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2022-10-27 17:44王华清
学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素质文本小学生

王华清

(甘肃省民勤县泉山镇教学辅导站,甘肃民勤 733304)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感知美、体会美、模仿美,拥有较强的道德修养、审美素养。要想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要转变以往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要围绕文本内容中的色彩、意境、情感、语言等内容设定趣味性、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语文知识探究之中,从中感知语言美、文字美、情感美,端正学习态度与言行举止,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除此之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展示出“以美育人”“以人为本”的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文本知识中蕴含的美育素材,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知识的意境美,锻炼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素质,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发展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审美素质属于高级心理中的核心要素,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同时审美能力、审美素质也是想象、注意、知觉、感觉之间的相互渗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学资源的优势、作用,展现出语文教学资源中的文字美、语言美、结构美,让小学生能够全面感知美,激发他们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强化审美感知能力。同时,小学语文课程中包含的自然、风俗、人文知识比较多,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审美素质教育能够让学生去感知大自然之美,获得心理方面的审美需求,实现教育和自然的融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深层次探究文本知识中蕴含的思想内涵、情感内容,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学习氛围,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促进小学生个性化成长,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学习体验,丰富审美感知,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心灵方面得到净化、升华,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寻找美、探索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操。同时,要想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需要全面、深刻探究文本知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探究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点,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与想象空间,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心灵方面的愉悦感,感知到学习文本知识的趣味性。

(三)体现语文课程的韵味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够体现语文课程的韵味、人文性,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知识的时候感知文本中蕴含的情操、品德、信念、理想、个性、价值、尊重,深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品格、人文情趣、人文精神,得到情感、文化方面的熏陶,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同时,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人性之美、语言之美、自然之美,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知识中的美,展示出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在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中成长、学习,提升审美素质,启发想象能力,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中有关审美培育的内容比较少

语文是一门人文功能性非常强的学科,通过语文教育活动能够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审美培育的内容比较少,大多数教材更加倾向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审美倾向教育。教材中蕴含的很多人文、审美素材知识都需要教师、学生深度挖掘,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为了片面提高考试成绩,提高语文教育实效性,只是简单讲解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审美内涵、审美情感、审美素材等,没有带领学生去深入剖析文本内容,不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教育有效性有待增强。

(二)文本呈现方式缺少审美性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教育形式,而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性、探究性地解析文本知识,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文本中的审美素材,培育自身良好的审美素质。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育工作中,由于文本呈现方式缺少审美性,导致学生缺乏探究文本中审美元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提出:“优良的学科结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更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由此可见,教学形式、知识呈现形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要想深度挖掘其中的审美素材,一定要优化文本呈现方式。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优化文本呈现方式的重要性、必要性,导致文本呈现方式缺少审美性,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

(三)审美视角较为成人化

在当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意识到了利用语文素材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必要性、实用性,但是习惯于站在成人视角去解析文本内容,导致审美视角较为成人化,没有站在学生角度去提出问题、解析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度钻研文本知识,还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朱自强教授曾经提出目前语文教育中存在成人化倾向问题,如素材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选文视角、主题偏离了儿童本位。由于语文教育中审美视角较为成人化,完全削弱了文本素材中的和谐美感,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较为生硬化,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语文教育实践形式缺乏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把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教师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给予学生情感体验的机会、时间,引导他们感知到学习的快乐和趣味性,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育实践形式缺乏审美理念,在文字解读、文字表达、文字诠释方面缺乏美感,根本无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素质。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策略

(一)树立美育教育理念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教师要树立美育教育理念,让审美教育全面渗透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促进小学生个性化成长。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以人为本,一切围绕小学生的审美认知、理解能力、学习进度,全面渗透美育教育理念,结合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重视感性学习需求,通过审美素质培养,让小学生深刻感悟、自由思考,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从中发现文本知识的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以美育人,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升自我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审美素养,这样才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人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感、舒适感,从中积淀人文底蕴,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图片、视频、声音的形式展示语文知识中的审美素材,让小学生发现美、拥有美,建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审美教育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审美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文本知识的实用性与必要性,提高语文课堂活动质量、效率。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生活化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知识中蕴含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知识中的生命情蕴,在多次领悟、多次阅读中获得全新的情感体验,从中来渗透情感美、生活美,实现语文教学和生活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比较差,如果融入实际生活素材来讲解文本知识,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学习文本知识的畏惧感,还能够进一步发现生活中的美,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和乡村生活中,做一个勇敢表达、大胆创造、善于观察的人,这样学生才能够投入真实情感去阅读、去写作,学会多层面、多角度分析问题,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综合审美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围绕实际生活素材去鉴赏、阅读、欣赏,从中感知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情感美与文化美,树立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

(三)丰富语文作业类型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丰富语文作业类型,通过语文作业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绘形象、写感受类型的语文作业,让学生从中受到情感启发,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全面渗透审美教育理念。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作品评析和鉴赏类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从中总结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小学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可以多设定一些综合实践类的语文作业,让学生自主设定主题,锻炼自身的概括能力、艺术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知语文学科中的形象美、结构美、语言美,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感知到探索文本知识的快乐。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拟定语文作业,这样既能够了解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进度与需求,还可使学生在拟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深钻文本知识,感知文本知识中蕴含的情感美与知识美,巩固、复习所学文本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

(四)在因材施教中提升学生审美素质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从中全面感知美、创造美,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想象是创新、实践的重要源泉,学生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够感知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祖国的伟大,从而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成长。游戏与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可以体现情感美、事物美、人物美的小故事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感朗读、合作探究中对文本中蕴含的审美素材进行剖析,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要想展示出因材施教的教育优势,教师一定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重视对于学生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爱生活的情感,在生活与学习中多多发现美,陶冶自己的情操与心智,学会积极展示自我,成为生活、学习中的有心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审美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全方位、多角度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审美需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展现学习的主体性,能够主动去发现美、探索知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修养,在学习、生活中提升自我审美素质。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围绕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定趣味性、多元化、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从中感知文本知识中的语言美、文字美、情感美,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所提升与学习,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同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学习对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展现出文本知识的人文底蕴、审美意蕴,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素质文本小学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