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喧哗与骚动》中的“水”与“火”意象原型批评

2022-11-01 02:06谢龄萱
名家名作 2022年11期
关键词:福克纳凯蒂原型

谢龄萱

威廉·福克纳被认为是20 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极具创造力与实验性。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社会巨变,南方社会中的人们大都通过珍惜战争中南方荣耀的记忆来支持自己度过困难时期,福克纳深受这种意识的影响,为了使他的作品成为南方腹地的寓言,他在作品中频繁使用各种意象。

正因如此,原型批评理论成为理解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一个好方法。原型批评理论是20 世纪起源于英国的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创始人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蕴含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在弗莱的西方文化背景中,神话主要指圣经神话故事,也包括古代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根据弗莱的观点,原型是“一个符号,通常是一个意象,它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因此,文学作品与神话中的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圣经是《喧哗与骚动》最重要的原型来源之一,使用圣经典故已经成为福克纳写作风格的一部分。因此,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框架下分析这部小说,读者可以获得欣赏这部杰作的新视角。本文尝试对“水”与“火”两种意象与西方神话原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与内涵。

一、纯洁与永恒之水

(一)意象原型

1.班吉篇

小说的班吉篇中数次出现“水”的意象。小说开篇时,班吉回忆起幼时往事,七岁的小凯蒂在玩闹的过程中,身上不小心沾上了污泥,引起了班吉的哭泣,他认为这样的凯蒂不再干净,而凯蒂意外地让河水洗去了泥沙,班吉才停止了哭泣:“我就不哭了, 凯蒂身上有一股下雨时树的香味。”凯蒂十四岁时开始使用香水装饰自己,班吉则躲开了她的拥抱,直到凯蒂用水洗去香水味。在班吉篇中,凯蒂不断用水清洗着自己以制止班吉的哭泣。

2.昆丁篇

在凯蒂失贞的那个晚上,作为兄长的昆丁出门寻找凯蒂,他发现凯蒂将自己浸泡在河水中后将其劝说回了岸边,他曾想过与凯蒂同归于尽,但是最后并没有这么做,他无力阻止凯蒂的“堕落”,凯蒂说:“我反正是个坏姑娘,你拦也拦不住我了”。

凯蒂选择了结婚并继续堕落,昆丁则一边寻找自杀的河一边回忆起凯蒂与他的对话和过往,在凯蒂结婚的第三十八天,昆丁买了两只熨斗,跳河自尽了。

(二)意象内涵

1.纯洁与净化

在《圣经》中,水是纯洁的代表。它象征着纯真和强大。在启示录中,伊甸园的河流消失了,但新约里人们接受洗礼之后,伊甸园的河流重新出现在上帝之城。因此,被救赎者生活在生命之水中,就像现在的人们生活在空气中一样。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美国南方社会中,女性的贞洁观依旧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也造就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她们原本应有的欲望和自由被人为清除了,所谓的品德成为评判她们作为商品的价值标签,她们不被视为人,而是一种依附于一个家庭的物质,是家族间为了利益可以交换的商品、家族荣誉的象征。

基于“女性应保持纯洁优雅”这个文化背景,再看水作为文学意象的原始含义,就使得班吉篇中四次“流水清洗”的描写不再流于表面。小说里,水洗去了凯蒂身上的污泥、芬芳的香水气息和男友的痕迹,甚至于最后,凯蒂还试图用水彻底洗涤自己的灵魂,表面上是为了制止兄弟班吉的哭闹,实则她应该更想通过流水的清洗,冲刷心灵上的罪恶感。这种 “流水清洗”的剧情,正是突出了水的“净化”的含义。

设定里,班吉是一个失去理性的痴傻的角色,他眼中看到的世界是单纯的,班吉对于许多事物的含义是不能理解的,他强烈地想把凯蒂留在童年,让她永远闻起来像树一样,以保持他纯洁无辜的世界的完整。然而,班吉让凯蒂永远保持纯净的强烈欲望是对她生命力的极大扼杀。此时的凯蒂,面对现实生活的混乱和班吉的无辜与单纯,她只想溺死在水中,让河水带走她的灵魂,得到彻底的重生。

