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彬 张晶晶 杨保军(教授/博士)
(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老字号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企业是最富活力和贡献力的主体,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也同样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我国许多老字号企业面临经营空间萎缩、经营方式落后、遭受知识产权侵权和恶性商业竞争等问题与挑战,对老字号企业的健康成长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嵌入是当前企业接触和获得外部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帮助老字号企业获取更多的信息与资源,使网络内部的企业占据竞争上风,并以此获取成长资本,对企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我国许多老字号企业都已经处于发展疲惫阶段,为了使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而企业的创新活动对老字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展乃至维持和再次创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网络嵌入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的核心命题。
利用社会网络企业能够获取信息与资源形成竞争优势,从而帮助网络内部的企业获得成长资本。网络嵌入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企业成长及绩效的影响已经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论证。“网络嵌入”的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Granovetter提出并进行论述。Granovetter(1985)认为嵌入的网络机制是信任这一要素,社会上所产生的经济行为是嵌入其中的,人们生活中的社会网络则是核心的社会结构。Kwon&Adler(2015)认为网络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商业企业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创业研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关系使用或获取其他实体控制的资本,从而建立对资源和知识的掌握、占有和信息优势。彭伟等(2017)证明了双重网络嵌入与海归创业企业成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黄嘉文(2019)通过研究发现动态的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活动具有倒U型关系。卢启程(2020)等认为动态能力在知识网络嵌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杨保军(2020)得出网络嵌入对老字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技术创新与品牌进化共同推动着企业的成长,构成企业成长双元能力的结论。由此可见,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嵌入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益处,对提高企业绩效和促进企业成长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引入技术创新和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网络嵌入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效应(李晗,2019)。Freeman(2001)将技术创新分为技术研发、工艺开发及商业化三个层次。Eno(2019)认为技术创新是组织活动的集合,包括前期选择、资源投入、计划制定、市场化的全过程。在我国,技术创新理论最初的发展主要是引进西方研究成果,后来将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得到快速发展。金生(2002)等将技术创新能力定义为在对技术潜在市场需求的预测、创新理念的提出、研发、制造和商业化等一系列过程活动中各种能力的耦合。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李向波、李叔涛(2009)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除了产品和工艺研发能力外,还包括生产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和营销能力,是多种能力的融合。顾洁(20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空间集聚与企业技术创新间呈现U型关系。王石磊(2021)等提出社会关系嵌入过度通过实物资源拼凑促进渐进性技术创新。综上所述,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技术创新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吸收能力是一个组织“识别新信息价值、吸收新信息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曹勇等,2021),反映了处理转移的技术(知识)的隐形成分的必要性,以及调整源于外部的技术(知识)应用于内部的必要性(Mowery,Oxley&Silverman,1996)。Zahra&George(2002)将企业吸收能力维度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个维度。潜在吸收能力包括获取和同化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包括转化和开发能力。段晓红、向龙斌(2019)认为企业家及员工的创新行为是吸收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李蕊(202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时,有利于企业灵活运用财务冗余资金并提高现阶段的创新绩效。此外,胡查平(2021)提出制造企业嵌入知识密集服务网络,企业吸收能力越强,制造服务型企业战略转型的绩效就越有保障。由此可见,吸收能力往往通过企业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影响企业的获取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影响企业成长。
鉴于此,本文引入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中介变量,建立网络嵌入与企业成长作用关系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讨论网络嵌入通过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长,进一步揭示了网络嵌入影响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更好地解释了网络嵌入性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
网络嵌入与企业许多经济行为都有着紧密联系,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网络嵌入性能够促使企业进行内部交流,有利于企业创新。汤清与陈海燕(2015)以上市企业为样本,证明了技术创新投入和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孟猛猛(2017)等通过研究发现网络嵌入性的网络中心度维度与中小企业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在网络中心度和企业成长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动荡性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的关系。王宁(2021)等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创新能够使工作人员产生生产动力,能够使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1:网络嵌入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H1a: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H1b:结构嵌入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网络嵌入性对吸收能力最重要的影响是对信息获取的程度,吸收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整合能力,这些新获得的信息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交流与分享,从而将这些信息内化,然后将这些新旧信息相结合提炼出新的可供企业利用的信息,最终将新获取的信息应用于企业的运作中,例如开发新产品或研发新技术等。因此,网络嵌入性通过信息获取最终影响吸收能力。郑继兴(2015)通过对小微企业创新成果采纳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与科技成果采纳,以及在关系嵌入与科技成果采纳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周礼和金晨晨(2021)认为网络嵌入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共同在网络嵌入与企业绿色创新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2:网络嵌入与吸收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H2a:关系嵌入与吸收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H2b:结构嵌入与吸收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企业吸收能力的水平决定了投资者能否从企业中获得创新知识,吸收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其他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战略柔性、企业绩效和创新绩效三个方面。