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探究

2022-10-31 06:15张治国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3期
关键词:作业内容评价

张治国

(肥东县城关小学 安徽合肥 231600)

常规课堂的作业设计基本以教师的策划为主,这也是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降低的原因之一。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用适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发展其学科思维。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对作业设计进行重新规划,将课上课下良好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对小学数学教学体系进行立体化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并获得思维的拓展。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点

(一)围绕学生进行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作业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制定科学有效的作业内容。以往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来设计作业内容,基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这容易使得一部分学生觉得作业难度太大,厌烦写作业,形成严重的心理负担;而另一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好或者知识领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能觉得作业太简单,做起来非常无趣。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教学意义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数学教师需要加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得到符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锻炼。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作业的内容差别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以及和其他同学的差异,从而刺激自己更加努力地去提升学习成绩。

(二)创新作业内容

当下,许多教师仍然利用老旧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作业布置,殊不知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将落后于时代。传统数学作业内容更为注重教材的复习,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难以深度理解,只能明白教材中的浅显道理。教师需要在作业中融入一些新颖的内容,才能完全发挥出作业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生动而富有趣味的作业练习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促使学生产生探析的欲望,不断思考完成作业的方法,更加灵活地利用数学公式进行运算解答,有效促进自己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预习作业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预习不同于听讲,很大程度上考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更易于接受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学习兴趣,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利用课前预习作业的创新设计,对复杂的知识进行趣味转化,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使学生在预习上参与度更高,并提升自身的作业完成效率。例如在分数的预习作业中,教师可以一个趣味故事引入问题:古时候有位父亲有三个儿子,他做了几张饼给儿子分。他先取出一张饼,切了一半给大儿子。接着二儿子跟父亲说,他想要两块,于是父亲又取出一张饼,分成四块,给了二儿子两块。三儿子赶忙跟父亲说,他想要三块饼,于是父亲再拿出第三张饼,切成六块,分给了三儿子三块。请问哪个儿子分到的饼是最多的?为什么?学生自主思考计算的方式,并进行一定的尝试,最后得出1/2=2/4=3/6,说明这位父亲给三个儿子分的饼是一样多的。学生由此更易于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强化预习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分析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初步的掌握,建立良好的预习习惯,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二)根据学习成绩差异进行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利用充足的数据做支撑来进行分层作业的内容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数学作业的布置和安排。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领悟能力均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作出具体的指导。例如,在小学数学《多边形的面积》的课后作业设计中,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拓展作业内容,以点概面,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在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寻找身边存在的比较复杂的多边形,尝试进行几何分解,将多边形分解成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等,推算不同多边形的面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强化练习,帮助学生尽可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做一些简单的拆分练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对数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接着教师可以尝试进行分组任务式作业设计,构建互动任务,针对图形分割、面积推算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相互讨论分析,不断展示各自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碰到的问题等,不断辩驳与吸收他人的相关观点,从而能够形成小组之间的最佳解决方案。

(三)开展有效的作业评价指导

有效的作业评价是提升学生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根据作业设计的预定目标,结合对学生作业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遇到的难处,对教学步骤进行完善。教师需要观察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平等的方式对学生作出评价,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首先对作业内容进行整体的教学规划,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都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绘画来描述不同的数字。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通过评价提醒学生利用一些线段的辅助解析方式来更好地展现学习的内容,发展其数学逻辑。最后,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评价引导学生深度分析小数都代表什么内容、不同的小数点都有什么样的含义,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定的好奇,并在打消这种好奇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解析。在自我解析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麻烦和难点,教师必须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困难,并给予正确而富有耐心的评价指导,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教师应该注重优化评价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心理,不再畏惧数学学习和教师的评价,而是对学习和评价都充满了渴望。同时,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推论,发现和探索数学科目的未知区域。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在教学和作业设计中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加强。与此同时,将评价与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和体验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并对课堂学习充满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保障了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将课后作业与家庭生活建立联系

教师应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意识到沟通是理解的桥梁,与学生家长保持长期有效的交流,向学生家长展示家校共育的成果,使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与生活的状态,逐步掌握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积累教育经验,并且愿意参与到家校共育工作中,积极地配合教师课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境布置练习,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克和千克》这一课时,指导家长利用符合小学生普遍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辅助学习。比如让家长带领孩子称一下家里的鸡蛋是多少克、问一问去超市买的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是多少千克等等。这些符合小学生认知的事物能够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提升了小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从家庭生活素材出发,引出关于数字搭配的问题,既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也让学生在家校共育活动中自主思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数学课堂必须要注重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巩固知识,并且要注意利用合理的作业设计,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应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家校共育活动中,利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作业内容评价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作业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