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意气唱大风

2022-10-29 19:25綦国瑞
山东文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金石

綦国瑞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20年10月24日的那个下午:真个是秋高气爽,整个天空一片蔚蓝,望之目眩。天上只有一朵白云,似乎在飘动,似乎要消散,像是画家在雪白的宣纸上,不经意地涂抹了一笔。大自然对胶东这片土地总是特别眷顾的,秋阳下的胶东大地处处彰显着凡·高笔下才有的浓烈的色块,金黄的谷子,红通通的苹果……处处流动着丰收的庄稼、水果、草木混合而成,让人喜悦的丰收气息。

车子在福山区东古现东村(现已划归烟台开发区管理)停下,我们是来寻访王懿荣故居的。意想不到的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瓦砾场。无数的碎石、破砖、烂瓦、大大小小的土泥块,这些东西经过推土机的碾轧大致均匀地摊在地上。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古现东村,它已被打断了筋骨完全地瘫软在了地上。那些一代代人走过的道路没有了,那些为村民们挡风遮雨的树木没有了,那些曾有的世代留下的物质印记没有了。古现东村被连根拔起了。

下这样的决定,该得多大的决心啊。古现是古县的谐音,原来曾是牟平县的古县址,后来县衙搬走,就成了这个村庄,这是一座千年古村,更因是王懿荣的故乡而闻名。现在却列入旧村改造被夷为平地了。

极目远望,在这片漫漫瓦砾的尽头有几棵树,树的下边有几栋房子。和我同去的研究了几十年王懿荣的老专家吕伟达告诉我,那就是王懿荣的故居。我们踏着高高低低的碎砖烂瓦向那里走去,每走一步都发出“嘎吱,嘎吱”的刺耳声响,被踏过的那些陈年浮土在身前身后扬起股股黄尘。

当终于来到故居面前时,才发现已是一片了无生气的破屋:前后三排,东西该是10间屋的长度,总计也不过有30间房子。门前长满了青草,周围被遮挡。原来宽大的房梁早被拆下卖掉,换成了细檀条,那颇有气势的起垅瓦也已换成平瓦。只有从高大的山墙、平整的基石、门前的台阶和房上的拴马桩,才能隐约感觉到当年的一点风光。

在整个村庄消失后,这几座破败不堪的房屋,不过像一段被从树上砍下来已经干枯了的树枝,更像一具没有了生命的躯壳。站在门前草丛处,我感觉到丝丝的惆怅和茫然。

秋阳秋风里,吕伟达的娓娓细说,让那个书本上、传说中的王懿荣鲜活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发现,不管他有多少头衔,有多少业绩,王懿荣骨子里是个读书人,是个书生。他爱读书,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他把书读到心里去了,因此他的血液里,时时流淌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养分。他把书读到脑子里去了,因此他的骨胳里处处铺展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读书让他凝聚起浩荡的书生意气,读书让他铸就以天下为己任的书生风骨。

他出生的家庭是一个诗书之家。他家的祖训是“耕读立根本,诗书传世长”。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儒学世家。先祖们大都熟读经史,学问博洽,有著述行世。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年代,也顺理成章成为典型的官宦世家,明清两代,列翰林者6 人,进士27人,举人58 人,贡生58人,庠生368人。单是封疆大吏就有好几位。王懿荣的九世祖王骘官至江西巡抚,户部尚书。在总督任上,百姓都称他为清廉总督。康熙南巡曾专门召见他,赐书“养素”匾额一幅,褒奖他的清廉操守。他的祖父王兆琛也官至山西巡抚。

1845年7 月12 日,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王懿荣呱呱坠地,做巡抚的爷爷看这孩子长得天庭饱满,两目生辉,非常喜爱,亲自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王懿荣。奶奶也破格地出面,同门当户对的黄家订了娃娃亲。在这样一个诗书官宦之家,5岁那年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福山山环水绕,风景优美,秦始皇曾三次来过这个地方。王懿荣的家就在傍山近水的古现村。王家专门在“太史第”里选了几间通风向阳的地方做学堂。初入学堂,聪明灵光的王懿荣瞪着黑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墙上高挂的孔子像和满架的图书,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地方。给他启蒙的是外叔祖谢菴生,9岁时又受业于母舅谢琴南。在他牙牙学语时,母亲就教他背《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在母亲的教育下,有过目不忘之能,出口成章,时誉神童。进入学堂,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读完了《四书》《五经》,还系统阅读了《幼学琼林》《弟子规》等,并已经能够写文章、吟诗做联。他求知欲特别强,常常望着高高的藏书楼——遗书楼出神,恨不得快快长大,获得登楼看书的机会。

