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广西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与探索

2022-10-31 12:44孙忠芳
市场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教广西职业院校

孙忠芳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领域改革,有效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要。2019 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强调“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国内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将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解决当今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和社会升级转型需要之间差距的有益尝试,是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不断研究探索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揭牌运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国—东盟深化合作,广西深度服务和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开放合作战略方向,广西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富民兴桂战略的先手棋,先后实施两轮职业教育攻坚,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广西与教育部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改革政策,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先后出台《广西职业教育条例》《广西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数十项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实施职业教育发展“十大工程”项目,建成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广西具备招生资格的职业院校330 所(其中高职院校38 所、中职学校249 所、技工学校43 所),全区国家级示范及骨干高职院校5 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32 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4 所,自治区级示范性中职学校112 所,经教育厅备案的职业教育集团共52 个,参与的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成员单位达2000 多家,覆盖了我区近85%的职业院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6 所高职2019 年入选全国优质院校,73 个专业入选全国骨干专业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6 所高职2019 年入选全国优质院校,73 个专业入选全国骨干专业,此外还有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该认定结果,广西职业教育现代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二)职业院校生源相对充足,产业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完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提升

截至2021 年,广西全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110 万人,约占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总数的约4.3%,与2010 年相比,高职在校生从30 万人增加到45万人,高职校均规模从7500人提高到11500人;中职校均规模从1400 人提高到2000 人。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每年职业教育毕业生达35 万人,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0%,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职业院校的毕业生60%在广西就业,特别是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等快速发展的行业,新增的从业人员中60%以上毕业于广西各类中高职业院校,产业人才队伍结构逐步完善,为广西及相邻省市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广西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成效显著,目前已和教育部联合举办4 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建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9 个国家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人才培训中心落户广西有关高校,为东盟国家培养了经济、医药、艺术等领域培养了多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近1 万人,有效充实了东盟国家产业发展人才需求。

(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职业教育质量及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近几年来,广西加大财政资金投资力度,积极打造一批职业院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近500个。2021 年,广西教育厅批准建立了自治区第一批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其中高职院校20 个、中职院校20 个,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中等职业教育建筑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6 个项目获批纳入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有效推动了职业教育质量提升。2022 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从全国1000 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脱颖而出,入选第六届《中国职业教育50 强》名单,为加速推动地方产业+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树立了良好典范。

(四)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及模式创新,立足国内面向东盟的产教融合程度逐步提高

近几年来,广西逐步注重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打造有成效、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品牌,现已建成42 个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基地并,成立了16 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30 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有力促进了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一是国内产教融合发展有序推进。2022 年,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柳工—广西科大校企合作暨班组长“学历+技能”双提升项目”,围绕智能制造新场景增加现代生产管理、电子电工技术、气液系统装调等诸多新技能及课程教学,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改革。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建“智慧石化产业学院”落户南宁,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与HONDA 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与上汽通用五菱、华为科技等企业开展教学研深度合作,与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共创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进一步推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元化校企合作机制。二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大步向前。广西现有10 余所高职院校和若干所中职学校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东盟国家发展“产业+职业”教育。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老挝、越南、印尼、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6 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印尼西爪哇省教育厅合作成立“中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铁道企业与11 所东盟国家高校达成了合作意向,与泰国6 所职业学院共建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共同制定并实施铁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印尼苏莱亚大学共建轨道交通培训基地和汽车技术服务培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当地产业发展,为推动广西产教融合探索国际化发展模式提供了典范。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广西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瓶颈”

广西地处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职业教育总体投入不足、师资结构失衡、产教融合程度较低、就业情况不理想等问题,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缺乏强劲发展动力,一定程度制约了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一)职业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一定程度制约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发展成本高、周期长,投入强度大,这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广西等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老大难题。2018 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广西等西部“三区三州”地方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广西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职业教育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如2018 年建成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是广西目前最大的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200 名学生进行实训,一定程度改善了广西职业教育实训条件,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地方财政项目建设资金配套能力有限,特别是实训基地建设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广西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职业院校学生缺乏更多优质的仿真模拟实训环境,一定程度制约了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紧缺、生师比偏高、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高层次人才引进难、人才流失严重、职称结构失衡、编制缺口较大、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职业教育教师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广西等西部地区以上问题更加突出,较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投身职业教育的热情及积极性。加上每年投入职业教育教师水平及能力提升培训的财政资金相对有限,激励效果不明显,职业教育人才流失严重,出现了教师队伍阶段性结构失衡,一定程度影响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低,产教融合程度较低

随着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通信、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新兴制造业态与相应的用工场景不断出现,对新一代技能人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了新的岗位要求,同时也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受多重因素影响,目前广西部分职业院校还未能真正将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专业及课程设置与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企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产教融合程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职业教育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学历社会认可度偏低,就业质量不容乐观

