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易学与美学

2022-10-31 04:57谢金良
理论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易学美学学术

□谢金良

(复旦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433)

目前,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大变局中,如何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中国学者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而对包括中国哲学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有助于伟大复兴的实现。中国易学与美学,显然与中国哲学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所谓的“中国易学与美学”有三层意思,“中国易学”“中国美学”“中国易学与美学”相当于三门学问,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都与中国哲学在学理和学科上有密切的关联。笔者拟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三者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易学体现着中国学术的主要特色

(一)追根溯源:易学是中国学术的本源

中国学术具有什么样的特色?什么样的“学”具有中国特色?要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首先要正本清源,实事求是地把握中国学术演变的本源、核心、基本过程等。这就要求我们回溯到中国学术的开端。中国学术的起源可追溯到语言文字符号诞生之初,伏羲画卦是中国易学的开端,是中国审美与艺术的起点,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所以,易学才是中国学术之本源。其中,阴阳八卦之学是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原始先民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基于“易卦”符号的、以象征思维为主的学术文化系统。这个系统有基本思维和基本原则,而且是开放的、包容的、变异着的。中国的许多具有明显本土性的学科都可在这一流变中找到源头。比如,中国的天文学,尤其是对历法的认识,显然与易学相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伏羲画卦是后来《周易》思想体系的雏形。所以,从广义上看,我们可把伏羲之后与阴阳八卦理论相关的思想都称为易学;从狭义上看,易学主要是指研究《周易》经传的学说。笔者既取广义,也兼顾狭义。

在对中国学术的源流进行考察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之学。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时期的学术虽然是秦汉以来两千多年中国学术的本源,但诸子百家之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关键的问题是,这一底蕴的内核思想或学术灵魂是什么,或者说应该归结为什么。而从前面的简述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易学思想体现着早期华夏文化的构建、发展和变异。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周易》对诸子的影响是明显的,在诸子的文本内容中都留下了比较鲜明的痕迹。就广义的易学思想而论,可以说整个诸子百家之学始终都笼罩在易学的思想氛围中,其探讨问题的方法都没有离开对阴阳关系的理解和思辨,解决问题的方略也都能在易学的思想中找到一定的根据。尤其是“尚中”的思想,就得益于易学研究,给中国学术打上了鲜明的思想烙印,影响至今。

(二)从源溯流:易学是中国学术的主干

根据以往的研究,随着卦爻符号的体系化和文本化,大约在殷末周初就出现了完整系统的《周易》古经,包含六十四个卦爻符号及相对应的卦爻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传孔子为之作传,留有号称“十翼”的《易传》,首次对《周易》古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哲理阐释,使之从占筮之书演变为道理之书、智慧之书。到了西汉,随着儒家经学定于一尊,《周易》被视为群经之首,易学研究成了官学中的一大显学,从此历代的贤哲都奉易学为学术圭臬,不断地展开研究与阐释。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易类小序》所言:“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简而言之,秦汉以降,易学成为中国学术的主干,各种中国学术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易学发生关联。经过魏晋学术玄学化、隋唐佛学中国化,易学与儒、佛、道的关系日趋紧密,并逐步向哲学和美学转化——“实际上,《周易》‘观物’思想早已被宋明理学赋予了新内涵,其宗教内涵在此时即已脱落,被发展成为一种认识世界、解决物我关系的思想方法,因而可以向专门的哲学和美学转化”。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三教合一”思想总体上仍然是尊崇《周易》的,足以说明易学在中国学术中的主导地位。总而言之,易学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的灵魂,独具中国的特色。

(三)名正言顺:中国学术应有中国特性

清末以来,随着对西学的大量引入,传统的经学日渐式微,中国学术思想与研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易学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实现了全球化。而以易学思想为核心的、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中国学术,在国际学术背景下仍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地位,是不会被代替的。

中国学术为什么不会被代替?这是因为,源于易学又以易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学术,在发展变化着的历史进程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对于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在研究中国哲学时,应实事求是地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应高度重视与易学相关的研究,而不是把易学剥离在外。

