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汉 黄超宇 朱伯顷
(化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 化州 525100)
跳跃性胸腰椎多段脊柱骨折作为脊柱骨折中特殊类型,通常是由暴力、交通意外、跌倒或者坠落造成,使患者胸腰椎2个及以上节段出现损伤,且受损椎体可能相隔较远,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神经损伤或者其他器官受损等现象,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带来严重危害[1-2]。另外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可能产生重叠,增加误诊漏诊的发生率,同时提升临床治疗难度[3-4]。目前临床治疗方式较多,其中包含手法复位支具以及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改善病情,缓解相关症状,但手术属于应激源,极易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5]。另部分学者认为手法复位支具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有效规避手术创伤,减低患者痛苦[6]。由此可以看出,临床针对疾病的治疗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此展开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纳入的40例跳跃性胸腰椎多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2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为(39.67±1.24)岁;病程3-27天,平均病程为(15.30±2.41)天;暴力1例,交通意外8例,跌倒4例,坠落伤7例。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为(40.12±1.30)岁;病程3-27天,平均病程为(15.30±2.41)天;暴力2例,交通意外7例,跌倒5例,坠落伤6例。2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1)纳入标准[7]:①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与临床诊断相符,经X线、CT、MRI等检查确诊;③病历资料完整,符合手术适应证;④胸腰椎损伤程度评分4-5分。剔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下肢神经症状、其他类型脊柱骨折、骨质疏松、器官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②存在手术禁忌证;③精神异常、听力障碍或者沟通障碍者。
2 方法:观察组接受手法复位支具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将双肩前、髂前上棘点作为重心,并悬空腹腔,胸腰椎牵涉不超出5分钟,体位复位后,维持原先体位,由2名临床医师进行对抗牵引,时间2分钟,其中1名医师利用手部钩肩后腋,维持牵引,另1名握住双踝进行对抗牵引,当脊柱到过伸位后,医师对椎体棘突部位进行按压操作,并以震颤形式按摩,随后按压患椎,强化过伸。术后订做绝对合身的支具,嘱咐患者必须做到起床负重前佩戴支具,佩戴时间为4个月。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全麻后给予气管插管,术前透视伤椎定位,常规消毒铺巾,选择病灶位置的正中进行切口,肌间隙入路露伤椎与上下相邻节段置钉点,经开口、扩孔、触探孔壁分别按原方向拧入椎弓根螺钉,透视确认螺钉深度满意。利用椎弓根螺钉、棒结合撑开复位固定,透视检查伤椎复位良好,彻底止血,两侧放置负压引流各1条。分层缝合后结束手术。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术后即时、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椎体高度保持率,在术前、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3个月、4个月测定2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在手术后3个月测评2组总有效率,统计并发症(椎体塌陷、切口感染、腰背部疼痛等)发生率,比较2组手术结果。VAS评分[8]:0分无痛;0-3分轻度,能够忍受;4-6分中等,尚可忍受;7-10分强烈,难以忍受。总有效率[9]:术后相关症状消失或者明显缓解,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胸腰椎功能恢复是显效;术后相关症状有所减轻,检查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胸腰椎功能改善是有效;术后未获得上述结果是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5 结果
5.1 2组椎体高度保持率的对比:2组术后即时的椎体高度保持率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观察组椎体高度保持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椎体高度保持率的对比
5.2 2组VAS评分的对比:术前2组VA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3个月、4个月2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VAS评分的对比分,n=20)
5.3 2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80.00%相比无差异(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见表3。
表3 2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对比(n,%,n=20)
相关数据中表明[10],脊柱骨折的发生率约占全部骨折的6%左右,多发生在胸腰段,与单节段骨折患者相比而言,多节段骨折患者通常伴有脊髓或者马尾神经损伤,给患者的伤害更为严重,且临床治疗的难度也明显升高。由于胸腰椎段的生理结构较为特殊,一旦发生骨折后,可牵连患者神经与脊髓,致残率较高,直接降低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能出现截瘫,危及生命安全[11-12]。针对此,尽早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曾指出[13],手术治疗跳跃性胸腰椎多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复位骨折区域,并改善椎管容积,清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部分患者固定节段较长,需接受2次手术,加上医疗费用较高,直接影响术后康复,提升家庭经济负担。但有报道显示,手法复位支具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有效避免手术创伤,降低患者痛苦,同时与手术方式相比,手法复位支具的医疗费用更低,可减低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与对照组的80.00%相比无差异(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2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观察组椎体高度保持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2组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3个月、4个月2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不仅能够提升疗效,同时可降低患者疼痛,并维持椎体高度。经分析发现,经手法复位后可促进患者脊柱正常解剖结构恢复,控制椎体高度丢失,使脊柱重新得到正常生理曲度以及序列,改善脊椎功能[14]。除此之外,也可以给予手法复位支具固定治疗,手法复位可快速恢复患者椎体高度,佩戴支具能有效增强对患者脊柱的保护,并降低伤椎受到的压力,提升患椎抗压功能,使椎体快速好转,为预后提供保障[15]。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支具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手术带来的损伤,维持患者椎体高度,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