万坤扬(2014)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吸收能力越高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越高。李蕊(2021)发现在技术驱动型并购背景下,企业的异质性对于创新绩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吸收能力在其中发挥调节作用。戴勇(2018)等发现吸收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3:技术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企业的成长可以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局部改良、技术积累引发的再创新等来保持较高速的发展,帮助企业获得竞争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成长。朱乃平(2019)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提出技术创新投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沈飞(2021)等经实证检验,得出专利执行保险和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4: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拥有较好吸收能力的企业在利用、开发和重新分配外部知识时,往往可以更好地整合企业内部现有的惯例,有效转化外部知识的成果,使企业能够以前瞻性和创新的方式满足未来的需求,进而提升企业的成长绩效。邹波(2019)等发现组织吸收能力对组织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李蕊(202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时,有利于企业灵活运用财务冗余资金并提高现阶段的创新绩效。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5:吸收能力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具有正向关系。
根据以上假设,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理论模型。
图1 假设模型
本文以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作为变量来衡量网络嵌入,目前已经形成成熟量表。关系嵌入是从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质量两方面进行研究,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根据Granovetter的研究,本文开展调研,设置了6道题项反映网络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往往从网络中心性、网络位置、网络密度、网络规模等方面进行讨论,通过参考Freeman的经典量表并结合本研究内容,对量表进行了本土化改良来适应研究需要。技术创新能力的量表参考Azubuike(2015)的研究,通过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技术创新能力来衡量。吸收能力同样对企业成长有显著影响,变量设计参考了杨保军(2016)的研究,将吸收能力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消化这两种维度来衡量。同时本研究还采用了Atuahene Gima(2003)的绩效量表来研究成长绩效。
由表1可知,年龄集中在31—50岁的被调查对象占比61.3%;学历为大学(含)及以上的人员占比17.2%;职位为普通员工的占比35.2%,各级别员工数量比例分布较为均匀,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
表1 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表
本文选取甘肃、宁夏、青海三省(自治区)不同时期老字号企业的经营情况为研究对象,对网络嵌入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了由40个题项组成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网络嵌入量表、技术创新量表、吸收能力量表和企业成长量表。课题组通过走访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3份,去除涂改难以识别、缺项等无效问卷17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达85.3%,可以进行后续分析。
本文通过SPSS 26.0对量表的4个模块和46个题项进行分析测量,得出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8,网络嵌入量表的系数为0.889,技术创新量表的系数为0.835,吸收能力量表的系数为0.853,企业成长量表的系数为0.743,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问卷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表2 量表的信度检验
由表3可知,KMO值为0.874>0.8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X值为8 716.253(自由度为1 596),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5,说明总体量表之间的相关矩阵存在公因子,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表3 KMO和Bartlett检验
对样本数据进行VARIMAX方差正交旋转,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11个,分别对应11个观测变量,因子累计解释的变异量为65.322%。因子1在Y6—Y8上有较大负荷;因子2在B1—B3上有较大负荷;因子3在X2—X6上有较大负荷;因子4在A8—A9上有较大负荷;因子5在Y1—Y3上有较大负荷;因子6在A2—A4上有较大负荷;因子7在B7—B8上有较大负荷;因子8在Y4—Y5上有较大负荷;因子9在A10—A11上有较大负荷;因子10在A15—A17上有较大负荷;因子11在A18—A20上有较大负荷。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效度符合要求,具体结果见表4。由此可见,本量表架构效度较好,可以进行后续分析。
表4 因子解释的总方差
模型1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将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与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能够建立线性模型。且由表5中的数据可知,网络嵌入(β=0.393,p<0.001)与技术创新能力显著相关,假设1a、1b成立。
模型2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将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与吸收能力作为自变量与因变量,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能够建立线性模型。且由表5中的数据可知网络嵌入(β=0.365,p<0.001)与吸收能力显著相关,假设2成立。
模型3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将技术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能够建立线性模型。且由表5中的数据可知技术创新能力(β=0.384,p<0.001)与吸收能力显著相关,假设3成立。
模型4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将技术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能够建立线性模型。且由表5中的数据可知技术创新能力(β=0.331,p<0.001)、吸收能力(β=0.327,p<0.001)与成长绩效显著相关,假设4、5成立。
表5 各变量的相关性
在研究网络嵌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的过程中,网络嵌入的研究多通过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来度量。企业成长绩效不仅会受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也与企业的吸收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本文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这两个方面来对企业成长过程进行分析,最终影响企业的成长绩效。由此根据假设结构模型形成模型1,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嵌入、技术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成长绩效模型
利用AMOS 22.0软件对图2模型进行拟合度测算,得到的拟合度指标符合判别标准,测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模型的拟合效果
基于表6对拟合指数的计算,并进一步对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如下页表7所示。
表7 模型数据测算结果
1.网络嵌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果分析。测算结果显示,网络嵌入对老字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对网络嵌入做具体分析发现,关系嵌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系数是0.816(p<0.001),假设1a成立。刘兰剑(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网络嵌入性通过跨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老字号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顾客和同行业企业等交换产品和技术知识时,通过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合作获取市场信息,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根据模型测算,结构嵌入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假设1b不成立,这说明了老字号企业在本区域群体中的位置,区域内企业数量与企业密度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力较小,大多数老字号企业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更多还是来自于内部的传承,外部因素的影响有限。
