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的媒介属性对虚拟现实新闻真实性的影响

2022-10-31 06:39丁佳玄
声屏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感官媒介

□ 丁佳玄

虚拟现实技术,英文名称是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而虚拟现实新闻也叫VR新闻。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广泛运用于各领域,新闻领域也不例外。虚拟现实技术使受众成为参与者,通过技术手段使受众“沉浸”在场景中,作为一个数字化身进入虚拟场景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参与新闻,提供给用户感官的模拟,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我国在近年来相继出台产业政策支持VR行业发展,2018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而“十四五”规划也指出,要将VR/AR产业列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中国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虚拟现实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VR/AR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3.5亿元,同比增长46%;随着技术日趋成熟,VR/AR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步展开,预计2023年我国VR/AR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在虚拟现实技术带给新闻业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传媒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

媒介属性影响了新闻呈现的传统路径,技术所塑造的全新新闻呈现方式为呈现新闻真实增加了新的途径。本文将先陈述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新闻的影响以及虚拟现实的媒介属性,然后从新闻主体不同角度的切入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媒介属性以及虚拟现实新闻的真实性,从而探讨在虚拟现实新闻的报道中如何实现从报道真实到相信真实的一系列转换。系的影响,也是一种人性化趋势。“直接”参与新闻的方式,打破了隔着屏幕的时空界限,使用户进入“现场”,在高仿真技术下提高信息感知能力,强化了用户的共情心理。

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新闻的影响

内容呈现:从“表层”到“深度”。在传统新闻行业中,受限于各种技术与成本,提供给受众的新闻体验方式都相对单一,内容呈现方式也有明确的指向,便于迅速掌握信息内容,但是受众在接收到信息后通常只能掌握相对表层的信息,多元化解读的空间相对狭小。从传播学理论来看,信息传播所追求的真正的传播效果不是传者单方面的信息灌输,而是受众的有效解读。在这一点上,作为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就利用全真模拟跨越物理时间与空间,打破了新闻单一、平面、二维的报道形式,融合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全方位地还原新闻现场。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使受众在360度的三维空间中“沉浸”,还能使受众从心理层面体验事件,在获取新闻报道的环境与信息的同时根据自身不同的经历进行自主思考,便于更深层次地理解新闻事件,给予了受众丰富的解读和想象空间,达到与传统新闻报道完全不同的传播效果。

场景重现:从“遥在”到“在场”。传统的新闻叙事是一种线性结构,多以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化的方式将事实呈现出来。在这其中媒介被当作一个外在的信息源,将远处的新闻事件传递到受众的眼前,使受众与信息之间隔着界面(原指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在传播学中指讯息接受者与学习“相遇”的接触面)将视觉与感官分隔开来。虚拟现实新闻却不局限于这一单线性的呈现方式,而是利用全真模拟打破时空的限制,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融合多种信息呈现方式,立体式地还原新闻现场,将远处的新闻事件通过媒介多形式、多维度地呈现在受众眼前。同时也印证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也正如海勒指出的“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其中“再现的身体”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自身塑造的感知能力得以重塑与增强。

新闻参与:从“间接”到“直接”。在传统的新闻传受过程中,报道形式相对固化,在传播链条中用户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用户获取新闻更多的是由制作者引导。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应用,改变了新闻生产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新闻用户不再是“局外人”,而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不再是信息的单向接收者,用户与新闻当事人之间由“吾他关系”转变为“吾汝关系”。这一转变体现了媒介在演进过程中对传播关

虚拟现实的媒介属性

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体现在360度场景再现与第一人称场景体验,它丰富了信息的呈现方式,场景化的呈现和沉浸式的传播给用户带来了深度的人机共融。

自主性。在虚拟现实新闻中,受众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由新闻的局外人变为新闻的目击者,以自我主观视角进入到虚拟场景中。由于虚拟现实环境中受众高度自主性,以“第一人称视角”深化了受众对于新闻场景的“代入”体验。

沉浸性。虚拟现实通过高仿真技术,利用人体感官体验的全方位模拟,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用户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空间中,能够获得与现实世界相同或相似的感知,从而体验到“存在”或“远程存在”。人在场景中既可以“第一视角”纵观新闻现场,也可以观察局部细节,高度的沉浸感突破了肉身与肉眼的局限。

互动性。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强互动性深化了人机共融,人机交互环境使得受众感受亲临现场的深度沉浸。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意味着人们不再必须借助鼠标与键盘等设备,而是通过可穿戴设备将人体与技术互嵌,传播活动不再受到身体的束缚就能实现多感官的深度交互。

虚拟现实新闻的新闻真实性

“传收关系是任何传播活动中的核心,与之相对应的,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传收规律也是新闻规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新闻真实实现的归宿,是收受主体对新闻的不同接触方式、感知方式、认识方式等实现的,而这种数字化虚拟现实新闻更偏向于全觉感知、体验的方式,虚拟现实技术所塑造的“真实”是一种技术下的真实,并不等同于新闻真实。下面将从新闻主体角度出发,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媒介属性来探讨虚拟现实新闻真实性的特征。

