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荣 邹小宝
创优就要有精品意识。“精品”一词最早出自米芾《画史·唐画》“所收皆精品”的表述。其含义为“(事物)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物件、等级、性质”。用到新闻上,就是指制作精良的、具有深刻思想、能吸引人和感染人、影响广泛的优秀作品。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创优不是记者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把精品意识融入到日常宣传工作中,灌输全员精品意识,培养团队的创优意识。采、编、播各有分工,又各有自己的优势。在创优过程中,记者、编辑、播音员要有机结合,确保作品力求完美。实践证明,只有将精品意识贯穿到新闻工作的全过程,才有可能创作出高水平、高质量、效果好、反响大的新闻精品。
创优离不开策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策划是成功的一半。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策划意识和能力,对那些可能创优的素材要特别关注,从选题到采访、写作、制作合成、播出进行整体谋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做出有深度的新闻精品。
如第二十四届江西新闻奖三等奖作品《一位老人30余年的环保路》讲述了黄菊英——樟树市经楼镇前窑村玉山村小组一个普通农民,为了家乡的绿水青山,30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环保事业”。她的坚守,改变了村庄面貌;她的示范,传承了美好精神。记者在农村采访时偶然听到黄菊英老人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觉得这是个好题材。记者回到单位后,就向领导汇报与同事商量,就采写的内容、角度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表现的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常言道:“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观蛟龙。”记者多次下乡深入采访和挖掘,得到了大量生动的素材,反复推敲和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做成了新闻精品。
俗话说:“好米做好粑。”对一篇新闻作品而言,选题的好坏决定着节目创优的成败。这就要求记者用敏锐的眼力捕捉好题材,这样才能创作出精品佳作。那么,可从哪些方面发掘好的新闻题材?
从重大事件中抢抓创优题材。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采访中注意抓大事的同时,及时捕捉蕴含思想的、能揭示重大主题的“小事”,以小见大,让小题材折射出时代特点。
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新闻作品《汪春梅老人心系香港回归祖国》就是以小见大抢抓重大题材的典型报道。作品反映的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题材,报道了汪春梅——一位军人母亲心系香港回归祖国,把丈夫去世的不幸消息隐瞒下来,没有告诉驻港部队的儿子,让儿子安心驻港的感人事迹,赞扬了汪春梅老人及其家人心系香港回归祖国的热切愿望和高尚的品德。该作品播出后反响强烈,获得第五届江西新闻奖二等奖。
从“三农”新闻中发掘创优题材。广袤的农村为新闻创优提供了一片沃土。近年来,“三农”领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经验、新典型,这些都需要记者去深入报道。记者要沉到最基层,在走基层中发现好新闻。如记者深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规模化生产对接专业化服务”“农民有了市场‘话语权’”三个方面阐述了这种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给农民、农业、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写出了《联动乡间好“钱景”——我市组建专业合作社促农民致富纪实》的专题报道,受到广泛好评,获得第十九届江西新闻奖二等奖。此外,《绿满田畴粮满仓——我市昌傅镇粮食生产调查》《畅通命脉润田畴》《大学生种菜──梦想在农村创业天地宽》《大山深处农家乐》《一个农村大学生的花儿梦》都获得了江西新闻奖。可见,只要记者有一双“慧眼”,农村题材任何时候都有金可挖,有宝可找。
挖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材。记者要挖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材,发现真、善、美,用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和高尚人格折射人性的美好,写出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作品,更好地强化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责任感。
获得第十五届江西新闻奖三等奖的《追忆樟树市政协调研员、樟树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新民》报道了樟树市政协调研员、樟树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新民在赣江晨泳锻炼时为抢救两名游泳遇险群众而英勇牺牲的事迹,他的英雄壮举将永远激励人们。2012年度江西广播电视奖三等奖的《皮祖强:用生命托起落水母子》写的是樟树市的皮祖强在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墨岗山桥段的东赣渠桥下乘凉时发现一名母亲和两个小孩落水,他毫不犹豫跳入河中将3人救起,因体力不支而献出了年仅23岁生命的感人事迹。可见,从思想境界上拓展路径抓现实问题,这样的新闻作品对读者必定形成心灵震撼力。
选择突出生态环保的题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见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保问题。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报道是媒体的使命和担当,记者要练就“四力”,聚焦平凡人的真实故事,报道生态环保建设中的好故事、好行为、好品质。
获得第十八届江西新闻奖三等奖的《生猪养殖可以零排放》写的是樟树市珠峰牧业公司的养猪场利用生物发酵床饲养生猪,可以省水、省料、省电、省劳力、省医药,并实现粪污零排放。获得第十五届江西新闻奖三等奖的《陈老板退窑还耕》报道了一名普通农民陈六根封窑改造的事迹,反映了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类报道还有《“猪倌”王冬新的绿色生态梦》。可见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发现典型事例,才能将生态文明成果展示出来。
从科技新闻中找寻创优题材。科技新闻是对科技活动或科技成果的报道。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经济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技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比也日益加重。但要写出高质量的科技新闻作品,就要把握科技新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第一次”出现的或能解决人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科技成果,它的新闻价值往往较大。
如第十六届江西新闻奖三等奖的《芭(香)蕉纤维将成为我国一种新型环保纺织品原料》报道了芭(香)蕉纤维变废为宝,成为一种新型的天然纤维原料。记者在遇到类似重大科技成果时,要积极抢抓,精心策划和采访,写出贴近人们生活、有影响力的新闻佳作。
