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榕 陈洁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上海 200433
【提要】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消化道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通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本文报道1例影像学以胰头占位为首要表现的经EUS-FNA病理诊断为GIST的诊治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发热3周余,发现胰腺占位1周”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当地医院行腹部CT提示胰头部占位,恶性肿瘤可能;肝内多发占位(图1A)。经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见部分区肝细胞退变,纤维及纤维母细胞增生,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局灶性小脓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胆管细胞Ckpan、CK7、CK19均阳性;肝细胞CK18、Hepar-1、AFP均阳性,p40、CDX2、CK20均阴性;上皮细胞Ki-67(2%+)。为进一步治疗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6.8℃,脉搏86 次/min,血压127/85 mmHg(1 mmHg=0.133 kPa)。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无包块,肝脾脏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WBC 8.5×109/L,血红蛋白143 g/L;CEA 2.8 ng/ml,CA19-9 60.92 U/ml,AFP 3.63 ng/ml。胰腺MR平扫+增强见十二指肠降段大小约3.6 cm×3.9 cm肿块,与胰头分界不清,弥散受限;肝右叶多发团块及结节状异常信号(1B),边缘见晕样改变,周围见水肿,弥散受限,增强后病灶呈花环样强化,内部见低信号无强化。考虑十二指肠降段局部肿块;肝右叶多发异常信号影,脓肿可能。EUS检查示胰头部3.0 cm×4.0 cm大小类圆形肿块,边界尚清,内部回声欠均匀,以低回声为主;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8 mm;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行EUS+FNA,病理检查示穿刺物血凝块中见少量梭形细胞成分,免疫组织化学: CAM5.2(-)、VIM(+)、CD117(+)、DOG-1(+)、SDH-b(+,图1C)、S-100(-)、CgA(-)、Syn(-)、CD56(-)、CD34(内皮+)、SMA(个别+)、DES(-)、p53(5%弱阳性)、Ki67(约2%)。诊断: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降段间质瘤可能;肝右叶多发转移,低危型。予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2个月后复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见胰头区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较清,大小约2.4 cm×2.6 cm,肝右叶多发低强化结节,边界不清,并见斑片状异常灌注(图1D)。
图1 患者CT增强扫描(1A)、MR增强扫描(1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OG-1阳性(1C,×400)及治疗2个月后的CT图(1D)
讨论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1]。GIST通常无特异性症状,常于体检或手术治疗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以胃肠道出血为首要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呕吐、乏力、体重下降等。本例为反复发热起病,无特异性消化道症状,肿瘤的发现主要源于进一步的CT检查。GIST生物学表现上从良性至恶性不等,其突变基因主要为c-KIT 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α)[2]。
GISTs的诊断和随访主要通过MRI与CT检查,它们可准确地判断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等[3]。根据肿块大小不同,GIST可以表现为外生性生长、消化道腔内息肉样生长等方式。本例初次CT检查时诊断为胰头部占位,主要是肿块较大,表现为外生性生长,故被误诊为胰腺占位。MRI对机体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以根据肿瘤信号改变评估病灶成分,显示肿瘤内部结构,对囊性变或坏死区成分的诊断效果较好。大的GIST通常表现为分叶状肿瘤,呈轻度的不均匀渐进强化,且常伴有瘤内囊变。本例MR平扫+增强诊断为十二指肠降段局部肿块,说明MRI对组织分辨能力较强,可以较清晰地显示与周边器官的关系,但在肝脏占位鉴别方面,由于肝脏病灶存在囊性变或坏死区,增强后表现为壁及间隔明显强化,呈花环样或环形,囊腔内液性部分无强化,周围水肿带在增强早期增强较明显,故误诊为肝脓肿。
消化道内镜检查对GIST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白光内镜下GIST表现为覆盖正常黏膜的非特异性的光滑突起,大的病变表面可出现溃疡、坏死、出血等特征[4],与其他黏膜下肿物鉴别相对困难,易漏诊、误诊。目前在临床上多采用EUS-FNA以提高诊断率。EUS-FNA穿刺物可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的方法[5]。穿刺导致腔内种植播散的概率极低,但组织获得较少时,不能精确地统计核分裂象,常导致诊断困难。本例的确诊主要依靠EUS-FNA穿刺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但因取材组织量较少,无法进行基因检测。
目前外科切除是治疗局限性原发GIST的金标准[6]。对于可切除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术中应保证假包膜完整,防止肿瘤受挤压破裂。对于不可切除、发生转移或复发的 GIST患者可选择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改善晚期GIST患者的预后[7],其中伊马替尼治疗GIST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当术前评估肿瘤切除难度较大,术中易出血、破裂或肿瘤位于特殊部位(如食管胃结合部、十二指肠、低位直肠等)时,均可考虑行新辅助治疗,每2~3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本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2个月后复查上腹部CT,见原发灶及肝脏转移灶均有明显缩小,说明患者从伊马替尼治疗中已获益。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