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曲,敬龙军
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再一次发挥制度优势,以出众能力成功筹办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更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理念,谱写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1]。本届冬奥会中,我国第一次参加了全部冰雪竞技体育项目,获得9金、15枚奖牌,位居金牌榜第3名,开创了我国冬奥会参赛史上的最佳成绩。尽管如此,我国冰雪竞技体育依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竞技水平远低于世界冰雪竞技体育强国,但目前国内对此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分析北京冬奥会赛事成绩数据基础上,分析北京冬奥会后世界冰雪竞技体育实力现状和中国冰雪竞技体育实力现状,研究中国冰雪竞技体育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探索我国冰雪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路径。
图1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我国冰雪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路径结构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共有金牌109枚、银牌109枚以及铜牌109枚,共327枚奖牌。速度滑冰项目和短道速滑共刷新2项世界纪录以及17项冬奥纪录。挪威16金、德国12金、中国9金位列前三名。北京冬奥会与平昌冬奥 307枚奖牌情况相比,多了6金、7银和7铜共20枚奖牌。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冰雪运动正在飞速发展,处于动态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主要与世界各国对冰雪运动的重视程度以及训练水平不断攀升有关。当今世界冰雪运动竞争日趋激烈,形成了奖牌分流的态势。
在中国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挪威以16金的好成绩打破冬奥史上金牌记录稳坐霸主地位。从与生俱来的自然条件到扎根民众心中的冰雪文化,挪威的成功看似简单。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挪威政府和企业积极发展相关的冰雪体育产业。至今挪威全国有1.2万多个体育俱乐部,年轻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率高达93%。既能让民众在冰雪中享受快乐,也能让民众懂得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突出的优势得以让挪威在冰雪运动项目上依旧一马当先。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德国获得了12金10银6铜的好成绩,位列北京冬奥会金牌榜第二。分别在雪橇四金、雪车三金、钢架雪车二金。由此可见,德国有9枚金牌是在雪车(撬)项目上取得,占据金牌总数的75%。早在1970年,德国便开始修建专业的现代雪车雪橇赛道,是全球专业赛道修建最早、数量最多的国家。其次完善的青训体系为德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量雪车雪橇人才。正因为如此德国才能在雪车(撬)项目上持续保持实力强劲。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虽然荷兰只获得8金5银4铜,共17枚奖牌的成绩,位列北京冬奥会金牌榜第六。荷兰有8枚金牌都是在速度滑冰和短道项目上取得,占比百分之百。在速度滑冰和短道项目上共取得十六枚奖牌,占比94%。目前,荷兰人在冬奥会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中已经获得137枚奖牌,分别是50金、45银、42铜,奖牌总数量和金牌总数量稳居全球首位。短道速滑项目在荷兰可以说是全民运动,堪比我国的乒乓球项目的普及性。这正是荷兰队在短道速滑项目中长期处于霸主的主要原因。
表1 北京2022年冬奥会金牌数量前十名奖牌分布情况表(单位:枚)
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87位女选手和89位男选手参加比赛。我国第一次参赛全部冰雪竞技体育项目,获9金、15枚奖牌,开创了我国冬奥会历史上最佳成绩。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取得了金牌榜第3名的惊人成绩。这是中国首次进入冬奥会金牌榜前5名。北京冬奥会有91个国家参加比赛,有21个国家瓜分109枚金牌。中国代表队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上夺得4金,短道速滑比赛上夺得2金。从北京冬奥会金牌榜上来看,发现中国冰雪运动整体水平有飞速提升的态势。金牌榜排名由平昌冬奥会的第16位提升到了本届的第3位。但我国冰雪竞技体育依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且远低于世界冰雪竞技体育强国。
我国在自由式滑雪中,斩获到4金2银的惊人成绩。收获颇丰,成为中国代表队冰雪项目最大赢家。也是中国代表队历史性的跻身冬奥会奖牌榜前三的关键一项。赛前,运动员谷爱凌的表现就备受冰雪迷们关注,谷爱凌凭借优异的表现完美诠释着不负冰雪迷、不负国家的使命与担当。中国自由式滑雪队惊艳全球,令人不得不盼望该项目的未来。
中国代表团戏剧性摘得首金。比赛现场,世界第一的中国队本以为失去争牌资格。但令人惊奇的是,在决赛中以绝对的主导地位打败三支队伍,我国冬奥史上首个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军得以产生。中国队赛前一直被视为在此次冬奥会中,最有希望夺得第一个金牌的赛项。但中国队即使在主场出战并肩负首金的重压之下,半决赛中仍然赢得了相当漂亮成绩,以打破冬奥世界纪录的时间内完美出线。在准决赛中,面对争冠大热之一的荷兰队爆冷门而出局。对于匈牙利、美国和苏联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由于张雨婷与任子威交棒的失败,中国队成绩大幅落后。庆幸的是,裁判员们认为美国队和苏联奥委会的违规而撤销了参赛资格,中国队也顺利上位决赛。在决赛中,四名高水平运动员强强联手,任子威在第5圈凭借实力成功突围到第一,最终武大靖力压意大利选手,斩获我国北京冬奥第一金。
