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与记者的博弈: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记者的竞合之路

2022-10-31 11:16孙昌梅
声屏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机器机器人传统

□ 孙昌梅

“机器人记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兴起加剧了人与机器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们依靠机器完成大量琐碎的、机械的劳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机器替代人去完成工作,使大量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失去就业机会。机器人写稿预示着机器从之前取代人的双手,进而可以取代人脑的部分功能,与之相对应的是以往只会做初级采写和编辑的记者即将面临“机进人退”的尴尬局面。

机器人写稿

机器人写稿。美国AutomatedInsights于2007开发的Word Smith是最早的机器人写稿软件,该软件为美联社自动编写过多条企业财务业绩的新闻。

2015年腾讯财经所开发的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信息处理及送达用户全过程。2015年9月10日,Dreamwriter首次发布新闻稿件——《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文章中出现了统计局当日才发布的数据,时效性极强,并援引了多名业内专家、分析师的观点增加文章的权威性。除此之外,为了方便阅读还介绍了中国降息的背景信息及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含义。

同年11月新华社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上线,它能够自动收集互联网上最新发布的体育、金融相关信息并快速生成新闻稿件,编辑记者只需对稿件进行核对便可直接发布。

机器人写稿的原理和流程。所谓机器人写稿,实质上就是编写一套特定的程序或算法语言,它能够实现自动采集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合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不同的模式,最后呈现出人类可读的新闻内容。

哥伦比亚大学TOW数字新闻中心曾对“叙事科学”公司的机器人(算法)新闻进行分析。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先读入大量结构化和标准化数据,测量数据中的新闻性,再按照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然后将报道角度与数据中的具体事实相匹配,最后生成报道文本。

由此可知,经过算法流程生产出的新闻同传统记者所采写的新闻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在财经、体育类新闻方面。国内有调查研究指出,只要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信息需求,读者并不在意完成新闻采写的是机器人还是传统的新闻记者。

机器与记者的博弈

新闻生产业态出现新局面:生产机器化。传统的新闻生产过程中,采访、写作、编辑的主体都是人。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在机器人写稿机制下机器成为新闻生产新的主体。主体的转变使得新闻生产业态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新闻生产更加迅速。2017年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用25秒自动编写九寨沟地震稿件引发热议,稿件内容包含了地震相关8个方面的数据,是人力所不能及的速度。

众所周知,真实度和速度是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繁杂的信息,记者如何快速准确从中筛选自己所需的有效信息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写稿机器人则可以凭借其出色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对网上大量涌现的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分类以及编辑成稿。

二、新闻内容更加精确。面对庞杂的信息,想要通过复杂、琐碎的大数据分析用户的需求信息是人力很难达到的,稍不留神出现一个很小的错误,很可能就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尤其是在财经新闻方面。而写稿机器人却可以抓取权威部门的官方文件中的数据,建立完备可靠的强大新闻数据库,对海量新闻内容交叉检索印证,判断出可靠、权威信息源,并进行数据化、系统性的运作,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新闻的误差。

机器人写稿完全基于算法程序,独立完成新闻信息的搜索、收集、筛选、分析、归纳、编辑全过程,是一个纯理性客观的过程,避免了由于人的同情、怜悯、愤怒、憎恨等主观情感而造成的倾向性失误。

三、新闻分发更加个性化。个性化推荐是算法新闻的灵魂。伴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而成长起来的当代年轻人是网络新闻的主要读者,面向屏幕背靠沙发的狭小空间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像一个封闭的容器。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感觉的表达,某种程度上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传统的新闻记者很难在众多的信息和用户中精准抓住受众内心世界最关键的那个点。

通过推荐算法对信息的筛选,写稿机器人可以抓取读者在日常的社交软件等中使用的关键词,将每个读者进行标签化分类,直接从庞大的语料库和领域知识库中提取相关信息,针对不同标签用户生成他们所感兴趣的报道方式,使同一条新闻在面对不同用户群体时,自动匹配相对应的语言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化。

机器无法完全取代记者。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日常接收的信息过分冗余,有些甚至是无意识接收的。面对扑面而来的大量碎片化信息,人们能从中获取到的有效信息其实十分有限。因此“机器人记者”对数据的强大处理能力,就使得它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人力有穷时,机器也是如此,写稿机器人在某些方面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一、写作领域的局限性。写稿机器人归根到底就是一种算法程序,作为既定的系统或程序,它只能按照已经设置好的流程进行采写编,它没有办法拥有独立的思考和情感。那么,这就导致机器人目前只能在财经类、体育类等更加倾向于客观数据、不需要情感投入和表达的描述性新闻中应用。

那些需要体现思考价值、人文审美的新闻稿件,还是要依赖于传统的媒体记者来完成。“机器可以根据格式和语法规则写一首诗,或者一篇小说,但全世界的数据加起来,也无法让一个程序理解爱、悲伤或恐惧。”通过技术手段也许写稿机器人能够模仿知名记者的遣词用句习惯生成一篇报道,但它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笔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

并且,由于写稿机器人只是对数据的简单整合,因此所创作的稿件内容和形式就会有些单一和固定化。即便所报道的新闻数据再精确、用词再准确也只是对事件或现象的描述,而不能通过多方面信息的采集,分析这个事件或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事件或现象的发生会对社会和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事件或现象发生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有什么后续情况。因此,传统记者的个性化分析和细腻的文字表达是写稿机器人所不能取代的,它取代的只是那些只知道简单拼凑剪贴的新闻工作者。

二、过分依赖数据库。写稿机器人生产新闻的模式目前还是基于大数据分析,那么数据对于机器人来说就是开展新闻生产的首要前提。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写稿机器人就无法进行新闻生产,然而社会生活中很多事件和现象是无法单纯用数据来表达的。

