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2022-10-31 08:31闫红敏卢少微张占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4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疫情

闫红敏,卢少微,张占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全国打响。在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英勇奋斗,涌现出大量的抗疫英雄模范,孕育了当代伟大的抗疫精神。抗疫过程展现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抗疫精神是帮助广大高校教师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精神的有力工具。

一、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

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新成员,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发展,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同时,抗疫精神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与最生动的教材,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学会责任担当,崇尚求真务实,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勇担时代重任的青年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抗疫精神能激发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凝聚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爱国力量,无数鲜活的案例、感人的事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制度的优势,看到祖国强有力的伟大支撑,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内容。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还是居家抗疫的默默奉献者,都在以各种方式参与抗疫,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的暴发,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正式打响,这堂极度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也打响了上课的铃声。笔者认为,这堂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以下价值: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吸引了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并参与社会实践,吸引了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抗疫精神的推广发扬有利于培养学生“四个自信”,它是中国人民保持高度团结、保持对于国家信任、保持对于未来希望的重要精神食粮。青年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制度、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文化,加深了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

(二)抗疫精神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全民抗疫的斗争中,我们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心系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把疫情防控当作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我们的党员、人民军队、干警、各行各业的基层工作人员英勇无畏地投入战疫中,把爱国、责任、奉献诠释得淋漓尽致;还有外卖员、快递员、保洁员、出租车司机及志愿者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在祖国最需要的每一个角落,做人民最需要的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非常容易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向榜样学习,向优秀看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抗疫英雄、抗疫事迹的宣讲学习,充分发扬榜样精神,树立有形的正能量,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做好每件平凡的小事,用行动诠释信仰,用奉献谱写青春,用奋斗担当责任,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一批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青年群体,他们是祖国建设的希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用青年在抗疫斗争中的优秀事迹教育大学生认清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引导青年大学生胸怀天下,树立崇高理想,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在追逐理想、努力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抗疫精神能坚定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

伟大抗疫精神诠释了中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责任担当,是极具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伟大抗疫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能使大学生在青年同辈践行理想信念的实践认知中产生强烈认同和精神共鸣,而且对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价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正是由于共同理想信念的支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才会义无反顾、勇敢逆行、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展现出直面生死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斗志,始终坚信中国必胜、人民必胜。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崇高信仰,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在防疫过程中显示出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担当让世界惊叹,全国一盘棋汇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更是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

伟大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疫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价值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其科学内涵与时代背景和主旋律高度契合,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引起共鸣。抗疫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引领学生践行抗疫精神,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扎根祖国、报效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四)抗疫精神能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品质

尊重科学不仅与中华民族求真务实、不尚空谈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尊重科学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勇攀科学高峰,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相信科学,能对事物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思考,从而正确应对。

尊重科学贯穿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的始终。从疫情防控到日常生产生活,从封城举措到方舱医院的建立,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提出到疫苗的研发使用,从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到健康码等大数据的应用,无不展现了中国人民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伟大的抗疫斗争过程中,科学技术在战胜疫情、复工复学方面提供了强大支撑,使青年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力量,深刻认识到科技和创新的重要作用。抗疫斗争中展现的科学精神及贯穿科学精神的实践案例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青年学生是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有生力量,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使命。高校要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融入抗疫精神,积极为培养科技人才搭建发展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力,培育科技创新思维,树立科技创新理念,培养既能刻苦钻研基础理论,又能积极掌握实践技能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二、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容,是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高校要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用最鲜活的抗疫事例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让青年学生感悟和践行抗疫精神,成为奋发有为、德才兼备的当代青年。

(一)课堂教学,把抗疫精神融入课程体系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凝练出的抗疫精神,是高校极其宝贵的重要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将抗疫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开辟抗疫专题课堂,结合抗疫故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发挥抗疫故事生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让抗疫故事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录制抗疫专题视频的方式,将抗疫英雄事迹、动人故事以案例的形式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开辟抗疫专题课堂,以师生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抗疫英雄,共同解读抗疫故事,汲取宝贵的抗疫精神营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表达和倾听对抗疫精神的理解,通过解读、探讨、倾听,使学生更深刻地认知抗疫精神,从而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砥砺成长。

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抗疫精神设立相关的实践课题,通过一系列内容和形式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抗疫斗争中涌现的先进事例和典型人物,把抗疫精神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深刻理解抗疫精神的产生、内涵和价值,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读书”,用所学理论研究分析现实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抗疫精神鲜活而宝贵的教学资源融合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二)实践导航,在行动中领悟抗疫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对于抗疫精神的学习领会,最有效的方式一定是行动和实践。

抗疫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产生丰富的切身体验,促进对抗疫精神的正确认知。通过邀请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代表、投身疫情防控的基层工作人员等开展讲座,听他们讲述抗疫过程中的动人故事;通过实地走访、参观抗疫关键场所、开展主题社会实践调查,沉浸式地体会抗疫精神,感知抗疫人员的奉献和坚韧,体会社会正能量。疫情防控期间,很多高校学生加入了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切身体验了疫情防控的种种困难与辛苦,对我国基层治理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方式的社会实践也是将抗疫精神的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贴合实践、根植人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鼓励学生自发贴近社会生活、了解社会。高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抗疫精神运用在工作生活中,在班级积极服务学生,在学校勇于承担责任,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平凡的行动体现责任与担当,建设校园,服务社会。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抗疫精神,在润物无声中将蕴含的伟大力量扎根头脑、躬行实践,把抗疫精神转化为奋斗向上的力量,落实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行动中。

(三)文化引领,把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高校应该发扬创新精神,在注重课堂深度的同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这里的广度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种类上。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抗疫文化活动,把抗疫精神传递给青年学生,如开展抗疫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通过学习榜样、讲述榜样,用榜样的力量强化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观看疫情主题影片、图片展、收集抗疫故事等,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通过组建学生社团、校园活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与分享思想政治信息。如鼓励学生成立红星社、党史研究小组、军迷社等易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社团,为在不同领域拥有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吸引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或相关校园活动,提高思想政治话题在学生中的流传度,鼓励学生讨论相关话题。抗疫精神中的诸多话题均可以用更加贴合学生的方法融入学生的日常交流,使学生内部产生良性互动,助力包括抗疫精神在内的优秀精神食粮融入高校学生的思想领域,将包括抗疫精神在内的优秀文化融入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意义非凡,传播弘扬抗疫精神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精心设计抗疫宣传标语、抗疫英雄人物宣传画,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受教育、受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抗疫精神的熏陶。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化校园活动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在建设校园的过程中学习、体验、感知抗疫精神。通过疫情防控主题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组织抗疫文化展、建设文化长廊、绘制抗疫文化墙或黑板报与手抄报等形式,展示积极向上的抗疫精神,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文化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领会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四)网络阵地,把抗疫精神融入网络思政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对于引导当代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阵地作用,运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抗疫精神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后疫情时代网络舆论风向的变化,牢牢吸引包括广大高校青年在内的人民群众的视线,提高政府公信力,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

通过网络搭建抗疫精神宣讲新平台,弘扬宣传抗疫精神,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育、直播等,用现代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抗疫精神,把抗疫宣传视频、专题教育片等上传至网络,直观形象,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学习和交流;组织学生观看学习网络微课、优质公开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促进多渠道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丰富多样,把网络阵地打造成抗疫精神学习弘扬的新领域,使其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生动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凝练,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精神内涵,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引领、文化熏染、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将抗疫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讲好防疫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疫情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战疫情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