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
——清华简《系年》“蔡哀侯娶妻于陈”章解析

2022-10-29 08:15马文增
文史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整理者左传清华

马文增

春秋时期围绕息妫发生的蔡哀侯、息侯、楚文王之间的纠葛与仇恨是春秋史乃至古代文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清华简《系年》“蔡哀侯娶妻于陈”章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见的史料,可谓珍贵。但笔者据“知网”统计,自2011年《系年》文本发布以来,截至2022年3月,学界关于此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仅有论文1篇,无论是对简文的释读还是对篇章旨意的解析、对史事的考证等都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以下,笔者就相关的问题给出自己的意见,抛砖引玉,请同仁批评。

一、释文[1]

二、简注

赛,比试,此引申为“夸耀”,指蔡哀侯宣称陈侯之女中其妻貌最美;是,肯定,认为正确,“是息妫”即“以息妫为是”,意息侯认为自己的未婚妻息妫较之蔡哀侯之妻貌更美。“赛=”,据整理者意见,“赛”同“息”,而“赛”下之重文号为“误衍”。笔者不认同整理者的判断,认为“赛=”当释为“赛息”。

息妫将出嫁到息国,送嫁车队向息国出发。归,出嫁,《说文》:“女嫁也。”

同姓,此指同父母。《左传·庄公十四年》:“蔡侯曰吾姨也。”姨,《尔雅》:“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妻之,乃隐晦说法,即息妫被蔡哀侯玷污。妻,此处之意为玷污,《后汉书·董卓列传》:“妻略宫人。”

战事已息,楚文王回师,路过息国,做客。简文“以”,同“已”,笔者认为即当释为“已”,止息、平息之意。

简文“以”,笔者认为当释为“与”,交好之意。《康熙字典》:“古以与声相通。《礼·燕礼》君曰:以我安。《注》又与也。”

楚文王既已见到息妫之美貌,(作为回报,)就把蔡哀侯释放回蔡国。还,交还,归还。

是,此;堵敖,楚文王子,《史记·楚世家》作庄敖;及,《说文》:“逮也”;成王,名恽,楚文王子,堵敖之弟。《史记·楚世家》载:“(楚文王)十三年,卒。子熊囏立,是为庄敖。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清华简《系年》第四章(局部)

清华简《系年》第六章

清华简《系年》第五章(局部)

安,安定,指停止用兵,意楚文王心满意足,贪婪心得到了满足;贡,赐,简文“赣”,整理者释为“恐”,笔者认为当释为“贡”。

三、白话译文

蔡哀侯娶陈侯之女为妻,夸耀其妻貌美;息侯也与陈侯之女订婚,认为自己的未婚妻息妫更美。息妫将要出嫁到息国,送嫁车队过境于蔡国。蔡哀侯下令拦住息妫一行,说:“凭着你和我蔡哀侯之妻乃亲姐妹的缘故,不能过门不入!”息妫一行不得不接受蔡哀侯的强请。息妫入蔡后,被蔡哀侯玷污。息侯怒,于是派人给楚文王送信说:“请你出兵来攻我,到时我将向蔡侯求救,你事先在某处设伏,就能击败蔡侯。”楚文王于是率楚师攻打息国,息侯求救于蔡哀侯。蔡哀侯带兵来援救息侯,楚文王在莘地伏击了蔡师,俘虏了蔡哀侯。回师途中,楚文王做客于息国,蔡哀侯随从。息侯与楚文王把酒言笑,蔡哀侯于是知道息侯乃有意坑害自己,于是偷偷对楚文王说:“息侯之妻貌甚美,您一定要让她出来,让您见一见。”楚文王遂命息侯让息妫出来相见,息侯拒绝,楚文王坚持。既已见到息妫,楚文王把蔡哀侯释放回蔡国。第二年,楚文王起兵攻打息侯,灭息国,杀息侯,抢息妫而归。“是生堵敖及成王。”楚文王从此开始侵略中原,西北方向把方城纳入版图,正北方向抵达汝水,东北方向与陈国接壤。心满意足之后,楚文王把顿国之地送给了息妫之父陈侯。

四、关于“蔡哀侯娶妻于陈”章的作者

关于“蔡哀侯娶于陈”章的作者问题,即关于清华简《系年》的作者问题,整理者认为:“(《系年》)做成于战国中期的楚肃王时,……作者虽可能是楚人,却不局限于楚的立场,甚至对楚国时有微词。”

笔者认为,清华简系楚威王太傅铎椒率楚史官团队抄录于周守藏室,乃周守藏室所藏商周二代档案之誊录本。此事之始末,或源自楚威王有开疆拓土争夺天下之心,欲借鉴先圣帝王之智慧与经验,故遣太傅铎椒率史官团队赴周,抄录古文献,并向当时任周守藏室史官的周太史儋(老子)请教——清华简《系年》即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至于整理者所言《系年》所记之事止于楚肃王时期,乃因楚肃王为楚威王之祖父,其生平大事为楚威王所不知,故老子所言止于楚肃王,而非楚威王之父楚宣王,盖楚宣王之事为楚威王所熟知;“甚至对楚国时有微词”,实表明老子对楚人之好用兵持反对意见。

五、关于“蔡哀侯娶妻于陈”章的主旨

《左传·庄公十年》曰:“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左传·庄公十四年》曰:“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两相比较,《左传》所载与《系年》“蔡哀侯娶妻于陈”章大体一致(《左传》增楚文王灭蔡的内容),可知蔡哀侯、息侯、楚文王三者之间的纠葛确为史实。

