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南 曾晨 张光明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在世界各地爆发,给高校教学工作带来了重要影响。疫情影响下,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各地学校都纷纷展开线上教育、云端授课以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工作。近几年,国内在线教学平台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腾讯课堂、钉钉、腾讯会议等在线教育平台蓬勃发展,为后疫情时代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存在严重的资源闲置和分布不均衡问题,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后疫情时代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教学资源最优化。2015年,国务院就提出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鼓励高校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新冠病毒疫情的广泛影响进一步推动高校从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转型。[2-3]跨校课程资源共享模式将是后疫情时代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重要趋势,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究高校师生对跨校课程共享模式的现状认知情况,归纳跨校课程共享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路径和决策支撑。
为充分了解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和学生对跨校课程共享模式的认知情况,本文分别面向教师和学生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4-7]从参与意愿、授课方式选择、课程影响因素、优势与劣势、课程评定与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内容设计。教师和学生的问卷中有一些相同的调查问题,比如师生对跨校课程共享模式的意义、优点、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选课方式的观点和态度,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和学生问卷中相同的调查问题
学生问卷主要调查其对于跨校共享课程的参与意愿、学习方式选择、共享课程内容建设以及成绩评定方式,涉及的主要调查问题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问卷中涉及的主要调查问题
教师问卷主要调查其参与跨校课程共享的积极性、与其他教师内容共建的意愿与影响因素、授课方式选择以及成绩评定方式选择,涉及的主要问题如表3所示。
表3 教师问卷中涉及的主要调查问题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高校师生群体进行问卷发放,共计回收16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3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1.6%,主要针对153份有效问卷进行样本数据分析。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调查对象的身份来看,学生占比75.16%,教师占比24.84%;从专业类别来看,调查对象中涉及人文社科、理工科专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中文科或经管占比79.74%,理科占比13.07%,工科占比6.54%,农科占比0.65%。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校师生认为跨校共享课程的建设非常有意义或比较有意义,占总体的79%左右。80%的高校学生愿意选修跨校共享课程,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89.47%的高校教师愿意加入跨校共享课程的建设,发现84.21%的教师愿意与其他老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说明高校教师之间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较强,教师对跨校课程共享和共建模式的态度良好。
综合来看,大部分教师群体对于跨校共享课程模式的支持度比较高,也愿意与其他教师共同合作和共建课程。大部分教师更倾向线上的共享课程共建,因为线上课程共建不受制于空间和时间限制,能更方便快捷地实现知识共享。但由于各高校情况有所不同,因此现阶段的跨校共享课程建设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协调好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实教学工作,而且教师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加强教学资源共享建设。
通过调查高校教师对跨校共享课程授课方式的选择情况,发现约87%的被调查教师更愿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或是单独的线上网络授课方式。这一调查数据反映了高校教师对后疫情时代线上授课或线上线下混合授课方式越来越推崇,而且线上授课更有利于跨校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教师之间课程资源共建和交流。
根据参与教师的人数,跨校共享课程的授课方式又可分为单个教师主讲和多个教师教学两种模式。通过调查学生对跨校共享课程授课方式的选择倾向,发现学生对于跨校共享课程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53.04%的学生倾向于选择由多个教师共同讲授的课程,44.35%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单个教师主讲的课程,且大部分师生都更倾向于线上授课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这一结果也说明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授课方式越来越被学生所认可和接受。线上授课的优点也越来越显著,视频回放更便于复习,师生交流也更加顺畅,而且线上教学缩短了空间距离,对于疫情受限的同学是非常便捷的学习方式。
教师和学生在选择跨校共享课程时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选择跨校共享课程时会考虑主讲老师所在学校的名气或学科实力、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课程的实用性、主讲老师的职称和学术地位、上课地点与自己学校的距离、课程的作业量和考核难度、是否为品牌或精品课程、课程内容的学习难度等因素。其中,影响学生课程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主讲老师所在学校的名气和学科实力,其次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实用性。主讲老师所在学校的名气或学科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所以成为学生选课的首要参考因素。另外,教师在选择跨校共享课程共建的合作老师时,主要考虑合作教师的学校平台与学科实力、教学能力与经验、授课地点远近程度、线下课程授课方式、职称与学术地位等因素。
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是跨校共享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分析影响学生对跨校共享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由多位教师共同讲授的共享课程进行评价时,主要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前沿性、知识习得程度和能力提升情况、老师的亲和力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程趣味性和接地气程度、老师所在学校的名气或学科实力等因素。还有学生在课程评价时会考虑课程的自主发挥和创造空间、老师的职称和学术地位、课程作业和答疑次数、课程成绩高低等因素。
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跨校共享课程主要有四个优点:1.有助于提高高校课程的资源利用率,跨校课程共享能有效减少课程资源闲置和浪费问题,从而最大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2.有助于缓解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跨校课程共享模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教学资源薄弱的高校可以共享顶级高校的优势教学资源,从而缓解高校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3.有助于整合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高校间的资源共享和内容共建,可以促进高校间资源优势互补以及教师之间的协同创新;4.有助于增强校际师生的互动交流,跨校课程共享为不同高校的师生提供了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能促进校际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成长。
跨校课程共享教学实施中会面临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跨校课程共享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和教师一致认为跨校共享课程建设需要考虑不同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性问题。这是由于不同高校学生的培养方案、选修课程、学习进度以及专业基础存在差异性,当选修同一门跨校共享课程时,会出现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跨校课程共享建设需要考虑不同高校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问题,在选课介绍、教师课程内容设计等各个环节尽可能降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不同高校的学分制度和管理办法具有差异性,跨校共享课程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跨校学分互认。问卷调查发现,81.58%的教师认为共享课程的跨校学分互认问题是开展跨校课程共享工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跨校学分互认要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打破高校之间的制度壁垒,实现学分考核指标的标准化和制度统一化,确保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和成绩。
跨校课程共享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同高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问题。由于学校文化差异、空间距离感、平台差距等因素,高校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沟通和交流的缺乏会严重影响跨校共享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所以跨校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打破校际壁垒,增加校际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问卷调查发现,55.26%的高校教师认为跨校共享课程的成绩评定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多个教师共同参与的跨校共享课程,由于每个教师对课程成绩评定都有自己的主观评判标准,使得课程评定的难度增加。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跨校共享课程成绩评定体系和准则,保证课程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是跨校课程共享建设亟须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主体,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跨校共享课程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协作性。如何调动教师参与跨校共享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并激励参与课程共建的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协同创新,是跨校共享课程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完善的激励机制是确保教师积极参与和深度协同的重要保障。
跨校课程共享模式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为调查高校师生对跨校课程共享模式的参与意愿和主观认知情况,梳理跨校共享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本文分别设计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1)高校师生对跨校共享课程建设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认为跨校课程共享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与传统线下授课方式相比,高校师生更倾向于选择线上授课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授课方式;(3)学生在选择跨校共享课程时,主要会考虑主讲学校名气或学科实力、课程学习兴趣、课程实用性以及主讲老师的职称和学术地位;(4)高校师生普遍认为跨校共享课程有助于提高高校课程的资源利用率、缓解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整合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增强校际师生的互动交流;(5)跨校课程共享存在跨校学分互认、学生基础差异性、师生沟通与交流、教师积极性与合作协同、成绩评定等问题。根据本文的问卷调查结果和问题分析,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跨校课程共享建设方案和对策,为后疫情时代高校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信息。