9岁时,他到登州参加童子试,带了两个圆火烧充饥,被学政看到,脱口说道:“怀中藏太极。”王懿荣明白学政是在试探他的才学,一边俏皮地抬头笑望着学政,一边把小手拍在胸口,朗声答道“腹内有乾坤”。学政闻之大喜,又拿《四书》《五经》中的题目问他。没想到,他是提头知尾。众考官也来了兴趣,纷纷上前提问,王懿荣越答越精神,考官倒没的问了,齐夸神童。主考官破格录取他为庠生,还展纸提笔,满怀喜悦地写下“目下十行字,胸藏万卷书”的对联送他。这在科举史上是个奇闻,小小年纪就完成了考秀才的伏案苦旅。

这段启蒙教育,在他幼小的心里播下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也练就了中国士大夫精神的童子功。仁义礼智信已开始成为他做人的方向和底线。他曾写过一首诗:生为近晚人,造物有深意,伊周匡世勋,孔门传心秘。勋乃诚所钟,秘为仁是置,俯仰古今间,后事师前事。

这真实地写出了中华文化对他“三观”形成的深刻影响。

14岁那年,风华正茂的他随被委任为京官的父亲来到了北京,繁华的京城让他眼界大开,也激起了他努力向上的少年豪情,他满怀激情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京城名人济济。教他读书的人上了大大的档次,望子成龙的父亲给他找的都是名儒高师,给他授课的先后有咸丰进士张恩煦、道光顾命八大臣之一的匡源、道光进士周悦让。这些人既有学问,又有从政经验,更对社会、时势有着深刻的见解。中国的《论语》《春秋》《易》《诗》等经典,在他们的讲授中都有了结合现实、深入浅出的阐释。这些名士大儒的讲授,让他深得中华文化精髓,孔孟之道深植心中,中华优秀文化已完全溶入他的血液。这些大儒们还给他传授经世致用的思想,引导他开阔胸襟视野,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学习。他们为他讲解经义之学,对其入仕为官的终极追求都有重大影响。在他们的教导下,他看到了繁华背后的危局,并开始为国家的安危而操心;他也看到升平背后的腐败和积弊,心中时时鼓荡起革故鼎新的思索。在大师们的教导下,王懿荣在家乡练就的童子功,已经裂变和凝聚为爱国爱民的初心,锻打和铸就了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书生品格。王懿荣已经从一个爱读书的神童,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书生,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一个堂堂正正、可堪大任的伟男子。

正因为他爱读书,才让爱国爱民成为他灵魂的基因;正因为他爱读书,才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他的自觉追求。他是吮吸着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乳汁长大的。王懿荣能成为治学的大师和伟大的爱国者都是读书的滋养。

他爱读书,但不爱读死书,他不屑于章句、帖括。所谓“帖括”,是科举考试的文体。在科举制度时代,读书是为了做官的,但他读书学的是经邦治国的大道,关注的是经世致用的学问。王懿荣的这种读书态度,使他17年间参加了7次科举考试都不得中。这可害苦了一心伴他读书的妻子,陪着他度过这17年时光的是他的元配黄夫人。黄夫人出身官宦之家,知书达理,聪明贤慧,自从她嫁到王家,才让死气沉沉的家庭充满了欢乐。她全心支持王懿荣走读书求官之路。然而,王懿荣却一次次让她失望。进了京城后,每逢大比之年,黄夫人就精心为他打点好行装。当王懿荣翻身上马,马儿咴咴地叫着离开家门时,黄夫人看着地上扬起的一片沙尘,就会收起笑脸,心事重重地关上门,她不知道这次是否得中。她已经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时刻,每于重阳放榜日,夜半听到街上有唱卖得中名录的声音,她都以被蒙头,说:“此声凄凉,与秋风并厉,不可闻也。”她终于没有听到报喜的声音。当他第8次考试得中的时候,黄夫人却已因病而逝了。王懿荣每每提起这事就非常伤心,他曾充满哀伤地写下《诰封宜人元配蓬莱黄夫人行状》一文,字字带泪的追述妻子好处。

王懿荣爱读书,但不读死书。他有着自己的爱好,并把爱好发展到极致,成为专家,还意外地发现了影响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甲骨文。

