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人在网上展示自己如何用没嚼过的口香糖砸开了椰子壳。网友把口香糖揉成圆锥形,然后把椰子快速用力地砸上去,一下子就得到了一颗破壳的椰子。
很难想象,坚硬的椰子壳竟然被软软的口香糖给“击破”了!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解释“口香糖砸开椰子壳”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种特殊的物质——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在物理学定义上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剪切力和剪应变率为非线性关系的流体,在不同受力条件下会呈现出固态或液态的特质。
非牛顿流体的类别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纯黏性非牛顿流体和黏弹性非牛顿流体。生活中常见的鸡蛋蛋清、口香糖、血液等都具有非牛顿流体的特征。非牛顿流体还有个有意思的生活现象:当你在沙滩上用力击打沙滩时,它会变得非常坚硬,但当你慢慢用手指或者小棍戳沙滩时,它就会很容易松动了。
口香糖开椰子
在各种生活小实验中,大家常用的非牛顿流体通常是纯黏性非牛顿流体中的两类——剪切增稠流体和剪切变稀流体。砸开椰子壳的口香糖就是剪切增稠流体。
剪切增稠是指剪切速率或者剪应力增加到某一个数值时,液体中形成了新的结构,引起了阻力的增加,导致液体的表观黏度增大,同时伴随着体积胀大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剪切增稠流体会呈现出稀软的状态,当受到外部剪切力时,如撞击等猛烈刺激,流体内部的分子剪应力就会变大,外在表现为黏度升高,质感就会变得坚硬,也就是俗称的“遇强则强”“吃软不吃硬”。
口香糖之所以能砸开椰子壳,就是因为口香糖中含有的胶基成分正属于这种剪切增稠流体。如果轻柔地按压口香糖,会感觉到它的触感很黏软,但要是快速打击,口香糖就会瞬间变硬,加上用力向下砸椰子时冲击带来的反作用力,能够轻松地刺穿椰子壳也就不足为奇了。
水淀粉
番茄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轻易地制作出一种剪切增稠流体,比如用玉米淀粉和水混合之后形成的水淀粉。用勺子搅拌这种水淀粉,你会发现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搅拌难度也在增大。当搅拌到一定程度时,你用勺子使劲、快速戳水淀粉的表面可能无法戳动;但若把勺子放在水淀粉表面它却会慢慢下沉。
剪切增稠流体的实际应用很广泛。在科研领域,已有利用这一流体特质制作的液体防弹衣,比起普通的纤维防弹衣,它穿起来更加舒适,防弹效果也更好。
与剪切增稠流体相反,剪切变稀流体(剪切稀化)则是指流体的黏度随剪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也就是“遇强则弱”“吃硬不吃软”。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受到剪切力时,它们呈现出黏稠的状态,如果对其施加足够大的剪切力,如快速搅拌,流体就会变稀。
举例来说,我们常用的番茄酱就是剪切变稀流体的一种。用完的番茄酱瓶底常会有一层残留,轻轻倒置剩余酱汁无法流出,但当我们敲击瓶底或用手大力甩瓶身时,番茄酱就能流出。
沼泽也是一种剪切变稀流体。当人们陷入沼泽时,如果快速挣扎,就会让沼泽变稀,进而加快人体下陷速度。所以,求生指南告诉大家,一旦陷入沼泽不要用力挣扎,而是要尽量展开身体四肢以延缓下沉的速度。这一求生要领希望大家牢记。
回到“口香糖砸开椰子壳”的问题,如果是用嚼过的口香糖还能砸开椰子壳吗?
这就要从口香糖的成分说起,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糖和酯胶基质,嚼过的口香糖里糖分被人体吸收,糖分变少、水分变多,这导致其结构发生改变,其非牛顿流体的属性也随之消失。
相比未嚼过的口香糖,嚼过的口香糖剪切增稠效果较差,自然也就失去了“神力”,砸椰子壳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从网上的“口香糖砸开椰子壳”看:一是口香糖应捏成锥体状,最好大一些。二是砸的时候要稳、准、狠,这样成功概率会比较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在坚固可靠的容器里面砸,不然砸下去之后虽然成功破开了椰子壳,但里面的椰汁可能就全都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