2.网络嵌入与吸收能力的结果分析。在反映网络嵌入对吸收能力影响的测量数据中,关系嵌入对吸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路径系数为0.587(p<0.001),假设2a成立。田红云(2016)等将网络嵌入性分为外因潜在变量、内因潜在变量等不同维度,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维度对吸收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均具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老字号企业在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顾客、政府部门和同行业企业等建立紧密联系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都可以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结构嵌入对吸收能力影响不显著,假设2b不成立。这与郭立新(2021)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老字号企业技术、市场的发展变化较为缓慢,以致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老字号企业在本区域群体中的位置、区域内企业数量与企业密度等因素对企业吸收能力影响较弱。
3.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果分析。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共同促进企业发展,构成企业成长的双元能力。上述测算结果显示,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332(p<0.001),假设3成立,二者具有显著影响。万坤扬(2014)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吸收能力越高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越高。培育并强化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字号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战略实施时的冲突,企业增强知识获取和知识消化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和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吸收能力通过累积大量的创新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创新过程中一致性和适应性的统一。
4.技术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成长绩效的结果分析。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绩效发挥中介作用,在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绩效的贡献时,在显著性水平下,路径系数为0.270(p<0.001),假设4成立。朱乃平(2019)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提出技术创新投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说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有促进作用,老字号企业在同行业中对新技术的掌握与决策水平都会影响企业的成长。在吸收能力对企业成长绩效的贡献中,在显著性水平下,路径系数为0.251(p<0.01),假设5成立。杨梦茹(2020)等认为吸收能力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有重要作用。但吸收能力相对技术创新能力测量系数偏低,这表明吸收能力对企业成长绩效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强度较技术创新能力略弱。企业要想既能够满足当前需求又能够适应未来动态变化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但技术创新能力、吸收能力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需要二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网络嵌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企业通过交流合作获取市场信息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可以使老字号企业获得和积累相关经验和知识,在行业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创新成果可以吸引与企业有共同利益的相关者,二者共同努力改善企业现金流质量,提高企业绩效。第二,网络嵌入对企业吸收能力具有促进作用。随着老字号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和同行业企业等进行长期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彼此之间互信互利,帮助企业加强网络嵌入中关系嵌入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产生积极影响。第三,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对外部知识的理解和利用能力越强,将新知识融入企业内部知识的效率也就越高。在结构上,可以帮助老字号企业不断创新,为老字号企业成长绩效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第四,社会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绩效,技术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共同促进企业成长。据此,本文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老字号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网络嵌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老字号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嵌入获取并占据网络的核心位置,获得网络资源的优先使用权,进而帮助企业克服资源匮乏和环境风险等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构建高质量的关系网络,加强互联网成员间信息、知识等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强度,提升社会民众的认同性,确保创新活动的顺畅开展,为企业的快速成长赢得更多支持。
第二,老字号企业在嵌入社会网络实现企业成长过程中,应重视技术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的作用。一方面,企业要加强社会网络知识交流促进知识外溢,将学习到的知识在企业内部及时有效地进行传播、共享与整合,使企业内部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企业应与供应商、顾客、政府等主体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取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来促进企业成长,在网络化、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基础上积极从事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及时调整企业战略,不断为企业的战略升级提供机会。
第三,老字号企业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可以帮助企业促进网络知识的转化、吸收与共享,提升企业双元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通过学习可以积累知识,随着知识不断积累的同时帮助企业促进网络知识的转化和共享,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利用知识与有效手段加强与顾客的互动,为顾客提供更加有力的竞争产品与服务,壮大和巩固市场份额,进而实现企业成长。
网络嵌入是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路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的交互效应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企业而言,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利于其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企业间合作的网络中,努力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顾客、政府部门和同行业企业等建立紧密联系,不断获得资源和信息优势;除此之外,未来研究还应加强探索内外部环境动态性、复杂性等因素在网络嵌入中对企业成长的调节效应。网络能够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能起到帮助企业进入新市场、更好地理解现有市场的作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现金流,增强企业的各方面能力。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包括采用的调查数据无法清晰地解释网络嵌入、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成长的动态关系,因此未来研究还需对企业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结合企业的其他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动态方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