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学 高庆建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逐渐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现代化、多元化、科学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同时,在新课标的发展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期间更加注重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完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使抽象化、概念化的数学知识不再单一,为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游戏化情境的创设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设计的。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兴趣缺乏、学习效果不良的主要成因不仅是知识过于抽象,理解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不适合此阶段的学生,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弱。为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教师可以将游戏化教学情境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工作充分结合,强调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在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开展课堂游戏。“同学们,下面咱们来玩一个折纸游戏,老师会给每个学生发放不同形状的纸卡,然后你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再回答老师接下来的问题,最快答对的学生有奖励。①把你们手上的正方形纸卡进行对折,然后再打开,你们会看出纸卡上的折叠痕迹有哪些图形;②把你们手上的全等三角形纸卡拿出来,同样是对称折叠,又能得出有哪些几何图形?”简单的课堂小游戏,再配合教师的问题引导,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游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增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利用竞赛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这种游戏形式可以结合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分析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点,从而促进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游戏情境中掌握相关几何知识。
生活情境的创设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教学工作而言非常有效。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概念的理解效果较差,主要原因在于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及其认知不相符,学生无法深度理解及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式运用至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元素及生活背景充分结合,以此促进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例如,在“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同时通过简单物体的三种形状图画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形状图。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创设方式,将生活中的立方体作为教学工具,充分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的立方体对本课的知识重点进行学习和掌握。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建筑物等立方体,在不同角度观察的过程中,会得出不同的形状和特点。而且,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也会给人的意识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一个立着的圆柱体,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圆柱体,并分别从圆柱体的正上方,水平方向、斜上方45°看圆柱体。在实践中,很多学生会发现,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图形。如前面所说的圆柱体从正上方观察是一个圆形,从水平方向看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从斜上方45°能看出物体是一个圆柱体(如图1所示)。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导作用,可以进一步理解本课的主要知识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方式以生活情境的形式展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理解相关知识,并学会将数学知识渗透延伸至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图1 左(正上方观察视角)、中(水平方向观察视角)、右(斜上方45°观察视角)
在问题情境教学方式的引导作用下,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直接针对数学重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学习重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问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注重依据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漏洞等方面进行设计,保证问题情境设计效果,提升问题情境教学质量。首先,依据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内容设计问题情境既是必要条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例如,在五四鲁教版初中数学“数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期间,以问题情境为核心,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指导作用下,对绝对值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方式进行分析和学习。如教师可以根据“数轴”的教学内容,创建问题情境,并借助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在其往东的3m处有一棵槐树和4.8m处有一棵柳树。汽车站牌往西3m处同样有一棵槐树和4.8m处有一个垃圾桶。学生能否利用画图的方式简单地表达出老师所提出的这几个事物呢?”另外,问题情境要依据学生学习的不足方面进行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至其未能全面掌握的方向上,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创建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是非常科学的教学方法。
故事化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更加适合系统性的数学知识教学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息息相关,综合其中的关联,结合科学的故事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达到有效联接的教学效果,促进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例如,在“近似数”的教学过程中,其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掌握近似数、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在本课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将近似数、精确度及有效数字分别设计为故事化情境,为学生创设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引入近似数,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故事化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对初中阶段学生设计故事情境,要以其感兴趣的形式和内容为核心,避免过于单一的故事模板出现。因此,充分利用故事化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强化学生知识掌握的全面性效果。
合作化情境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相关数学知识及数学内容进行合作分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度掌握数学知识及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任务情境与其充分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数学任务进行分析及解决,一方面可以体现任务情境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例如,在“有理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依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了相关学习任务之后,为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学习流程和分析方式对相关任务进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深度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综合水平。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模式运用的方式及具体内容比较全面,教师在设计数学情境期间,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基础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创设,以科学的情境创设教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