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洪霞
(吉林省抚松县财政局,吉林 白山 134500)
部分预算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年在填报部门决算报表时,只按部就班的机械的填报,片面地认为部门决算只是对财务收支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汇总,在填报部门决算时往往出现敷衍现象,部分单位未能按照财务制度、会计法规等要求如实填报,认为部门决算只要能通过审核就可以了,直接将决算报表报送到财政部门,经财政部门审核有错后,再进行修改,这种方式循环往复,导致了部门决算填报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对下一年度预算提供参考。
部门决算报表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每年12月末,正是财务人员最繁忙的时间,但部门决算规定上报的时间节点非常紧,需要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共同努力,配合才能完成好。由于部门决算数据填报后需逐级审核汇总上报,造成留给基层单位的时间紧、任务重,从事该项工作的同志很难做到深入、细致,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决算工作的质量。决算报表主表近几年基本没有变化,但表中的公式复杂,填报口径不一致,好多附表不是财务人员能填上的,需和单位各业务科室沟通协作。使预算单位编报的工作量加大。在决算报表填报期间,除了表中原有的公式,上级部门会不断的下发参数和审核公式,对报表进行审核,编报人员为了报表顺利通过,机械的修改决算报表数据达到基础数据平衡,导致了决算数据准确性降低。
每年年末财政部门从上到下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部门决算软件的培训,由各单位再将决算数据逐级上报,财政部门再汇总审核,为编制部门决算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每年的部门决算在当年审核通过后,便再无人问津,导致决算数据利用效率不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19年起,新政府会计制度整体实施,现行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单位财务人员依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会计制度记两套账,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各项会计制度及法规,并且还得会微机操作。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会计人员应明确掌握功能经济支出分类科目代码,才能保证财务报表与决算报表的内容一致,以此确保部门决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及规范性。从事部门决算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强,每年又因为新老交替,对部门决算工作上下年度的衔接,对微机操作不熟练,同时也缺乏考核奖励机制,造成部门决算数据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
单位领导应对部门决算工作高度重视,年末财政开完决算布置会后,单位负责人应按照决算上报的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决算编报工作计划,由专人负责。财会、人事等相关科室通力合作,及时与财政总会计对账,对本单位财务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人员等方面基本数据进行核实,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同时明确岗位责任范围,落实各个岗位责任人。这样才能将决算报表工作按时、按质、按量的圆满完成。
明确财政部门编审工作流程,责任分工。(1)是在财政内部建立部门决算联审工作机制,按照上级规定将审核内容和指标参数吃透,落实到参与决算工作的相关科室及预算单位;(2)是利用各业务主管科室掌握分管预算单位财务状况的优势进行业务指导和汇总分析;(3)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1)账务处理是否规范,是否影响决算信息的真实性。有些单位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不能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内容、进度运用资金,致使预算各项目资金严重超支或结余,年底人为的调整支出数,直接用“支出”科目和“基金”科目对转,使决算报表中本年收入数等于本年支出数,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决算报表会计数字根据预算会计有关帐簿中的填列,主要反映年度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支出明细、专项支出、资产负债等情况;决算报表基本数字反映部门事业单位的机构数、人员数、固定资产以及完成事业计划的成果数字,根据有关业务统计资料填列。各预算单位应在全面清理核实收入、支出、资产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根据统一制发的报表格式编制决算报表。要保证决算报表的收支数据真实,内容完整,做到账表相符、表表相符、不能瞒报、漏报,形成表外资产,更不能虚列支出、随意结转,造成决算不实。(2)是否严格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使用资金。预算部门要按照核定预算项目组织项目实施,项目单位严格执行项目计划和项目支出预算。各单位要加强对预算支出范围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严格按照预算支出范围使用资金;建立健全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预算使用标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部门上决算数据是否合理。从有关会计制度入手,审查单位财务管理是否合规,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审查单位的年末结余是否出现赤字。从人员支出中,审查单位工资支出是否符合国家和各地出台的工资政策。在大口径支出项目科目的填报上,要仔细斟酌、推敲。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资产负债等重要财务指标,更应进行严格的审核。
部门决算是国民经济发展成果的综合反映,是检验年初预算安排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加强部门决算数据成果的运用。决算工作人员可以在编制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总结分析决算数据。找出会计核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部门决算的指导作用。财政部门在审核各预算单位决算分析报告中,认真总结对比上下年数据,找出差异,及时指出并改正会计记账中出现的偏差。与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式相结合,分析出财政经济活动规律,为部门预算及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部门决算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掌握各种会计制度、法规等,为了提高决算编制人员的素质,首先,预算单位要选招会计专业人才;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开展新会计制度,法规等业务学习,进一步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软件操作,提高编制部门决算人员业务水平;再次,财政加强对预算单位决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协调,通力合作努力提高部门决算报表质量。
部门决算报表数量达40多个,报表复杂,钩稽关系繁多,编制工作量大。例如:同一笔数据要填在不同的报表当中,其他表中如能相应提取这笔数据,即能提高报表效率,又能增加准确性。建议上级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增加基层单位的有效工作时间,提升报表质量。同时进一步压减报表数量、优化部门决算编报系统结构,减少录入工作量。
单位部门决算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缺少有效的协同性,部门决算系统具有独立的运算逻辑,在数据导入后,根据内在运行逻辑判断数据准确性,与会计核算系统造成脱节,部分数据在部门决算系统中可以手动填写,因此,部门决算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无法进行反验算查证。建议部门决算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同一系统,部门决算数据,能从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自动提出数据,既能保证部门决算数据质量,又能高效完成部门决算这项工作。
部门决算数据信息要真实准确反映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才有利用价值。开展部门决算信息核查工作,能更好的适应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和部门决算公开要求,加强部门决算核查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