因为是书生出身,他一直把做学问看得比做官重要。王懿荣进京后,依然活得真实而热烈,他不屑也不谙官场的明争暗斗,只看重自己的操守和专注于治学。王家是诗书之家,著书立说,搜求金石是王家的家传,从小在这氛围里长大,对金石的偏爱,像一棵树一样在心里日渐长得枝繁叶茂,他受家族影响,把金石看成是中华文化的最真实留存,搜求金石、收藏金石、研究金石、辑录金石,成了他毕生追求。在不经意间,他有了自己的专业,成为治学的专家。他治的是金石之学,并成为此中大家。

清末之时,一些翰林名士不满足于整日吟诗作画,他们虽无实权,但关心国家大事,积极针砭时弊,参与朝政,人称清流。名极一时的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张佩纶等人皆在其中。王懿荣正直、耿介、幽默,敢言、有真性情的书生风范很快引起清流人物的注意。王懿荣也仰慕这些人的品格和作为,可谓惺惺相惜,很快把他引为知己。从此清流经常出入的“谏草堂”里多了一位意气风发、谈笑风生的王懿荣。这些人往往一人言事,众口相帮,形成了颇能左右朝政的积极力量。王懿荣出口成章,文才出众,颇受这些名士们的赏识,一时名噪京城,成为清流健将。

京城丰厚的文物资源,像是一片草丰水美的大草原,王懿荣不舍昼夜地在这片大草原上纵横驰骋。古旧书籍、古彝器、碑版、图画之类都是他的所爱,散署之后,他就会踱去各古玩市场,怡然徜徉其中,常常迷而忘返。日子久了,古董商们都认识了面带微笑、身材胖胖、说话幽默的王懿荣,只要他跨进古玩市场,立即就有人围到他身边推荐古董。每每遇到有价值的文物,就挪不动步。然而,他一个言官清流,囊中羞涩,看中了的东西,却无钱购买。回到家中常闷闷不乐。黄夫人懂得他的心事,就对他说:“明珠白璧,异日有钱时,即可以买到,唯有这类文物,往往如昙花一现,撒手便去,移时不可复得,以后再有奇遇,也未必是当时发现之物。”因此,每当王懿荣遇到难处,黄夫人就会将自己的裘葛、钗钏拿去典质,犹如厨笥移物,毫不吝啬。久久为功,家中所积文物极多,每逢盛夏,黄夫人都会亲自拿到院中晾晒。“防蠹鼠极力,岁以为常”,有她的全力维护,“儿女幼稚无知识,于文物皆不敢近也”。

公务之余,王懿荣如痴如醉地研究所得文物,同时,广泛涉猎经史、义理、训诂、韵学等学问,在考古、金石研究方面崭露头角。国中的金石大家陈介琪、李佐贤、鲍康、缪全孙都慕名与之交往,他们或当面切磋,或书信往来,共同探讨金石之论,他先后写出金石文字考释30多种,被誉为鉴别金石的权威。当时金石市场中出现疑而不决的问题,卖家和买家就会搭伙去找王懿荣判定,王懿荣每每都能给出中肯的意见。常常是他的一言即成定论。

金石一直是王懿荣的关注点、兴奋点和学问的重点,凡与金石相关者无不悉心深究。

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因勤于王事,“昕夕入值,风雨无间”不幸患了重病。这天,家人又把刚抓回的草药让他过目,他翻看着,以他对金石的敏感,其中的几块骨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不自觉地把它拿在手上仔细审视,惊异地发现,这几块骨头上,有着清晰的横横竖竖的笔画,似篆似籀,拿在手上反复观看,他的病中暗浊的目光突然变得雪亮。他大声地问家人:“这药是在哪里抓的?”家人不知主人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连忙回答:“是在‘鹤年堂’药店。”他不听夫人劝阻,穿戴整齐,就急不可耐地坐上轿子向药店赶去。在药店,他让伙计把这味称做龙骨的药全部拿出来。他戴上眼镜,一片片地仔细查看着,越看越兴奋,他觉得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文字。他边看边问,这些药材是哪里来的。当他听说是从河南安阳购得的,更兴奋了。他告诉伙计:“这些龙骨全要了。”回到家中,他不顾病体,戴上花镜反复研究,凭他多年积累的金石知识,他确定这是古人用来占卜的龟板,他又仔细地分析揣摩,这些文字应是殷商王朝王室重大活动的记载,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他把它定名为甲骨文。