还有很多数据并不是直接呈现在人们视线中的,它需要通过多方位甚至跨领域探索、思考分析之后才能显现出来,而这类数据的获取对于机器人来说也是个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另外,一旦写稿机器人使用的源头数据出现错误,就会带来相当广泛的负面影响。例如2014年美国《纽约邮报》声称,找到了之前失踪的NBA球员坤顿·罗斯的尸体,新闻一经发出就被多家新闻机构抓取转发。紧接着《纽约邮报》就更正了新闻,死者只是与该球员同名同姓,但是此前转发该错误新闻的媒介因算法机制局限未能及时更正错误,导致网上各种误传甚嚣尘上。

三、用户隐私安全尺度难以把握。机器人写稿主要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因而在海量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个人或其他组织的隐私信息。单纯依靠机器人写稿没有人从旁加以规范和更正,则很可能会出现侵犯用户隐私的尴尬局面。甚至由于机器写稿导致公民或其他组织的隐私信息被公开化,可能会被不法之徒趁虚而入。此外,机器人哪怕再智能归根到底也不是人,无法拥有人类的情感和同理心。有些比较敏感容易煽动公众情绪的话题,写稿机器人或许会因为无法用人的思维斟酌语句并采用合适恰当的措辞而导致公众事件的发生。

走向融合之路:人机协同

不可否认,写稿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为新闻生产传播领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将传统记者从庞杂的信息里解放出来,以其更加精准客观的内容获得了众多媒体的青睐。但由于机器人写稿本质上还是一种既定的算法程序,它只能按照一定的模式加入数据并通过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写作领域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新闻写作不是一场简单的填词游戏,更多的还是需要注入人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因此,机器与传统记者协同写作互补其短各展所长才是一条走得通的路。

转变对写稿机器人的认知:“合作者”而非“竞争者”。人工智能与传统记者要想和谐共处,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对于写稿机器人角色的认知。当前的新闻界在提到机器人写稿时,第一反应总是传统记者饭碗的“竞争者”。诚然,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会取代一部分只知机械采写的新闻工作者,但导致他们被取代的不是写稿机器人,而是这种工作方式本身。人们更应当看到写稿机器人的应用使得传统记者能够从简单繁琐的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征服机器,使之满足人类的需要,我们必须了解机器,知其所以然。”因此,新闻专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主导性作用,了解作为“合作者”的写稿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了解它的优劣之处扬长避短,规避因它的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人机协同、共存共生。

传统记者角色的变迁:“告知者”向“解释者”的转变。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生产传播过程中所做的是将新闻发生了什么告知给受众,是新闻的“告知者”。当前由于机器人写稿的广泛应用,传统记者的“告知者”角色被机器人所取代。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被机器人完全取代,传统记者应当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将重心更多放在机器人无法做到的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深度报道上,做新闻的“解释者”。

一、分工明确、协同发展。相比机器人,记者作为人生而具有天然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亲自来到现场,对事件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剖析,而机器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是传统记者无法望其项背的。因此二者应相互协同,机器人主要负责财经、体育类以及政策法规类重事实、重数据的新闻报道,传统记者则应当把视线聚焦在感性的、需要深入调查采访的深度报道上。

二、提升素养,做全媒体记者。时代不同,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记者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素养,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做到采、写、编、评全面发展,成为全媒体记者。记者还要转变观念,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去做新闻,不能固步自封遵循老一套的办法,这样才不会被用户抛弃、被时代摒弃。

打造平台型媒体:“共生共长”的协同关系。由于机器人写稿有容易侵犯用户隐私、缺乏人情味等局限,而这通过技术是无法妥善解决的,就需要通过人来进行干预和规范。因此这就需要打造一个人工智能与传统新闻工作者“共生共掌”的协同工作平台——平台型媒体。

所谓平台型媒体,是指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换句话说,就是权威的主流媒体既是一个对外传播媒体也是一个对内协作平台。它不单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采写和传播新闻,更多的是打造一个共享的、有序的平台,群策群力,让大家一同参与新闻生产传播全过程。

喻国明认为“平台型媒体构建的关键词是开放、激活、整合和服务。”相比于传统媒体,平台型媒体更加注重开放性和整合性。这个平台为参与进来的个人或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传统记者和写稿机器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也通过各种规则和秩序对他们生产分发的内容进行约束,在写稿机器人的生产传播流程中加入人工的规范和干预,避免出现直接将用户或机构的隐私或机密直接公开化的局面。

结语

在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传播领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机器人记者”的高效便捷精准使它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众多媒体的青睐。它将传统记者从简单繁琐的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并以其更加精准理性客观的内容获得了用户的喜爱。

同时,它的兴起加剧了传统记者与机器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工智能在新闻采写领域的全面渗透,写稿机器人替代了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去完成工作,使大量从事机械采写的工作者失去就业机会。由此,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传统记者就成为了学界业界一直热议的话题,但其实短时间内,机器智能还远不能替代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因为机器人写稿本质上还是一种既定的算法程序,它只能按照一定的模式加入数据并通过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写作领域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而新闻写作不是一场简单的填词游戏,更多的还是需要有传统记者的个性化分析和细腻的文字表达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数据只有为人类所用才有价值。媒体要依靠科技的力量,但应谨记人才是技术的主宰。人和机器如何在人机对话中实现功能的互补和价值的匹配才是当前应当关注的重点。也只有机器与传统记者协同写作,互补其短各展所长,才能使新闻业在技术浪潮的裹挟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机器机器人传统
机器狗
机器狗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未来机器城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