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洁,王厦羿,2,秦 毅
林格曼效应(Ringelmann Effect)是由现代学者林格曼所发现。在1882年的“拉绳子”试验中,7个男人分别拉一根绳子,然后组成团队拉绳子,将个人最大拉力和团体运动时的拉力进行测定与纪录。实验结果显示,当个人单独活动的过程中,个人可拉动的重量平均达到85kg,但集体活动过程中,平均每一位成员只可发挥65kg的拉力。说明团队人数越多的情况下,个体表现明显下降。因此,我们将个人表现随着团队中人数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但如果这种团队表现的下降归因于个人动机的下降,则被称之为“社会懈怠”。
足球作为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1]的体育运动,经过是在:“本方控球时(进攻)、丢掉球权时(由攻转守)、对方控球时(防守)、获得控球权时(由守转攻)”四种快速转换的比赛时刻中完成进攻与防守的较量。历经一个多世纪后,不同足球队在现代足球发展趋势背景下,逐渐拉近了彼此间的差距,形成日益激烈化的博弈态势。随着对抗与速度的加快,特别是能实现更快、更多层次的攻守转换,让参赛球队认识到有效组织攻守转换时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日益影响着赛事的变化趋势[2]。尤其是由攻转守的情况下,如果一方没有把控住球权时,能够做到即刻施压对方持球者,大概率能够将球权抢回并及时组织进攻;否则,就会陷入对方组织的快速反击中,进而大概率产生丢球,尤其在高水平职业联赛中格外明显[3]。
当进攻转换为防守时,球员很难再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但进球也常常发生在比赛中的此类攻守转换的时刻。在这样的环境中,球员的位置会随着球员的位置而不断的调整,而防守阵形的稳定对于球队的防守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场上队员位置的变化进行调整的同时,加强防守阵型的稳固也对球队防守的质量至关重要[3]。要想提高防守阵型的稳固性,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防守人数,即在由攻转守的阶段中增加回追的防守队员。由于当前的研究围绕:林格曼效应的二次试验、不同理论对林格曼效应背后的社会懈怠进行解释,而针对具体运动项目的实践性研究也仅限于赛艇运动。唯一与足球运动相关的研究旨在探讨动机水平、个人成就目标和足球运动社会懈怠的三个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并未对足球运动员防守表现进行相关评估。所以,本文结合林格曼效应,试图探讨:发生由守转攻后,在增加防守(回追)人数的情况下,个体的防守表现是否会提高或降低。
2.1.1 林格曼效应的释义
林格曼效应(Ringelmann Effect)是由现代学者林格曼所发现。在1882 年的“拉绳子”试验中,7个男人分别拉一根绳子,然后组成团队拉绳子,测量和记录个体的最大拉力以及团队形式时的拉力。实验结果显示,当个人单独活动的过程中,个人可拉动的重量平均达到85kg,但集体活动过程中,平均每一位成员只可发挥65kg的拉力。说明团队人数越多的情况下,个体表现明显下降。Ingham[4]以及Latane Williams和Harkins[5]重复林格曼的实验,并使用复杂的拉绳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实验控制。他们发现团队绩效的大幅下降可能部分归因于个人努力的减少,而不是协调性的丧失。Latane等人认为这是集体工作中社会懈怠的表现下降。因此,社会懒散被定义为:“集体工作时个体的动力和努力的减少[6]”或“与单独工作相比,集体工作时个人努力的减少[5]”。后一个定义明确指的是所谓的林格曼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将个人表现随着团队中人数增加而降低的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但如果这种团队表现的下降归因于个人动机的下降,则被称之为“社会懈怠”。
2.1.2 林格曼效应的研究现状
目前的有关“林格曼效应”的研究均围绕着以林格曼所做的实验为例,重新对实验的详细过程进行因素分析。例如:Kohler发现在4.5到3.5之间的狭窄性能范围内,发现小组表现的提高水平高于个人表现的水平,并使用举重和绞盘转动的实验程序从3人组和4人组中获得了可比较的结果,尽管它仍然需要用现代测力计来复制[7]。
不过,也有其他实验对林格曼效应给予了新的解读。Czy S H等人选取参与团队运动的人和不参与团队运动的人进行单独和集体拉绳。两人、三人、四人和六人小组由以前没有运动经验的人以及从事个人和团队运动的人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以前在集体(团队)运动中的经验消除了社会懈怠的影响[8]。Ingham A G根据林格曼的实验,重新设计了两个相类似的实验。研究A尝试使用人数从 1~6不等的受试者组。随着小组人数从一个人增加到两个或三个,表现显著下降;但增加了第四、第五或第六名成员产生微不足道的额外减量;因此,效果不是线性的而是曲线的。研究B旨在检查绩效损失的可能来源,分离“协调”和“动机”损失的因素,消除成员间不协调的可能性,随着第一个和第二个感知到的同事的加入,个人表现显著下降,但随后在感知到的团队规模为三到六人时趋于平稳[9]。
