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泽宁 范亚文 陆欣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但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和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我国大力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现实需要,更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强调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明确“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命题。
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所具备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对于传播环保知识、传递生态文明理念以及确立生态文明的文化价值观等具有重要作用。而思政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文明观与所学专业知识相融合,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然而,在高等院校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尚存“专业课教师观念转变缓慢”“思政教育使命感不强”“教学能力不足”“自觉行为不够”等情况,影响了专业培养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育人的效果。因此,本文以生态学课程为依托,在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夯实课程思政知识体系,以期实现专业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生态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广泛指导人类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2]生态学的方法论如系统观、整体观、综合观及层次观,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决策和战略选择的重要依据,生态学原理与技术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生态环境持续性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生态学教学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生态学课程的主要育人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建立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生态观,使学生能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学的内涵和生态文明理念一脉相通,开展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引领的生态学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起重要作用,符合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中的重要前提,在生态学教学中生态文明课程思政资源首先来源于国家政策。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首次系统专门论述生态文明,十九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百年大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涵盖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等重要内容。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引领为课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政教学资源。
其次,思政资源来源于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躬身实践、孜孜以求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如“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杨善洲,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践行生态文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事迹激励和敦促着大学生不断夯实基础知识,立志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另外,文献数据类的资源适于生态学内容更新快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新近的生态学研究成果能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学知识。
生态学不仅关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生命层次的生态学规律,同时,从个体水平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树立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从群落层次上培养学生对生物群落的利用控制、改造创建及管理能力,明确群落生态理论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及提高群落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引导学生树立系统观、整体观和层次观,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管理等,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命题的认识。每个层面都蕴含生态文明理念和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元素,再结合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及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及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生态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其知识体系中包含自然法则和哲学思想,其规律和理论对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立足教学大纲,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找准契合点,达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相融相促的效果。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表1 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接班人,但很多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存在“认同度高、参与度低和践行度低”的问题。[4-5]教学手段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进行教学信息相互传递的工具,对教学效果和效率产生很大影响。[6]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性、直观性、时效性和实用性高的信息。因此,在生态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深耕课堂育人,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增强实践能力恰逢其时。
生态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讲授森林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时,以有“绿色万里长城”之称的“三北防护林”为例:“三北防护林”对区域生态平衡、减缓风沙、减少水土流失及缓解能源短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还起到防浪的作用,1998年的特大洪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洞庭湖洪水要漫堤的危急时刻,抗洪军民砍下防浪林木的枝条,沉入水中,缓解洪水对大堤的冲击,保住了堤岸。在讲授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十分之一定律”时,在明确能量守恒和能量流动与食物链关系基础上,引入“桑基鱼塘”案例:2019年,湖州“桑基鱼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良性循环典范”,该传统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良性运转。这种历史悠久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广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信,学生也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论依据。再启发学生挖掘“桑基鱼塘”原理在生态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如“猪-沼-果-鸡(果园)”,并思考如何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现代农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自觉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教师从科研课题中提炼适合大学生参加的科研项目或科创竞赛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理论能运用到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合作中,学生体会收获了快乐,形成了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科研反哺教学还体现在将前沿科研成果有机地糅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如在“生物与环境”这一章中,关于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在《Nature》发表的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北极熊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预计至2040年,一些地区的北极熊面临灭绝的威胁。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持现状,到2100年北极熊可能将灭绝。而我国倡导并践行的“双碳”战略加快了降低碳排放的步伐,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内在逻辑。这些内容的实时渗透都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加便捷和灵活。[7]学习强国及中国大学慕课“厚植生态文明,耕耘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等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系、新目标和新任务,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利在长远的道理。这些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尊重和善待自然,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不胜枚举,在教学中适时选择典型事迹引入教学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讲“森林的生态效应”时,学生明确了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此时,引出“最美奋斗者”杨善洲的事例,他坚守精神家园,淡泊名利,退休后放弃安享晚年,带领乡亲义务植树造林5.6万亩,将大亮山林场捐给国家。还有“四有书记”谷文昌,为治理风沙,他与林业技术员详细记录风口的风力和沙丘的位置,制定了“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形成了“人种树,树保地,地增粮,粮养人”的良性循环。楷模的远见卓识和躬身实践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鲜明写照,更能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生态观。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授业、解惑”,但在“传道”方面重视不够。[8]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融合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生态学理论性强,其基本原理在指导生态系统服务和管理及生态系统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可观,同时,也承担着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和普及生态教育的重要任务。[9]教师要提高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理解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自身课程思政的自觉性,使“教书”“育人”相融相促。教师要密切关注我国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方略,深入挖掘生态学教学内容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人文思想,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
第一,课程思政有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系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而且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观突出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绿水青山即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在保护和发展间协调好,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高和延续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为生态学教学中生态文明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高站位的资源。
第二,案例真实有力度。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在敬畏自然、珍爱绿色、呵护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于环境改善任重道远的现实问题总书记忧心挂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率先垂范,坚持十年植树,凝聚起亿万人民植绿护绿爱绿的磅礴力量,树立了践行生态文明的典范。同时,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森林不仅是水库、钱库、粮库,还是碳库。以此引导学生,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正值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黄金时段,鼓励学生要努力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把清洁美丽的环境留给地球家园,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