传者:报道真实。从技术方面来讲,虚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软件模拟真实场景形成一个由视觉效果、听觉系统、触感等共同构筑的仿真三维的虚拟空间,使受众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这些是由听觉符号与视觉符号这两种信息载体共同构筑,通过布局现场与拟真体验直接刺激人的视觉感官并使人产生视觉感受。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设备与受众之间建立了一种机器与受众的身体交流互动的共融关系,实现动态化个人定制,新闻内容可以根据受众的行动实时动态定制,潜移默化中加入想要营造的效果。

受者:体验真实。一、主观感受真实。媒介技术不断进步,从初期的文字时代、图像时代、影像时代到虚拟现实时代,视听觉的直观感知逐渐成为收受主体理解新闻的优先方式。在以虚拟技术所塑造的数字场景中,受众通常作为一个数字化身进入到一个虚拟再现的新闻场景中,再通过沉浸式体验(头戴式显示器或者在线虚拟世界)获得存在感,并通过该化身的第一视角看世界,感受到虚拟且“真实”的视觉和声音体验。可见这种基于视觉与听觉的“感知真实”是一种实现理解真实的新方式,更能呈现出受众对事实的直接反应,增加了参与感与互动感,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二、经验真实。收受主体的视角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转为第一人称,在虚拟空间中“面对面”地交流当中会使受众对事件更加关注,从而产生共鸣。当设备与身体感官性达到协同,多元感官在受到多样化的符号刺激时,受众会难以区分出信息的信源来源于虚拟还是现实。技术构造出的叙事模式具有固定性,通过人工编程与心理分析无限接近于受众的心理,贴近于现实的生活规则,塑造一种经验真实。同时由于受众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媒介素养,因此新闻理解必须依赖自身的理性判断进行解读。

虚拟现实新闻与新闻真实悖论之处

新闻内容的准确与新闻真实。为提高新闻的客观性,为让用户体验来自可信信源的内容,内容制作者在制作内容时需要考虑内容的准确、可信、真实等因素,但是由于新闻框架或个体变化,虚拟现实新闻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借鉴哲学思想中关于真实性的各种观点来看,在不同时期不同技术条件下真正的新闻真实都是难以实现的,因而有学者用客观、公正、准确、透明性等更具操作意义的概念来替代真实性理念。但是信息内容的准确无误并不等同于新闻真实,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关乎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操守,不仅需要报道者的“据实采录”,还需要收受者对新闻信息的准确理解与采信。

新闻场景的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新闻事实的采集、挖掘与分析能力也将不断提升,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形成一个由视觉效果、听觉系统、触感等共同构筑的仿真三维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再现的场景仅仅是局部现场。在局部现场中,仿真技术所能带来的感官体验也是片面的,无法体验到新闻事件背后所隐含的新闻价值,而新闻的整体真实是对目标报道领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新闻事实的全面报道与平衡报道。对具体事实的完整报道不能停留在只塑造真实场景的部分真实上,因为新闻真实要反映的不仅是事件场景局部真实,还有事件所传递的新闻价值。“除非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完美捕捉和真正再现的水平,否则通过这种技术得到的新闻产品无疑都会存在程度不一的偏见”。虚拟现实技术所提供的“面对面”虽然是获取信息最高效的手段,但是由于屏幕与摄像头拍摄范围受限,交流效果也会受限。技术作为一种解蔽的手段,对客观世界的诠释也就不再停留于现象表层的描述,而是进一步深入到事实表象之下的深层结构,揭示事实要素间的潜在联系与事实真相,避免受众对具体新闻事件产生片面理解。

受众体验真实与理解真实。新闻真实在收受主体的一端属于“理解真实”,这是由于新闻文本传播主体对新闻事实进行符号化的结果,收受者面对的是经过处理的符号化的事实,符号呈现天然的主观性与间接性,对于新闻收受主体来说,只能通过新闻符号的文本解读去理解、把握新闻事实的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被反映”的新闻事实不仅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也会由于不同主体间具有的差异性而产生变化,收受者必须依赖自身的想象力与过往的经验进行把握与理解,在这几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不同的受众也对同一新闻事实产生不同的想象结果。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体验真实让受众的多感官调动,神经系统与感知系统融入,导致将太过真实的虚拟仿真与现实混淆,受众在理解新闻过程中也会更注重感官体验而忽视新闻真正传递的价值。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的媒介属性决定了虚拟现实新闻更加注重用户的感官体验,其承载意义的符号也更具丰富的表达方式,其核心在于“体验价值”。新闻真实本身就是一种无限趋近于现实真实的趋近性真实,新闻真实的实现在于对新闻价值的凸显。技术的进步将不断拓展主体的认知能力,人们越来越具有全面、深入、准确认识新闻事实的可能性。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技术对于社会的副作用却很少被夸大,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是相伴而生的两个问题。思索在虚拟现实新闻的报道中如何实现从报道真实到相信真实的一系列转换,就应清醒地思考虚拟现实新闻带来的各种影响,冷静面对技术带来的新变化,坚守媒体人的专业精神,始终坚持真实性就是新闻的生命。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感官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感官训练纸模
REALITY BITES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