整理者说:“作者的主旨是在为书的读者提供了解当前国家大事的历史背景,同时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宋镇豪先生说:“《系年》是以历史大事的起因、经过和因果关系为题旨。”“《系年》……第五章记蔡哀侯、息侯和楚文王之间为纳陈国美女妫的争斗。”笔者认为二说从宏观和微观上准确地提炼出了《系年》“蔡哀侯娶妻于陈”章的主旨。

《尚书·大禹谟》记舜帝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郭仁成先生注曰:“金履祥云:‘人心者,知觉之生乎气;道心者,知觉之生乎理。’犹今言感情、理智。《书经集传》:‘人心易私而难公,故危;道心难明而易昧,故微。’”结合整理者和宋镇豪先生的论断,笔者认为,老子撰写此章的主要意图,是揭示出道心不彰而人心泛滥导致了蔡哀侯、息侯、楚文王之间的欺诈、抢夺、杀戮及报复,提醒读者(楚威王)从中吸取教训,克制滥用刀兵的欲望。其间之种种,结合《左传》中的记载,详析如下——

蔡哀侯好色、嫉妒,玷污息妫,乃始作俑者,导致了其后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但蔡哀侯率师援息侯,尚属“有义”;而在发觉息侯坑害自己之后,报复心理作祟,同样以阴谋为手段来报复息侯,从而造成息侯国灭身死、自己亦被楚文王所灭这样的恶果。

蔡哀侯夸耀其妻美貌,息侯则以息妫与之比较,可见息侯也有虚荣的心理弱点。正是这一点直接刺激了蔡哀侯的争强之心,从而拦下了息妫一行;为报复蔡哀侯,息侯勾结强敌、出卖同姓,乃属为报私仇而弃大义;楚文王要求息妫出来相见,息侯不能依礼坚决拒绝,属于无勇。从中可以看出,除去蔡哀侯、楚文王的因素,息侯的虚荣心、报复心、不义而无勇等,是造成其不幸的自身心理上的原因。

至于楚文王之伏击蔡哀侯,陈富磊、李若晖说:“桓公六年,楚事始见《左传》,乃斗伯比言于楚武王曰:‘吾不得志于汉东。’即言谋取姬姓随国之事。可知至迟自武王起,楚即有侵伐诸姬之行动。”卢昌德先生说:“蔡系周之封国,属于小诸侯国中的强者。蔡、息结怨,势薄力弱的息侯交通楚文王,欲借楚之手替他伐蔡泄怨。这对楚文王说来,真是正中下怀。蔡、息皆处楚之北,早是楚亟欲征服的对象。息侯何以单请楚文王帮忙,而不去联络其他诸侯呢?我想,撇开外交上的关系,当是息侯觉知楚文王早有伐蔡之心的缘故。在此以前,楚对蔡已有过军事举动也是说不定的。”据此,笔者判断,楚文王之所以响应息侯的阴谋而伏击蔡师乃因其贪婪之心膨胀,一直在寻找侵略中原的机会;其灭息国、杀息侯,乃属见色起意,心狠手辣;按《左传·庄公十四年》的记载,息妫因息侯之死而郁郁寡欢,为使息妫开心,楚文王不反思自身之罪责,而是借机攻蔡、杀蔡哀侯,从而取悦于息妫,属于用心阴险;在抢夺美色、土地与血腥杀戮的刺激下,趁东方之伯郑国陷入内乱之机侵略中原,为满足一己之贪欲发动战争,“不择手段,给人民带来无数的灾难”,乃属狡诈凶残。综合《系年》的描述和《左传》的记载看,史家对楚文王的评价乃贪婪好色、狡诈狠毒。

蔡哀侯戏息妫(选自连环画《东周列国故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版)

春秋形势图(选自《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

子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坤·文言》)若果蔡哀侯察觉并克制住虚荣、好色、嫉妒、报复等心理,息侯克制住愤怒、报复、畏惧等心理,楚文王克制住贪婪、抢夺、好色、嗜杀等心理,而皆遵循人伦道德行事,公平理智地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则三人之间的纠葛不会发展到杀人灭国的地步。甚或,若蔡哀侯未曾玷污息妫,那么此后三人之间的所有争斗、报复及伤害,在理论上则大概不会发生——《左传·庄公十四年》载:“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向);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笔者认为正是此意。

[1]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二)》下册,中西书局2011年版,第147页。笔者释文与整理者所做释文不同者以括号括之,并在“简注”部分予以说明。

[2]同上,第148页。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8页。从上下文之文义和文法的角度看,简文“是生堵敖及成王”之“是”显非指息妫,而应指楚文王、息侯、蔡哀侯三者之间的纠葛,如此“堵敖及成王”何意则有待深究,故“白话译文”部分原文引用,不译。

[4][6]李学勤:《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序》,李守奎主编《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中西书局2016年版,序第2页。

[5]《系年》的作者乃周太史儋(老子),是笔者的意见。参见拙作《〈史记·老子列传〉新解——兼及老学源流及其与“上博简”“清华简”等新出土文献之关系》,载《老子学刊》2019年第1期。

[7]宋镇豪:《谈谈清华简〈系年〉的古史编纂体裁》,李守奎主编《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第229—230页。

[8]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4页。笔者认为,郭仁成先生以“感情”“理智”解“人心”“道心”可谓恰当。

[9]陈富磊、李若晖:《失德而后礼——清华简〈系年〉“蔡哀侯取妻于陈”章考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10][11]卢昌德:《简论楚文王》,《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整理者左传清华
长沙吴简临湘侯国都乡民所在丘名考*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传记书坊
《肩水金关汉简(伍)》缀合札记∗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