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运作研究

2022-10-27 04:19吴国秋,王志文,刘莹
物流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运作升级要素

0 引 言

当前,我国面临着内外部的共同挑战,因此,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此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寻求更高的价值增值空间。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总体上呈现为向产业链两端延伸,顾客需求的关注点从单一化向整体服务化转变。这些变化给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方向,但也将导致全产业链节点分布不均衡,以此提高了资源整合难度,从而提高了区域物流体系运作成本及难度,使得区域物流体系变得复杂,这将推动区域物流体系运作的变革。在实践中,一些地区大力推进物流体系建设,欲打造高效的物流体系运作模式。但与此同时,很多地区物流体系运作效率低下,导致顾客和制造商库存积压严重。区域物流体系是一个地区中,连接制造商和终端顾客的重要承载体,其是否高效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建立高效的区域物流体系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区域物流体系研究多集中在运作模式、模型构建和体系构建技术方法等方面,比较缺乏满足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影响,阐述了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运作内涵、运作关系要素及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构建了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运作逻辑模型,为建立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效物流体系运作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应用参考。

1 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及其对区域物流体系运作的影响

1.1 趋势。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多以顾客需求发生变化而引起。顾客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愈加明显,且愿意参与到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去,这对制造端的影响极大。因此,近年来产生了诸如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等模式创新。此外,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又有如下趋势方向。

(1) 数字化。数字化是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其能够对复杂的信息进行转化,将其变成可以进行测度的数字,并根据这些数字构建合理的数字模型。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制造业迎来了技术上革新的途径。数字化对制造业的转变蕴含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研发设计、物料配送、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因此,数字化制造是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它是一种融合了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多学科所形成的应用技术成果。数字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其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以研发设计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第二,以流程优化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第三,以管理控制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2) 大规模定制化。顾客的需求逐渐转向个性化,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制造商需要在为顾客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同时,也要寻求服务成本的降低,因此开始由大规模服务转向大规模定制化的服务。大规模定制化的能力是在顾客需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顾客需求的识别,并根据其特征研究细分市场,建立差异化战略,从而提升制造业的服务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3) 短链化。对于制造商来说,需要更加准确的掌握顾客信息和资源,并且需要提高处理能力,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平台,尽可能地去除中间环节,建立短链化的连接方式,实现顾客与制造的直接互连,缩短产业链,为顾客和制造商都提供更强大的资源优势。

1.2 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影响。区域物流体系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载体,起到使得顾客和制造商直接互连的作用。因此,区域物流体系要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建立均衡有效额连接方式。因此,从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上来看,区域物流体系需要对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重塑,对体系结构进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具体影响如下:

第一,区域物流体系需要更加接近终端,使制造商直接与顾客相连。第二,要提高区域物流体系运作能力,使制造商的库存降至最低。第三,区域物流体系的响应速度需要越来越快。

2 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运作理论概述

2.1 理论内涵。区域物流体系运作的内涵是为顾客和制造商提供互连手段,要求以提升顾客价值为核心,减少中间环节,建立起快速、均衡、不断优化的体系运作方式。因此,对区域物流体系的运作要素进行分析和整合,建立起有效的体系结构,构建符合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区域物流体系运作逻辑模型。

2.2 运作关系要素及模型

2.2.1 运作关系要素。不同区域物流体系所呈现出现的结构内容和形式是有区别的,原因在于经济要素、技术特点都有不同,也源自于体系所处的区域经济特征差异所带来的活动差异。例如:仓配中心的运作关系要素呈现出点状特征,仓配中心之间的交通运作关系要素呈现出线状特征,而由仓储中心、交通线路之间所形成的运作关系要素呈现出网络特征,以一个物流中心围绕而成的区域呈现出面的特征,也就是区域物流体系的中心基地运作关系要素呈现出面状特征。根据上述分析,这些存在于区域物流体系中的点、线、网络、面,相互影响、相互结合,从而形成了区域性的物流体系结构。综上所述,区域物流体系运作关系要素由节点、线、网络、域面四个方面基本要素组成,具体如下:

图1 区域物流体系运作关系模型

(1) 节点。区域物流体系中的节点是物流体系运作的基本要素和核心要素。对于物流体系整体而言,区域内的某个企业、仓库、码头、货站等都可以称之为节点。在具体的研究中,要对区域内的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等有关战略布局的要素和体系运行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论证。这里,将节点定义于各级物流中心。

(2) 线。连接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运输线路为线。线分为连线和轴线两种,呈现递进关系。

①辅线。辅线是指由交通、通讯干线联接起来的基础设施线路,满足了两个物流体系节点之间连接所需要的必要因素。

②主线。在区域物流体系中,社会经济要素聚集于体系内的每个节点之上,并由线性设施组合形成主线。体系中的主线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此,主线上的要素能量,通过物流传递,将产品、技术、信息、人才等辐射给区域经济。

(3) 网络。区域物流体系的网络是由体系内的各个主线连接构成。其中,体系内的各类经济要素影响并作用于区域物流体系,并在每个节点上与原有的生产力要素相结合而产生新的生产要素,从而推动区域物流体系发展。这些生力要素沿着基础设施线路,形成产业聚集带,即聚集的主线。此外,由不同主线组成了区域物流体系网络,即产业聚集网。

(4) 域面。区域物流体系域面是由区域内的多个网络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它是在网络基础上的产业聚集区。

2.2.2 运作关系模型。通过上述对区域物流体系运作要素的分析,构建区域物流体系运作关系模型,具体如图1 所示。

3 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运作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是对物流体系各个要素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物流均衡理论为目标依据而建立的。区域物流体系能够将制造商和终端顾客有效连接,而这种连接需要面对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通过将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优化的价值输出,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

3.1 端点。在物流体系的设计上,主要对三类角色进行分析,其分别为制造商、物流企业及终端顾客。M 端面临着服务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急需解决构建服务制造模式的问题。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增多,需要给予其附加值更高、服务更好、价格实惠的高质量产品,而且对其定制式的需求增多。

3.2 连接载体:物流体系。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连接载体即区域物流体系,需要起到支撑作用。这里,物流体系由各类节点要素组成。在体系内部,物流均衡的四个方面是每个节点要达成的目标。在对体系规划设计时,要规划出各类体系节点及节点之间形成的节点域,并描述其逻辑关系。

(1)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积极因素涉及体系稳定性、物流供给时效性、高质量性、安全性,而消极因素会造成物流供给偏差、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2) 协同机制:节点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形成不同的节点域,构成体系的不同层次。

(3) 服务模式:每个节点都要输出不同服务内容,而服务模式串联起体系的各个节点,最终为终端顾客提供优质的整体服务。

将以上各类内容通过概念化的手段,形成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逻辑模型,如图2 所示。

图2 区域物流体系运作逻辑模型

4 结 论

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着顾客需求改变所带来的趋势变化,以此需要建立高效的区域物流体系服务于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首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介绍了数字化、大规模定制化、短链化的特征,并明确了其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影响。其次,本文阐述了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运作理论,并明确了内涵、运作关系要素及模型。最后,本文构建了服务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区域物流体系运行逻辑模型。本文为有关区域物流体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方法基础,可为建立满足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的区域物流体系提供理论方法和应用参考。

猜你喜欢
运作升级要素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也谈做人的要素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