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雨桐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8个大跳台项目,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就是其中一项。单板滑雪大跳台(Snowboard Big Air)是雪上竞技项目,参赛选手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大跳台一飞冲天,表演各种空翻、回转等空中绝技,属于单板滑雪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在北京赛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运动员采用与坡面障碍技巧类似的雪板,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抓板等技术动作后落地。比赛过程动作观赏性极强,视觉冲击力极大,运动员每一跳的发挥对于最终比赛结果至关重要。通过对比赛过程与结果的分析研究,则能够发现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以及制胜规律,为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和运动员夺取优异成绩提供借鉴。此外,目前有关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的研究文献较少,研究面较窄,通过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决赛成绩的详细分析,揭示动作难度、腾空与空中动作分以及着陆分和总成绩的内在关系,探索各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总结该项目未来发展趋势,力求为进一步提高成绩寻求突破点,为提高我国该项目运动竞技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备战2026年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提供理论参鉴。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与赛事成绩为研究对象。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文献及知网数据库,归纳整理关于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的相关信息,为研究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腾讯视频、北京冬奥会官网等平台观看2022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决赛的录像,详细记录比赛数据。
2.2.3 逻辑分析法
将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资料与比赛数据进行归纳,从而进一步分析第24届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的特征、运动员成绩特征以及制胜因素等。
2.2.4 数理统计法
将各国代表队比赛中的成绩等数据进行统计梳理,根据数据的整理对选手的战术、实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3.1.1 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的发展分析
单板滑雪也被称为冬季冲浪,是运动员脚踏单板利用身体和双脚来控制方向,在赛道上做出滑行、跳跃、腾空、跨越障碍等一系列技术动作的雪上竞技项目。单板滑雪竞赛项目分为U型场地技巧、大跳台、平行大回转、坡面障碍技巧、障碍追逐等分项。单板滑雪根据单项特点可分为速度类和技巧类。
单板滑雪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密歇根州一位叫谢尔曼·波彭的滑雪爱好者,仿照海上冲浪板为自己的孩子制作的一块滑雪板。世界上第一场正式单板滑雪比赛于1981年在美国科罗拉多举行。1998年日本长野举办第18届冬奥会上,单板滑雪首次成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增设男女U型场地技巧项目。美国的天才型选手肖恩·怀特曾获得过两届冬奥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冠军,被粉丝亲切称为“飞翔的番茄”。而单板滑雪大跳台作为一项全新的冬奥会项目直到2018年才首次出现在平昌冬奥会上,被称为女子单板滑雪难度“天花板”的奥地利名将安娜·加塞尔首届夺冠。
3.1.2 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的特征分析
单板滑雪大跳台高达49 米,约有 16 层楼高,运动员从助滑区御板滑下,瞬时速度就可达 80 公里/小时,高速助滑在跳台起飞和空中滑翔时形成完美助力,帮助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获得高分(图1)。运动员脚踩滑板从助滑区迅速滑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抓板等技术动作后落地。比赛时,运动员脚踩滑板从助滑区迅速滑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抓板等技术动作后落地。打分依据难度、完成度、高度、落地四个标准按百分制评分,取4个分数的平均分为本轮最终成绩。比赛有两轮预选赛,每一轮排名前5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共进行3次滑行,3次成绩中最好的2次成绩相加为最终排名成绩。5-6名裁判以100分为满分对运动员的空中动作、飞行距离、着陆等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运动员的最后分数由3-4名裁判的平均分决定。REGULAR(常规)指习惯左脚在前GOOFY(高飞)指习惯右脚在前,非习惯脚在前起跳得分更高。运动员出现失误将被扣分,小的失误(1-9分)包括手轻微触地;中等失误(10-19分)包括双手着地、由于动作不稳定调整动作方向;重大失误(20-29分)包括身体触雪;非常大的错误(30分)包括不是雪板先着地而是其他部分。如果有并列情况出现,则比较并列轮次中的两个最高分之和;仍然并列,则比较3个最高分;若还并列,则号码大的运动员在前。
