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天津 300350)
自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到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思政” 建设经历了从试点建设到全面铺开再到高质量建设的跃升阶段。如何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过程中秉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高度统一,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仍是“课程思政”建设新阶段持续深化与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从如何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三个维度探寻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思政”育人提质增效的建设进路。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一关键主体,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才能够肩负起铸魂育人、价值引领的神圣使命,是保障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根本前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与深入理解是引导教师从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再到有效实践的行动指南。课程思政概念一经提出,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偏及正的认知过程,其达到的共识为: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育人理念的创新与实践,赋予了课程教学改革崭新的时代内涵。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可以从三个层面的诠释帮助教师深化对课程思政内涵与价值意蕴的理解。
在宏观层面,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性思考与价值遵循,课程思政深刻回答了教育的三个根本问题,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最终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追求下,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培养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小我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可靠接班人。在中观层面,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以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价值塑造成为课程思政最鲜明的情感基调与底色。正如《纲要》中所说:“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是在遵循课程自身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对其固有的思政资源进行的内涵式开发,对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的一种反思与超越,凸显了课程的育人性,提升了知识的价值高度。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政”移植或附加于专业课程之中,更不能顾此失彼,改变专业课程本身固有的属性特质,要准确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思政”的区别与联系,实现二者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在微观层面,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论,是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法。
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即专业课教师所具备的思政素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专业课教师只有在“育才”与“育人”的协同推进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反复实践,才能逐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的基本路径在于:一是深入扎实开展全校性、学院性、学科性、专业性等立体化、多层次的理论培训。专业课教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政策,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际,不断增强教师政治敏锐性,坚定政治方向与正确的育人导向。二是构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联合体。可将思政课教师分别选派至各教学单位开展结对交流指导工作,通过集中培训、个别辅导和团队融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政理论的辅导,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探讨、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确保思政元素的有效挖掘与呈现。鼓励思政课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携手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加强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研究,积极探索不同学科开展课程思政的规律与模式。
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基本路径在于:一是精准定向思政育人目标。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破自身在单一课程教学设计上的“本位主义”,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衔接,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心智和思维发展水平,系统梳理各门课程之间的价值逻辑主线,按照专业课程类型,形成各门课程最终要实现的思政育人目标。二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核心,但要改变以往就专业讲专业的狭窄视域,聚焦学生多维“需求侧”变化,找准切入点,挖掘与专业内容交织交融、相辅相成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是改变传统单向度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式、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的教育活动中实现“教”与“学”、“学”与“悟”、“悟”与“行”的双向互动,真正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最终达成师生在情感与心灵上的触碰与共鸣。
此外,专业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同样也影响着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生成。教师有才、有情、有意、有爱,会促使其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拥有精湛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借助自身的阅历、体验、情感点燃学生内心真善美的种子,使学生获得直接、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心关爱学生成长、倾听学生思想困惑中滋润浇灌美丽的心灵之花。总之,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高洁德行,秉持深远情怀,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呈现出“经师”和“人师”完美统一的教师风貌。
专业课程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思政要牢牢抓住专业课程这一基本单位和重要载体,锚定课程建设“主战场”,突出课程育人价值导向,科学重构课程体系,合理挖掘思政元素,这是保障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核心所在。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学校简单开设两门课,更不是教师单纯讲两节课,而是要将这一改革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的全环节和全链条,构建全课程、全过程的课程思政体系。从学校层面,要以全课程视角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系统重构。《纲要》中就如何结合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类课程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各校可在三大类课程下细分课程类别。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按照思政课、公共课、专业课、实训课四类课程进行分类规划、同步实施。根据课程性质、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不同阶段学生成长特点,分别设计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重点内容和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各类课程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成效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专业层面,以专业为层级和组织单元,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开展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各教学院系、各门课程之间的协作,以及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克服在课程思政全面覆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单位“各自为战”、资源重复利用、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目标融合、教学资源聚合。从课程层面,教师应基于不同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德育内涵发掘,将专业课程内容用一条思政主线串联起来,将思政点连成思政线、思政面,通过知识模块重组、价值模块整合,依据学科前沿动态重构知识体系。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再造,问题引导进行顶层设计。围绕电能的发电、输电、用电、储电等环节设置6 个专题,每个专题提出一个融合专业知识与绿色发展的问题,横向有广度、纵向有深度,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探索人类利用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的历程以及蕴含的工程理念和工程方法。
思政元素的精准挖掘是保证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生成的关键环节,也是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背后都因其课程定位、课程性质的不同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应按照挖什么——从哪挖——怎么挖的逻辑链条进行实地勘探、深度挖掘、有效提炼。