当然,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目前的学科设置上,尽管易学研究主要从属于中国哲学,但这并不等于中国易学就必须一直从属于中国哲学。笔者认为,中国易学研究的范围远远大于中国哲学,甚至可以把中国哲学容纳其中。但由于近代以来学科体系的西化,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学缺席了,中国易学也因此被肢解了。早在2005年,笔者就指出过把易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未来发展对易学文化的要求来看,易学文化只有通过学科独立发展的途径,才能更快趋向利国利民的理想目标。易学文化的发展任重道远。如何才能真正推动易学文化的发展呢?我以为,易学界除了要抓紧做好易学史论的深入研究,并积极开展易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之外,尤为关键的任务就是要争取使易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加以发展。‘民咸用之谓之神’,应该是运用和发展《周易》学说的最高境界。既然要达到‘民咸用之’的境界,就免不了要先做好易学知识的研究和普及工作;而要使易学知识得到更快更好的研究和普及,就必须把易学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重视和建设。因为,易学研究只有真正受到重视,其研究的人才才能更广泛而集中,研究的领域才能更全面而专一,研究的问题才能更具体而深入,所发挥的作用才能更巨大而突出。”

二、中国美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一)中国美学研究百年回顾

“美学在西方的兴起,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柏拉图提出了美的本质,展开了美学理论建立的基础(由之也形成了一个包容一切的美学框架);二是从夏夫兹伯里到鲍姆加通和康德,从主体美感出发建立了美学的体系,这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有典型的体现;三是从巴托到黑格尔,从艺术出发建立了美学的体系。”20世纪上半叶,国内在美学学科的建立和美学知识的普及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论著大多以译作和概论性、原理性的著作为主。在审美文化建设方面,我国对美育尤为强调。当时美学理论已经走进大学课堂,并陆续有相关著作出版,但是中国美学研究队伍的力量仍然很薄弱。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美学理念尚处于萌芽阶段,许多国人对西方的美学思想缺少了解,还搞不清美学为何物,也极少有人深入研究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

对于现当代中国美学而言,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学研究也迎来了重大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美学学科非常重视,不仅培养了一批美学人才,也使美学理论得以更快传播。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研究热衷于苏联的研究模式,审美文化研究的重心迅速从西方转向苏联,理论形态方面也从多元转向一元,即由西方美学思想体系转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体系。当时的美学研究,大多仅从唯物与唯心、主观与客观的角度来诠释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并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学大讨论。随着与苏联的决裂,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新型审美文化的建设也被迫中止,当时的美学研究也因此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在此之后,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美学研究走向新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美学研究至少有三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一是重新译介西方的美学著作。这使国人得以拓展眼界,逐渐摆脱单一审美观念的束缚,在学习西方思想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二是重新展开美学问题的大讨论。这使中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渐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深刻影响了当时的学术界。三是开始针对具体的美学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美学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美学成为一门显学,许多相关的研究开始起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尽管已失去显学的光环,但也突破了以往狭隘的理论框架,转向审美文化研究。它开始作为一种文化批判理论深入人的生存活动之中,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实现了当代转换和与国际的接轨。经过数十年的积淀,中国文化研究盛况空前,颇有成就,相关学者遍布海内外,成果涵盖文、史、哲等领域。中国的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具有审美的多样性,是多元的统一。在笔者看来,所谓文化就是一种习俗、一种讲究、一种特色,甚至是一种偶然的怀念,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化身。尽管中国文化丰富多样,千差万别,但仍凸显出较为共同的审美特质——尚中、崇正、求吉、趋和。所谓的中国美学,既是中国思想观念的美学化,也是西方美学理论的中国化。中国美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但经过百余年的演进,它逐渐融入中国的审美文化之中。西方的美学理论一旦与源远流长的中华审美文化相结合,其研究前景必然是无限广阔的。

(二)中国美学研究未来图景展望

时至今日,中华审美文化仍涌现出生机活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开始登上世界的舞台,展现其独特魅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文化将与更多不同的文化碰撞交融,谱写出新的篇章。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展望不久的未来,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将有可能取得一系列改变和突破。

