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承欢,陈 宏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考试内容设置要紧扣新时代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使命的“三大球”新发展理念。中考体育是评价初中应届毕业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技能类选考项目排球是检测学生运动技能习得的主要手段,但在全国开展范围内没有统一评价标准。排球各类技术动作在考核内容中虽有涉及,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项目测试内容少而简单,形式单一,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1]。为优化中考体育体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与《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2]。政策的颁布为中考体育排球考试体制改进明确风向标,其价值定位倍受重视,亟需完善考试内容体系,确保考试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因此,鉴于当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分析排球项目考试内容、评分标准、测试方法出现的问题,为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改革提出更趋完善建议及意见,拟提出与时俱进的中考体育排球项目优化策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3]。排球运动展现的良好运动能力是当代中学生所应具有的基本能力,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排球技术的考核内容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增强体能、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实现“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目标做出体育学科的贡献。
其中,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4]。中考体育排球项目价值取向所体现的“体育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体育精神五种形式。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通过自身不断地体育锻炼而提高,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排球的运动能力充分反映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助力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5]。中考体育的实施对推进“体育核心素养”具有积极导向作用,排球项目设置的具体考核内容则是“体育核心素养”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6]指出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要协调发展,强调“以文化人”与“以体育人”的融合。在促进“以体育人”教育理念上,中考体育的实施是检验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巩固“以体育人”是“以评促教”核心理念[7]。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价值取向应坚持“以体育人”思路,通过“以考促教”,推动初中排球教学实践课程设置,通过排球课程学习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排球训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加强排球的实践课教学,有利于提高排球在初中教育阶段的地位,通过校园排球文化的传播培养学生“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的拼搏精神[8]。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排球运动之美,感受排球运动之乐,真诚地爱上排球这项运动,培养学生团结战斗、勇敢拼搏的排球精神,让乏味的体育课堂“活”起来。“以体育人”的最终目标还得回归到育“体”上,这里是指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健康体魄,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中学生排球技术的掌握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打磨的过程。学生在练习排球垫球、传球等技能考试内容过程中,其体能、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黄金时期的生长发育。
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各种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长期参与排球运动的人群在力量、速度、弹跳、灵敏、反应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所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排球作为一项集体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在平时参与锻炼提高人们团结协作能力的同时,强化了人与人的交往能力,从而加速了人的社会化进程。健康的身体是生活学习的基本保障,初中阶段既是强基固本,激发运动兴趣的关键时期,也是排球运动技能发展的重要时期。中考体育的项目设置非常重要,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技能、身体素质、运动兴趣,还会在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中发挥重要作用[9]。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是根本任务,在培养参与运动锻炼习惯上,学生在备考排球项目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运动积累的过程,既是为了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也造就了一项运动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与良好的体育行为,为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的终极目标应指向“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10]。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以考促练”、“以练促教”与“常练常赛”的模式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利用中考体育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11]。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全国省市众多,笔者能力有限。因此,笔者选择了28个省会城市,四个直辖市(见表1),通过各地区教育官网、中考网、无忧网、高考升学网等相关网站猎取所选城市在2021年中考体育的实施方案,收集各省市开展排球项目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在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标准,作为技能选考项目的排球在全国各地出现的频次也较低,考试方案也不一,项目内容设置也各有差异。以排球运动常见的五大技术(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为项目设置内容对所选省会城市收集数据如表2所示。结合表2与图1的图表得出:在2021年的体育中考中,所选调查对象中有63%的比例的省会城市没有开展排球项目的考核内容,在开展了排球技能选考项目的城市中以垫球技术为主占31%,再次是垫传发技术和综合技术各占3%,而对于单一技术中的发球和传球技术则没有出现。可见,纵观全国省会的城市的排球技能选考项目以基础技术垫球为主,发现中考体育排球项目的设置存在着单一性的问题[12],缺乏趣味性、长效性和科学性。
表2 2021年中考体育开展排球技术考核内容城市情况表(n=12)
图1 所选城市2021年中考体育排球项目开设情况图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应聚焦于提升中考体育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热情和培养终身体育习惯,项目内容设置应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所开展的教学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综合体育能力,对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质量的检测与反馈。