后续的有关林格曼效应的研究,大多是通过相关理论与假设来探讨“社会懈怠”。例如社会影响理论[5]、唤醒减少和可识别性[10]、评估潜力[11]、努力的可有可无性[12]、努力匹配[13]或自我注意[14]。并由Høigaard[15]等人总结出几个可能是造成社会懈怠减少的原因:任务对参与者有意义[6][16];参与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17],不过前提是该实验与其专业知识有关;参与者的实验表现可以被评估和识别[10][18];女性的社交闲散程度较低[6][19]。
真正将林格曼效应应用于具体运动项目的实践性研究也仅限于赛艇运动,文章指出:大学赛艇新手存在一定的林格曼效应或社会游荡。但在其拥有一个参加团队运动的好学生,即使在个人赛艇的概念中,也会增加获得更好成绩的可能性(更多的划水次数和更多的力量)[20]。在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选拔舵手的四人船上,个别指标上存在个人大于团队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林格曼效应)。但竞技水平、强烈的团队信念和高积极性不仅可以缓解林格曼效应,而且可以使林格曼效应消失。尽管作为一个团队,努力的感觉更大[21]。唯一与足球运动相关的研究旨在探讨动机水平、个人成就目标和足球运动社会懈怠的三个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12],并未对足球运动员防守表现进行相关评估。
综上所述,当前的研究主要针对:林格曼效应的二次试验、不同理论对林格曼效应背后的社会懈怠进行解释,而针对具体运动项目的实践性研究也仅限于赛艇运动。唯一与足球运动相关的研究旨在探讨动机水平、个人成就目标和足球运动社会懈怠的三个不同方面之间的关系,并未对足球运动员防守表现进行相关评估。
2.2.1 足球运动中的由攻转守阶段
《中国足协青少年训练大纲》提出:在理解执行比赛理念的同时,要把握好四个关键时刻(图1)。分别是:(1)我方掌控球权后,采取进攻策略的情况:组织和制造进球射门时机;努力实现进球得分;(2)我方丢失球权时,准备由进攻转变为防守策略的情况:距球最近的队员快速逼近施压,有效遏制对方的行动空间和反击路径。举例来说,封堵对方直接向前长传;避免对方球员获得射门得分机会;(3)对方掌控球权后,我方采取防守策略的情况:干扰和打乱对方球员的进攻组织;尽可能迅速地将球抢回;保卫球门避免失球丢分;(4)我方掌控球权时,准备由防守转变为进攻策略的情况:迅速组织有效率、有效果的进攻;以最快的反击速度将球攻入对手的球门[16]。每个时刻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其相应所采取的行为策略也要适时快速转变。
图1 足球比赛的四个主要时刻
因此,从进攻转为防守,是当进攻一方在失去球权后立即进入防守状态,其既是防守的起始,更是球员角色转变的时刻。如果能在6秒的思想意识转换的窗口期内,迅速地转换成防守角色,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合理的防守动作,这样就可以快速阻止对方的攻击,从而让自己的攻击重新获得二次机会。
2.2.2 防守表现的评价指标体系
2.2.2.1 防守行为
关于防守行为,全国体育院校通过《现代足球》这一通用版教材对其概念作出了如下界定:在足球竞赛进行时,防守一方成员以抢夺控球权,以破坏对方进攻或抢夺控球权为目的而实施的单人或整体的防守技术、战术策略的统称[23]。根据足球运动的规律及其特点,我们可以把防守一方队员向控球一方队员所采取的各类防守动作称作防守技术;同时从五个方面来划分该项技术,分别为:抢球技术、断球技术、封堵技术、铲球技术、争顶技术[24]。而将“一方球权丢失的情况下,为完成整个球队设定的防守体系,队员与队员间在防守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合作的活动”称之为防守战术[25]。其中战术分为个人、小组、整体三种。个人战术涉及施压、盯人、选位、抢断时机;小组战术涉及协防保护、补位、造越位、夹抢、围抢[26]。
综上所述,防守行为可以分为:个人防守和小组防守。而个人防守可以分为个人防守技术和个人防守战术。前者包括:抢球、断球、铲球、争顶球等技术;后者包括封堵、施压、驱赶等。小组防守亦可分为小组防守技术和小组防守战术。前者包括:夹击、围抢、平衡(盯人盯位)、集中(回收内线,压缩区域)等技术;后者包括支援/保护、控制对方与解围、造越位等战术。
2.2.2.2 防守表现的评价指标体系
防守表现是对防守行为的描述和评价,也是防守行为的体现。因此,建立防守表现评价指标体系,则可以围绕着防守行为(个人防守和小组防守)来展开。目前研究中有关防守表现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个人防守和小组防守。而个人防守可以分为个人防守技术和个人防守战术。前者包括:抢球、断球、封堵技术;后者包括施压、驱赶战术。小组防守包括:夹击、围抢、保护技战术。