其一,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美学研究基本上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各种条件都很不成熟,尤其是在思想上容易走极端,或过于西学化,或过于传统化,逃脱不了既有的哲学思维范式。随着社会思想环境的改变,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研究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人员队伍的壮大,文化交流的增多,这种情况将有所改变。

其二,内容上会更加偏重审美文化本身。截至目前,美学研究仍然是偏重学术理论而忽略审美文化,往往过多地把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强加在文化之上。而且在研究中存在两种普遍的现象:一是玩文字游戏,严重脱离实际,使学者研究与民众生活脱离;二是过分关注文化经济,看似重视文化,实则希望借助文化宣传品牌、拉动旅游、带动经济,这在某种程度上贬低了文化本身的价值。而在未来,随着学者与民众视野的开阔、理解的成熟,人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文化、合理地利用文化,使文化能够克服各种局限,展现出富有人情味一面。

其三,形式上会更注重审美文化智慧。很久以来,所谓的研究就是通过运用许许多多相关的文字材料来展现某种事实或推导某种理论。这样的研究模式,导致研究者的成果只能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材料到文章,很少有不进行长篇大论而取得重大成就的研究者。这种模式愈演愈烈,导致研究成果往往是以量取胜。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应尽早摆脱这种模式的束缚,一方面要做到以质取胜,另一方面应在重视文字材料的同时将文化体验引入研究过程,除了产出知识性的文化成果,也应寻求文化智慧。

其四,方式上会更看重合作交流。大陆的学者往往单打独斗,很难形成团队合作研究。即便是已经组建完成的学术团队,也很难就某一重要项目开展分工合作。以往的许多重大项目,往往是由某一个具有研究实力的主持者带领一批年轻的教师或研究生共同完成,很少出现强强联合的情况,即同一专业领域的专家联手解决学科中某一研究方向上的重要问题。这就导致一些严重后果:一些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尽如人意;结果差不多的重复性研究频频出现,浪费了宝贵的研究资源。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文化研究势必朝着团队合作和中外交流的方向发展。

其五,方法上会更倾向学科交叉。受限于文、史、哲等学科分野,以往的文化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呆板。现在,学者们意识到,采用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很难取得突破的。因此,中国学者在科研选题上开始强调跨学科研究。可以预见,随着后备研究人才素质的提高,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将有可能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下取得重大成果。

其六,成果上会更具体深入。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人员也越来越专业化,这就有可能带来如下改变:一是能够对许多细微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使研究更加深入细致;二是能够联合更多有实力的学者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把整个文化的演进过程描述得更清楚。

其七,机构上会更侧重项目研究。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兴起,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研究机构也会增多。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机构将会聘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共同完成项目课题,真正做到问题研究的跨国界、全球化、专业化。而且机构里也会出现特聘教授、短聘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等研究人员,有效促进人才的整合流动。

三、中国易学与美学是中西学术融通的结果

易学是中国的固有之学,美学则诞生于西方,从源头上看两者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但笔者认为:“易学与美学是有机统一的。以易学观美学,美学处处是易学;以美学观易学,易学样样是美学。倘若我们能打破学科的界限,从大哲学、大理论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理解历史和现实,那么就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解释宇宙世界和人类现象的思想理论,使原有的知识、经验、文化、学术等融会贯通,让后来者更易于理解和运用。因此,以‘审美’之心来研究易学,与以‘变易’之道来研究美学,都同等重要,也同样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易学与美学皆具有玄学思维

首先,我们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便无法理解易学所指向的审美境界。中国古代虽没有实际的美学学科,但许多贤哲却非常执着地追求易学所体现出来的尽善尽美的审美境界。但在当下,许多人却忽视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易学。其次,我们不从易学的角度出发,就无法理解美学对美的概念的定义。对此,从事美学研究的人可能会很不服气,因为不少人认为自己就可以给“美”“美学”下定义。但以易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人,都不会轻易给事物下定义。这类似佛学所讲的方便说法,人们总是无法彻底地说清事物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学、美学、佛学等都体现出玄学思维。再次,“一阴一阳之谓道”与“一阴一阳之谓美”密不可分。笔者从玄学思维的角度出发,根据《易传》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一阴一阳之谓美”,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形成的太极图式的关系都说清楚了。最后,兑卦与审美的联系非常明显。兑为泽,为少女,为羊,义为“欣悦”,在八经卦中与审美的联系是最密切的。笔者认为,汉字“美”可能与兑的卦象、取象、本义有莫大的关系。

