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策略探析

2022-10-31 06:15周小娇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3期
关键词:思乡诗人诗歌

周小娇

(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备受关注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现已发布。新课标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完善了课程内容,强化了学业质量指导,加强了学段衔接,细化了实施要求。此次修订的关键性目标就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真正实现让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三十年课改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增强文化自信、加强语言运用、提高思维能力、锻炼审美创造”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途径。根据课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作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比重增加,也充分说明了古诗词教学、古诗词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诗歌在古代地位高主要是因为诗歌有“兴观群怨”的实用功能和“以诗为教”的教化功能。《毛诗大序》中就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在新课标、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等课程教学改革大背景下,如何突出诗歌教学的特殊意义,唤起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感受到古典诗歌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光辉灿烂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探析。

一、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诗人情感

诗是最凝练的语言,诗人写诗的时候总是在一些关键字上进行反复推敲。我们引导学生品读诗歌时也需要反复推敲。课堂上带着学生们一起推敲,让他们自己发掘诗歌中的滋味,当学生开始体悟诗歌语言,觉得诗歌的语言耐人寻味时,他自然就会爱上诗歌。

比如《回乡偶书》,如果学生对诗歌的背景不了解,如何能读到一个老者历经人事变迁后回到故乡的那种伤感落寞的心情?诗歌写得很平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本是我的“乡”,而我却成了客,一个“笑”字包含了多少难言的话语。

又如《山中杂诗》,开头两句是远景,后两句是近景。诗人在前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之后笔锋一转写到了眼前,诗人此时不也是生活在这山林中吗?诗人像隐士一样,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内外和谐的闲适心情跃然纸上。在古代诗词里,“云”总是给人一种飘浮的感觉,无论是“云无心以出岫”还是“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都是给人一种豁然之感。那么吴均在此用“云从窗里出”亦有此意。

二、整合单元目标,优化教学环节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诗歌教学可以打破单篇目的零碎教学,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搭建学习平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欣赏诗歌,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个目标很显然是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文章内容、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应该在文字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想象、甚至有自己对于文章的评价。

本单元第三课内容为《宿建德江》《六月二七日望湖楼醉书》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执教这三首诗词时,笔者首先实现课内整合,摒弃逐篇精讲的传统模式,引导学生从诗词体例、内容、情致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

本单元的导语是“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山川湖海的心跳,往往也是诗文作者的心跳。我们通过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来感知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

选择两种泄漏孔直径,分别为25 mm和219 mm,当泄漏孔直径达到管径时会造成管道破裂,每种泄漏孔直径的失效概率见表7所列。

《宿建德江》描写的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思;《六月二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苏轼欣赏风雨的闲逸悠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寄托的是辛弃疾沉浸田园的忘我境界。

在把握三首诗词的主题情感基础上,从抒情的关键词上进行品析。《宿建德江》突出一个“愁”字;《六月二七日望湖楼醉书》可以围绕一个“醉”字,或者是诗中的“忽”字:一切风雨来得是如此突然迅猛,可是消逝也是如此急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也可以抓住这个“忽”字,体会辛弃疾的惊喜之情。

在把握诗歌情感,找到凸显情感的诗眼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诗词两两进行比较阅读。《宿建德江》以“天”与“月”来烘托“愁”,《六月二七日望湖楼醉书》通过狂风暴雨的来去迅疾来凸显诗人当时的“醉”。两首诗一静一动,诗人通过不同的景来烘托不同的情感。我们还可以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月色,孟浩然笔下的月是富有人情味的,似乎感受到自己思乡的愁绪。《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月惊醒了鸟雀,也开启了词人的田野之旅,写出了夏日不一样的田园风光。

诗歌教学中,首先要通过朗读诗文、品析文字来感受诗歌画面,感悟诗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诗人的品格、精神境界。通过这三首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浩然的开阔的视野和胸怀,苏轼坦然面对风雨的乐观旷达,以及辛弃疾感受田园生活美好的自得其乐。

