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以花
2019年湖南卫视播出的《舞蹈风暴》在专业维度上凸显了小众艺术的普及化与大众化,力求实现舞蹈艺术大众化传播,突破小众舞蹈艺术与受众间的审美壁垒,有效打破了舞蹈艺术日渐式微的困境。从某种程度而言,《舞蹈风暴》实现了高雅的小众艺术在普通受众中广泛传播的效果,而作为一档兼具电视媒介特点与综艺娱乐两种属性的节目,舞蹈艺术能否达到节目预期的理想状态——成为普罗大众的艺术,此问题值得深入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阐明《舞蹈风暴》对于舞蹈艺术大众化推广的逻辑所在之处,同时分析作为电视综艺节目,其在带动舞蹈艺术走向普通大众的不足之处。基于二者的分析,本文还提出了对于舞蹈艺术普及与融合到普通大众中可行性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小众舞蹈大众化传播的发展。
《舞蹈风暴》努力践行着小众艺术的大众传播行动,为扩大其影响力、降低普通群体对专业舞蹈的审美门槛以及舞蹈艺术的大众化的目的,《舞蹈风暴》的传播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为舞蹈艺术传播另辟蹊径。《舞蹈风暴》在促进小众艺术大众化过程中,最明显的逻辑体现在它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崭新的传播途径。首先,跨越剧场空间,“驻扎”电视荧屏。舞蹈电视制作人扬扬认为“在进行舞蹈由小众推向大众的工作中,电视媒介可以使小众艺术以最方便的、最快捷的形式让大众熟知”。扬扬此番观点恰好从侧面反映出舞蹈“原生地”——“剧场”对其传播的局限性。剧场空间的高雅性与封闭性,甚至入场券的高消费性导致了舞蹈艺术在普通群众中的边缘化,由此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疏离感。电视节目为舞蹈“破境”另辟新传播途径,以大众媒体替代剧场,以荧屏形式创造与剧场空间不同的审美体验,使得大众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舞蹈艺术之魅力。其次,《舞蹈风暴》打造全媒体矩阵式传播。节目除在电视媒介上精准发力之外,还联动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强有力的宣发,如抖音中“高潮舞蹈动作”的视频剪辑、微博热搜等,以此适应受众的高频互动与碎片化观看的需求,同时吸引潜在观看群体,以此提升普通大众观看节目的转化率与节目的收视率。基于此,小众舞蹈得以突破剧场约束,挣脱精英群体,上升至全民性的“狂欢”。
“专业维度”精准发力与“舞者精神”具象体现。《舞蹈风暴》富有首创性的大众化推广逻辑在于舞蹈“专业维度”上的精准发力,同时节目也意识到将“舞者精神”浓缩凝聚。首先,节目的甄选范围聚焦于业内以及国内外各大赛事上获得专业认可的顶尖舞者,如张爱马迪、贾昊悦等。从《舞林争霸》到《这,就是街舞》等娱乐性舞蹈节目中的舞者基本是草根出身或是舞蹈业余爱好者,甚至有为满足受众猎奇心理大玩跨界尝试的流量明星。相反,《舞蹈风暴》知道专业舞蹈必然具有严肃性,大众只有广泛并持久地受到专业艺术的“滋润”,才有望实现其大众化,这点是上述娱乐性舞蹈难以企及之处。其次,节目注重舞者精神与情感的具象化体现。舞蹈不是为纯粹的Battle而诞生,2018年的《蒙面舞王》《这,就是街舞》系列等节目使舞蹈流于“实战”“吆喝”的形式,缺失舞者精神内核的显现,《舞蹈风暴》虽设有“终极Battle”赛制环节,但仍坚守体现舞者精神。在初级赛制评定时,王艺晨把舞蹈情感转化为“拳重”,这种具象化的方式也是使普通观者记忆深度化的形式,深度记忆有利于延缓大众“失忆”现象,更能使小众舞蹈深入人心。
以年轻化、通俗化方式解读舞蹈艺术。《舞蹈风暴》以年轻化、通俗化的方式解读舞蹈艺术,使它走向普通社会大众,此佳径也是逻辑体现之一。首先,对于节目形式而言,荧屏上不时穿插“小贴士”。这为缺乏系统性舞蹈知识的普通群众了解舞蹈艺术提供了极为有效的途径。其科普了诸如黑池舞蹈节、现代芭蕾舞、拉丁舞等有关专业舞蹈常识,使观者直接摆脱了舞蹈知识的盲区,从而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此外,《舞蹈风暴》引入独特性的“风暴时刻”环节,其作为一种理解与评价舞蹈的辅助性方式,对处于审美“断崖”层的民众起到很好的解说作用。其次,对于节目内容而言,“风暴伙伴”“风暴见证官”环节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风暴伙伴”环节何炅串联“台前”“后台”,用日常性言语与专业舞者交流,让观众了解舞者的艺术观念以及本人对未来舞蹈的预期。这种解读方式赋予舞者饱满的情感,也消解了大众对传统舞者的刻板印象,使舞者形象更多面立体化。同时,“风暴见证官”的设置侧重于年轻化、通俗化视角,刘宪华、彭昱畅两人以“非专业人”的视角对舞蹈进行解读,使普通群众理解舞蹈艺术具备了更多可能性和开放性。
《舞蹈风暴》作为一档以电视媒介为载体,身着综艺娱乐“外衣”的节目,对舞蹈艺术的大众之路即成为普罗大众的艺术同样具有多重阻碍作用。换言之,《舞蹈风暴》的电视综艺属性有其劣势所在。
