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霞
摘要: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可从兴趣培养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拓展知识领域,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注重整合阅读内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并加强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分析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文章重点探究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6-0121-04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一体两面。阅读教学应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写作训练也离不开阅读教学的辅助,对此,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厘清学生的能力发展需要,一方面加强阅读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与赏析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在写作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此通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1.鼓励自主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途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语文知识,如积累生字词,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而要想实现阅读收获的最大化,学生就必须提高自主性,对阅读文本进行自主思考、分析,独立完成阅读任务。提高自主性一方面需要教师做好课堂导入设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聽课状态,积极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留出自主阅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先展示一段关于春节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的画面,并回忆自己的春节假期活动,然后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与春节相关的习俗?”学生根据视频内容一一说出答案,如“包饺子、贴春联、守岁”等。教师继续提问:“同学们说得很好。春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传统习俗,各个地方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今天,我们要了解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北京的春节》。在阅读时,大家一起找一找北京春节的习俗。”在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本课标题及生字,并注意观察学生的阅读状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
2.引导学生生成感悟
要想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学生就要在阅读中进行积极思考,结合自主探索生成阅读感悟。学生生成感悟的过程,也是同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实现共情的过程。这种感悟既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完成阅读活动。学生要想知道主人公接下来会采取何种行动、遭遇什么,或在后文中得到思考问题的答案,就要全身心沉浸在阅读中,并以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提升学生阅读的专注程度。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默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厘清故事发展过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独立阅读后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分成若干小节,并为每个小节拟小标题,以此总结该小节的主要内容。
3.激活表达冲动
写作是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学会表达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训练内容。但小学阶段学生识字量少,思考的深度也有限,对此,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养成表达习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法、游戏法等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石灰吟》时,教师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可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眼中“石灰”具有的品格,还可以播放《石灰吟》的朗诵音频,让学生体会诗歌中蕴藏的情感,以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另外,教师还可以“哪些人像‘石灰’一样”“我们要不要做‘石灰’一样的人”为讨论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勇敢表达自己听完诗朗诵之后的感受,养成自主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1.链接课外内容
文学宝库中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这些作品都可成为学生的阅读材料。在传统语文课堂,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忽视了课外知识对学生的帮助。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则要求教师引入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草船借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诸葛亮足智多谋的特点。对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先展示一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如家喻户晓的“空城计”,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成基本了解。《草船借箭》中的周瑜虽然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但十分忠心,也善于用兵,为让学生把握人物的多层次性,教师可以展示《三国演义》中与周瑜相关的其他情节,如“火烧赤壁”“孙策托孤”等,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的不同侧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三国演义》,了解其中更多的人物及故事。
2.拓展阅读领域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写作类型,对此,学生要扩大阅读范围,掌握不同类型文本的写作特点,并积累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读万卷书,才能下笔如神。
例如,通过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学生了解了意大利威尼斯、埃及金字塔等世界不同国家及地区的特色风情。这之后,教师可以组织“我是小小解说员”活动,让学生翻书、上网查资料或参观博物馆,了解其他国家及地区的风情,并选取其中一处景观,自己组织语言为同学们做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一些历史资料或旅游手册,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整合分析,从而提升对各种类型阅读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而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与转述时,写作表达能力也实现了提升。
3.鼓励适当摘抄
阅读材料中的优美句段以及表达方式是有参考意义的,学生可将其记住并在类似的情境中运用。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随手摘抄的好习惯,让学生准备摘抄本,遇到喜欢的字词句随时记录下来。摘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而重新翻阅摘抄本的过程是学生接受优秀作品熏陶的过程,还可让学生跳过原文,直接回味其中的精彩内容。
例如,在《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对“闰土”这一形象进行了生动描写,尤其将闰土用钢叉刺猹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生动。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描写闰土的句段标记出来,多读几遍,品味其中的妙处,并将喜欢的句子抄在摘抄本上,学习鲁迅先生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方法。在早自习时,教师可让学生翻开摘抄本,重读近期摘录的好词好句,加深对优秀词句的印象,以应用在写作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1.开展单元教学活动
语文教材中的不同单元有不同的主题。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厘清教材的编排逻辑,并针对单元主题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单元教学能够突破单篇课文的限制,拓宽课堂教学的范围,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让学生以更加宽阔的视角学习语文。
例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文言文二则》分别讲述了“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灵感来源,《京剧趣谈》则介绍了京剧的一些艺术特点。对此,教师可以“文学与艺术”为主题,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思考,并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落实到文字中。
2.整理主题书单
根据单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整理关联书单,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以此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主题书单可以是对本单元课文的补充,也可以是对本单元主题的发散。对此,教师要精选书单内容,确保对学生有益,同时注意阅读内容的难易度,既要包含易读的“小书”,也要包含阅读门槛相对较高的经典作品,让学生结合自身水平、喜好自主选择。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后,教师可以“动物”为主题整理书单,如以动物为主题的书籍、以动物为主角的书籍,或与动物有关的科普书籍。读完主题书单的书籍后,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题材,试着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组织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由于主题活动与单元教学内容有关,活动形式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巩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还能发散思维,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对特定领域知识的综合探索,以此拓展学习维度。可以说,主题活动为教学提供了开放平台,激发了教学活力,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实现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而对特定主题的深度探究还可让学生总结、提炼阶段性学习收获,养成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需要调整具体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后,学生在《琥珀》中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与原理,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中了解了恐龙进化为鸟类的演变进程,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分别了解纳米技术和航天科技。对此,教师可将“科技畅想”作为主题,在班级举办语文交流会,设置“科技主题荐书会”“科幻故事读后感”“‘我的科学幻想’征文大赛”等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主题活动。每个小组要进行一次荐书活动,分享一篇读后感,上交一篇征文。各小组可通过交流讨论,碰撞出思维火花,然后由一位学生将这些科技幻想整理成文。