好的新闻报道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新闻作品的主题。因此,要想把一篇新闻做精,就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依据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精心提炼主题。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主旋律,记者要从身边小事选择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主题。如《“猪倌”王冬新的绿色生态梦》紧扣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主题,报道了樟树市养猪大户、江西绿环牧业公司总经理、十八大党代表王冬新,通过走绿色生态的养猪之路,让养猪这个脏活儿不再脏了自己,不再脏了他人,从而引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走绿色环保之路,共同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秀美江西,把个人的梦变成大家的梦。这篇作品成功抓住了新闻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时代性,因此获得了第二十一届江西新闻奖二等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报道,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记者要想写好新闻报道,表现好主题,就得运用独特的视角挖掘新意,瞄准新闻报道的“角度”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
如《脱贫后的“烦恼”》这篇作品报道了樟树市中州社区张欠根因一家三口都是残疾而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人残志不残,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养猪脱了贫,脱贫后又成立服装加工厂,致富后又想着如何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故事。作品以张欠根在脱贫前和脱贫后不同阶段的“烦恼”为线索,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他从“因全家残疾致贫的苦恼”到“好了还想再好一点”甚至“还想全村一起好”的多重烦恼,将重心落在脱贫后的“烦恼”上,角度新颖,深入挖掘“脱贫背后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一位有思想、有作为、有担当的新时期农民形象。
细节指的是细小而具体典型的情节。有特色的、传神的细节描写会让新闻充满活力,对于刻画人物、烘托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作品主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新闻报道更真实、更生动、更感人。
穆青说:“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发现和捕捉细节是对记者“内功”的考验。如何才能做到及时抓住一个精彩的细节呢?那就离不开“四力”。一要增强脚力。记者要深入基层,在田间地头,在与群众的交谈中抢抓细节。二要练就眼力。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优秀的记者必定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细节。三要锻炼脑力。记者要有很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善于理性思维,准确判断有新闻价值的细节。四要提升笔力。记者要有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用优美的语言精心描绘细节,引起大众的共鸣。
如《一位种粮农民的增收账》,在这篇作品中有一段这样话:“精明的老邹有记账的习惯,他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今年的种粮收益账:‘早稻产量比去年略有减产,一亩大概350公斤,按125元50公斤算,大概能卖到870元,除去种子、化肥、农药、人工费等各项开支390多元,每亩能赚到480元左右;晚稻一亩收粮大概450公斤,每50公斤能卖到130元左右,扣除各项开支540多元,每亩能赚近630元。’”通过“记账”这个细节,把老邹的精明体现得淋漓尽致。
创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工程,需要健全激励机制,才能充分激发采编人员的创优热情,让新闻工作者自觉创造新闻精品。单位领导对创优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如每周召开新闻例会,对上周新闻进行总结评比,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找差距并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到年底评选时,从已评选出的好作品中再遴选优秀作品送去参评,对获奖作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些措施给新闻创优营造了积极的氛围,激发了采编人员的创造性,从而提高了新闻质量,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得到提升。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人对自己的产品在工序、细节等方面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力求完美。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品质,其基本内涵包括奉献、敬业、专注、追求卓越等。新闻创优同样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具有工匠精神,从采访到写作、编辑、配音都要精工细作。只有坚守工匠精神,才能打造出闪烁着思想内涵、富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
在新农村建设中,樟树市活跃着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发现这个新闻线索后,记者多次迎着寒风深入农村寻找素材,做了大量笔记,收集到了丰富又宝贵的一手资料,最后从众多新型农民中选取了三个典型。一是大学毕业后回乡创办园艺公司种植花卉致富的游月斌,这名年轻科技型农民择业观的转变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为农村大地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工商资本“非转农”的陈月波。1997年,陈月波带着在广州开餐馆赚的30多万元积蓄回到家乡,承包荒山荒坡,建立了一个山上种树、山腰养猪、山下养鱼的立体生态养殖农场。引入工商资本进农村,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三是接手父亲的养猪场,打破传统的养殖模式,走规模化、企业化发展道路,把父亲传下来的家业做成事业的王冬新。题材选好后精心策划,列好详尽的采访提纲,为采访做好充分准备。在采访中,记者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上山林,进猪场,现场采访;写稿过程中,从标题到文字,不断推敲,字斟句酌,多次修改润色。正是这种敬业、精益的工匠精神,最终创作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突出时代特色的新闻精品。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要主动承担起时代瞭望者的责任,这就需要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培养良好的新闻敏感性,积累素材并从中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题材,提炼立意高远的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新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