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行

2022-10-28 02:49吕巧
大理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木棉花文友彝族

●吕巧

文友相邀去巍山县的牛街乡、黑潓江畔观赏木棉花,我便兴致盎然地在春日的一个早晨,与文友一同前往牛街。

牛街乡,位于巍山县西南方向,是大理、保山、临沧3州市,以及巍山、昌宁、凤庆3县的交界处,东邻巍山县的青华乡,西、南分别与昌宁县珠街乡和凤庆县鲁史镇、诗礼乡、新华乡隔着一条黑潓江,遥遥相望。所辖区域均为山区。取名“牛街”,是按风水和十二属相排列,到了此地刚好排至丑牛,便起名叫牛街。

我们清晨7点从县城出发,半弯的月亮还挂在西山。车行至山腰,红彤彤的太阳才从松林间露出脸来,四周的山脉在晨雾中延绵起伏,呈现浓淡相宜的画面。山路崎岖,在经过数个“回头弯”后,和我一样晕车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停下稍作休息。

从车上下来,一股清冽之气迎面而来。山坡上一片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在清晨的阳光中流光溢彩。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感觉整个身体血氧饱和度得到了提高,胃里也舒服多了。

格登酒

约两小时后,车行至一户山里人家门前停了下来。路上听文友说,这里的主人早已为我们一行备好了“格登酒”。格登酒我是知道的,哥哥每次进来办事都要带回家10斤的一桶一桶的格登酒,或是送朋友,或是待客。我虽不会喝酒,但闻到那天然的包谷酒香,沁人心脾,也知道这是好酒。

还未进门,从院子里散发出来的酒香已是醉人。院子正中,几张并排的四方桌上放了小巧可爱的几坛土罐,红布巾扎着封口。罐子分别贴了年份,最短的是6年。里面盛着的想来就是为我们准备的美酒了。

友人们显然已迫不及待。打开盖子,清香扑鼻而来。看着文友们如饮甘泉,怡然畅快,我忍不住小小啜了一口。酒于我而言,一直只知其辣难入喉。这一口,也辣,从不喝酒的我直伸舌头。主人笑了,说:“你再来一小口,保证你不辣……”我勇敢地又啜了一小口,只觉舌头没有第一口那么大的辣味刺激,醇香和绵柔在舌尖打转,氤氲着旖旎的香。这大抵就是喝酒人常赞美好酒用到的:绵柔、滑顺、醇香、喉韵这些字眼里的含义了。当我放下杯子,看到杯壁挂了酒液。对于白酒挂杯,有人说,那是酒液在重力作用下滑释放出“酒的眼泪”。格登酒的挂杯就很漂亮。

喝了美酒,仍不住想知道这神仙佳酿是怎么做出来的。主人带我们来到后院的酒坊。正巧,一位穿着漂亮的彝族服饰的阿姐正在出“酒饭”。热气腾腾的大木桶里取出蒸好的“酒饭”(包谷),倒进竹背篓里,身强力壮的一位彝族大哥接住背箩,将“酒饭”倒进木台子上摊开散热。一筐满了,又一筐。俩人无需要语言交流,配合默契。两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在酒香和热气氤氲中展现出一副勤劳致富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彝家人的吃苦耐劳、勤劳和朴实。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见识酿酒的全过程,便一起围坐在格登酒家的传承人——陈家国身边,听他讲解格登酒的制作过程。

陈家国开始讲解的时候,声音细、小,讲着讲着,变得绘声绘色,尤其是讲到“酒饭”入瓮入罐后的第二天,瓮中或罐中都会发出咕噜咕噜、叽叽滋滋的响声,他把耳朵贴近去听,然后根据这些响声来判断它们的变化情况的时候,他已是旁若无人,沉浸在制酒的过程里。而我,仿佛置身与酒坊里,于寂静无声中,聆听酒罐中有着无数小精灵,在变化,在窃窃私语……

