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2022-10-27 17:44李东太
学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学策略文本

李东太

(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小学,甘肃静宁 743400)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割裂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作者情感等进行感悟,没有同步开展写作锻炼,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而在写作教学中,又与文本阅读所脱离,导致学生难以将文本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写作实践中,阻碍到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明确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重构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深入融合阅读与写作环节,促使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意义

阅读与写作分别属于语文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通过阅读学习活动的实施,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掌握相应的写作技能与方法,为后续的写作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又能够检验阅读成效,将个人思想感情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工具性是语文学科重要的特点,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与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途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习得大量的语言修辞方法、文意表达技能,只有引导学生在写作环节尝试性地应用这些语言知识,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依托语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阅读与写作能够帮助学生实践性应用习得的语文知识,有助于同步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路径

(一)革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成效受语文教师读写结合观念及能力的直接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读写结合在改善课堂教学成效、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读写结合观树立起来,深入学习读写结合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持续提高读写结合教学质量。在具体实践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详细调研、了解班级学生的阅读基础与写作能力,依据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规律科学制定读写结合教学计划,将学生的读写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促使读写结合教学效果得到改善。同时,要积极参与观摩研讨活动,观察、借鉴、学习、吸收其他教师的读写结合教学思路与方法,结合班级学情,及时优化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此外,要养成勤于反思的良好习惯,定期反思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梳理读写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调整教学模式。

(二)依托阅读教学,培养写作能力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具有各不相同的语言风格与语言艺术,可依托这些“模板”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同时,教材文本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涵盖生活、文化、历史等诸多领域,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的中能够将大量难以直接经历的素材积累起来,为后续的写作活动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读写结合策略时,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感悟文本语言特色,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文学文化知识以及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在写作、生活中迁移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细读文本内容。不同作者具备差异化的生活经验,因此创作出不同题材的文本故事。只要细心观察平凡的日常生活,就能够找到写作的灵感。目前,很多小学生缺乏生活观意识,不能够积极挖掘学校、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训练中往往沿用“好人好事”的相同题材,导致文章的可读性受到影响。而通过阅读教学的深入实施,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能够吸收、积累作者的生活体验,促使自身的生活阅历得到增加;另一方面,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感知能力、鉴赏能力的发展,帮助其养成善于观察、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积累大量可供利用的生活化素材。因此,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挖掘、积累、消化课文中的素材,巧妙、恰当地应用于写作当中。同时,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细节性内容,包括关键字词、事件经过、人物性格等,这样学生能够对文本语言的丰富性、复杂性等进行深入理解,学会应用更具张力的语言。

2.细读文本表达。一些学生虽然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知识,但却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甚至面对写作主题无从下笔。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写作方面的“间接经验”缺乏,而阅读中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间接经验”的主要来源。陈述性知识主要对事物性质、状态等进行说明,字词句段、写作背景等皆属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紧密联系着写作,如开篇布置方法、遣词造句技巧等。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掌握这些知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部分学生的选材能力较差,教师可依托教材中的典型作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选材特点,帮助学生掌握选材技巧。同时,也可穿插讲解单元文本阅读内容与写作知识,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特征、表现手法、重要词句的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推敲,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又可以掌握相应的表达技巧。以《母鸡》一文为例,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方法将母爱的伟大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准确把握文本的过渡句。之后,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尝试利用此篇文本的写作方法描述自己较为熟悉的小动物,并深入思考可采用哪些文本阅读中所掌握的写作手法与语言表达技巧。

3.细读作者思维。当前,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着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等问题,导致读者难以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写作目的、写作方向缺乏,“为写而写”特征较为明显。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思维”“写作想法”等进行探究,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方向,促使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以《将相和》一文为例,作者将“完璧归赵”“渑池会”以及“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作为描述的重点,将蔺相如及廉颇的精神品质生动表现出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这些具体的故事,引导学生将人物的主要形象品质提炼出来。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在书写人物形象时,如何依托具体事例及材料进行呈现,将文本阅读中习得的技巧尝试性地应用于写作实践中,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三)明确练习目标,深化阅读成果