近年来,广西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高速发展浪潮中激流勇进,“职业教育尖子生”也不断涌现,职业院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节节攀升,展现良好发展态势,但因缺乏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品牌,高就业率与低吸引力同时并存的矛盾不断凸显,部分职业院校招生状况不容乐观,个别院校甚至出现生源枯竭、面临生存困难。从广西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加工制造类毕业生最佳,酒店、餐饮、旅游、物流等生活服务型专业其次,而研发型生产企业及工作岗位则倾向于高等教育学历本科层次及以上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吸引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任重道远。

(五)高技能人才紧缺,难以满足我区产业发展需求

中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为28%,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相对较少,而广西这一情况相对更加突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粤桂产业有效衔接发展,广东等省甚至国际先进生产能力向区内转移,面临的不仅是改造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而且更面临着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紧缺现象。

三、产教融合对广西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合力作用,加强宏观统筹,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布局,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和成才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优化完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契机,探索推动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打造广西职业教育品牌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非常紧密,中、东部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充分发挥政策红利的不断集聚和释放,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教育部和广东、浙江两省探索建立“部长+省长”机制,江苏扶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起少而精的航空特色专业群,上海加紧布局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养老、护理等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相关的职教专业,力图打造精品化职业教育。广西要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盟国际合作、中国(广西)自贸区等发展有利契机,参考借鉴职业教育发展先进省市成功经验,用足用好政策优势,整合区域资源,结合实际,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多部门协同推进省际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广西职业教育走出一条富有民族地区、后发展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二)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促进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稳步增长

资金是教育发展的血脉,要确保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投资是关键。广西要统筹考虑实际,分类施策,推动职业教育能力建设稳步提升。一是拓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路径。各级政府应充分用好用足政策优势,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同时鼓励职业教育院校激发内生活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实训基地,如广西交通技师学校与南宁市四叶草文化传播公司等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3 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1 个,不断提升院校能力建设。二是适当提高职业教育经费标准。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办学成本差异、财力状况以及学费收入等因素,适当提高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或者公用经费标准,确保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稳步增长。三是建立激励相容、奖优扶优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促进职业院校能力建设有效提升。

(三)推动职业教师队伍供给侧改革,切实解决职业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师引进机制。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应全面统筹考虑,分级分类制定切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师引进办法,规范并优化教师工资、职称评审、职业晋级发展等待遇,着力推动落实教师队伍供给侧改革,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加入到广西职业教育队伍中来,切实解决职业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各职业院校应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政策要求,按照广西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开设覆盖全体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科研、各类竞赛等专题培训,建立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专项培训制度,精准培训,真正实现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常态化,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同时,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培训经费投入,真正推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效能提升。

(四)提高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匹配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准确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彻底打通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最后一公里”,提高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匹配度,高效高质解决学习就业问题。一是坚持产业发展需求导向,优化专业及课程设置。全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围绕国家、地区重大战略,以“立足广西,辐射西南,面向东盟”的发展理念,紧密对接广西“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围绕地方产业的结构特点及建设发展需求,着力打造重点专业、核心专业、精品专业,创新设置现代制造、现代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及民族工艺、物流管理、人工智能等专业,开设一批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优化相关课程设计,提高实训课程比重,提高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开发的前瞻性,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培养更加适应区域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二是着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专业化人才。采取校企共建研发机构等措施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与企业、科研机构和兄弟院校合作加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研究。面向企业创新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应用型研究,加强横向课题引导,加大纵向课题培育,激励教师将创新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用于人才培养。三是依托地区产业优势,提高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国家,依托庞大的企业群、产业群,致力于“一线人才的培养中心”“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和“技术创新的服务中心”三大中心,以促进职业技能人才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促进提高职业院校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五)深化校企合作共赢,在企业行业资源支撑下提高协同办学质量

从全球职业教育来看,西方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拥有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成功典范。广西职业院校应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学校优势”统筹考虑,突出本校办学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一是搭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三方共建平台,共同挖掘并整合优质资源,推动协会专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职业教师队伍,优化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学用结合,提高校企协同办学质量。二是探讨目标化人才培养方式,如针对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HODAN 等不同品牌企业文化及岗位技能要求差异,可以采取“订单式”模式,培养个性化目标“员工”,更好地服务地方企业。三是推动职业教育协同企业走出去,共建海外院校、特色专业、培训机构等,如南宁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精准对接我国“走出去”的企业需求,定向培养急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能力提升。

(六)以品牌建设增强广西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营造尊重职业技能人才的舆论氛围

2019 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广西职业教育面临品牌效应不强、在教育领域地位难以提升的发展瓶颈,应打破传统理念约束,加大对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人才宣传力度,发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典型示范效应,培养社会尊重职业教育及技能人才的氛围,从物质待遇及社会尊重等精神层面全方位提升职业人技能人才的获得感,科学引导社会正确并全面认识职业教育、了解职业教育,并在更大范围内调动社会资源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助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解决就业民生问题的重要教育类型。我国经济处于高位增速时期,对技能型人才将保持“渴求”态势,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因此,广西各类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足国家、本地及社会多种有效资源,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共赢,提高协同办学质量。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实践,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促进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素质的双提升,引入线上线下互动,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等措施,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树立广西职业教育品牌,深入推进广西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广西职业院校
广西贵港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