听完陈家国的讲解,我对格登酒极佳的品质由来,有了自己的认识:灶是老土灶,烧柴火,旺!火力猛,才符合蒸煮包谷的火候需要;锅是老铁锅,生铁铸成,酿酒需要发酵(也就是陈家国所说的“糖化”),发酵后不锈钢物品容易产生铬等重金属,对身体有害,而铁就不会;甑子是老木甑,木板条箍成的。新出的酒,一定是要放入土陶酒缸,通过长时间的储存有效排除酒内对身体有害物质,如醛类,降低辛辣。储存过程里,酒里的酒精分子可以和水相互结合,酒精和水更加的紧密,可以让白酒更加的柔和舒适,不那么刺激我们的胃和血管,从而提升酒的品质。有人喝过酒后会头疼,其实是醛类、甲醇等有毒物质导致中毒了。原生态的食材与原生态的器具,制作出了原生态的格登纯粮酒。入口的东西,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好酒需好水,格登村的山箐水甘甜,它不仅滋养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也成就了因酒出名的格登村,让格登酒独此一份。正如石屏的豆腐制作,当地的“酸水”那也是关键。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走出酒坊,我看到太阳热辣辣地照耀着整个格登村庄,似乎来到了离太阳很近的地方,感受到太阳的火热。“格登”,据说在古彝语中意为:“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茶房寺

茶房寺是我们牛街行的第二站。对于茶房寺,我慕名已久。明代旅行家徐霞客1639年曾游历至此居住,并留下相关文字:“余谓此景不可失,乃循回磴披石关而徙之。阁乃新构者,下层之后,有片峰中耸,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窗户重叠洞开,延吐烟云,实为胜地。”可以看出,徐霞客对茶房寺记述形象生动,令人心之向往。立于茶房寺对面的山坡,茶房寺与我一条山箐之隔。“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茶房寺正是建于石头山崖壁间,地处滇西茶马古道要冲,三面临壑,箐深林幽。

我沿着山路,先下坡,到箐底,过箐沟,再登上石级向上爬坡。若是雨季,箐沟流水潺潺,草木欣荣,会更加幽深。陡峭的山坡上古树参天,盘根错节的庞大根系裸露在地表,像是一位老人突起的经脉,令人触目惊心!据说箐中常有猴群爬到岩壁和茶房寺顶打闹嬉戏,无忧无虑,自得其乐。

到达寺内,小小殿宇,分别有三层,每层都供有佛像。塑像和漆色保留尚好,面色慈祥柔和。风吹过,飞檐上的铜铃脆响,清静悦耳,恍如遗世独立。

古时滇西凤庆等地通往缅甸的茶马古道就从茶房寺下经过,过往马帮商人经过此地,常进寺休息。由于茶房寺有着险峻雄伟的独特建筑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再加上曾是明户部尚书龚和梅读书隐居之所,自明代以来就一直被世人称作“蜢璞岩仙境”,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文人骚客,并留下诸多诗文佳句。为了纪念龚和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彝族群众把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这天定为“茶房寺朝山会”。据说“朝山会”这天,大理、临沧等地的彝族同胞很多都会来到茶房寺赶“朝山会”。白天朝山,晚上就在寺庙对着的松树下“打歌”。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我们去茶房寺的当天,也有幸参加了当地组织的打歌队打歌。“会打歌的来打歌,不会打歌来瞧着;人活百岁都要死,愁眉苦脸做什么。”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居住于深山的彝族同胞们,虽生活条件艰苦,依然乐观而快乐地在这里生产和生活。

离开茶房寺,一路颠簸,黄灰四起。沿路不断惊喜地看到盛放的木棉花在尘土里欣然吐艳,似一团团火焰。木棉花树形独特,树干笔直高大。

木棉花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黑潓江边的沃柑园。远远地,我看到了沃柑园边,黑潓江旁高高耸立的两棵遥相望的木棉树,正值花期,花开朵朵红艳,簇拥着高大笔直的大树,似大团大团燃烧的火焰。一棵阔大粗壮,一棵秀立挺拔。在黑潓江的碧水和蓝天为底色的映衬下,有顶天立地的雄伟风姿,茫茫苍苍的悲壮。当地人称为“夫妻树”。

