色;贾政古板迂腐,碌碌无为;贾敬精神空虚,妄图长生;贾珍穷奢极欲,荒淫无耻;贾琏浪荡不羁,纨绔卑鄙;贾环诡计多端,猥琐粗鄙;贾宝玉行为乖张,似傻如狂……这群男人都习惯了“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骄奢颓靡生活,在贾府大厦将倾的危难时刻,谁会想到改革家族,重整家业?他们不过是随着家族的幻灭进程悄然化作泡影罢了。

2.女子多怯弱

在“金陵十二钗”里,林黛玉超尘脱俗,才情多思,却不问世事,最终还泪而尽;薛宝钗聪明伶俐,成熟稳重,心思缜密,虽然懂得许多为人处事之道,但“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是她的处事哲学,终究被弃之不顾;史湘云豪迈憨厚,率真爽朗,但仅有天真与烂漫是难成大事的,最终也是守寡或成船妓。再看贾府三位少奶奶:其一,李纨性格温顺,一心只想育儿成才,并无掌权之野心、改革之余力;其二,王熙凤生性要强,精明能干,但有勇无谋,结局因积劳成疾而终亡;其三,秦可卿贤惠孝顺,行事稳妥,深得长辈、同辈甚至贾府下人的爱戴与尊重,可惜在“金陵十二钗”中,最早亡故的便是她。最后分析“四春”,元春虽然贵为皇妃,但一入皇宫深似海,她的命运全凭皇家拿捏,并不能由自己主宰,最终暴亡深宫;迎春是个“二木头”,憨厚老实、懦弱无能,不具改革风范,最终在夫家被虐致死;惜春性格孤僻,对繁华俗尘并不在意,最终看破红尘削发为尼;而贾探春精明能干、智勇双全,从小懂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红杏”凭倚着自己的才能成了“金陵十二金钗”中最大赢家。

三、结语

贾府中的男儿难成大事,随着家族的幻灭化作泡影,女儿多是性本怯弱,恰似柳絮因风而逝。独有探春远嫁免遭贾府抄家之难,凭借“才自精明志自高”的特质,出跳得比之前更好。本文从探春的容貌、地位、钱财、婚姻这几点人生赢家所具备的特点,以及对她的身世地位、秉性气质、志向抱负、理事才能等六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认为探春就是贾府众姐妹中结局最好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无论自身条件和生存环境多么恶劣,她都能在逆境中寻找到光亮有力的一面,通过自身不懈地“光合作用”,在夹缝中开出绚丽之花,绽放出不一样的青春芳华,成了《红楼梦》中的人生赢家。

猜你喜欢
探春大观园贾府
探春:可惜不是男儿身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40
最美探春是吐蕊
中学语文(2019年16期)2019-07-11 01:12:46
探春理事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01-14 17:47:37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4
探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20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1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
大观园
检察风云(2011年2期)2011-10-25 03:11:04
大观园
检察风云(2009年15期)2009-10-19 0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