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新慧 孙桂东
记者只有抵达现场,才能抓到新闻更鲜活的“鱼”。两天一夜,半岛都市报记者跟随青岛城阳渔民出海捕捞海蜇,采访他们在海上的工作及生活。为此,报社跨部门成立报道小组,前后方联动,制作出文字、图片、短视频等产品,通过全网30多个平台同步推送。生动鲜活的报道引来很多读者的称赞。
青岛作为一个向海而生的城市,出海捕鱼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产业。渔民在海上如何作业?会面临哪些困难?近海渔业这些年又有怎样的变化?
每年的5月1日到9月1日,是黄渤海的伏季休渔期。但是作为一项传统产业,捕捞、加工海蜇是城阳、崂山等地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根据相关规定,渔民可以在特定时间内、用特定的网具出海捕捞海蜇,一次出海时长四到五天。记者了解到相关情况以后,决定跟随渔民出海,记录捕捞海蜇的全过程,见证海上“夏收”。
出海采访面临很多挑战,首先需要克服晕船。因为之前有过几次出海经历,所以记者有应对经验,并在出海前几天保证了充足的休息。
其次,是如何确保能及时发回新闻报道。船到了外海以后,手机信号很差。所以,记者就要提前准备,快采快发,在离开信号区之前将尽可能多的素材发回编辑部。
第三,还有安全问题,这也是确定选题时报社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保障自身安全,既是完成采访任务的前提,也是不给渔民作业添乱。出发前,记者认真做了功课,联系了海警,还详细咨询了船老大出海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将其作为金科玉律反复提醒自己。
听到记者要跟船采访的想法,船老大提醒,那可要做好吃苦头的准备。同行的渔民也持怀疑态度,认为就是走个过场,估计记者第一天晕船就要回港。
出远海,晕船“杀伤力”很大。即便是很多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渔民,第一次出远海也会晕船。从港口出发到捕捞区域,全程5个多小时。前4个小时,记者在船上跑来跑去忙着拍摄采访,并没有特别之处。可到了外海以后,还是晕船了,胃里的酸水如泉一样往上翻涌。一停船,海浪拍打下的船体晃动更厉害,直接让人大呼“崩溃”。这时候船长教的“精神胜利法”也不起作用了,于是建议记者“提前找个桶”……
到达捕捞海域后,记者在桌子上趴了一个多小时,坚持住没有吐。到了晚饭时间,虽然没有胃口,还是强忍着吃了一个馒头,就这样熬过了最艰难的晕船关。
白天,渔船的发动机轰鸣声很大,加上风声浪声,因此大家交流要么靠吼,要么打手势。晚上9点左右,渔民们放好了渔网,进入休息时间。漆黑的海面上只有海风和海浪的声音,闲下来的渔民也打开了话匣子。大概是记者白天的表现得到了渔民的认可,很快跟他们打成了一片,聊起出海经历,也聊起这些年的变化和关于未来等。这些“闲聊”让记者了解了渔民的所思所想,大大丰富了采访内容。
8月,海上温度超过30摄氏度,船舱里闷热潮湿,吃饭的时候,渔民都光着膀子。船上用电由柴油发电机供应,为节约用电,晚上连卫星通信设备也关闭了。渔民睡觉的舱室狭窄矮小,箱式床铺长两米、高约半米,需蹲在地上爬进去。记者就在这热气腾腾的“桑拿房”里摇晃了一夜。
□ 放网
□ 收网
□ 捕捞的海蜇直径约一米
第二天清晨四五点钟,海上突发短时强对流天气,瞬间风急浪大、电闪雷鸣,雨点疯狂地拍打着舷窗,渔船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被扔下波谷。好在船老大经验丰富,有惊无险。风力减弱后,海浪仍有3米高,为了凉快,大家在正刮着七级风的甲板上吃了一顿早餐。
此时,渔船突然接到主管部门通知,气象台发布了海上大风黄色预警,所有渔船必须回港避风。这意味着,我们的行程要提前结束。船长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立即叫船员起锚收网。上午9点,渔民开始收网返港。一直忙活了6个多小时,大家才将船锚、渔网收完,等回到港口已经是晚上9点多,渔民还要卸完一万多公斤海蜇才能结束工作。
原定五天的航程变成了两天。这40多个小时,记者与渔民吃住在一起,见证海上作业的不易,也分享收获的喜悦。同时,记者如同是受众的“眼睛”“触角”和“耳朵”,让受众全感官接入新闻现场,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读者”转变为现场“目击者”“亲历者”,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行进式蹲点采访,必然能抓到“活鱼”。那么如何将新闻“活鱼”加工成一道大餐?为了完成此次报道,编辑部也启动了应急机制。首先,成立了由出海记者、视频编辑、美术编辑以及客户端、报纸、两微平台编辑等组成的团队。
其次,策划制定报道方案。后方编辑与前方记者密切沟通,随时根据前方实际情况优化采访方案,如在手机有信号的情况下多安排记者出镜直播,让视频更有代入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不同的传播平台各取所需。各平台拿到前方记者发回的素材后,根据平台特点分别生产不同风格的产品。如:半岛新闻客户端开设“桂东出海记”专栏,全程进行滚动播报;视频编辑迅速剪辑短视频,通过两微一端、视频号以及各平台媒体号发布;带有思考性和深度的内容,则被报纸编辑改造成了适合在报纸刊发的稿件。记者出海回来后,又接受了视频栏目“新闻背后”的采访。记者由一名观察者成为一名被观察者,讲述出海体验。通过这样的形式,挖掘出新闻背后的信息,让报道更全面、立体。
□ 撒上食盐,海蜇更好保存
通过报网端微的自有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的立体化传播,两天一夜的海上体验收获了大流量。初步统计,“桂东出海记”在半岛新闻客户端的阅读量超过千万,在第三方平台矩阵传播量超过500万,其中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50万。
同时,记者扎实的采访作风,如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也在受众中赢得了口碑。读者、用户纷纷在评论区留言点赞:“这样的新闻才接地气,才是原汁原味的原创新闻”……
读者的认同是最大的褒奖。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好故事才能产生大能量,高质量才能带来大流量。通过此次采访报道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的 信心,做深耕内容的实干家,做融合传播的实践者。
从传播效果来看,此次报道是成功的。但复盘整个策划和执行过程,仍有提升空间。
首先,前期准备还不够充分,低估了海上通信的难度。出发前,船老大告知手机在海上会有微弱信号,但真正抵达外海以后,才发现完全没有信号。渔船和外界的通信主要依靠船上的卫星通信设备,而且,手机使用卫星信号只能通过微信传输文字、图片,没有办法传送视频。因节电需要,晚上卫星通信设备关闭,导致前方记者一度“失联”,一些鲜活的素材没能在第一时间传回后方平台。
其次,没能实现全程视频直播。出海过程中,记者拍摄了一些短视频,在全网各平台发布以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有读者提出为何不开通视频直播?这其中固然有海上通信不畅的原因,但并不是完全不能实现视频直播。例如,出海之前渔船的准备工作,渔民传统的祈福仪式,以及返港卸货现场等,这些通信条件允许的时段,完全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远海不能直播的缺憾。
这是一次增强“四力”的生动实践,不管是经验还是遗憾,都为下次的采访报道积蓄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