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高 林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为我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契机。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1]。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我国体育赛事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志愿者可为体育赛事的顺利举办提供重要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既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高质量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有近1.8万名赛会志愿者和20余万名城市志愿者参与服务,其中就包括众多来自首都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提供重要的志愿服务资源。之前的研究发现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高校志愿者的动机显著影响满意度[10],体育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与满意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体育志愿者的提升自我动机、就业需求动机与外在影响动机对志愿者的满意度会产生正向的影响[3];组织承诺是志愿者对其所在组织的一种情感认同程度,组织承诺与志愿者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4]。目前对志愿者参与动机、组织承诺和满意度的研究只有张永超[4]这一篇,大多数研究都只涉及到其中的两个因素,未发现与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有关的相关研究。首都高校大学生作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他们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对此次冬奥会志愿服务的组织承诺水平如何?他们的满意度如何?这些问题的解答既是评价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改进提升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还可以为今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参考。
以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首都高校5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287人(57.4%),男生213人(42.6%);本科生194人(38.8%),研究生306人(61.2%)。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CNKI、万方、EBSCO数据库、谷歌学术等,以“大学生志愿者”、“北京冬奥会”、“参与动机”、“组织承诺”、“满意度”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通过问卷星对首都高校参与北京冬奥会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发放问卷,抽样方法为便利抽样,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所调查的志愿者主要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48份,回收率91.33%,剔除无效问卷48份,实际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83.33%。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级。(2)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参与动机量表:由张建涛[5]研制,量表由提升自我动机、外在影响动机、调节心理动机、个人兴趣动机、寻求激励动机和就业需求动机6个维度,共18个条目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志愿者参与动机越强烈,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60。(3)组织承诺:采用张永超[6]的量表,将组织承诺分为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3个维度,共21个条目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说明志愿者更加重视组织承诺。(4)满意度:采用张建涛[5]的标准,由再次参与、对领导满意、心理快乐、满足期望和对同事满意5个维度构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志愿者的满意度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03。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SPSS24.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来探究冬奥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现状以及参与动机、组织承诺对满意度的影响,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从表1可以看出,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男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总分为72.85±4.98,女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的总分为71.33±5.16,男大学生志愿者的得分高于女大学生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男大学生志愿者在提升自我动机、外在影响动机、个人兴趣动机及就业需求动机方面高于女大学生志愿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大学本科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总分为69.14±6.31,研究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总分为73.78±3.09,研究生志愿者得分高于本科生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研究生志愿者在提升自我动机、外在影响动机、调节心理动机、个人兴趣动机、寻求奖励动机及就业需求动机方面高于大学本科生志愿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参与动机得分比较
本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得分率在80%以上,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徐卫华[7]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且本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好于女生,研究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好于本科生,这是之前的研究尚未涉及到的,这也为今后精准性提升首都高校大学生的参与动机指明方向。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得分最高的是个人兴趣动机维度,最低的是就业需求动机维度,这与前人[5]的研究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首都高校大学生更多以90后和00后为主,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做事更多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这样才能使自身对志愿服务工作持续保持热情,降低中途退出的概率,影响志愿服务质量;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就业需求动机上的得分不高,这可能是因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自身服务意识较好,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不太注重自身个人利益得失,也可能是因为志愿者的年龄偏小,尚未对自身未来就业方向进行深入关注。而之前的研究对象更多以80后志愿者和旅游专业大学生为主,且志愿服务的赛事类型和赛事规模也存在差异,可能是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调节心理动机维度得分较高,且存在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志愿者的得分高于男大学生,这与前人的研究存在差异[5],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较于以前更加严峻,而参与志愿者服务能够让大学生与人交流的机会大大提升,既能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也能调节自身的心理,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还发现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动机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生志愿者的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这是之前的研究尚未涉及到的,这为今后分析不同年级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真实原因及提升策略指明方向。
