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 与病耻感的相关性研究*

2022-10-31 03:29:20刘林峰张先庚王红艳梁小利王晓菊邓青川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病耻感病耻障碍

刘林峰,李 鑫,张先庚,王红艳,曹 俊,梁小利,王晓菊,邓青川

1.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成都 610100);2.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1137)

国际糖尿病联盟2019年发布的数据[1]显示,我国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64亿,位居全球第1位。长期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述情障碍是一种认知情感障碍,又被称为情感难言症或情感表达不能[3],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4]。述情障碍能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治疗产生重要影响[5]。病耻感是指因患上某种疾病而被画上标签甚至遭受歧视而产生的耻辱体验[6]。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病耻感,会对其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等产生严重不良影响[7]。本研究旨在了解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现状及其相关性,以期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成都市4所养老机构共227名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愿意参与本调查; 4)病情稳定、意识清楚。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患者;2)存在明显听力障碍者;3)不愿配合调查者。本研究共发放2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94.6%。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居住情况、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和并发症情况等内容。

1.2.2 多伦多述情障碍问卷该问卷由蚁金瑶等[8]翻译,Cronbach′s α系数为0.83。问卷共有20个条目,包含情感识别障碍、情感描述障碍、外向型思维3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总得分≥61分则存在述情障碍。

1.2.3 2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该评估量表最初由Browne等[9]编制,后经李玉峰等[10]汉化。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9。量表共包括自我耻辱、区别对待、责怪和评判3个维度,共1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总分越高,表示病耻感越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定性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7例 调 查 对 象 中,男116名,女111名;年 龄(71.75±7.736)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81名,初中83名,高中及以上63名;独居83名,非独居144名;糖尿病病程<10年59名,10~20年125名,≥20年43名;有并发症93名,无并发症134名。

2.2 调查对象述情障碍与病耻感得分情况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得分为55.00(43.00,65.00)分,病耻感得分为50.00(45.00,59.00)分(表1)。

表1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得分情况[分,M(P25,P75)]

2.3 调查对象述情障碍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呈正相关(r=0.535,P<0.05)(表2)。

表2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2.4 调查对象述情障碍与病耻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方式、糖尿病病程、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的单因素分析[分,M(P25,P75)]

2.5 调查对象病耻感的多因素分析

以病耻感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变量和述情障碍总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病程、居住方式、述情障碍总分是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表4)。

表4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得分较高,与既往研究[11-12]相似。述情障碍的发生率为30.8%,略高于全球常模(29.3%)[13]。分析原因为:1)养老机构老年人由于平时缺少子女陪伴,生病时缺乏照顾,使得其情感需求无法满足[14],易导致述情障碍发生。2)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等特点,疾病的功能性症状与器质性症状常相互重叠,感官功能与认知功能降低可为述情障碍的发生提供一定条件[15]。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较突出,提示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应定期对老年患者进行述情障碍评估,并积极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减轻述情障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

3.2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得分较高,提示病耻感水平较高,与李宗云等[16]、幸维炜等[17]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将病因、血糖控制不佳、胰岛素注射引起的尴尬、并发症发生等因素内化,进而产生自我贬低有关。作为一种基本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2型糖尿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许多并发症,且大多数患者无法建立对糖尿病正确、全面的理解,尤其是在一些老年人的观念中,一旦患病,就会受到别人的批评、评判甚至羞辱,这往往是老年人出现强烈病耻感的主要原因。因此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病耻感。

3.3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呈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呈正相关,且述情障碍越严重,与病耻感的相关性越强,提示述情障碍与病耻感互为危险因素。病耻感的出现会导致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从而导致自我贬低、治疗依从性降低和自我管理水平减弱。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病耻感需引起广泛重视[18]。本研究结果提示,预防与干预述情障碍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其病耻感。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应增加对述情障碍与病耻感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述情障碍的定期评估,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方案,降低老年人述情障碍水平,从而减轻病耻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3.4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受多种因素影响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方式是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非独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得分低于独居老人,提示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老人在患病后若能及时得到配偶的情感关怀,其出现的应激状态便能因家人的关怀和照顾得到一定缓解[19]。述情障碍的发生可损害糖尿病患者监测身体信号与调节情绪的能力,持续存在高水平的压力感知,易将负面情绪误认为身体不适,从而延误疾病诊治[20],使患者因疾病而出现的负性心理情绪无法得到宣泄;其次,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困扰,病痛体验和经济压力均会增加其心理压力,可使患者负面情绪增加,产生痛苦、焦虑、抑郁等心理体验,从而出现较严重的病耻感[21]。因此社区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机构中此类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病耻感的早期评估方案,以对存在病耻感高风险的老年患者进行及时干预,降低其病耻感水平,缓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与病耻感较严重,且述情障碍与病耻感呈正相关。糖尿病病程、居住方式、述情障碍总分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应重视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问题,以降低其病耻感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猜你喜欢
病耻感病耻障碍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素养与病耻感的相关性分析
泌尿外科门诊早泄患者的病耻感调查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心境障碍患者病耻感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跨越障碍
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研究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人格的相关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