俗语说:机会只对有所准备的人有用,真是的,王懿荣看似无意的发现,其实是因为有金石的深厚知识和熟稔,是对中国文化的敬畏。他的这一惊天发现,把中国文明追溯上推千年,并因此导致了殷墟的调查和发掘,使考古学在中国生根发芽。

甲骨当龙骨入药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正是他的专业知识和敏感,才免于它最终的绝迹,并重新书写了中国的文字和历史。

当国家和民族遇到危难时,王懿荣的书生意气顿时化作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当然,因为他的学问大了,在官场也曾得意过。光绪二十年,是甲午年,这年王懿荣刚好50岁,身体已微微发胖,但精力充沛,步履稳健,两道浓眉下的眼睛炯炯有神,全力操劳国事,奏疏频上。这也正是他在朝中为官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朝庭大考一等,以道府记名,晋升翰林院侍读,又升南书房行走,再署国子监祭酒,成为大清最高学府长官。

他的书法独具一格,很受慈禧太后的赏识。慈禧喜爱绘画,写意花鸟是其特长,她多次召王懿荣进宫,在她的画作上题词作诗。光绪帝对王懿荣更是高看一眼,他既喜欢他的才华,更敬重他的忠直,他对王懿荣的《更定京员津贴银两名目疏》《请速开马颊河分减黄河以弥东患而卫畿辅疏》等特别赞赏。曾亲书寿字赏王懿荣,每有大事常单召独对。这让许多官员为之羡慕。

王懿荣得宠并非邀宠更不恃宠,这年正是慈禧的六十岁寿诞,许多王公大臣都想借机讨好,搜肠刮肚地想办法让慈禧高兴。因慈禧对他的看重,王懿荣也存感恩之意。但他并不刻意讨好。王懿荣为官有金之刚,石之坚,为国为民,有股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冲劲。正是这年,中日海战爆发。国难当头,京城的官员们却顾而罔闻,甚至挪用了海军经费建了颐和园,更有人出了歪点子,要在皇宫到颐和园的路上,每隔一段布置一个庆寿景点,共60处,需240万两白银。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懿荣终于按捺不住早已愤怒的心情,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把一切愤懑倾倒在奏折上。开笔即为《吁暂停点景但行朝贺疏》,疏中毫不客气地写道:“承办诸臣,于裁减之中仍寓铺张之意。”并明确表达暂停之意:“此际安危所系,实在呼吸之时,将来红旗报捷,随时补行。”奏章即成,王懿荣拿在手上,反复阅读,再次字勘句酌。他知道此章一递,慈禧对自己的恩眷将付之东流,他还听说过慈禧的一句话:“谁让我一时不高兴,我让他一辈子不高兴。”虽难辨真假,但慈禧睚眦必报的性格他是知道的。最终他“不识好歹”的书生意气占了上风。国家安危是大事,个人恩怨不可计,他决定把这份奏章递上去。此折一上,满朝轰动,大家都在为办好寿诞出主意,他却不识时务,不知死活地上反对的折子,满朝官员都替他担心。让人想不到的是,迫于当时时势,慈禧太后并没有开罪于他,还听从了他的意见。但是这件事却为他留下了祸根。

不久,王懿荣听到了中日海战的战火已经蔓延到家乡胶东的消息。他心中升起了冲天的怒火,胶东久受日本侵扰,经年不息,现又大举进犯,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又担心百姓遭到日寇烧杀劫掠心急如焚,寝食不安。这时,他自小崇拜的戚继光横刀跃马的形象出现在他的面前,父亲当年回山东办团练的场景也出现在眼前。他决心学习戚继光,学习父亲,回到家乡办起团练保家卫国。夜半,他披衣而起,写下了字字千钧的《请求回籍兴办团练疏》。消息传出,好友劝他,你现在在朝中正是得势之时,如日中天,现在辞掉这个高位,远离朝堂和圣上,也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王懿荣就是活得坦荡,活得豪气。他说:“现在救国救民要紧,其他的事,就不去管他了。”夫人也劝他三思而行,他放言回答:“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朝廷命官,就该挺身而出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个人升降荣禄,身家性命有何所惜。”

这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光绪从奏折中看到了他保家卫国的忠心,也看到了他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勇气,他虽觉得离不开他,但还是为其忠勇所感下旨准行。