(二)易学与美学趋向中和之美

首先,易学与美学是可以互相贯通的,这与中西文化之间可以贯通并无二致。在笔者看来,易学在中国的发展流变,凸显了对中和之美的追求;而美学在欧美的发展流变,也逐渐显示出对和谐之美的追求。从总的趋势来看,两者无疑都会趋向中和之美。其次,从某种意义上看,易学和美学都是无所不包的。两者涉及的范围其实并无差别,同属于一个学术整体。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只关注易学研究或只关注美学研究,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实际上,大多数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其实都兼具易学与美学的思维,只是没有明显体现出来而已。我们有必要把潜意识转变为显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有针对性、更为全面的学术研究。否则,太专太偏的研究,到头来只是盲人摸象。再次,易学与美学有必要作为一门新的学问或新的学科,重新加以建构、诠释和完善,使全人类逐渐拥有一种大致共同、共通的学术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这个任务任重道远,离取得共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少人已经明显意识到该新兴学科的重要性了,但是如何整合与融通,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最后,如何寻找最佳的平衡与对称,是易学研究与美学研究者们共同的关注点。我们已经与民间学者开展合作研究,试图从数理科学的角度为易学的发展寻找根本理论,为美学的发展寻找新的指导图式,并已取得一些成果。譬如,笔者与戴长坤、杨子杰联合绘制的新时代太和象数图早在2018年首届复旦易学名师论坛上就公之于世了,但在阐释、运用和推广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根据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和之美是中国古圣先贤的追求,体现着易学与美学融通的趋向。笔者认为,易学与美学的研究除了走向融通,别无他途。

四、结语

在对中国易学、中国美学、中国易学与美学都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方向都与中国哲学有密切的联系,但一直以来都不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在笔者看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哲学,应该要有大格局,要更加重视中国易学与美学的研究,使中国思想、中国模式、中国话语都能在中国哲学理论体系的支撑下得到更好的阐释和传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近来,笔者欣喜地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中心于2021年9月29日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在讲话中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中心,系统总结中华美学发展的历史特征、规律和脉络,系统提炼中华美学的精髓和基因,系统梳理中华美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优势和突出贡献,深入开展美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一项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盛举。”“不断提升美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努力开创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美学研究新气象……”“努力把中国人‘中和之美’的象征深植于全体中华儿女心中,将中华文化价值以美的形式展现于世界。”“开展跨学科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贡献。”姜辉理事长指出,今后的中心工作是“系统总结中华美学历程,深入挖掘中华美学特征,提炼中华美学精髓,把握住中华美学真善美统一的基本特征,发挥好中华美学的教育功能,积极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中国美’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些讲话指明了未来中国美学研究的任务、目的及其意义。欣喜之余,笔者仍心有疑虑:一是如此重要的学术任务,应该由哪些人来完成?二是如此强调“中国特色”,倘若不深入研究中国易学与美学,能达到预期效果吗?三是中国美学研究如果不与中国哲学、历史学、文学等研究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能够在理论体系构建上令人满意吗?在目前的中国人文学科领域,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文、史、哲长期分家。而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易学、美学、儒学、道学、佛学……也几乎都是分崩离析的状态。而从实际上看,易学、美学都与其他中国哲学分支密切关联,也与文学、历史、艺术、文化等方面息息相关,从这些学科的研究方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就可以看出易学与美学在中国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因此,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中国哲学研究应多发挥统合功能,尽可能找到一条线索把诸多分支密切联系在一起。在笔者看来,这条线索就是易学与美学的结合。

猜你喜欢
易学美学学术
盘中的意式美学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雕菰楼易学五种》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
四种易学语言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二)目录(易学史研究专辑)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