资本投机的底层商业逻辑。综艺节目的实质是资本搭台,其背后隐藏着资本投机行为的商业逻辑。不同于投机行为,投资行为旨在打造节目品牌,是一种与金融融合下的品牌战略思维,如美版《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而资本投机行为则是一种搭快车盈利的商业逻辑思维,如《舞蹈风暴》标榜“重新定义青年舞者偶像价值”“前所未有之最强舞蹈模式”的噱头,便体现出资本构架的投机商业逻辑。扬扬曾在节目中表示过“大众的偶像名单中将会出现舞者的名字”。在国内还未有树立舞蹈品牌与建立舞蹈产业之际,《舞蹈风暴》的“造星”愿景极大程度上遵循模因效应,仍是承接过往舞蹈综艺的传统造星模式,仍无法摆脱“博眼球”“赚流量”“蹭热度”等逻辑。若舞蹈艺术行业本身拥有稳定的品牌或者产业,那么某种程度上而言,舞蹈便是资本的投资品,而非战利品。此外,资本的投机行为更表现在资本方为达到资本积累或盈利目的,不管是通俗艺术还是高雅艺术都可作为赚钱的工具。由此可知,舞蹈艺术要想玩成为普通大众的欣赏艺术,还需突破资本底层商业逻辑这关。
舞蹈本体性内涵过分消解。首先,节目过度消费舞者身体,使舞蹈本体性内涵消解。舒斯特曼提出“身体美学”思想,并主张以身体之形可达内在之美,人可以凭借内在感觉与外在学习等方式,提升个体的审美经验,从而欣赏艺术的内蕴。舞者的身体作为一种抵达舞蹈精神内涵的媒介或通道,《舞蹈风暴》不应本末倒置,将舞者身体符号化,进行无限放大,如流畅的肌肉线条、肤白貌美、纤细的腰围等,以此迎合娱乐环境下观者的低级趣味与审美。其次,电视媒介铸造的“拟态环境”使舞蹈艺术内涵过分消解。“拟态环境”的概念由李普曼提出,他认为人对世界或事物的感知依赖于媒介的报道,而人们获取的感知是介于人的“内心主观世界”与“客观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换言之,这种虚拟的“媒介环境”是人感知客观环境的中介。《舞蹈风暴》依托电视媒介展现表演舞台,以各种符号化的身体元素构建出一个“舞蹈艺术是与高难度动作与技巧、完美身材与脸蛋”相匹配的虚拟世界,诱导普通群体对舞蹈艺术形成伪认同感,这种虚拟体验瓦解了舞蹈注重情感传递的内涵。
图像时代的视觉盛宴。“任何一种媒介都不是完全中立的,而是有其偏好的某种形式和思维,作用到人类身上,产生某种隐喻效果。”换言之,每种媒介都会偏好某一独特形式,有其传播信息和内容的适用性,能构建人们对世界或事物新的认识论。尼尔·波兹曼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经意识到电视媒介的“偏好”——图像性,直到21世纪,电视的图像属性被各种因素持续性放大与抬高,世界也由此真正迎来了“图像时代”,从而培养出全民性的“读图习惯”,而“读图”必然与视觉捆绑在一起。节目的圆形舞台、多彩的灯光、舞者的肌肉线条、光彩夺目的服饰以及“风暴时刻”定格的360°舞蹈肢体动作,共同构成一场跨越平面式立体化的视觉奇观。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读图”到底读到的是什么?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极具前瞻性,对于“图像世界”所带来的后果,他给出了中肯性的答案——理性缺失、逻辑涣散、娱乐的附庸。推而广之,《舞蹈风暴》通过图像给予观者的是精心、巧妙的舞美设计和曼妙身体的视觉狂欢,并未让观众真正沉浸于舞蹈艺术的灵韵之中,而是让大众成为综艺节目“惊叹”裹挟下的附庸之物。
节目通过前述方式,使小众、专业舞蹈有望形成一种大众文化潮流。同时,上述内容也提及电视媒介与综艺娱乐属性,也让舞蹈艺术在公众层的广泛渗透举步维艰。“大众”与“小众”之间不仅仅隐含着传播范围“宽窄”的问题,更呈现着“圈内”与“圈外”无法“破壁”的局促境地。剧场中的“观演关系”也应发展为舞者深入群众,化被动为主动,恪守服务精神。首先,舞蹈艺术具有自身的“舞蹈生态位”。在专业舞者层面,“舞蹈生态位”为其形成一个“圈内”种群牢笼,已形成众舞者的生存环境,也将舞者塑造成普通观者“仰视”的形象。想要打破这种圈层结构,拉动群众进入剧场,按资本投机逻辑很难实现,这就需要剧场舞者放低身价,主动改变这种“舞蹈生态位”。其次,舞者应深入群众,恪守服务精神。剧场内的“观演关系”实质上是对群众的发号施令,面对不同审美层次的大众,舞界应寻求更准确的、更恰当的舞蹈文化表达方式,普通受众也渴求一种富有人性艺术的“滋养”。因此,舞者应走入不同阶层,诸如校园、城市、社区以及农村的受众等,坚守服务态度。经由舞者持续性努力带动,大众审美感受不断丰裕,相信大众也愿意走进剧场,提高上座率。
综上,《舞蹈风暴》在舞蹈大众化推广逻辑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无法避免电视媒介属性与综艺娱乐性所具弊端对舞蹈艺术深入大众的障碍,可见“舞蹈成为普罗大众的艺术”在《舞蹈风暴》面前也是一个伪命题。相比较节目的华而不实,比较实际的做法则是舞者走到普通群众中,滋润群众,让舞蹈艺术具有公共性品质以及人性温暖的关怀。总之,2019年《舞蹈风暴》热播现象也能够说明小众艺术逐渐被大众知晓,若想真正成为大众化艺术,舞蹈艺术传播道阻且长,相信小众舞蹈未来能在普罗大众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