从表2可以看出,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男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承诺总分为72.99±8.24,女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承诺总分为74.75±8.93,男大学生志愿者的得分低于女大学生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男大学生志愿者在感情承诺和规范承诺方面低于女大学生志愿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大学本科生志愿者的组织承诺总分为66.14±8.04,研究生志愿者的组织承诺总分为78.98±4.27,研究生志愿者得分高于本科生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在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方面高于大学本科生志愿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激励组织承诺得分比较
组织承诺是志愿者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且乐于接受,代表了志愿者愿意为所在组织奉献和努力的一种感情上的强度。本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承诺得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张永超[6]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且本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承诺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好于男生,研究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好于本科生,这是之前的研究尚未涉及到的,这也为今后针对性提升首都高校大学生的组织承诺瞄准方向。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组织承诺得分最高的是感情承诺维度,这与张永超[6]的研究一致。这说明感情承诺是首都高校大学生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主要承诺,大学生对本次志愿服务过程比较积极,他们非常愿意为志愿服务组织做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体现了新时代首都高校大学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发现首都高校大学生在感情承诺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志愿者得分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之前的研究尚未涉及到的,这为针对性提升不同性别志愿者的感情承诺提供证据。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组织承诺得分最低的是继续承诺维度,这与张永超[6]的研究一致。说明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态度上得分不高,这可能与志愿者年龄偏低,兴趣爱好广泛有关,参与一次志愿服务以后其兴趣点降低;或者是赛事组织方对志愿者的内在动机需求关注不够,对志愿者的真实需要满足不够,致使志愿者的再次参与意愿降低。本研究还发现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组织承诺方面存在年级差异,研究生志愿者得分高于本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前人未涉及到的方面,该结论可以为今后赛事组织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进一步增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组织承诺提供研究基础。
从表3可以看出,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男大学生志愿者满意度的总分为22.69±1.74,女大学生志愿者满意度的总分为21.73±1.94,男大学生志愿者的得分高于女大学生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男大学生志愿者在对领导满意、心理快乐、满足期望和对同事满意方面高于女大学生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大学本科生在满意度方面得分20.75±2.02,研究生志愿者满意度方面得分23.02±1.19,研究生志愿者的得分高于本科生志愿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都高校大学本科生志愿者在再次参与、对领导满意、心理快乐、满足期望和对同意满意方面低于研究生志愿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满意度得分比较
本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得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张建涛[5]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北京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水平较好。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满意度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心理快乐,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志愿者的得分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前人[6]的研究存在差异。说明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对本次志愿服务满意度较好,内心十分欢快,志愿者既能实现服务冬奥会的社会价值,又能实现提高自身素质的本体价值,这也是冬奥会“一起向未来”口号的价值展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满意度得分最低的维度是再次参与,且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志愿者的得分高于男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前人[5]的研究存在差异。说明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对再次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这与组织承诺得分中的继续承诺维度得分较低相符,这也为进一步增强冬奥会志愿者的再次服务意愿提出现实要求。本研究还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满意度得分上存在年级差异,研究生志愿者得分高于本科生志愿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之前研究尚未涉及到的,这也为进一步提升不同年级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提供方向。
表4 首都高校冬奥会志愿者参与动机、组织承诺、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以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为因变量,第一层自变量为一般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情况为(性别:女=0,男=1)(年级:本科生=0,研究生=1);第二层自变量为参与动机各维度,第三层自变量为组织承诺各维度,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纳入7个自变量:年级、性别、调节心理动机、提升自我动机、寻求奖励动机、就业需求动机、继续承诺,其共同解释满意度总变异的60.4%。
表5 首都高校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满意度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级、调节心理动机、提升自我动机、寻求奖励动机、继续承诺明显影响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这与前人[5][6]的研究结果既有相似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张建涛[5]的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自我动机会显著影响志愿者的满意度,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说明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具备强烈的提升自我动机,并且志愿者的自我提升动机越强烈,其满意度水平就越高;张建涛[5]的研究还表明就业需求动机会显著影响志愿者的满意度,而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就业需求动机对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调查对象的专业不同所致。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寻求奖励动机会显著正向影响志愿者的满意度,而张建涛[5]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负性影响,说明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对奖励制度的重视程度较高,会显著正向影响自身的满意度。本研究发现继续承诺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这与张永超[6]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就为提升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提供了思路,必须提升志愿者的继续承诺得分,而想要提升志愿者的继续承诺得分,必须对志愿者的真实参与动机进行明确,尽量满足志愿者的真实志愿服务需求,才能最终提升志愿者的满意度,使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精神长久保持。