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巩固阅读成果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写作训练的多重功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1.穿插教学。现行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皆设置了习作板块,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既可以为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支持,又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教材中的习作板块,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提前分析此单元习作板块的主要目标与关键知识,将写作知识要领穿插于单元文本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文本中涉及的相应写作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完成文本阅读教学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依据板块要求开展写作活动,积极应用阅读成果。

2.分点训练。每一单元写作课中涉及较多的写作知识与技巧,由于小学生尚未打好写作基础,如果单次训练重点过多,部分学生将难以充分掌握。因此,语文教师可应用分点训练的方式,集中训练某一种写作技巧。这样虽然训练次数会明显增加,但学生能够轻松、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改善写作训练成效。需注意的是,确定训练重点后,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依托文本深入讲解此种写作方法,充分体现以读促写的教学原则。

(四)依托功能写作,发展阅读技能

阅读能够促进写作,写作必然可以促进阅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积极融合写作与阅读,依托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实现“为学习而写作”的目标。

1.积累性写作。只有带领学生深入感受、理解文本内容,方可以顺利模仿、评价与创造文本。而通过应用积累性写作方法,可拓展学生的感受深度,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其中,缩写、概述、摘抄等常用的积累性写作形式中,语文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摘抄文本中的好词好句,又可以缩写或概述文本内容,这样既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够改善学生的阅读效果。以《少年闰土》一文为例,作者利用若干个小故事将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闰土形象刻画出来,体现了作者对闰土的怀念之情。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先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概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皆可得到锻炼和提高。

2.模仿性写作。要想模仿文章“样本”,学生先要充分理解文章故事梗概与核心素养,且对文章的结构、文意、技法等进行掌握,以便将文章的“图式结构”顺利应用于写作训练中。在应用模仿性写作方法时,要依据教学目标科学确定教学思路。若为了达成阅读目标,教师先要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内容和结构,再鼓励学生仿写、续写、扩写、改写文本,将凸显自身想法与特色的“另一篇”文章创作出来。也可从文章主题、句法等角度开展创造性写作活动,以便有效拓展学生的理解深度。而为了达成写作目标,则要求学生于写作过程中积极应用课文涉及的文体、写法、句法等写作知识。此外,在模仿性写作过程中,语文教师需将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向学生详细讲解文本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法等,之后再开展仿写活动,这样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

3.评论性写作。只有读透文本,方可以对文本进行评论。为彻底弄懂作品的思想与主旨,教师需带领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风格等多个角度分析文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和观点,这样学生的读写能力、思维能力皆可得到提高。以《草船借箭》一文为例,完成阅读教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谈一谈对诸葛亮、周瑜等人物的看法。学生要想客观、全面地捕捉人物形象特点,既要深入阅读文本中的描写类语句,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又要代入到故事情境中,体会、揣摩人物的真实想法,这样方可以完成评论性写作任务,学生的文本阅读成效也可得到进一步深化。

(五)利用读写评价,改善教学效果

为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在现有读者评价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小组互评、成长袋评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读写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持续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1.学生互评。学生由于太过于熟悉自己的文章,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状态,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难以将其中的缺点、不足等挖掘出来。而班级同学之间具有差异化的人生经验、思维情感等,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作品,进而将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提供出来。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明确学生互评的重要性,依据科学的流程开展互评活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先向学生布置紧密关联阅读的写作任务,当学生顺利完成后,教师再打乱顺序,向各组学生分别发放。为帮助学生给出客观、有用的评价意见,教师可针对性地讲解评价标准与注意要点,如文本结构合理性、语言运用准确性等。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标准认真阅读他人的作品,将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进意见等书写出来。

2.档案袋评价。为持续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教师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等进行评价,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读写自信。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将成长档案袋评价方法应用过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读写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对阅读、写作过程中的成长足迹进行收集和回归,既可以了解近段时间的进步,增强学习自信,又可以深入反思,持续优化和调整。其中,习作文章、读书笔记、他人评语等皆可以纳入档案袋中,以便充分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教学策略能够打通阅读与写作两个环节,有助于同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与新时代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读写结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先进经验,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案,切实发挥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综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学策略文本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