我国短道速滑队一直是我国冰雪体育的骄傲。武大靖运动员曾在接连的二届冬季奥运会上夺得过奖牌。至北京冬奥前,短道速滑获得的金牌约占我国总金牌数的78%。但在二零二二年北京冬奥会项目上中国拿到了九枚奖牌,当中有二枚短道速滑冰奖牌。在男子和女子的项目赛事上中国队都发挥失常。这也为我国短道速滑队在今后的集训和参赛敲响了警钟。
苏翊鸣击败顶级滑雪选手获得冠军。在第一次跳跃中,苏翊鸣得到了89.50分。动作结束后,苏翊鸣也开心的笑了。在第二次跳跃中,苏翊鸣完美转身,超高分通过。在第三次跳跃开始前,由于前几名参赛选手得分低于苏翊鸣,提前赢得了金牌。但单板滑雪专业化队伍建设欠佳,不利于单板滑雪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关于“成功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1]的重要讲话,为我国冰雪竞技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北京冬奥会上涌现出许多精彩冰雪赛事,备受广大人民所喜爱。冬奥会极大强化了广大群众的冰雪竞技体育意识,为逐步实现我国冰雪竞技体育实力以及世界核心竞争力双增长打下了坚实群众基础。
我国持续推进实施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冰雪场地设备建设规划(2016-2022年)》《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提出进一步完善“冬奥遗产”开发工作,加强战略规划和布局,完善区域冰雪产业发展体系。以冰雪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大众休闲健身和体育表演为核心,以冰雪体育旅游为主导,以冰雪设备的制造为支撑。持续推进冰雪竞技体育“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进一步为我国冰雪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坚实群众基础。
冬奥会的遗产成果丰硕,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地区发展两不误。冬奥赛事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后冰雪旅游的持续吸引物,成为冰雪旅游的推广平台和旅游创意产品开发的重要元素[2]。体育领域:体育遗产作为北京奥运会最直接、最重要的遗产,给我国冰雪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领域: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使奥林匹克精神和理念在中国扎根,促进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文化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世界人民更加团结,使世界人民更加熟悉和融合。环境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谱写中国底色。城市发展领域:著名的体育城市张家口,在新时代建立了长期发展目标与独特的特点和明确的定位。区域经济领域:筹备北京冬奥会是促进北京、天津、河北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丰厚的冬奥物质遗产,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很多人参加冰雪运动都因运动场地受限。由于冰雪运动的开放历史短,以及我国冰雪文化的低普及,中国75%的冰雪健身运动员是雪、冰爱好者。目前,我国90%以上的滑雪胜地都建在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内,滑冰场特别是室内滑冰场,基本建在城市地区。大多数围绕城市地区建造的中小型滑雪胜地规模都不大。目前,我国只有大约20个滑雪场,垂直落差300多米,有770多个滑雪场,只有198条架空索道、367条拖牵、4000个造雪机器、400台压雪机。法国大峡谷滑雪胜地的设施比中国加起来还要多。在中国大力推广冰雪运动,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发展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能满足新型冰雪产业的发展。更能确保良好的市场需求。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带来了重大发展契机,面对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从24届冬奥会的表现来看,我国在冰雪竞技体育表现差异化明显,冰上竞技体育比雪上竞技体育要好。冬奥史上,中国获得了77枚奖牌。74%的奖牌在冰上,26%的奖牌在雪上。可以看出,冬奥史上冰上运动的比例要高得多,雪上竞技体育的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发展。吉林附近地区基础好,助力快速发展。其他地域受教师、资金、社会意识、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吉林省东、中部地区雪场资源较丰富, 西部缺少雪场资源,一些地区铺设学校冰场缺少资金、场地、设备。各地普遍缺乏具有冰雪运动素养的体育教师[3]。
自申办冬奥以来,冰雪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我国的冰雪产业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企业之间主要是竞争关系,沟通合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同质化建设严重,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4]。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力度有所欠缺。据相关数据统计,只有松花湖等三个大型雪场16年的游客超20万人次。截至2018年6月,中国只有700多个滑雪场,其中包括300多个冰场。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中国使用的外国品牌居多。如果中国的冰雪产业想要成长和发展,必须建设特色冰雪运动产品。
努力实现冬奥场馆面向全国人民开放,推动冬奥赛场旅游业的发展,让冬奥遗产发挥最大利用效益。在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的同时,可通过当今的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冰雪运动。
