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受众共情视角下分析《我在他乡挺好的》热播原因

2022-10-31 11:16聂伟
声屏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影视剧共情受众

□聂伟

“随着对人类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一系列研究发现,我们对他人情绪和知觉的识别与我们自己体验那些同样状态时所激活的大脑区域也是一样的,在此种情况之下会产生情绪共情。”共情,也被称为同感、感同身受、同理心等,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引入心理学领域。共情指的能够感受他人悲伤或快乐情绪的能力。共情可以拉近与对方的心灵距离。通过共情,人们更容易进入他者的世界,理解他人的感受。共情一方面是受众感官上的生理愉悦,通过视听来获得休闲放松;另一方面是心理宣泄的愉悦,因剧中角色完成了自己的愿望或者是与自己有相同的境遇,于是产生替代性满足的愉悦和认同。《我在他乡挺好的》是由芒果TV出品,在芒果季风剧场播出,每集70分钟、共12集,通过生活的笔触来书写现实,以女性视角凝视现实。该剧聚焦大都市中异乡青年的现实生活状态,讲述了四位女性活在当下、干在他乡、摸爬滚打、望向远方的故事。自开播以来,芒果TV全网播放量11.4亿+,豆瓣评分8.3分,猫眼全网热度榜排名第一位,微博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64亿+、讨论量402万+,引发网民热议。本文基于受众共情视角,以《我在他乡挺好的》为研究案例,尝试分析该影视剧热播的原因,为后来的都市爱情剧和女性题材类电视剧挖掘更多可能性。

《我在他乡挺好的》受众共情心理分析

剧情写实,呈现生活多面。亚当·斯密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同情或共感”,不是简单地受情绪影响而产生,而是因为主体了解客体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受众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到剧情上,实际是在想象中获得情感满足和在视听过程中获得个人共鸣的过程,通过电视剧中的人物和剧情刺激记忆体验唤醒情感的在场。

《我在他乡挺好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剧情真实,以剧中的各种细节呈现去引发受众的情绪共鸣。从第一集胡晶晶和乔夕辰上下班打卡挤地铁开始就是在代表着绝大多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该作品也正是凭借着真实的故事情节实现了在不同人群之间的良好互动与传播。虽然是一部女性群像剧,但主人公不是住在四合院的北漂小演员,也不是住在豪华别墅的归国女硕士,更不是高喊着女性独立的企业高管、豪门阔太太,她们就是努力工作的一线城市打工人,没有太多戏剧化的人设,真实地展现了平凡人的生活。在剧中,她们有人认真工作却被无端辞退,有人租房遇到黑中介被扫地出门,有人大龄单身被家人催婚,有人借朋友钱反被欺骗。这些剧情非常贴近当下绝大多数人的境况,观众作为外在的客体却十分能理解这些主体的心情。但与此同时,该剧也治愈着漂泊在大城市的人们心中的孤独症,有朋友、有爱情、有公平,也有被陌生人关心时的温暖,胡晶晶、乔夕辰、纪南嘉、许言这四个女生相互扶持又各自独立的生活也能给观众些许力量。《我在他乡挺好的》的大结局也没有为了讨好观众,强行把每对小情侣都凑在一起,遗憾中才会有完美。因此,这些生活多方面的呈现也使得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我在他乡挺好的》从真实的剧情出发,以写实的剧情实现了与受众的情感连接,使得观众与剧中人物有了“隔空交流”的场景。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说:“《我在他乡挺好的》的突出特点是真实,“为人民群众写剧,写人民群众的剧”。此外,该剧在价值传递上具有对远在他乡奋斗的年轻人心灵抚慰作用和正向的激励效应,给予了受众更多思考的空间和做出了许多正向引导,唤醒了受众对远离故乡独自品尝生活酸甜苦辣的重要体会和相似的人生记忆。精准定位了目标受众,触发了受众的共情心理,传播了更有价值的人生启示,加大了受众对该影视剧的情感认可。

镜像沟通,回归社会现实。镜像理论最早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不单单具有医学和生物学的范畴,也融入了哲学、拓扑学和其他人文科学等知识,被众多学者认为具有连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链条。另外,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表明,主体通过“镜中自我”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而完成真实身体认同“镜中自我”的身份确定过程。