评价不是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的有效性。评价机制是中考体育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呈现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两种评价机制。技能类体育项目的评价应聚焦于技术动作规范性,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排球作为技能类选考项目出现在中考体育中,仅有结果性的评价,往往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技能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单一的评价体系也会促使很多教学弊端出现。就运动技能形成过程而言,结果展示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忽视动作技术的学习过程,以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滥竽充数”的教学主体对象。加之“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失体育运动长效性的公允。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的评分标准是衡量学生排球技术技能的准则,它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直接体现。就收集数据来看,同一技术动作的考核在不同城市的评分标准是存在差异的,除北京、沈阳、乌鲁木齐和上海外,不同性别之间的标准也不一,男生普遍高于女生。以传垫发技术为考核内容的昆明市注重考核完成的成功率,以综合技术为考核内容的广州市注重时间的效益和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以出现频次最多的垫球技术来看每个城市的评分标准也是不同的(见表3)。综合各地实际考试情况来看,排球考核方案较为简单,虽为选考,分值占比也较高,考生可经过短时间的训练获得理想成绩,但这种“分高技低”的现象难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表3 2021年中考体育开设排球项目城市满分评分标准情况表(n=12)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的优化策略坚持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为基本范围,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考查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针对学生体质的现状,注重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所设项目内容应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各个领域。本着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轴心,从项目内容、评价机制、评分标准、场地条件的四个维度实现学生的体质健康和排球运动技能的习得,最终形成中考体育与初中体育教学相结合,教育部与学校相结合的“评估-反馈-干预”的健康闭循环体系。(见图2)
图2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优化策略关系图
1.构建以人为本的考试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设置积极贯彻国家全面素质教育的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对象,项目考试内容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材所学内容的排球运动技术技能。从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学生的诉求,合理根据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运动技能等全面素质所安排。鉴于7至9年级学生特殊时期,排球项目考试内容要适应生长发育与运动技能习得规律,塑造青少年得独立人格、强健体魄,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努力造就终生体育意识。
笔者建议三大球可采取三年三考模式,以此提高中学生排球技战术掌握程度得同时增加对三大球的重视。对于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积累,可设置基础的排球对垫球技术;对于八年级学生,相对而言已有一定的排球技术基础,在此阶段可设置垫传交替技术内容的考核模式,将垫球技术与传球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一定难度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对于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基础技术的考核与巩固,此阶段可借鉴NBA技巧挑战赛的思维模式,设置排球综合技术考核内容,将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相结合的同时,增加项目内容的多变性、娱乐性、竞争性与技巧性。
2.构建“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
为规避“一考定终身”的现象,国家教育部可牵头统筹规划,中考体育过程性评价应透明化,增加技能类项目的过程评定。构建以“过程+结果性评价+体质健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紧绕“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目标导向,注重“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的获得。
其中,过程性评价由学生作为评价主体,通过体育教师、班主任与班级同学三方评价客体,客观科学地对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课余体育锻炼中、技能学习情况等方面,从多层面、多维度的体育行为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即现场测试,在采用人工智能设备的同时融入工作人员的监管,增加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评价,确保整个考试过程公平公正,规范运行。中考体育排球项目体质健康评价则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运动技能习得规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排球技术技能进行评价,最终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3.优化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评分标准
项目评分标准关系到学生终结性评价的最终成绩,也是破除“唯分数论”与“分高技低”现象的关键密钥。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水平也有些许差别,这也就导致了开展中考排球的城市较少。因而,在制定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评分标准时,教育部可统筹划定标准区间范围,各地区因时因地因项优化评分标准。
对于七年级垫球技术的评分标准,则以一分钟内完成连续垫球技术,由完成个数与技术动作规范构成,满分个数标准控制在45-50次连续垫球。八年级则以考核一分钟垫传交替技术,同样由完成个数与垫传球技术构成,满分个数标准控制在25-30次连续垫传球。九年级则考核学生排球的综合技术,最终成绩由依次完成各单个技术的时间决定,具体由各地区规定。三个年级技术考核均有两次机会,取最优成绩。
4.规范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考试场地条件
自中考体育改革以来,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融入中考体育大家庭。排球项目的考试场地上要积极推进偏远地区红外线感应测试仪使用,确保电子计数准确科学实施,人工计数辅助极有必要。在测试过程中,利用红外线感应器与实时摄像头的监测保证测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加强偏远地区考试场地的建设与使用,采取就近考试原则,避免乡镇考生远距离参加考试,增加现场考核的科学性。
中考体育排球项目考试内容设置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融入新时代大数据信息系统建立中考体育信息系统,将每一位考生排球项目考试成绩乃至中考体育成绩上传到云端系统,考生可通过系统查看考试成绩。建立体育中考从评估-反馈-干预的良性循环机制,以此监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