1.梳理写作逻辑
学生在写作时要有清晰的逻辑,思考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需要简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逻辑,如作者是怎样描写事件发展过程的,或以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思路,让学生在提笔写作时不至于思维混乱。
例如,在教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教师可以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之后,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那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指哪幅画?”学生齐声回答:“《清明上河图》。”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各段落的内容,并在课本上进行简单标记。教师可一边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逻辑,一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示,便于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写作逻辑,随时查看课文中各个段落包含的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信息。例如,学生分析课文第一段后,发现其讲述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创作主题和存放地点等。对此,教师可以点击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基本信息,并提问:“对于第一段,作者是简写还是详写?”学生齐声回答:“是简写。”然后,学生可依次对课文其他段落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写作的结论,即先简单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基本信息,再详细描写《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情景,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内容。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并在日常的写作中以“总—分—总”的形式介绍事物,从而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2.赏析表达技巧
好的文章都有高超的表达技巧。而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小,写作经验不丰富,掌握的写作技巧也不多,因此其习作内容比較稚拙。而要想雕琢出成熟的习作内容,就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并适当运用一些技巧。课本是学生学习表达技巧的主要载体,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注重对写作技巧的分析,对作者使用的主要方法或技巧加以解释,让学生积累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并将其运用到日常习作练习中,实现学以致用。教材选取了许多名家名作,这都是学生欣赏学习的对象。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中充分汲取养分,既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赏析能力,又要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提高习作水平。
例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品读第3、4、5自然段,标记这些段落中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并提问:“阅读这些段落后,大家发现爬山虎的脚有哪些特点?”学生A起立回答,并朗读第3自然段中的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教师点头肯定,继续引导学生品读原文:“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方面进行描写的。”教师又提问:“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学生齐声回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再问:“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作者用蜗牛的触角比喻爬山虎的脚,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教师点头肯定并总结:“比喻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因此,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多运用比喻,寻找与描写对象相近的事物作为参照物。”
3.进行文段仿写
要想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教师就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搭建桥梁,巧妙将二者联系起来。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了写作技巧和方法,接下来就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以充足的训练为基础的,只有亲自动笔写作,学生才能掌握写作方法的运用技巧,也只有结合具体习作分析,才能了解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仿写可以是对某一段落的仿写,也可以是篇章仿写。段落仿写通常是对特定的描写手法进行训练,在低年级教学中较为常见。教师可节选课文中使用某一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段落,让学生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仿写。篇章的仿写要求则较高,学生需要对原文的结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运用于特定文体的写作中。
例如,在《那个星期天》中,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展示了主人公在一天中的心理变化,真实、细腻地表现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并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统一起来,如通过写光线的变化,侧面烘托主人公的心情变化。对此,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类似心境,并仿照课文的表现方式完成写作。学生在写作中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通过刻画人物心理,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或运用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让习作更具真情实感,还可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内心情感。
总而言之,阅读和写作不是孤立的、割裂的,恰恰相反,二者是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课堂,从培养兴趣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动力,同时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导,从思维与能力两个维度进行有效训练,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明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一体化思考[J].吉林教育,2013(34).
[2]蔡玉清.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20).
[3]刘小燕.小学语文统编版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21).
[4]王金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J].家长, 2021(04).
[5]徐细霞.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研究[J].江西教育,2019(24).
[6]赖国荣.解析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的一体化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07).
[7]吴黎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20(12).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Strategy of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Luo Xiaoxia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Lianche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 Liancheng 366200, China)
Abstract: Reading ability and writing ability are students’ basic Chinese literacy.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writing can enrich the level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is regard, teachers can start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est,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 actively expand the field of knowledge, guide students to accumulate writing material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reading content, carry out them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o that students can carry out writing training by analyzing read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strategy of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expression ability, develop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realiz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Chinese; readingteaching;writingteaching;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