回到剧中四个女生的镜像,她们有不同的住处,有人整租有人合租,有着不同的家庭和工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着是自己如何解决,是四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对于该剧的群像设置来说,并没有过多生硬地把这四个人放在一起去拼凑故事。剧中的她们虽然会在闲暇时间聚餐聊天,但更有自己的生活轨迹,需要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这也是社会中多数平凡人的镜像。胡晶晶是一个外表乐观且爱笑的女孩,她总是聆听朋友的哭诉,在生日那天被老板辞退,自己默默承受没有告诉任何人,却在乔夕辰遇到难题时“拔刀相助”,在去参加生日聚会时挤地铁被人弄脏了衣服,接完电话后手机掉下天桥,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或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纪南嘉虽然是一个生活富裕一些的姐姐,但她也没有过多参与到其他人的生活中,比如乔夕辰求助想要南嘉接她的时候纪南嘉会选择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再帮忙,即便看到那么多纸杯需要套她也没有选择留下来过多参与,但她也会因为许言刷单被骗而毫不犹豫地转钱帮助她。乔夕辰虽然是985大学毕业生但也是在公司一路摸爬滚打,因为房租和室友矛盾等问题搬了好几次家,加班、挤地铁、喝咖啡都是常态,也会因为工作能力突出而被同事陷害。许言看似有男朋友宠爱,可是也会因为许多问题与男友争吵,因为想赚钱买房深陷刷单陷阱,最终与男友分手。剧中群像之中更是一个个鲜明的“个像”,而这种通过对不同镜像进行刻画的手法明显有较好的成效,对于受众来说会产生不同层面的共鸣。

《我在他乡挺好的》用四个“个像”和一个“群像”,四中有一,一中有四,引导大众留意不同群体的生活现状和人生态度,能够满足受众的情感需要,内容上具有现实化的特点,能让观众反复思考,同时在电视剧对象身上获得的感受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联想,提高受众对电视剧的认可度和代入感,电视剧所体现的价值内涵展现了共通性的时代情感,是受众情感和精神的共同映射。因此,依托写实内容形成的电视剧品牌持续深化其情感渲染,更具有说服力和共鸣效应,为电视剧认知、正向情感生成创造了良好口碑传播条件,促使电视剧在受众之间快速且有效传播。

季风剧场,增强受众黏性。共情有助于个体产生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而群体共情有助于减少群际攻击性行为和群际冲突,改善群际关系。“黏性”在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概念是指公司保留使用者并驱使他们进一步到其网站的能力。网络用户黏性行为被认为是一种在持续使用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心理依赖特征的行为。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剧的传播渠道不断延伸,想要增加受众的情感依恋程度,电视剧本身的制作精良程度和创意创新程度都要不断提高,增强电视剧的视听性,不断丰富情感内涵和时代文化内核,使其能够更加明显地区别于传统的形式,更好地吸引受众,使受众的个体情感不断扩展,最终能发展成社会性共同情感。

一方面基于芒果季风剧场来看,芒果季风剧场从创新热情、创新理想和创新目标层面,无疑是一股新风。季风剧场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台网联动周播剧新样态”。颠覆长剧注水和流量依赖等传统制作方法,以70分钟×12集高频叙事的电影质感系列化布局吸引受众,从而增强受众黏性。另一方面基于《我在他乡挺好的》这部剧来看,情节的设定自然且流畅,既有现实的烟火气又有理想的诗性光芒,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以强烈的现实关照作为叙事策略,给年轻人一种正向的引导,话题讨论度也非常高,给予了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对于个体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同角度的答案和思考。

此外,该剧的片头也进行了相应的隐喻,四只飞鸟象征乔夕辰、纪南嘉、许言、胡晶晶这“他乡四姐妹”。坠落的飞鸟便是选择离开的胡晶晶,从跟着搬家车踏遍异乡城市的各个角落到去长城远眺,无论在哪这只鸟都会陪伴在另外的三姐妹身边。而这些细节制作也是季风剧场独有的亮点,也更进一步地抓住了受众的内心,引起强力共鸣。

《我在他乡挺好的》展现了国产电视剧写实化、潮流化、创新化的趋势,想要巩固女性题材类和都市爱情类电视剧的受众,需要当下有更多年轻观众的共鸣,受众的情感历程一般经历从萌芽、巩固到发展的循环过程,所以电视剧要在各个层面与受众产生共鸣和互动体验机会,形成积极的内容向导及情感认同,以此实现受众情感内涵的延伸,有利于促进电视剧自主传播发展。