在参考上述指标体系下,以足球攻守转换下的防守技战术特征为核心,根据比赛发生时的不同足球场区,从不同角度对各类高水平、高级别赛事进行研究,进而揭示某个整体(球队、俱乐部、国家队)的防守技战术特征,为现代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研究。
综上所述,当前仅仅围绕某个整体(球队、俱乐部、国家队)的防守技战术特征,并结合比赛录像进行相关分析,但未针对个体的防守表现进行探讨。同时,缺乏实验性论文,即通过某次测试来评估球队或个人的防守表现。
以Z校足球队运动员学生个体防守表现为研究对象。以Z校足球队运动员学生为实验对象。
3.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上的科学文献库,对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检索筛选、整理分析。为了使已有的结果尽量包括在研究范围中,以Ringelmann Effect,soccer,football,由攻转守,防守为主题进行检索,以突出研究重点。同时结合图书馆、纸质书籍或资料,共查阅到相关文献85余册(部),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3.2.2 专家访谈法
与足球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面对面或线上连线形式展开访问,结合调研的主旨,就攻转守的概念、选取防守表现的评价标准、涉及所需的调研指标及其概念和类型展开访谈。
表1 访谈专家人员统计表
3.2.3 实验法
3.2.3.1 实验对象
以9名Z校足球队运动员学生为实验对象,其基本情况见表2。他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前场球员,其中包括:中锋、影子前锋、左/右前锋。第二类是中场球员,其中包括:前腰、后腰、左/右边前卫。第三类是后场球员,其中包括:守门员、中后卫、左/右边后卫。且其相互间足球运动能力水平均等,未有特别出色或较差的运动员。
表2 实验对象情况统计表
参与者符合关于他们的运动状况,健康状况(仅包括健康个体)和人际关系(即,他们可以做到)的入选标准。参与者以前从未一起训练过,虽属于同一团队或彼此合作地区,例如学校等),但没有彼此合作过,是新球队集训的第一次见面。
3.2.3.2 实验时间和地点
于2021年6月16日晚上19点~22点,在Z校足球场进行实验。
3.2.3.3 实验器材
秒表、防守表现记录表、摄像机。
3.2.3.4 实验方案
(一)前提控制条件
参与者之间皆素不相识,且其都收获相关课程的学习与考核(了解林格曼效应,并对由攻转守后的防守有良好的认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
根据张俊华、唐峰的研究,中场防守易形成注重纵深、保中放边的整体防守策略,因此重视中场防守[27]。为了突显防守表现的全过程,给予进攻方足够的快速反击的空间,因而所有由攻转守后的场景皆是从中场开始进行。并且有足够充足的休息时间进行轮换,以保证每一次防守回追和快速反击都尽量符合比赛的真实场景。基于比赛中的快速反击中的真实场景,“以少打多”的形式,即进攻人数≤防守人数时,方可实验。
(二)实验方案
方案简述:模拟一名守门员守门,一名防守队员A,模拟在中场内被对方队员断球后,对方队员领先自己7米,直接面对后面的防守队员B。这时防守队员A开始准备起动加速回追防守(详见图2),防守队员B做好随时上抢或驱赶等防守决策和动作。要求进攻队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过人和射门,而防守队员要以最快的速度回追并试图延缓其反击速度。
图2 实验方案示意图
测试结束标准:进攻方过人射门得分,防守方成功断下球或破坏球出界。
实验流程:首先选取特定的一名防守队员,以他为标准,对他的防守表现进行观察。1V1—1V2—2V3—3V4。先从1V1开始,每次测试1次,完成一次有效测试后增加1名防守(回追)队员,进行1V2。完成一次有效测试后分别增加1名进攻队员和1名防守队员进行2V3、3V4的测试。1组结束后,进行充分休息,选取下一名特定防守队员进行防守表现的观察,并依次轮转,直至9人皆测试结束。
3.2.4 录像观察法
反复观看实验过程中1V1、1V2、2V3、3V4的测试录像,仔细观看由攻转守后特定的个体防守队员在增加防守(回追)人数的情况下,个体的防守表现提高或降低情况,并于停止测试后,将出现防守表现的动作数量基于防守表现评价指标体系表中,最终与现场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核对确认。
3.2.5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电子表格录入所搜集的经过数字转化的信息,为后期梳理信息与算法处理做好准备。利用Spss23统计与分析软件,对实验中有关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对所有数据进行均值、标准差及配对样本T检验的运算,并根据统计的结果来分析其中的现象和问题,并探索其中的规律。根据统计学的原理,P值在0.05以下时,可判定统计学差异显著;P值在0.01以下时,则判定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当0.05≤P≤0.1时,将其定义为具有边界显著性统计学差异[28]。以此来分析在不同年级、主力替补、位置和其他因素下力量素质的影响程度和深度。