从京城通往山东的官道上,北风凛冽,大雪飞舞。王懿荣和几个随从顶风冒雪,打马疾驰,恨不得即刻回到家乡。路经胶东莱阳县,县令保留着戚继光的一把腰刀,外形弯弯的,像是一张刚开拉的弓弦。剑出鞘寒光闪闪,如乌云中的闪电,剑碰鞘嚓嚓作响,仿佛是大雨中的雷鸣。县令为其义举所感,把珍藏多年的戚继光用过的这口腰刀献给他。戚继光是王懿荣久已仰慕的民族英雄,他郑重地接过宝刀,抽刀出鞘,看着寒光闪闪的刀刃,激动得热泪纵横,大声地说:我一定要用这把宝刀和大家一起战斗,杀不尽日寇绝不还朝。

当晚,他面对戚继光的宝刀,浮想联翩,不能入睡。写下《宝刀歌》:“今朝喜得戚家刀,刀轻如纸光如水。”

在家乡的日子里,他骑一匹快马,奔波在胶东的县城、乡村,筹款项、招兵勇、买武器,委派头目,日夜操练。缺钱、缺人、缺武器,他殚精竭虑,倾其所有,连远在湖北的妹夫,总督张之洞也动员起来了。正在他万般就绪,准备挥军杀敌的时刻,李鸿章却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把中华民族的许多利益出卖给了日本,包括割让台湾。王懿荣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捶胸顿足,连说,他做了这样的让步,日本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事后证明他的意见是对的,但朝廷不听他的。一道上谕发来:“和议已定,毋庸招募,着即回京供职。钦此。”

看着这道上谕,王懿荣心生闷气,却也无可奈何。他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既然所组团练没有发挥作用,他就要把从朝廷那里支取的2500两白银还上。银子已经用出去了,国家也没有追缴,他却偏要与自己较这个劲。他认为钱虽花了,但终未能替国家出一力,“吾不敢累国家以度支也”。他对“廉”字的理解,可谓到了苛刻的程度。

2500两白银不是小数,钱从何来?这时候王懿荣的母亲谢太夫人站出来了,谢太夫人出身高官之家,满头白发,慈眉善目,仪态端庄,举止稳重,在家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王懿荣向她禀报了准备给朝廷还钱的想法后,谢太夫人对儿子的想法甚为满意,大加赞赏。但她知道儿子无多少银两,常典当衣物购置文物,要凑2500两银子不是那么容易,就主动又坚定地对他说:“把我值钱的衣裘、钗钏都拿去典当,把你妹夫(即张之洞)孝敬我的银子一并拿去。”她怕儿子不接受,又宽慰王懿荣说:“吾衣饰岂所固有,皆国恩之余。以国家赐予复为国家用之,何憾!”王懿荣听得潸然泪下,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和敬佩。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满门忠烈,何其壮哉!

王懿荣又变卖了一些家产,终于凑够了2500两白银,当上解国库后,他终于舒了一口气。

在回京复命的路上,他写下《偶感》一首:

岂有雄心辄请缨?

念家山破自魂惊。

归来整旅虾夷散,

五夜犹闻匣剑鸣。

这是他回乡办团练的体味,更是为国为民雄心的表白。在他心中国是最大的,国之忧是他之忧,国之难为他之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他的精神坐标和道德底线,是士大夫不泯的气节。

正因为他的书生本色,他是把国家看得高于一切的,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1900年,是中国历史上灾难深重的一年,也是王懿荣生命的最后一年。4月,英美德意兵舰开进天津,5月,八国联军开始由天津向京进发。北京城内一片混乱,一片恐慌,商店关门,市民逃离。

乱糟糟的御前会议上,按照慈禧的指示,王懿荣被任命为团练大臣。别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却坦然接受。

回到家中,谢夫人看他面色凝重,便问缘由。王懿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朝廷封了我一个送死的官啊。”谢夫人是王懿荣的续弦,也是官宦后代,聪明贤达。“你国子监祭酒,是个文官,大敌当前,却让你来组织团练,这明明是慈禧对你上折影响她寿诞的报复啊。”王懿荣没有作答,他的心里何尝没有这样的疑问。但是,这一点疑问,他很快就放到一边去了。大敌当前,每个国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何况自己是国家重臣。他立下决心要承担起保卫京城的责任,但深知危局恐怕难以收拾,他对夫人说:“恐怕是我为国殉难的日子到了,如果失败,只有以死表明对国家的心迹了。”谢夫人听得心酸流泪,但这是摆在面前的现实,两人商议把院中大井淘净,以备后用。