1.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组织承诺和满意度均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组织承诺和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12~0.90之间。
3.志愿者的年级、性别、调节心理动机、提升自我动机、寻求奖励动机、就业需求动机、继续承诺均能影响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满意度,可共同解释志愿者满意度总变异的60.4%。
1.积极正面引导,尊重并接纳北京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的多维参与动机,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
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对于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完赛以及志愿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来自不同的高校,其性别、年级、专业等都存在差异,甚至其家庭背景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会影响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因此,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绝非简单的利己和利他,而是一个复合多元的概念[8]。而本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调节心理动机、提升自我动机、寻求奖励动机及就业需求动机会影响志愿者最后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北京冬奥会赛事组织管理部门和高校要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制定针对性措施。首先,赛事组织和管理部门要在志愿者招募和选拔环节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进行测量,尽量选拔那些真正想参与冬奥志愿服务并乐于奉献自身服务的大学生,这样才能为北京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安心参与志愿服务奠定最初的人力资源基础。然后,高校在志愿者的招募和选拔阶段,也要对大学生的日常服务工作以及参与动机进行及时把控,对大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服务意识、服务精神进行客观评价,确保本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质量。其次,赛事组织和管理部门以及高校要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真实参与动机进行明确,既要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进行积极正面引导,还要尽量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真实参与动机,不能一味要求志愿者无私奉献,要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更加关注、尊重、接纳和回应,这样才能使志愿者的奉献和回馈得到双向满足,实现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口号“一起向未来”的美好追求。
2.健全制度机制,强化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承诺和志愿精神培育,提升志愿者服务魅力
组织承诺是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反映了志愿者对志愿组织的认可和参与强度。志愿者个体组织承诺的差异会影响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满意度。本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首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继续承诺会影响志愿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冬奥会赛事组织管理部门和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组织承诺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改进提升策略。首先,赛制组织和管理部门要强化制度建设,为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全流程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保证志愿者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和制度化,高校也要制定自身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校级制度,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科学参照,提升大学生的规范承诺水平。然后,赛事组织和管理部门及高校要强化志愿者志愿精神的培育,提升志愿者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价值观,将志愿精神融入到志愿者的个人价值内涵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感情承诺,为大学生志愿者再次参与志愿服务奠定精神基础。赛事组织部门要加大志愿服务公益宣传,提升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氛围和参与动机;高校要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理念。其次,赛事组织和管理部门和高校要运用多种宣传途径对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为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榜样,推动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大程度提升大学生的继续承诺水平。再次,高校和赛事组织管理部门要做好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发挥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志愿服务资源,保证赛事的顺利举办。
3.健全激励机制,践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奖励措施,提升志愿者的满意度
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是激发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和提升志愿者满意度的重要保证,既是对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冬奥会志愿者组织承诺的回馈。Clary的研究表明参与的志愿活动与其自身动机相匹配的志愿者会从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9]。想要提升冬奥会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和组织承诺,并且增进志愿者的满意度,必须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进行健全。首先,赛事组织和管理部门要制定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提升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尽量满足不同志愿者的个人需求,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组织承诺,最后提升志愿者的满意度。高校也要针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制定自身的激励制度,在学生评奖评优方面给予一定的考虑,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参与动机和组织承诺。其次,赛事组织和管理部门应对志愿者的服务水平进行评定,确保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赛事组织管理部门还可以采取志愿服务反馈制度,对志愿者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志愿者的真实服务质量进行客观奖励,使大学生志愿者能够见贤思齐。再次,赛事组织管理部门要加强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明确志愿者的任务使命,坚持规范统一,并且要注重志愿者的人身安全,给志愿者提供温馨安全的志愿服务环境,最终使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得到满足、组织承诺持续加强,满意度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