图1 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场地
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展现的“动作名称版”体现的是参赛选手的技术动作难度,至于运动员的最终得分,裁判通常会从完成度、难度、高度和落地四个维度总体衡量。首先,在难度评分上,裁判主要看运动员在空中的转体周数、反脚、起跳、内转或者外转、抓板位置等都是考核的因素。其次是动作的完成度。从起跳到落地,选手应当在空中展现出良好的控制力,全过程动作稳定流畅、一气呵成才算高质量的完成度。第三个考核标准是高度,这当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标准,因为高度是支撑选手完成多次翻转度数的关键。但也要看到,腾空高度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还要看选手起跳时的爆发力是否足够以及飞行抛物线是否优美。第四个因素看落地。首先看落地平稳度,是否有雪板打滑、手触地、身体触雪、雪板回转等,如果有都会扣分。此外还要看雪板走刃是否干净,落地后雪板搓起的雪花越少,证明走刃越干净。除以上四点外,参赛选手的个人风格也会影响最终的分数。至于如何夺得最终的金牌,裁判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判:首先,是选手的完成度,就是动作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动作,客观的说就是落地时候有没有摔倒;其次,是选手动作的难度,选择不一样的难度会带来不一样的分数。以转体为例,三圈转体的1080和四圈转体的1440相比,1440会比1080的分数高,以及有一周的偏轴转体,两周的偏轴转体,同样难度高的会比难度低的得分要高。其中还有抓板,抓板会给动作增强美观性,这同样是裁判员打分的一个标准;第三,是高度,运动员在做动作飞大跳台时跳跃的高度。如果运动员跳跃的高度,比另一个运动员跳跃的高度高的话,那么裁判给他的分数也会给相对来说高一点;最后,是动作的多样性,动作有没有创新或者重复。比方说第一跳我选择了一个偏轴空翻,第二跳我可以选择一个转体加一个抓板,或者说我可以做一个左边方向,或者是右边方向以及双板涉及到的倒滑。倒滑也算是一个新的方向,这样也会给动作带来不一样的难度。单板滑雪有正反脚之分,选手出场时会有正反脚的说明。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是冬季运动中最高水平、最高规格的国际体育赛事。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之一,是一项以高度和动作为基础的竞技类比赛。运动员进行三次滑行选取两轮最好成绩相加再进行排名。在资格赛中共24名参赛选手进行3轮跳跃比赛,选取2次最好成绩相加排名,前12名晋级决赛。在决赛中12名选手进行3轮比赛,以三次滑行选取两轮最好成绩相加作为最终成绩。这种观赏性极强的比赛要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完成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体能、稳定的技术支撑和强大的心理支撑。这对于每个国家的参赛运动员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和未知性,每一个环节对比赛的最终结果都至关重要。
3.2.1 预赛分析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中,共有14个国家和组织的运动员参与,分别是加拿大、中国、日本、美国、挪威、瑞典、荷兰、芬兰、瑞士、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奥委会、新西兰和意大利。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预赛中,29名选手依次出场,进行2轮比拼,取两个最好成绩相加并依次排序,前12名晋级决赛(表1)。对参加预赛的29名运动员进行地区统计,欧洲地区的选手有14名,北美洲的选手有8名,亚洲地区的选手有5名,大洋洲的选手有2名。欧美地区参与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的运动员比较多占绝大多数,南美洲和非洲没有运动员参加。
表1 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预赛成绩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资格赛在北京赛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资格赛首轮,中国选手苏翊鸣排在第八位出场,这也是他在本届冬奥会的第二个项目。第一轮,苏翊鸣凭借高难度动作和出色的完成度,获得了92.50分的高分。第二轮,苏翊鸣落地时手触地稍有失误,得到62.75分。第三轮苏翊鸣落地时摔倒,拿到28.00分。最终取得分最高的两跳成绩,苏翊鸣以155.25分,资格赛排名第5顺利晋级决赛。
3.2.2 决赛分析
通过预赛排名前12位的运动员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出场顺序将按照晋级的12名选手的倒序进行。分为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每位选手各要完成三次滑行,取两次最高的成绩相加进行排名。
表2 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成绩
3.2.2.1 决赛第一轮分析