我们还可以采用“1+X”的群文阅读模式。本单元《草原》《丁香结》《花之歌》可以作为诗歌教学的拓展,围绕“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这个主题,去感受作家笔下的“山川湖海”以及它们的“心跳”。

三、主题发散思维,开拓阅读视野

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诗歌教学中,为拉近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虽然时代不同,但在情感表达上,古人与今人并没有多少差异。

主题阅读可以发散思维,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例如,笔者设计一次以“思乡”为主题的诗歌赏析课。

课堂教学中,笔者以现代诗歌《乡愁》导入。

席慕蓉在《乡愁》里有这样一句话:“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一轮明月,一支竹笛,一匹瘦马,一抹黄昏,这些情景无疑都会拨动游子心中那根思乡的心弦。无论是在外做官,还是在外旅行,还是在外流浪……

教师创设情境,现代人的乡愁情愫也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的“乡愁文化”,而承载着“乡愁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思乡的诗歌。

接下来,就是学生展示的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和大家分享自己所读过或者背诵的“思乡”主题的诗。学生所列举的这些诗歌主题十分明确——思乡,不同的是诗歌的背景、诗人的性格、诗人写诗时所运用的手法,这应该是这节诗歌教学主题研讨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有学生展示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战乱使得杜甫一家妻离子散,自己的亲兄弟也杳无音讯。在这样的悲苦时期,能安慰杜甫心灵的应该只有故乡了。深秋听到门外的戍鼓,边远地方一只离群的大雁发出的悲鸣正好映衬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即使想寄一份书信问问亲人是否安好,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信又怎么能寄到呢?

高适的《除夜作》是诗人在除夕夜晚写的。除夕之夜,正是万家团聚之时,而诗人孤身一人住在远离故乡的旅馆里,那种孤独和寂寥可想而知。所以诗歌一开始说“旅馆寒灯独不眠”,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旅馆里对着一盏灯怎么也睡不着。心情慢慢地就变得凄然了。今晚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自己又老了一岁,不知还能不能再回到故乡了。诗歌虽然很短,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头发渐白的老者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

这样的群文阅读,在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单篇过渡到群文,帮助学生对于某一类主题的不同风格的品味和探索开辟了途径,创设了情境。

四、把握诗歌主旨,提升品格修养

读诗最终的目的是让人“气自华”。我们在和学生一起品读诗歌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字面意思,更要引导学生朝着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的方向去理解和探索。

山水诗追求的是一种淡泊的志趣,咏史诗抒发的是英雄的感慨,述志诗展示志士的道德理想,边塞诗让我们看到戍边将士的悲壮情怀……诗歌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人,他的思想与情感就通过诗歌流淌千年而不绝。理解诗歌的主旨和背后的情感其实就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精神的锤炼。学生在读诗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诗歌中所传递的精神人格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因为其认知层次,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成人世界宦海沉浮、人生漂泊的感慨,所以我们在选择诗歌中最好选择一些语言直白浅近、表意较为明确的作品。

当感到前途迷茫时,我们会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当对自己不够自信时,我们又会被李贺的“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点燃奋斗的火焰;当我们被生活的重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刘禹锡那刚劲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给了我们抬头挺胸的中气;当遭遇打击沮丧失落到了极点时,我们就读一读苏东坡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可以从中找到重新站立的勇气。

王崧舟在《语文的生命意蕴》一书中说:“让儿童与诗同行。”笔者认为,让儿童与诗同行,老师先得有一颗童心、一颗诗心、一颗感悟生活、感悟文字的慧心。古代诗歌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上的几首诗词,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应试教育的得分——诗歌对于学生心灵的教化作用是长远的。所以,我们更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用好统编教材,去架构属于教师自己的个性化的诗歌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思乡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静夜思乡情意浓
七月诗歌
思乡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愤怒
本期主题:思乡
思乡美丽又忧伤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