事实上,凯蒂代表着南北战争后某些女性的群像,固有的南方女性观念要求他们保持着所谓的“纯净”。但是在长久的压迫和时代的巨变带来的剧烈冲击下,她们开始追求个性解放。由于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种解放似乎用错了方式,只是从一个牢笼迈入另一方禁锢,这是凯蒂的挣扎,也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2.复活与永恒

想要摸清“水”这个意象在文章中的这一层内涵,就不得不从当时男性的视角再看南方社会的女性贞洁观。为了使女性保持贞洁与纯净,不辱没家门,南方贵族中的男性通常扮演着将保护女性贞节视为己任的“护卫者”的角色,甚至可以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所谓的骑士精神。昆丁从小就受到这种扭曲的南方骑士精神的影响,对女性贞洁极度重视,妹妹的失贞令他异常的崩溃和沮丧。他想替妹妹赎罪,可妹妹的叛离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他加快了走向死亡的脚步。

昆丁在自杀之前买了两只熨斗,想要绑在身上,这样在他溺水后身体就可以浮出水面,这样的情节处理与《新约全书》中耶稣的升华是相类似的。《新约全书》中说,人们原本不知道耶稣是谁,是约翰将他洗礼成了一个全新的人,世人从此认识了耶稣,耶稣也在洗礼中获得了神的真理。

福克纳之所以运用了这样的意象与象征,是因为要在昆丁的剧情中赋予“水”这一意象复活与重生的含义。昆丁作为南方精神忠实的信徒,他无法消解南方传统日渐土崩瓦解的现状,他的信仰受到重创,他选择独自投河自尽,企图通过这种悲壮的方式复活行将灭亡的南方精神:既然无法在活着的时候掌握永恒,那么就让自己与时间融为一体,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二、希望与毁灭之火

(一)意象原型

1.班吉篇

《喧哗与骚动》的第一章(班吉自叙部分)反复出现名词“火”, 频率高达43 次, 远远多于其他人的自叙。篇中第一次提到“火”这一意象是在班吉被改了名字之后,家人们全都围在炉边,但是在班吉眼中,炉火的形象却是:“那些明亮、滑溜的形体都不见了”,即使是一个痴儿,他也能懵懂地品尝出难过。也是在这一剧情中,有这样一段对康普生太太的描写:“火在四面墙上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镜子里也有一堆火。……火光达不到那儿, 可是照亮了她的手。”这时的康普生太太得了重病,在班吉的眼里,母亲身边的炉火只能照耀在她的指尖,无法笼罩在母亲的身上。

有一处具有隐喻味道的“火”,是班吉对凯蒂的描写:“她的头发像一团火, 她眼睛里闪着小小的火星”,在班吉的眼中,凯蒂如同火一般明亮温暖,给予了班吉浓厚的归属感和家庭的温暖。

2.昆丁篇

昆丁是哈佛大学在读的学生,对人生充满思考,因此昆丁篇的火相较于前更具有了抽象性。昆丁篇中“火”的意象可以归为两种,一种是“地狱之火”,另一种是“生命之火”。昆丁在假想自己向父亲撒谎,称他和妹妹凯蒂触犯了乱伦罪时,提出了“地狱之火”的概念,昆丁想以乱伦的名义,将他和凯蒂从家人身边隔离开,要“让她在永恒的烈火中保持白璧无瑕”。

生命之火则出现在昆丁聆听钟表指针走动的声音时的心理活动中,昆丁希望生命如同这声音一样,顺序诞生,依次灭亡。因此,他绝望于自己的生命被时间无情地囚禁在牢笼中,永远无法挣脱。