在由攻转守后特定的个体防守队员在增加防守(回追)人数的情况下,在达到停止测试的标准前,统计个体防守表现动作的行为类型和数量,并进行记录。
抢球:防守一方球员通过有意识地借助肢体的某个部分,进而抢夺或破坏对方球员的控球权的技术动作[29]。判断成败的标准为是否能抢回或破坏球权。
断球:防守一方球员通过有意识地借助肢体的某个部分,将对方正在传递运行中的足球进行拦截或破坏的技术动作[29]。判断成败的标准为是否能截断或破坏球权。
施压:防守一方球员通过快速靠近接球的进攻球员,阻碍其持球合理性的战术行为。判断成败的标准为是否迫使对方将球回传或横传。
驱赶:防守一方球员通过有意识地将对手进攻方向与路径进行封堵,设置陷阱,逼迫对方控球的进攻球员向我方防守有利的区域移动的战术行为。具体表现为保护中路,向边路驱赶,向我方球员人数充足的区域驱赶。本文所指驱赶系个人防守行为。判断成败的标准为是否将控球进攻球员向守方有利区域移动。
夹击:防守一方的两位球员,通过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地站位,联手将对方进攻球员的控球权夺回或破坏的战术行为。判断成败的标准为是否夺回或破坏球权。
围抢:防守一方的人数为两名及以上的球员,通过封闭空间和传球路线,协同配合将对方进攻球员的控球权夺回或破坏的战术行为。判断成败的标准为是否夺回或破坏球权。
保护:防守一方球员通过移动控制身位,并与己方球员保持合理距离、位置,以便可直接快速提供协助的战术行为[23]。判断成败的标准为是否迫使对方被盯防的球员将球回传或横传。
控制对方与解围:防守一方球员通过有意识地保持合理防守距离,并与队友作出相应的防守动作和路线的封堵,有目的的控制对方进攻球员的进攻方向,并伺机进行解围。成功控制对方至相关区域则成功,反之,让进攻队员突破防守队员预设的路线后为失败。
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在增加一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1V2中观察的特定防守队员比在1V1的防守状态下,其抢球、驱赶、夹击、保护的防守行为表现有所增加,并且在夹击、保护防守表现指标体系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确实可以提高个体的防守表现,同时也证实个人技术和小组技术、战术的分数提高和显著性差异。
此外,在增加一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1V2比1V1的个人战术之“施压”防守表现指标有所下降。通过录像分析得知,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增加(回追)的防守队员还未回追到位时,迫于进攻队员的快速进攻,被观察的特定防守队员大多情况下采取延缓向后退的方式,即在通过保持与进攻队员的适当距离并逐步后退,可降低进攻队员的进攻速度,从而未回追队员争取回追时间。并在回追队员快速到位后,大多防守队员会有意识地选择驱赶与夹抢,进而回追到位的第一时间将球抢断或破坏成功,形成一次成功的防守。另外,由于个人防守战术由施压和驱赶组成,因而这也可能是造成个人战术总分有所降低的原因。
表3 增加一名防守队员个体防守表现统计
总体而言,在增加一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1V2的整体防守表现比1V1情况下有所提高(总分值增加了0.89),且具有边界显著性统计学差异(0.05≤P≤0.1)。
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在增加两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2V3中观察的特定防守队员比在1V1的防守状态下,其驱赶、夹击、保护的防守行为表现有所增加,并且在夹击、保护防守表现指标体系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确实可以提高个体的防守表现,同时也证实个人技术和小组技术、战术的分数提高和显著性差异。
表4 增加两名防守队员个体防守表现统计
不过,在增加两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2V3比1V1的防守表现在抢球、断球、施压上均成下降趋势。说明当(回追)防守人数依旧是1人、但初始的防守人数为2人时,防守人数的增多更有利于小组防守技术的执行。即,通过小组间的协同防守更能较好地将球断下,因而被观察的特定防守队员的个人防守行为数量会有所下降,个体防守表现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个人技术总分和个人战术总分的下降。
总体而言,在增加两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2V3的整体防守表现比1V1情况下有所提高(小组技战术总分增加0.78;总分值增加了1.44),且非常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