首先出场的是预赛排名12的加拿大选手达西·夏普,反脚的1620,但着陆失败,只得到20分。第二位出场的荷兰选手尼克·范德费尔登,向内转体1620,加一次抓板,着地时略有触雪,获得83.75分。第三位出场的美国选手克里斯·科宁,5周空翻转体1800,加前手抓板,动作干净,得到92高分。第四位出场的挪威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正脚外转三周偏周转体1800,加一次抓板,得到89.25分。第五位出场的加拿大选手马克·麦克莫里斯,向内翻转3周偏周转体1620,加后手抓板,得到80.50分。第六位出场的瑞典选手斯文·托尔格伦,内转1620抓板,但落地时触雪,着陆失败只得到25.25分。第七位出场的挪威选手马库斯·克莱韦兰,五周旋转前手抓板,得到87.75分。第八位出场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外转两周转体1800,抓板尾,得到89.50分。第九位出场的是日本选手国武大晃,内转1800动作,前手抓板,得到82.25分。第十位出场的是美国选手雷德蒙·杰拉德,内转1620,得到82.50分。第十一位出场的是日本选手大冢健,起跳高度不够,致使落地失败,只得到17.25分。第十二位出场的是加拿大选手马克斯·帕罗特,着陆时重心不稳,只得到28.25分。
第一轮过后,美国选手克里斯·科宁暂排第一,中国选手苏翊鸣暂排第二,挪威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暂排第三。
3.2.2.2 决赛第二轮分析
首先出场的是加拿大选手达西·夏普,反脚内转的1620,得到82.00分。第二位出场的荷兰选手尼克·范德费尔登,正脚内转1620加前手抓板,获得78.25分。第三位出场的美国选手克里斯·科宁,外转1440加连续抓板,落地时手触雪,只得到35.50分。第四位出场的挪威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内转1620,略有触雪,得到75.75分。第五位出场的加拿大选手马克·麦克莫里斯,向内翻转4周1800,加后手抓板,只得到21.00分。第六位出场的瑞典选手斯文·托尔格伦,内转1440加抓板,得到67.00分。第七位出场的挪威选手马库斯·克莱韦兰,两周向前偏周转体,得到62.25分。第八位出场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内转三周偏周转体1800,加一个后手抓板,得到93.00高分。第九位出场的是日本选手国武大晃,落地时触雪,得到50.25分。第十位出场的是美国选手雷德蒙·杰拉德,反转1620,落地时触雪,只得到19.25分。第十一位出场的是日本选手大冢健,反转外角1800,加后手抓板,得到95.00高分。第十二位出场的是加拿大选手马克斯·帕罗特,反转外角1800,只得到94.00高分。
前两轮过后,中国选手苏翊鸣以182.50分暂排第一,挪威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暂排第二,荷兰选手尼克·范德费尔登暂排第三。
3.2.2.3 决赛第三轮分析
最终决胜轮的出场顺序是采取前两轮选手得分加和倒序,首先出场的是瑞典选手斯文·托尔格伦,着陆失败,只得到21.50分。第二位出场的加拿大选手达西·夏普,身体先触雪,着陆失败,只得到5.75分。第三位出场的加拿大选手马克斯·帕罗特,外转三周1620动作,得到76.25分。第四位出场的是日本选手大冢健,外转1800,动作没有完成,落地时触雪,只得到33.75分。第五位出场的加拿大选手马克·麦克莫里斯,四周转体,加后手抓板,只得到33.25分。第六位出场的是美国选手雷德蒙·杰拉德,反转内角1620,得到83.25分。第七位出场的美国选手克里斯·科宁,外转1440加前手抓板,落地时手触雪,得到64.00分。第八位出场的是日本选手国武大晃,得到84.00分。第九位出场的挪威选手马库斯·克莱韦兰,着陆时触雪,只得到39.00分。第十位出场的荷兰选手尼克·范德费尔登,着陆时触雪,只得到26.75分。第十一位出场的挪威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内转1620,得到82.50分。最后出场的中国选手苏翊鸣,得到33.00分。
最终,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苏翊鸣第一跳89.50分加第二跳93.00分最终得分182.50分成功夺冠,挪威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银牌,加拿大选手蒙斯·勒伊斯韦兰铜牌
1.具备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优势的国家都是广泛开展该项运动的国家,对北京冬季奥运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的参赛运动员统计与分析可知,目前,欧美地区参与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的运动员比较多,南美洲和非洲较少。欧洲与北美洲在参赛运动员占近八成,其竞技表现在该项目上处于优势地位。
2.虽然我国夺得金牌,但是高水平运动员屈指可数,而且较其他高水平运动员相比优势并不是很大,仍需发扬优点补齐短板,提高竞技实力。
3.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比赛中,稳定的发挥、较高的专项素养、较强的心理以及出色的体能素质等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基础。
1.针对我国运动员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成绩上的稳定提升路径,首先需要借鉴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运动员在该项目上的比赛经验与训练手段;同时还要关注动作难度、起跳、空中动作及着陆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确保难度系数在符合自身特点的前提下,高质量的完成动作。
2.通过全民参与,很好地带动了赛事的推广,从而进一步拓宽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赛事后备人才培养的渠道,为我国未来保持该项目竞争优势提供人才支撑。
3.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运动员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优势,且最终成绩也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技术动作、稳定的发挥等基础之上。因此在我国运动员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训练的过程中,应发掘该项目的训练特征,结合比赛实际,稳步推进训练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