坚持“冰雪运动进校园”战略,巩固让年轻人参加中国冬季活动的基础。借助“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成功经验和文化遗产,“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渠道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只有支持和培养我国广泛的冰雪运动潜在参与者和爱好者,才能为我国冬季运动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动力。应充分肯定“冰雪运动进校园”战略取得的突出成绩,为推动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形成了积极的促动作用[5]。应坚持以体教融合引领“冰雪运动进校园”可持续发展[6],破解“冰雪运动进校园”关键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7]。
雪上运动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我国冰雪竞技的发展。中国需要在冰上运动方面取得成就上继续突破。为了实现冰雪竞技的平衡发展,需要增加冰雪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有效地整合冰雪运动的内容。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后备人才培养改革,加强训练队伍建设,完善冰雪体育场馆设施。
1.加强冰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由教育部门领导,社会机构协助安排冰雪竞技专业人才培训,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参与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学校冰雪竞技体育能力。还可以提出和改进人才训练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冰雪竞技人才的训练效果。
2.开放冰雪竞技课程,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教育部门和体育组织的指导下,学校应在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基础上开设冰雪竞技专业课程并积极推广。帮助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更专业和标准化的冰雪运动,激发他们的运动潜力,并在冰雪竞技中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按年级分层次开设冰雪竞技课程,有针对性的训练,加强建立滑冰和冰壶队,培养一些冰雪竞技能力和综合运动素质强的学生。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将校外冰雪竞技体育场馆设施的硬件优势和校内冰雪竞技体育的人才优势相结合,打好组合拳,共同谋发展。学校还可积极与社会体育组织合作,在社会体育组织内搭建人才培养基地,从而发挥社会体育组织 专业力量,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添砖加瓦[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演绎了生态无限的巨大经济价值。自然界的降雪是人类无价的文化资产,更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尊重与保护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降雪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中国高寒地带冰雪经济的迅速繁荣。
1.加强我国冰雪企业产值能力,补齐冰雪企业短板。产能是冰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障。冰雪企业产能小,研发设计水平落后,已成为我国冰雪企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短板。
2.充分利用网络,构建直播平台,优化冰雪产业运营模式。目前,我国冰雪产业运营模式传统、单一。通过构建直播平台替代传统市场运营,能大大降低成本,增强效率。同时要加强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取长补短,共创未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高标准,得以满足消费的更高需求。
3.与国际接轨,深度合作共赢。发挥“一带一路”的经济作用,实现走出去、领进来的深度合作关系学习优秀创意和先进技术。打破垄断,发挥中国的市场的主体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分工。提高我国冰雪产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4.完善冰雪产业制度建设,助推企业飞速发展。在冰雪企业成长壮大的初期,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的同时应具有冰雪企业发展的前瞻性。得以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飞速发展。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冰雪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期间,中国冰雪产业种类、冰雪装备业、场地制造业发展迅猛。同时也将中国的冰雪经济、冰雪产业的发展推上了一日千里的快车道,让世界冰雪产业中显现更多的中国品牌、中国力量和中国贡献。通过对北京冬奥会赛事进行深入分析,对北京冬奥会后世界冰雪运动的竞技实力分析以及对中国冰雪运动竞技实力现状进行评述。面对我国冰雪竞技体育目前存在的冰雪竞技体育人员参与不够、冰雪竞技体育发展不均衡、冰雪产业链规模不够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通过大力推广冰雪体育,扩大冰雪体育人口;注重冰雪体育后备人才培育,推进冰雪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加强冰雪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特色冰雪运动产品。另外,在促进冰雪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同时,提高冰雪竞技运动员在未来国际比赛中的优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