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远 /福建省莆田市审计局
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审计局聚焦主责主业,以维护财政资金安全、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和创新研究型财政审计新模式,全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政府性资金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畴,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该局组织实施的201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项目荣获2021年度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三等奖。
(一)深入学习研究,吃透政策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和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重点学习研究审计署、省审计厅有关财政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文件精神。学习研究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出台的资金管理、绩效管理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外地财政审计做法和成效。同时,走访了解市委、市政府经济民生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情况。
(二)坚持统筹安排,推进融合审计。根据上级部署要求,结合审计时间要求和人员力量,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审计事项,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资金和捐赠款物专项审计、应对疫情“六稳”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审计和市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等不同类型项目,做到“一次进点”“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提升审计整体效能。
(三)打破部门界限,配强审计力量。坚持审计效果最优化,打破业务科室界限,组建财政、工程、内审、经济责任、政策跟踪等多个审计学科业务骨干团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小组长1名,实行“老中青”合理搭配、业务和数据分析搭配的“双优”合作模式,实现了知识结构和审计经验的有机结合。
(四)突出审计重点,压实工作责任。财政审计涉及事项多、主管部门多、调查延伸单位多,为确保按时完成审计任务,审计组成员多次讨论研究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准确把握总体安排,合理预判重点环节,把准审计工作重点,将工作方案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审计小组,落实到具体人。
(五)提前科学谋划,选准研究课题。围绕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问题,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市级专项资金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情况等4个事项作为主攻的研究课题,将发现的微观问题上升到宏观经济管理的高度进行系统分析,提交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调研文章,为党委、政府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参考依据。
(一)加强清单管理,优化审计方式。研究制定审计实施方案业务流程图,实施表格化责任清单管理,明确局领导、组长、组员三个层次的责任制管理目标。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审计组加强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的资源配置和协调衔接,深入推进“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对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确需延伸核实的,集中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现场核查,做到既满足审计取证需要,又做好疫情防控保障。
(二)加强资金监管,实现审计全覆盖。一方面,实施财政预算资金审计全覆盖。对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实现穿透式审计,涵盖市本级安排的预算资金、财政存量资金、上级转移支付、债券资金等,精准计算财政总体预算执行率和部门预算执行率,揭示预算单位预算编制不严谨不科学、财政部门审核把关不够严格等问题。另一方面,实施预算单位银行实体账户资金审计全覆盖。通过“围”“追”“堵”“截”实现对预算单位银行实体账户资金的监管,让财政资金活动轨迹全部进入审计人员的视野范围。“围”指借助部门决算报表系统,对预算单位银行实体账户存款进行围剿;“追”指对发现的大额存款单位进行跟踪,清理上缴;“堵”指利用国库支付系统数据对进入预算单位实体账户的资金进行分析,指出违规支付行为,堵住支付源头;“截”指督促国库支付部门加大对资金进入实体账户的日常审核力度,及时叫停违规操作,实现常态化资金监管。
(三)加强内部沟通,提升审计效率。每周定期召开审计现场进度汇报会,由各审计小组长向局领导报告审计总体进展情况,各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存在问题原因进行汇报,其他人员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特别是对课题研究的事项进展情况,开展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成果共享。通过分享会,局领导可以动态掌控审计组进展情况,对审计人员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及时解决,有效解压,确保审计进度按计划推进。
(四)加强质量管控,防范审计风险。聚焦政策目标完成、资金使用、绩效情况等重点,严格把好审计质量关。一是查深查透。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要求,对审计重点内容全面了解、查深查透,确保事实清楚、原因清楚、表述清楚。二是规范取证。对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证据的证明力、适当性和充分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充分研究讨论,做到问题定性精准、责任划分精准、处理意见精准。三是靠前审理。由法规科派出人员全程参与、指导督促审计组开展工作,对工作底稿、取证单、证明材料等进行现场审理,查漏补缺,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现场审计结束后,该局先后多次召开审计小组会议,对审计报告的起草、评审、成果开发与应用等进行专题讨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引导审计人员对审计成果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形成审计专报、审计信息、审计案例等,形成一批有价值的审计成果。
(一)成果得到肯定。审计重点揭示预算执行不够理想、绩效管理仍存短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长期闲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坚持把审计问题放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中研究、思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把重大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201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审计取得的成效。同时,《我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落实机制不够有效应引起足够重视》和《我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堪忧》等两篇审计专报还得到市人大领导的批示。
(二)政府高度重视。针对市级专项资金存在的预算执行率低、未按规定撤销或整合、未按规定制定管理办法、执行期满后未开展绩效综合评价和资金未专款专用等多方面问题,撰写审计专报《我市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提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和强化专项资金督查等建议,得到市长的批示,由市政府督查室督促相关审计建议落实到位。审计报告得到了常务副市长的批示,要求市财政局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整改工作,并结合实际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确保取得成效。
(三)加强信息宣传。针对审计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以及财政部门整改的成果,提炼成果信息,其中《:莆田市印发市级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在《中国审计报》登载《;我市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和《市审计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力盘活闲置资产》在市委办主办的信息刊物登载;《莆田市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出台〈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莆田审计促进市级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和《莆田审计助力盘活闲置资产》等4篇审计信息在省审计厅网站刊登。另外,《我市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信息被莆田市委办公室评为“2020年度全市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好信息”。
该局坚持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和备案整改3种类型进行分类,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审计台账,督促财政部门以及相关单位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审计报告揭示问题36个,整改到位35个,为财政增收节支3.2亿元。
(一)加大督改力度。将审计指出问题整改情况汇入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市政府报告,听取报告纳入审计委员会会议议程,形成有关整改会议纪要,强力推进问题整改。同时,将被审计单位整改成果列入市效能办对各单位的年度绩效考评范围,有效提升了审计的威慑力。
(二)强化人大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高度重视,先后三次召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专题会议,要求审计发现问题涉及的相关部门参加,接受部分人大代表的质询。针对《2019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市人大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相关单位对号入座,切实抓好整改。
(三)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加强与市纪委监委、市效能办等监管部门的协调互动。对涉嫌违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采取线索移送、问题督办等方式,协同推进整改。审计项目移送3条线索,3名责任人员得到相应的处理。
(四)推动建章立制。通过审计,相关部门针对审计指出的专项资金管理方面问题及建议,出台了9个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促进了市级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市财政局针对审计指出的预算绩效管理方面问题及建议,出台了《莆田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级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莆田市预算绩效指标库实施方案》和《莆田市财政局关于做好财政支出项目(政策)事前绩效评估工作的通知》3个绩效管理文件,从制度层面严控预算绩效管理。针对审计指出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建议,市财政局、机关管理处、国资委联合出台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具体方案,加快闲置资产的盘活利用。
[图片新闻] TUPIANXINWEN
枣阳市审计局在开展市本级2021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中,核查防汛资金落实、物资管理等情况,助力抢险救灾物资充实,满足防大汛、抢大险的需要。
(孙薇 田维登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