(二)意象内涵

1.生与希望之火

火可以是给予人希望的种子,也可以是带来毁灭的利刃,在《喧哗与骚动》中,“火”这一意象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意蕴。圣经中,火总是与上帝和天使的世界联系在一起,它们经常被光和火包围着。在《出埃及记》中写道:“摩西领他们出营迎接上帝,他们在山脚下弯腰。整个西奈山都被浓烟笼罩,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临在山上。”在这里,火焰只是提供了光和热。所以,根据隐喻原理,启示录世界中的火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班吉篇章中出现的火,便可以算得上是生与希望之火。由于班吉智力的残缺,他对外界的认知都是最基础的感官带来的,在班吉的眼里,火是明媚的、多变的形体,可以在冬天带给他温暖,因此在该篇中出现的火往往代表着温馨。而之所以炉火不再明亮,甚至滑溜的形体都不见了,是因为班吉还是察觉到了家人的无情与冷漠,火焰也失去了温暖和希望的光芒,如同班吉的心情一样黯淡了下去。班吉厌恶这里的一切,他想要挣扎,却又难以摆脱,所以他沮丧,连火焰在他眼中都不再可爱。同样的,班吉在母亲身上看不到火的光亮,这也就意味着在他的眼里,代表着希望的火光不会照耀每日无病呻吟、怨天尤人的母亲,也隐喻了康普生太太身上只有对生活的怨怼,失去了生命力。而班吉又能在凯蒂身上看到火焰,是因为凯蒂对班吉的温柔照顾,让班吉在她身上寻找到了温暖与希望,也看到了凯蒂如同火焰一般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在分析意象的时候必须时刻注意到,福克纳所书写的康普生庄园,实际上是整个南方社会的小小缩影,班吉作为康普生一家命运由始至终的亲历者与旁观者,班吉向往温暖的火焰,就犹如这些人向往曾经温暖的幸福。火焰的意象象征着班吉眼中的生与希望,也象征着南方人民的向往。

南方社会在南北战争之后开始逐渐瓦解,这些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的人们,一时抵挡不住观念扭转带来的冲击。那时的他们就像班吉一样,内心充斥着茫然,只能通过本能而不是采取行为来寻找生命的源泉,寻找存活的真谛,因此,一个人人耽于本能的社会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2.毁灭之火

在《创世纪·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中也写道:“当时,耶和华将硫黄与火从天上降临所多玛和蛾摩拉……全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地上生长的都毁灭了。”由此可见,“火”也象征着上帝给予的惩罚,象征着毁灭。昆丁篇中“火”的意象可分为两种:地狱之火与生命之火,但不论是昆丁假想出的地狱之火,还是煎熬的生命之火,都是驱使着昆丁走向死亡的毁灭之火。

昆丁受南方精神的影响颇深,他坚信凯蒂的堕落给家族荣誉带来不小的打击,但是为了家族的荣光,他情愿带着凯蒂一同堕落进一方地狱。昆丁的想象中,他愿意献身,主动接受毁灭,守护他视之甚高的妹妹的贞洁与家族的荣辱,但是这种“无私”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所以,囚困于这样的现实中的昆丁,向往火焰从燃起到熄灭的转瞬即逝,他将自己渴望的生命形式比喻为“火”时,他看到的不是火焰的光明,而是要熄则熄的短暂与自由。所以,小说尽管书写的是生命之火,但这却是燃烧在昆丁心头的毁灭之火,因为向往,所以更加驱使着昆丁奔赴死亡,就如同他想象中的火焰一样,燃烧过后,就进入永恒的黑暗。

福克纳所处的时代,被后人称作迷惘的一代。何谓迷惘?当是不知前路,不知归处。一些人在迷惘中麻木地寻求希望,一些人却因迷惘想要逃离。如同昆丁一样,他们依恋传统,但他们无力改变传统的崩溃、更无力阻挡时代的进步;他们疲于生活,找不到生存的意义,甚至向往着熄灭就永远陷入黑暗的火焰。

因此,福克纳书写的火的毁灭的意象,所映射的不仅仅是昆丁个人的内心,更是整个南方社会这一类人的内心缩影。

三、结语

《喧哗与骚动》借用“水”与“火”等各种原型意象,不落俗套地展现了康普生一家的悲剧故事以及以他们家族为代表的南方种植园文化陷入的社会异化所带来的困境。小说直指现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与难以沟通的问题。他的小说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指人们心灵世界的所有隐秘,也演绎了他对人类历史、现状及未来的深刻思考,对人性的内心生活的挖掘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因此,福克纳作品中所发出的痛苦呐喊才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痛点。

该书体现了福克纳高超的小说创作技巧,基于神话的原型批判使其作品更具独特的价值寓意,也让《喧哗与骚动》成为探讨西方社会人类命运和现代人的精神出路的“现代神话”。

猜你喜欢
福克纳凯蒂原型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美好的奇迹
包裹的一切
“造谣”是善意的提醒
没见到他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语法总结:祈使句
一封未开启的信
明特《福克纳的生活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