针对“挖什么”的问题,需根据不同学科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结合不同课程的定位、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量及分布情况,合理设计各类课程思政资源挖掘的基本框架。《纲要》明确了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艺术学类、医学类等七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这给“挖什么”的问题指明了航道。应用技术型大学可参照《纲要》,根据课程性质划分,专业课要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教学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实践实训课要以问题为导向,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重在将思政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打牢尊重劳动、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思想基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荣誉感。
针对“从哪挖”的问题,可分“史、时、势”三路勘探找寻挖掘点。“史”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所涉及的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科学家或模范人物事迹等)、校史、地方史等。“时”即是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挖掘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科学思维、职业素养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事迹;利用国际比较从当今国际热点、焦点问题中挖掘体现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优势的思政资源,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认识世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势”即是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大势,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从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挖掘思政资源,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本领担当。
针对“怎么挖”的问题,需根据思政元素的特征、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挖掘主体的构成,按照区分挖、系统挖、合作挖的方法进行。所谓区分挖,是因课程类型的差异,思政元素具有显性、隐性两种特征。显性思政元素天然地内生于课程内容之中,有着较为明显的价值倾向,不需要教师深度挖掘,仅需稍作挖掘、简单提炼后就可以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隐性思政元素则存在于专业知识点背后,隐含在各种学科理论的深处,需要教师主动开掘、拓展,进行合理的整合、分类、转化,使得经过加工提炼后的思政元素与专业体系相契合,进而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与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意识形态性较强、存量较大且集中相比,自然科学类课程思政元素的意识形态性较弱、存量较少且比较分散,其勘探、挖掘、提炼难度相对较大,侧重点也不同,两类学科下的课程思政元素应有区分地进行挖掘。所谓合作挖,在前文提升专业教师思政素养的基本路径中提到的构建 “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联合体,需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密切合作,在思政课教师的对接指引帮助下,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合作挖掘。所谓系统挖,即由课程思政开展初期各门课程的“单打独斗”进阶到现阶段各门课程在专业思政目标的统揽下 “联合作战”,将目标任务按层级分解到课程群,再由课程群分解到每一门课程,进而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精准化、系统性挖掘,避免同质化和重复性内耗。
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抓牢课程建设“主战场”的落脚点在于如何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教学实施以及有广度的教学场域拓展,使得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高效、流畅,实现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的内源性生成。
实施课程思政高效课堂教学,需要处理好思政教育主题、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思政体量把握、切入时机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等五方面的关系。基于各类课程不同的思政教育主题,怎样在合适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切入时机、合适的融入方式,保持合适的体量以及适切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综合考量。
以《纲要》中多次出现的情怀培养和精神涵养思政教育类主题为例。这类主题普遍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按照情感发展规律曲线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科学认知与思想触动、精神升华、行为驱动,最终实现知行合一,但要紧密结合专业教学,避免同质化现象产生。以“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为例,教学中应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通过讲清专业知识原理以及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帮助人类解决的问题、与国家未来发展有何关联等知识性、价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掌握科学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思想触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基于预设的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代入特定情境,产生情感“共鸣”与精神升华。如理学、工学、农学等专业类课程蕴含着大量与中国科学发展历程、发展成就、科学家事迹、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相关联的思政元素,这也成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具体而言,要通过自然融入、平滑过渡的精巧设计,利用问题创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解析专业知识点背后蕴藏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方法、坚毅品格,进而延伸到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新时代下青年肩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持续奋进的斗志,形成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行为自觉。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状态及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与优化,确保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效能的最大提升。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这里的课堂不能封闭在教室,拘泥于校园,要突破对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认知,既要立足第一课堂主阵地,又要打通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融通线上线下,从空间和时间双向拓展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辅阵地。因此,在坚守第一课堂主阵地的基础上,可尝试拓展5 种育人场域、打造3 个课堂,实现1+3 课堂联动,推动思政教育向全教学领域、全场景发展。
5 种育人场域分别是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实践、赛场竞技、线上平台;3 个课堂分别是以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多类型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依托企业、工厂、车间等校外空间进行实习实训,依托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竞技空间进行演、练、训、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战体验互通互融的第三课堂;线上平台即第四课堂,其不受时间限制与物理空间的阻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在技术赋能的高级形态中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交互与自主学习。不同的课堂情境实施课程思政需各有侧重,要发挥出不同课堂情境的特点以及与第一课堂的互联互通,实现1+3 课堂联动。利用第二课堂,打通校园与社会连接的思政教学场域,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在第一课堂之外构筑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成长新空间,实现从书本育人走向生活育人。利用第三课堂,打通校园与企业(岗位)、赛场连接的思政教育场域,在真实的环境实践体验下,加深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荣誉感的认知理解,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诚实守信的情怀得以培养,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得以历练,将改革创新、探索求知的动力得以激发。利用第四课堂,教师要客观分析并准确把握线上线下课程思政的“变”与“不变”,重在进行教学内容甄选与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创设沉浸化、共情化的参与体验,提升线上资源供给与线上教学的人文温度和价值深度,实现与线下课程思政的实质等效。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久久为功才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现阶段需要抓住教师这一关键主体,抓牢课程这一重要载体,用好课堂这一主要阵地。在未来高质量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在既有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规划、协同推进、创新发展,从育人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教学机制等方面给予创新,不断挖掘有效载体与路径,持续提升育人成效,实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