我来到“夫”树下,仰望蓝天下高高的木棉树。只见笔直粗壮的枝干旁侧伸出,托起一朵朵硕大、红艳艳的木棉花,每一朵都向着天空盛放。树下落英缤纷,花朵与玉兰花相似,颜色红得像鲜血,虽已花谢落下,竟是不褪色、不萎靡,犹如英雄的风骨。

木棉树紧依黑潓江,江面水平如镜,如翡翠般碧绿,忽有一种“高峡出平湖”之感。细看,江面泛着细小的波纹。越过黑潓江,对岸是临沧辖区,植被茂密,似有各树花开。从山那边吹过来的风,带着百花香,送来一阵阵凉爽。忽有一朵木棉花从树上掉了下来,“咚”一下,敲到我的脑袋。我拾起花朵,手中多了一份厚重。它不似桃、梨、樱开出的花那样娇弱,而是像一把火炬,热烈、奔放。据说这花不但美丽,而且还可食用、入药。我小心地的拾起几朵,放入包里,让这“英雄”的风姿多让我瞻仰一会吧!

木棉树的南面是沃柑园,正值果子成熟。我轻轻从树上摘下一个,入口甘甜,瓣瓣爆浆。江边海拔相对低,气温高,有利于沃柑的生长。

几位身穿彝族服装的小妹背着背篓正在园里摘果。我也想自己摘一些带回家,便问小妹妹借了背篓去摘。只一小会,我便让背篓压肩上疼得受不了,太阳像个火球似的烤着我裸露的皮肤,火辣辣。我摘的果子,过秤一称,才两斤多。牛街对外的交通并不是很便利,这一棵棵的种植、摘果,再运输出去,着实不易啊。

返回路上,我望向窗外,黑潓江如一条玉带,仿佛镶嵌在两岸陡峭的山岩之内,碧玉、脆莹,让人目不暂舍、心扉澄澈。

流经牛街的黑潓江是澜沧江中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文友是牛街人,他对我说,黑潓江是巍山人的魂,更是牛街人的魂,多少年来,在这个被远离城市繁华的大山里,有着大山一样性格的彝族同胞们质朴无华,与世无争,早已将黑潓江当成了生养自己的母亲河,故乡的标志,烙在内心深处,融于性格之中。

他的话又让我眼前浮现出,路上遇见的放羊人,那与世无争,淡泊的神情;浮现出格登酒酿酒传承人陈家国,讲述酿酒过程时那专注而入神的表情,以及发光的面庞;浮现出打歌人无忧无虑、欢畅的身姿;浮现出沃柑园里勤劳热情的摘果子小阿妹……似有如江水般奔流不息的血液在彝家人身体里流淌,顽强、热情,洞悉生命的真谛,待世事,早如江水,波澜不惊。

编辑手记:

流传了百年的古镇,成为我们重点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现今,政府在积极推动文化建筑修缮、园林建设、老宅故居活化利用。而如何将这些珍贵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好地展现、传承和发扬下去,这项事业还需要太多人的接续努力。剑川古城在近几年不断探索出古镇保护开发的新路子。《剑川古城景风公园记》的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剑川人,她几乎熟悉小城里的每个角落,一次次走进、返回,可感可知的周边风景,将景风公园的丰富内涵、历史渊源以及在时代发展中的变迁跃然纸上,让我们与周围丰富的世界紧密依偎。在苍山下,洱海旁,孕育了一个钟灵毓秀的白族古镇——喜洲。作为一个西南地区的村镇,喜洲在数百年来文风昌盛,白族民居建筑群辉煌灿烂,在抗战的乱世中,还成为一片学术净土。喜洲有着太多的细节需要我们走进了解。不妨跟随着《走进喜洲》的文字,不知不觉地被引入当下最鲜活的生活日常以及某个默默无闻的历史深处。品味地道格登酒,黑潓江畔登茶房寺,在百亩果园基地采摘沃柑赏花,《牛街行》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将我们带进牛街此行的缤纷体验,感受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猜你喜欢
木棉花文友彝族
木棉花开
彝族海菜腔
木棉花
木棉花英雄花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木棉花
“低头一族”制造车祸,婚姻交易引发无辜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