话题讨论,塑造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指个体在某一文化群体间的身份确认,是对个体自身的认知和界定,即该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确定自己属于这个族群而不属于其他族群。而对于电视剧作品来说,构建身份认同感和塑造用户参与感就离不开话题的讨论,因为相应话题讨论可以增强用户共鸣情感,让受众带入情绪与思考,同时营造一种在场感,让受众内心情感真正融入这部剧。以微博为例,《我在他乡挺好的》频登热搜强势出圈,微博热搜话题“我在他乡挺好的”共出现15次,相关剧情话题出现热搜58次,累计阅读量64亿+,讨论量402万+。其中热议话题“人为什么会产生容貌焦虑”阅读量高达2217.3万。同时,在抖音平台,《我在他乡挺好的》官方抖音发布作品171个,总获赞数994.1万+,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3699.9万+,获得了受众的广泛传播。此外,弹幕也一度成为观众共情的“信纸”。“前几天工作累,下班没有地铁了都会崩溃”“女孩子长大是没有家的”“这个剧真的长在了我的哭点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在屏幕上写下了自己在外漂泊的种种遭遇和感受。在不同的平台进行话题投送引起讨论,一方面是基于此电视剧的宣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此电视剧的剧情与人物塑造的真实感容易引起受众共情。

大众传媒学者哈特莱指出,观众在欣赏电视节目时同时扮演着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色。换言之,当电视剧等文化产品播出之后,受众观看、讨论和传播的,其实不是电视剧本身,而是自己产生的“情感”和构建的“意义”。在剧中,胡晶晶患抑郁症和突然自杀的事件就引起很多工作的人在讨论生活的不易和日常受到的各种压力,而这些不能排解和诉说的情绪就积压在心底,久而久之就很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再有乔夕辰愿意与同事合作项目,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受到了同事的陷害,引发受众讨论职场的险恶。同时,许言和沈子畅因为结婚买房的问题闹分手,这也引起了观众关于彩礼和房贷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这些话题不仅紧扣剧情,更贴近社会现实,贴近每个普通人的日常境况。因此,无论是对于剧中还是对于剧外来说都会让受众有“感同身受”的认知,从而会将自己的身份带入剧情,从而构建出了一个新的自我。

《我在他乡挺好的》坚持深入群众生活的理念,坚持从细微生活等方面去与受众进行互动,对北漂生活图景的描绘是真是可信的,在揭示城市和人的关系方面也做出了新的尝试。不仅在剧中会有隐含的话题讨论,在剧外演员和剧方也会进行话题的投送,争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塑造出鲜明的身份认同感。无论是微博话题讨论,还是抖音和弹幕的评论等都足以见得这部剧所营造出的浓厚氛围,也能够让受众在这种贴近自己的氛围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结语

女性题材类电视剧已经成为当今影视市场的一大潮流,本文基于共情视角分析了《我在他乡挺好的》热播的原因。从受众共情视角来研究影视剧的传播策略,同时也是基于此分析受众的情感层面的需求,探讨受众在影视剧中的获得感与归属感,以此来挖掘影视剧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这部剧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需要坚持的三个基本维度:一是不回避现实矛盾和人生困顿;二是不质疑社会和人性中温暖、同情、善良等正向价值能量;三是不放弃在任何困难面前个人追求价值目标的努力。《我在他乡挺好的》受到的充分好评与广泛的传播度,并不只是代表着这一部影视剧的出圈,更是体现出当下影视剧市场的繁荣和国产影视剧内容的精品化、创作手法精细化以及精准掌握受众情感需求的亮点,为国产影视剧持续输出精品内容和主流价值观提供了优秀范例。因此,结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情感需求,国产影视剧的传播策略应该多考虑内容提升的深度和广度,以立足写实剧情为基础,着力创造优质的内容,提升影视剧的形象和内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影视剧领域,对于创作者而言,要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对于平台而言,要具备选好剧、播好剧的眼光。只有输出更加优质的内容并着重考虑受众情感需求的传播策略,才可能使国产影视剧发展路径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影视剧共情受众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