王懿荣的家在内城东安门外锡拉胡同11号,离皇宫不远。院中有一口大井,井口宽阔,井水很深。平日为了安全,井口放了一块大横石。这天,王懿荣脱去官服、官帽,只穿衬衣,率领仆人搬走横石,将井挖深、淘净,谢夫人也在旁边帮忙。仆人们不知主人为啥如此仔细地淘井,问他原因。他擦了擦头上的汗珠,目视深遂的井口,平静地说:“此吾止水也。”众人默然流泪。

王懿荣为办好团练,日夜操劳,“往往夜漏三下,未及就眠,心力交瘁,殆难言喻。”身为京师团练大臣,王懿荣根本没有军事指挥权力,下属千余人的团民,半是老弱残兵,而且缺乏武器。他只好向远在湖广的妹夫张之洞求援:“此一千百人,赤手白战,即有钱也无处筹买。公能稍为捐置否?此垂泣而道之者也。”

这就是王懿荣,为国为民自觉担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不久,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装备精良的禁卫军闻风而逃,团练更不能成军。京城大街小巷浓烟烈火,处处是枪声和惨叫声,百姓狂奔乱逃。他无力回天,沉痛地走回家中,对谢夫人说:“吾可以死矣。”他端坐到书桌前,拿出他喜欢的朝鲜贡品龟注砚,倒上几滴水,一丝不乱地磨起墨来,直到他看到砚台的中央出现了微微的黑色涟漪,才拿起笔蘸足了墨,轻轻地在砚边抹了抹,开始书写起来。外边已是炮火连天,但他却稳如泰山,虽然写的是绝命词,却面不改色,他一笔一画,笔笔到位地写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然后,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京师团练大臣国子监祭酒南书房翰林王懿荣。”表达了因没有完成国家使命,以死明志的决心。

现在看,他留下的这篇绝命词,字字雄健有力,排列得体,似石、似山、似刀、似剑,足见其即将赴死之时的淡定、从容和坚定。这是他毕生恪守中华精神凝聚的定力,是他金石性格的定格。

在绝命词上压上镇纸后,他从容地吞金,不果;再服药,又不果。

他抱起戚继光的腰刀向院中的大井走去。他42岁的夫人和31岁的儿媳张允淑也都相跟而出。当时,尚有9岁小儿、8岁长孙准备同时投井。众仆人“环跪而劝”,王懿荣大声呵斥,仆人无法,抱起两个孩子夺门而出。王懿荣先将戚继光腰刀投入井中,然后先将一脚跨入井上,紧接着又将另一只脚迈向井中,井中传出一声巨响,水花溅起一丈多高,接着是一阵“咕噜、咕噜”的声响。当归于沉寂后,谢夫人也一跃投入井中。儿媳眼看公婆投井,热泪满面,心如刀割,直接扑向井口,一个跟头,也坠入井中了。

王懿荣一门壮烈殉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悲壮的一页,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也树起了一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旗帜。他那“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星”的浩然正气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在接近黄昏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福山罗山坡。罗山坡其实是九峰相连的一带山脉。夕阳金色的余辉照耀在上边,像是九条金龙飞奔,气势非凡。在相连的三个山坡上,从山下到山上依次整齐地排列着数千座坟墓,每座坟前都立着同样的黑色石碑,栽着一棵柏树。放眼看去壮观而又肃穆,显示着过去人的严正和尊严。转来转去,终于找到王懿荣父子三人的墓地。

黑色的石碑上用金字书写着,皇清诰授:资政大夫 追赠侍郎衔 予谥文敏 二品衔国子监祭酒王公之墓。

王懿荣死后其实也没得安生。北京之乱结束后,王懿荣的灵柩被安葬在祖茔百岭顶。有人传内有慈禧所赐翡翠西瓜,墓被盗。1958年被挖开,发现有朝服、朝珠等物品,后坟墓被平整。2015年要在此处建厂,棺木被推土机掘起。有关部门得知消息,将骨殖收殓,由政府拨款修起了眼下的坟墓。

我们久久地站在墓前,向这位《红旗》杂志撰文赞扬的伟大爱国者致意。

据说,王懿荣故居正在修复中,愿这位伟人的灵魂再有一个安息之地。

猜你喜欢
金石
金石不朽 承载灵渠千年记忆
赤子之心 金石留痕——记旅美华侨、金石名家汤成沅先生
金石有声
“金石”情深 留下“不走”的好医生
冷热
抱朴子
月度游记
宜兴紫砂之我见
宝鼎
漫谈《两浙金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