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胆外科 师稳再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特别是过而立之年后,周围找我咨询长辈健康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前不久就有同学找我咨询自己的爷爷是否应该做个胃肠镜检查,因为老人家最近半年来总是有腹部饱胀感出现,而且还间断出现腹泻,体重也略有下降。老人已经做了腹部超声和CT 等相对无创的检查,没有发现明确的异常情况,但由于症状仍然很明显,医生建议老人最好再完善胃肠镜检查,排除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后才能算放心。由于老人已经85 岁了,很难耐受清醒的胃肠镜检查,但是家人又担心进行无痛麻醉会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一直犹豫不决。
有类似这种疑惑的朋友不在少数,这主要和大家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认识不全面、不客观有关,今天我借这个机会来详细讲讲。
胃肠镜检查的目的是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有没有肿瘤的发生。而肿瘤本身就是一种老年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而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升高。因此,对于本就是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高的老年人来说,适时行胃肠镜检查可以有助于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消化道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很多朋友认为老年人尽可能别折腾、别没事找事,生怕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这完全是错误的认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胃肠镜检查是安全的。我们的邻国日本在胃肠镜的普及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对于60 岁以上即使没有消化系统症状的老年人,每年都会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因此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很高,胃癌人群的死亡率却很低。
如今,老年人的预期寿命逐渐增加,70 岁、80 岁以上人群越来越多,在日常临床工作中,80 岁以上老人接受3、4 级手术都已经很常见,因此,高龄并不是胃肠镜检查的禁忌证。
老年人对麻醉药的敏感性及危险性确实比年轻人要高,但随着麻醉学科的进步,现在有很多更适用于老年人的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的麻醉药物。而且无痛胃肠镜所进行的麻醉只是“基础麻醉”,这些药物只是起到镇静催眠的效果,并不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及心跳,因此风险更小。
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基础疾病情况来决定麻醉药物的剂量,基本可以控制在停药10 分钟左右患者会自动醒过来。接下来麻醉药物在6小时以内会完全分解、代谢,对人体神经系统一般不会带来严重后遗症。当然会有一少部分人出现“一过性认知障碍”以及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但短时间就会消失,就像平日里偶尔一次醉酒一样,休息半天就能恢复。所以麻醉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必定不如青壮年,身体耐受力差,配合度、依从性低,往往难以忍受常规清醒下进行胃肠镜检查带来的恶心、憋气、干呕、腹胀、疼痛等不适感。对胃镜反应强烈者可能导致咽喉部或者食管贲门撕裂出血可能;对肠镜反应敏感者甚至可能出现结肠穿孔等风险。而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人的检查体验,大大提高老年人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更有利于内镜医师仔细观察消化道情况,减少漏诊率,更好地完成疾病的诊治。
无痛胃肠镜虽好,也不是人人都能做。以下人群就不能做或者要谨慎做:
有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麻醉药物过敏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患有容易引起窒息的疾病,比如严重的哮喘、气管结构性疾病等;
严重打鼾者及过度肥胖者;
心动过缓者;
伴有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者;
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怀疑消化道穿孔、休克的危重患者;
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内镜检查者;
消化道急性炎症,尤其是腐蚀性炎症患者。
对于需要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一方面要由内镜医生来评估,主要是了解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进一步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传染病情况等检查;另一方面是由麻醉医生来评估,需要现场对患者的口咽气道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麻醉过程中的通气情况,进一步要完善心电图和胸片检查,以了解患者自身的心肺功能是否可以耐受麻醉过程。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老年人进行无痛胃肠镜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定期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必要的,这样有助于早期发现胃肠道疾病并有助于尽早治疗。当然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事情,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无痛胃肠镜麻醉带来的死亡率远远低于中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因此,无痛胃肠镜确实存在一定概率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但和其对早期筛查胃肠道疾病的良好效果相比,这都是可以作为小概率事件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