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价值及路径研究

2022-10-31 08:31李欢欢许红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4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精神

李欢欢,许红梅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200)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培育价值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入选《咬文嚼字》公布的当年十大流行语,此后又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阐释了新时代深刻认识工匠及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在长期实践中,所逐步形成的一种“一丝不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既是一种工作态度的追求,又是人们对事业来自灵魂深处的重视与坚持,更是一种严密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还是一种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灵魂追求。具体来说,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执着专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第二,愈挫愈勇、持久坚持的工作信念。第三,严密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第四,勇于挑战、追求创新的工作追求。追求卓越和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

工匠精神是经过几十代人长期实践摸索凝练出来的,它的传承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有不同的工匠精神追求,并且会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在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加丰富、新颖的时代特征。而从工匠精神自身的传承和发展来看,只有不断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使其永葆活力,成为全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

培育工匠精神,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人积极践行、弘扬工匠精神,将自己对人生、事业、国家的热爱化为工作的激情,成为大国崛起的担当与脊梁。

二、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现

工匠精神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高职教育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是现代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价值根本和导向。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水平教育。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所培养的是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的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在本质上应以工匠精神作为价值根本和导向。

第二,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教育属性,以培养能够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大规模转型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也应适当做出调整。在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应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第三,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培养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青年学生是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中国梦的接班人。加强对青年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论素养,还能引导他们将工匠精神外化为个体的实践活动,成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同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树立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四,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岗敬业、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在社会层面上,使学生意识到面对制造业的竞争,引导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将工匠精神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创新和提高产品品质;在国家层面上,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五,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在关注学生职业精神的同时,对学生品格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在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会成为技术岗位中的一员,作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工匠精神能够让学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因此,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能够共同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工匠精神承载着劳动人民对国家事业和社会生活的热爱与不懈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工匠精神所蕴含的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精神等精神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精神指引,对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具有高尚职业素养,致力于创新、追求品质、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覆盖全体师生,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且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教育、实践教育、顶岗实习等多个教学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员、全过程、全系统培育。

(一)创新职业教育理念,构建工匠精神培育价值体系

高职院校应结合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做到德育与技能并重,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学历教育,而且应搭建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创设资源平台,让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成为广大师生自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让师生深入合作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生产和文化建设,感受员工对工作岗位的热爱与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环境,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树立和积淀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不仅需要从业者要爱岗敬业,更需要从业者能够精业竞业,寻求在技术创新下的质量提升。因此,高职教育应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出发,创新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的培育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精神,为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与现实基础。

(二)坚定职业发展目标,构建工匠精神培育制度体系

作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高职教育中厚植工匠精神,需要有强大的制度体系保障,营造工匠精神的培育氛围,建立工匠精神培养长效机制。这就需要高校遵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科学把握工匠精神对于高职教育的价值,把对工匠精神的培育深层次融入产教融合过程中,形成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内核的德技并重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工匠型人才奖励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考评制度等,最终构建一个涵养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工匠精神培育制度体系。

(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工匠精神培育课程体系

新时代高职学生多是“00后”,有着突出的认知行为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他们思维灵活、视野广阔,学习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因此,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把专业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首先从思想上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中同时融入工匠精神。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坚定职业理想、增强对技术的热爱。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院校更强调实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从实训前的准备、实训中的操作到实训后的整理环节,都要做细、做实、做好,而这也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巧妙设计课程思政,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工匠精神的价值和内涵,并且在实践实习中外化和磨炼。

第二,开设人文类选修课或企业名家、名师课。通过更多的工匠故事,向学生展现和传播精神之魅力、时代之魅力,以此激励青年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书写自己动人的工匠故事。

第三,开发以工匠精神为思想导向的校本课程体系。依据学校自身专业发展特色和学生学习需求,设置以工匠精神为思想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素养课,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学会学习与实践、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质疑、创新与提高。

(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构建教师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教师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学生成长、决定教育水平的关键。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首先就要培育和建设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高职教育中,师生处于与学生共成长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工匠精神为内核,营造一个师生密切互动、共成长的常态机制,实现教与学有机统一。

高职院校要依据职教12条,落实双师型教师培训方案,建设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展关于工匠精神的培训,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进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配套奖励考核机制。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匠精神培育考评体系

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体系,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除了教学评价以外,还要把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的成果列为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标准。

(六)落实现代学徒制,创设工匠精神传承体系

高职院校要发挥教育特点,强化与企业合作,依托产教融合,使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感悟和塑造工匠精神。在实习过程中,采取师徒制的方式,邀请企业中的能工巧匠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产生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对技艺的执着之情。当然,现代学徒制的推行需要构建一个实力型双师教学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包括学校专业教师,还包括企业工匠、行业专家,同时还要确保这支队伍专兼结合。通过学徒制的落实,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而且能确保工匠之师的发展。

作为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必须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和立德树人的根本,培育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并不断探索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和策略,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