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在增加三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3V4中观察的特定防守队员比在1V1的防守状态下,其抢球、驱赶、夹击、保护的防守行为表现有所增加,并且在夹击、保护防守表现指标体系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确实可以提高个体的防守表现,同时也证实个人技术、战术和小组技术、战术的分数提高和显著性差异。
表5 增加三名防守队员个体防守表现统计
不过,在增加三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3V4比1V1的防守表现在断球、施压上均成下降趋势。说明当(回追)防守人数依旧是1人、但初始的防守人数为3人时,防守人数的增多更有利于小组防守技术的执行。即,通过小组间的协同防守更能较好地将球断下,因而被观察的特定防守队员的个人防守行为数量会有所下降,个体防守表现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个人技术总分和个人战术总分的下降。
此外,考虑到增加三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3V4比1V1的防守表现在抢球上成上升趋势,在分析录像后得知,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个别运动员在防守回追的决策上有不同的考量,进而影响特定观察的那个防守队员的防守决策。例如:回追的防守队员决定先跑回空档的位置进行保护,使得进攻队员丧失了更好地进攻路线,在其犹豫之时出现较好的抢球时机,并由被观察的防守队员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抢球。
总体而言,在增加三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3V4的整体防守表现比1V1情况下有所提高(小组技术、战术总分分别增加0.67和0.89;总分值增加了1.67),且非常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
无论是增加一名、两名、三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个体防守表现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围抢”、“控制对方与解围”均未测得数值,进而无法进行统计分析。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增加的防守队员不够,与其相关的防守场景无法出现。由于该实验只增加到三名防守队员(且其中一名队员还处于回追状态),导致难以出现3人以上的围抢防守场景。加之受试者均为第一次配合,彼此间尚未形成良好的防守默契与意识,方才造成未出现“围抢”防守场景的原因。
此外,不能忽视个人防守能力和意识对“围抢”、“控制对方与解围”防守表现指标的影响。毕竟受试者均来自于Z校学生,虽具有较长的训练年限,但不具备相关的等级运动员证书,所以个体的防守能力并未达到优秀水准,进而对于“围抢”、“控制对方与解围”此类具有较高防守意识难度的指标,难以执行并被测试出来。
1.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的情况下,个体防守表现中的抢球、驱赶、夹击、保护的防守行为表现有所增加,并且在夹击、保护防守表现指标体系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确实可以提高个体的防守表现。
2.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的情况下,整体防守表现中的小组技术总分、小组战术总分、总分值有所增加,并都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确实可以提高整体的防守表现。
3.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的情况下,个体防守表现中的断球、施压的防守行为表现可能会有所下降,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增加(回追)防守队员可能会影响个体部分的防守行为和表现。
1.在日后的训练比赛过程中,当出现由攻转守并形成对方一次有利的快速反击时,强调丢球队员的立刻回追,周围其他队员也一同快速回追,离进攻队员最近的防守队员采取延缓后撤的防守方式,等待队友的支援保护,进而提高个体防守的成功率。
2.在日后的训练比赛过程中,当出现由攻转守并形成对方一次有利的快速反击时,强调丢球队员的立刻回追,周围其他队员也一同快速回追,以此增加整体防守的成功率。
3.在日后的训练比赛过程中,当出现由攻转守并形成对方一次有利的快速反击时,在丢球队员的立刻回追,周围其他队员也一同快速回追的过程中,强调每个个体的防守意识,即团队的防守效果是每个人的防守效果的总和,因而要求每名防守队员都应做好自己的防守任务,并根据场上随时变化的情况,审时度势地做出正确合理的防守行为,强化个体和整体的防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